轉載「倪師針灸」課堂筆記

針灸的使用時機

以下情況不用針灸(總而言之:體力不夠,元氣很虛):

1、病人氣血大虛(沒有元氣);2、剛行完房事;3、激烈運動大汗;4、酒後大醉。

艾——性:藥力向下找水、溫熱、純陽

採用艾草找到水:將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燒,方圓五里的距離查看有煙冒出的地方就有水。

隔姜灸(最普遍):將新鮮的生薑切成銅錢大小的片,用牙籤出幾個洞;艾草拿一撮放在手掌心用力搓成條狀,揪一小段(一個單位為壯),將一壯的艾草放在生薑上;用火點燃,病人會感覺溫熱,生薑幹了就換一片。灸單不灸雙(灸三、五、七、九壯,這是陽數)。

刺水泡,從皮側水平刺入,不留疤痕。

隔鹽灸(用於肚臍:神闕穴): 鹽巴:採用海鹽或青鹽,需要炒過使用,讓熱量變溫後使用,將溫熱的鹽放在肚臍里,將艾草放在鹽上燃燒進行灸,一般治療瀝症。

寒瀝(常使用隔鹽灸)——不消化,吃什麼排出來什麼;熱瀝——排便很臭。

隔蒜灸(用於肺,如咳嗽):採用一整顆就是一個的大蒜,切成片使用。色白、辛辣入肺,放在舌頭上灸,舌為心表,舌往前頂,心力量就加強,心肺最近,用急治法。

米粒灸(鼻豆炎、雞眼):將艾絨揉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固定於穴位處用香點燃進行灸。

針灸的原則:病進——病沿著四肢的末梢向軀幹、心臟走;病退:病從心臟、軀幹走向四肢的末梢。

帶狀泡疹:頭尾隔姜灸; 古代用蜘蛛網蓋住泡疹點之(一周左右愈); 現在可用干綿花代替蜘蛛網,圖凡士林固定,點火; 全蠍烤乾,放入膠囊里吃,8-9粒。

針灸的禁忌

針而不灸,灸勿針,針經為此常叮嚀,針灸並施徒試患者炮烙刑。

針灸大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灸的原則:痛灸到不痛—濃泡瘤,痛到不痛(到了好的皮膚);不痛灸到痛—脂肪瘤,不痛到痛(到了患處)。

熱症不灸(感冒、發燒、痔瘡),多汗、津液的地方不灸(頭、脖、腋下、手掌、眼睛、陰部)。

針灸的急救法

1、針人中(嘴唇至鼻,三分之一處,從下向上傾斜剌入);2、手十宣放血(大把抓住病人的手,快速針刺指尖放血);3、足十宣放血;4、雙腳湧泉(針斜入一寸半);5、百會放血(清涼之感,涼到眼睛可睜眼,涼到嘴巴可說話)。

火罐的使用時機

螞蝗吸血排毒。

用火罐:1、潰瘍(化膿);2、淤血;3、關節扭傷,在痛的地方放血。放血從暗黑色放到顏色變淡。

不上火罐:腋下、乳房、頭部、痔瘡,刺破後火罐吸出

針灸穴位的丈量法則

同身寸(對方中指彎曲,兩橫紋間為一寸;三指併攏為兩寸;四指併攏為三寸),一般用於四肢上或經絡之間;胸腹有獨立的丈量方法——均等法。

針刺的深淺討論

下針注重節氣:春夏下針淺,秋冬下針較深。

病在肺刺皮毛,在腎刺入骨邊。中醫認為:皮毛——由肺來管理;肌肉——由脾來管理;血脈——由心來管理;骨——由腎來管理。

背薄似餅,腹深似井。

一般針刺入穴方法

穴位的位置:肌肉間,肌骨間,肌筋間,筋筋間,筋骨間,

成人與幼兒的不同

成人與幼兒不同的入穴方式1.成人留針(留針20分鐘左右);2.幼兒單刺(14歲以下)

出針時,中指壓於皮膚上,拇指與食指慢慢上提針,快要出針時,停留3-4秒鐘,可不出血。

下針的時候要求病人採用卧姿。

葯不暝眩,疾弗蓼(葯不產生暝眩,病不會好)

因姿勢不好的暈針:可刺激人中。

現代常用的針號概念

針號:越小越粗,尺寸號小短。

一般用32、28號(硬),(15=一寸半),肌肉、四肢、身體

手、腳,用一寸針3210。

3230(32號3寸針)用於透穴。

黃帝時代的九針型式(見針灸大全圖)

