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讀懂這篇文章,就讀懂了時代變革(強烈推薦)

這世上萬物的運作邏輯,總是存在著「妙不可言」的內在聯繫。接下來我將通過幾個物理學上的概念,向大家通俗易懂的普及經濟現象,揭示世界經濟危機的本質、未來經濟走向,以及每個人的定位。

首先,當今世界的經濟的發展模式和格局,始終沒有逃脫一本書的描述。這本書就是被尊為西方經濟學 「聖經」的《國富論》(寫於1776年)。作者亞當·斯密也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尊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在於:在社會行為中,每個人的行為也都是由「利己心」出發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會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利己心」會指導大家把資本向著最有利的地方去投資。而但當若投入過多時,其行業利潤便會減少,於是大家會自然地改正這種「錯誤」的投資。所以,縱使沒有任何法律政令的干涉,這種「利己心」依然有一種內在平衡作用,這就是一隻「看不見的手」。

按照這種邏輯:看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擁有自行調整機制。比如越是社會所需要的地方,利潤就越大。它將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產品。結果這種投資可以增進社會的繁榮,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兩者之間可以得到自然的和諧,這就將個人的利己主義會跟社會財富統一起來,是不衝突的。因此他主張盡量減少政府干預,把「自由競爭」奉為上上策。這就是自由市場經濟。

歐洲國家和美國是自由市場經濟的踐行者,尤其美國作為自由市場經濟的代表,其經濟的繁榮說明這種理論可行性。這就好比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布朗運動。物體由許許多多分子組成的。而每個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因為每個人都在朝自己利益最大化運作,所以這是一種沒有「公共秩序」的運作