十二經納天干歌

十二經納天干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已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白話:每一個天干代表一個(有的代表兩個)臟腑和一條(或兩條)經脈。其關係是:甲為膽,乙為肝,丙為小腸,丁為心,戊為胃,己為脾,庚為大腸,辛為肺,壬為膀胱與三焦,癸為腎與心包。

甲乙(陰木是肝,陽木是膽)屬木,丙丁(陽火是小腸、陰火是心) 屬火,戊已(陽土是胃、陰土是脾)屬土,庚辛(陽金是大腸、陰金是肺)屬金,壬癸(陽水是膀胱、陰水是腎臟)屬水。

臟腑是人體內髒的總稱,古人把內臟分為五臟和六腑兩大類:五臟(收藏系統為陰)是心、肝、脾、肺、腎;六腑(消化系統為陽)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此外還有一個心包絡,它是心的外衛,在功能和病態上,都與心臟相互一致,因此,它也是屬於臟,五臟和六腑互為表裡關係。

西醫是看形,化學醫學;中醫(學中醫悟最重要)是看神,物理醫學(注重:速度、時間、溫度、壓力)。

人的體溫的來源是心臟。

倪海夏醫生健康人的標準:1、 正常的胃口,不會超量吃,也不會沒胃口,飲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飽與餓感;2、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號,如果沒有就要注意了;3、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小便顏色呈淡清黃色;4、每天睡覺一覺到天亮,沒有失眠或無故會半夜醒來等現象;第五: 一年四季無論在北方或是南方,每天晚上睡覺時雙腳必須露在外面,一蓋被就熱的受不了,長年都感覺頭面冷而手足溫熱 ;6、每天早起時都有陽反應,男人要勃起,女人要感覺雙乳很敏感。

十二經納地支歌

十二經納地支歌(用於診斷、驗證):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白話解】子午流注針法的開穴,分有納干法、納支法兩種。納支法又稱廣義的納支法,它是以一天中的十二地支時辰配十二經來取穴。寅時(3點到5點)為肺經,卯時(5點到7點)為大腸經,辰時(7點到9點)為胃經,巳時(9點到11點)為脾經,午時(11點到13點)為心經,未時(13點到15點)為小腸經,申時(15點到17點)為膀胱經,酉時(17點到19點)為腎經,戌時(19點到21點)為心包經,亥時(21點到23點)為三焦經,子時(23點到1點)為膽經,丑時(1點到3點)為肝經。

肺為白色;心為赤色的——產生手掌的顏色(肚臍以上的地方,肺和心的顏色混合而成,健康為粉紅色),肝是心臟的媽媽(木生火),肝病病人的手掌是暗紅色。

有東西在裡面中醫成為實;沒有東西在裡面中醫為虛。

睡覺到晚上12點就一定醒一般患膽結石,膽發病一般晚上11點1點鐘。

十二正經之井榮俞原經合穴

十二正經: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分六陽經和六陰經。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下針注意——手不過肘、腳不過膝歌:陽日陽時氣在前,血在後兮脈在邊,陰日陰時血在前,氣在後兮脈歸原。陽日陽時針左轉,先取陽經俯病看,陰日陰時針右轉,行屬陰經臟腑痊。

陰經五行的排行(屬性):木火土金水。

十二正經之井榮俞原經合。

陽經五行的排行(屬性):金水木火土。

經絡:每一條經都有它的絡穴,陽經比陰經多一個東西—原穴,每一個穴道都有它的屬性。

岐伯日: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榮;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回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病得越深,下針刺井穴(手腳的末梢),治療效果很快(心、肝、脾、肺、腎均可採用)——厲兌穴(井穴): 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青色主肝,紅色主心,脾主黃色,腎主黑色,肺主白色——病有顏色的變化時,下針刺榮穴。

病以時間為規律發病,下針刺俞穴。

病人的聲音發生變化,下針刺經穴。

女人面大,音沙,骨粗——孤獨到老的相。

病在胃,因為飲食沒有規律產生(暴飲暴食,喝酒等)的疾病,下針取合穴。

保持七、八分飽訓練胃氣是對胃最佳的狀態。

十二經絡與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原穴是安五藏(不平衡時)用,冬天刺井穴,聲音主長夏取俞穴,味(味覺和嗅覺)主秋取合穴,

春、夏、長夏、秋、冬。

長夏(一個月):節氣在轉換的時候,季節的交換。它的位置在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春夏之交——春天的最後兩周,夏天最初的兩周)。

春夏養陽(無形的,看不見的:氣、力),秋冬養陰(有形的、看得到的)。

當有肝病時,先治脾或胃,將病停止在肝;得了肺癌初期,先治肝;治療腎臟,先固心;心臟好的手腳溫熱;心不好先去強肺。

任脈與督脈

任脈:女子任也(懷孕生子)。全身的陰之所在。

督脈:全身的陽之所在。全身的動能都在督脈,謹記:不要人碰你的脊椎骨(龍骨)。

任脈和督脈交接在人中,

任脈:24個穴道——起於會陰穴、曲骨穴(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肚臍)、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璇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

急救:用三寸的針對著會陰穴下針,對著心臟的方向。

對稱治療:會陰穴和百匯穴相對,會陰穴痛扎百匯穴。

中醫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

身上直走的為經,經與經之間有聯繫為絡。

任脈是所有陰經的彙集。

曲骨穴和神闕穴平分成四段,每一段為一寸。曲骨穴上一寸為中級穴,中級穴上一寸為關元穴,關元穴上一寸為石門穴,石門穴上一寸為陰交穴, 陰交穴上一寸為神闕穴,肚臍下一寸半為氣海穴。

氣血運行:後(督脈)升前降(任脈)——氣血由督脈上升循環到任脈下降。

道家練氣:內視(耳朵閉、眼睛閉、嘴閉、鼻子閉)——打坐練氣關鍵關元穴。

脖子是冷卻的樞紐。

下焦是水(腎)火(小腸)同源的地方。

曲骨穴一般不灸,治療白帶(婦科問題)、小便、膀胱、尿道發炎。

近取穴:附近的問題針就近的穴道。

下針的手法—平補平泄(左轉右轉):感覺酸麻漲(正常感覺)——說明氣至(針旁邊一圈粉紅色)。

中級穴:膀胱之募(開口的地方)穴——治療膀胱的問題,針灸均可,下針留皮膚上一寸左右。

俞募治療法。

中醫是平衡的觀念。

採用灸大部分用於寒症。

區分寒熱——寒:清淡、蒼白、按著隱隱作痛、脈(沉、慢、細);熱:燥熱,鮮紅、按著劇痛、脈(洪、大、數)。

辨症論治。

懷孕時均腹部的不下針。

關元穴(一個大穴,命門所在):小腸(中醫注重,稱為第二個心臟)的募穴——每天灸關元(保健,提升生育能力),練氣的關鍵——最好隔姜灸。

月經痛(因為寒)——灸關元穴,灸到雙腳熱,表示子宮淤血散。

小腸的餘熱到腳,心臟的餘熱到手。

常做腹式呼吸加強小腸的動力。

血管破裂是因為有里寒。

病症:肌膚甲錯——又稱「肌若魚鱗」,腳踝至腳肚子這一段皮膚粗糙、乾燥、角化過度,故外觀皮膚褐色,如鱗狀,通常是體內有瘀血的一種外候。

石門穴:三焦的募穴。

石門穴與關元穴之間中點為絕育穴—婦人禁灸。

小腸又稱紅腸;大腸為白腸。

陰交穴:三焦的募穴。

任脈經穴篇

任脈:24個穴道——起於會陰穴、曲骨穴(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肚臍)、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璇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

神闕穴:位置在肚臍,禁針(傳說下針不能大便),常用隔鹽灸,中風,腸道問題。

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胃的募穴,胃的病、噁心嘔吐都針灸中脘穴,下針一寸即可。

下脘穴(中脘穴與神闕穴的中點):太陰任脈之會,治療潰瘍。

建里穴(中脘穴與下脘穴的中點)。

水分穴(下脘穴與神闕穴的中點):治療水腫的穴道,針灸均可,

喝的水到胃裡(水分穴)被汽化,變成汗或小便,吃得食物的水才有辦法進入小腸。

糖尿病(中醫稱消渴)——上消:喝飲百杯不解渴;中消:吃百碗飯不能解飢;下消:陽不舉。

小兒14歲以下,流鼻血是正常(會流鼻血的小孩不會高燒,流鼻血是釋放壓力的現象),大人流鼻血需要治療。

痛的觀念:根本來自壓力不是發炎。

會郗治療法: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腑(消化系統: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會中脘、藏(心、肝,脾、肺、腎)會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骨會大杼、血會膈俞、脈會太淵、氣會膻中。

上脘穴(巨闕穴與中脘的中點)。

巨闕穴(胸骨下端與中脘的中點):心之募穴,治療心病,下針一寸即可。

梅花灸:以中脘穴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加中脘穴用生薑進行灸稱為梅花灸——治療一切胃病,有出血現象不灸。

補泄手法:扎針留豆許,氣到往下推一點為補,往上提一點為泄。

鳩尾穴:不能灸但是能針。

氣管:中醫稱重樓。

玉堂穴:鳩尾穴與天突穴中點

膻中穴(玉堂穴下一寸半):氣會膻中,呼吸等疾病、乳汁變少、咳嗽等治療,強肺氣。

華蓋穴:玉堂穴與天突穴的中點。

紫宮穴:華蓋穴與玉堂穴的中點。

璇璣穴:華蓋穴與天突穴的中點。

心臟三針:下針天突穴、巨闕穴、關元穴——治療心痛。

廉泉穴和承漿穴常用於中風或面部中風,聲音講不出來等。

督脈穴道(28個穴道):長強穴、腰俞穴、陽關穴、命門穴、懸樞穴、脊中中樞穴、筋縮穴、至陽穴、靈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啞門穴、風府穴、腦戶穴、強間穴、 後頂穴、 囟會穴、 上星穴、神庭穴、 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齦交穴。

長強穴: 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主治痔瘡的根本,常用穴。

痔瘡:內痔——先血後便,不痛;外痔先便後血,很痛。

腰俞穴:第二十一椎,治療月經不來,不常用。

命門穴(生命之門):肚臍正對面的位置,第十四椎下,針灸均可,治療劇烈的頭疼

陽關穴: 第十六椎下,治療腰痛, 針灸均可,不常用。

懸樞穴:第十三椎下, 治療腰痛,三焦經過的地方。

脊中穴:第十一椎下,在脾的正後方,下針不灸,治療黃膽,便血。

第七椎位於:兩個肩胛骨下方線與脊椎的交點。

筋縮穴:第九椎下,位於肝(肝主筋)的正後方,治療抽筋、癲癇,針灸均可。

癲癇狂(均有便秘)眼診斷法:眼睛上方的眼白有三條猶如雞爪般血絲連接瞳孔(易治),瞳孔上下均有三條血絲(難治),眼睛下方的眼白有三條猶如雞爪般血絲連接瞳孔(不治)。

消渴穴:第九椎和第七椎的中間,診斷治療糖尿病,壓有痛可能有糖尿病,針灸均可。

至陽穴:第七椎下。

十四椎一下的病屬於滯,十四椎到第七椎橫著痛屬於陽維脈的病——治療近取穴。

靈台穴:第六椎下, 血會的位置,診斷壓有痛,與血癌有關。

神道穴:第五椎下,有心臟病在神道穴壓有痛。

身柱穴:第三椎下,灸身柱穴能長高並強壯。

陶道穴:第一椎下,輔助大椎穴。

大椎穴:第一椎上,治療解熱退燒。

後腦勺髮際越低的是忠臣,

啞門穴:風府穴下半寸位置,對著舌根位置下針,不灸。

風府穴:後腦勺下方,不灸,治療中風。

腦戶穴:下針不灸。

強間穴:下針不灸。

後頂穴:百會一寸半位置,輔助百會,治療頭痛。

孩子的頭上發旋是順時針,下一胎是他的同性,孩子的頭上發旋是逆時針,下一胎是異性。

百會穴:頭頂正中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

額頭比較短比較笨,眉毛長在髮際和眼睛中間容易做官,眉毛短容易做師爺。

上星穴:米粒灸(7、9、11壯),治療鼻竇炎

頭上沒有陰經,陰經只到脖子。

神庭穴:不針常灸。

頭部穴道常治療精神類疾病——近取穴。

素髎穴:鼻子正中央,不針不灸,一般放血。

水溝穴:人中,治療面部疾病。水溝穴平無子,水溝穴深有子之相。

兌端穴:上唇的中間。

齦交穴:兩門牙之間,治療牙痛。

手太陰肺經: 肺(傳導之官),肺藏魄(白天見鬼),肺是氣之本,肺主皮毛,開竅在鼻,肺主憂,屬於燥金,哭的聲音來自肺。

情智:肝(木)主怒,心(火)主喜,脾(土)主思,肺(金)主憂,腎(水)主恐。——五行相生相剋,喜勝憂。

頭上髮油是氣的一種表現,身體狀態好。

長眉(肺管)代表長壽。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

五臟逼毒法:逼肺毒:深吸一口氣,兩手交叉舉高至頭頂,腳掌著地,發「口四」的音,一直將氣全部吐完,最後(最關鍵),再提肛門,再發「口四」。每天五到六次。

手太陰肺經穴道:起中府穴,雲門穴,天府穴,俠白穴,尺澤穴,孔最穴,列缺穴,經渠穴,太淵穴,魚際穴,少商穴(止)共11個穴位

陰經五行的排行(屬性):木火土金水。

十二正經之井榮俞原經合。

肺的血氣運行時間是早上3-5點,肺氣是從左到右走,肺的下方是肝臟,它的運行是從右到左,運行時間是早上1點到3點。

左右手的脈是不同的,正常的肺脈(浮脈):秋天摸脈氣在皮毛。

肺:法象天幕,正常人皮膚和毛髮、頭都是冷的,手腳都是溫熱的。

中府穴:手太陰肺經第一個穴道

雲門穴:肺的募穴,治療咳嗽。

下針的補泄手法:順為補,逆為瀉,虛症(喜按,舒服)則補,實症(拒按,痛)則瀉。

天府穴:治療流鼻血,對稱治療,左鼻孔流針刺右邊的天府穴。

俠白穴:天府下一寸,加強天府的效果。

尺澤穴(肺經的子穴):大筋的外側,治療肺的實症,手臂的神經痛。新病為實,久病(一個星期以上)為虛。

孔最穴(肺經的郄穴):尺澤穴下三寸,灸不入針,治療炎症,治療痔瘡。

列缺穴:主任脈,治療任脈有問題。手太陰肺經的絡穴。

經渠穴:手腕高骨之下。屬金,又稱本穴。

太淵穴(肺經的母穴):脈之會。是俞穴屬土,治療脈的疾病,肺的虛症。

魚際穴:榮穴屬火。

少商穴:井穴屬木,一般放血,治療扁桃腺發炎,退燒。

天生反關脈的人非富即貴。

大腸經氣血運行時間上午5-7點,腹部按摩順時間按,肺與大腸(表)是表裡。

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穴計有:起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止)。共二十穴

陽經五行的排行(屬性):金水木火土。

十二正經之井榮俞經合。

中醫講吸氣是腎管,吐氣肺管。

商陽(井)穴:左手食指,治療退燒。

二間(滎)穴(大腸經的子穴):治療大腸實症。

手不能梳頭三焦經、手不能往前抬大腸經,手不能往後小腸經。

三間(俞)穴:治療手指腫痛。

實症與虛症:實症:痛,時間一周之內,用子穴瀉它;實中帶虛——酸少痛多,先泄後補;虛中帶實——痛少酸多,先補後泄;虛症:酸,補它。

合谷(原)穴(病經):隔姜灸合谷治療臉多油和青春痘,下針治療牙痛。面部和口部的疾病優先下針合谷治療。

左食指:食指的基部開始第一段為風關,第二段氣關,最後一段是命關。(小兒)

陽溪(經)穴:使用較少。

開四關穴:下針雙合谷和雙太沖。

偏歷(絡)穴:治療肩痛、頭痛、耳鳴。

溫溜穴:偏歷穴上兩寸,大腸經的郄穴。

曲池(合)穴:屬土,大腸經的母穴,治療大腸經的虛症。肚臍以上

下針捻轉法:快速過去,慢慢回來。補是采陽術,旋轉5下,泄是采陰術,旋轉6下。

手三里穴:又稱扭傷穴,治療所有扭傷均可針這個穴道。

所有受傷是事後不是事前:摔下去之後是起來得太快,如摔下去後保持同樣的姿勢3分鐘,讓身體身體適應這個姿勢就不會受傷。

肘髎穴:常常打網球受傷的地方,可惜下針和放血。

手五里穴:有大動脈,禁下針。

臂臑穴:肩髃穴下兩寸,治療中風的大穴。

禾髎穴:鼻孔與嘴唇的中點。

迎香穴:治療鼻竇炎。

臉上只針不灸。


推薦閱讀:

針灸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針挑療法
針灸及其他
子午流注納甲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揭開針灸穴位奧秘
針灸手法——迎隨補瀉法_
針灸也得看時辰

TAG:筆記 | 針灸 | 轉載 | 課堂 | 課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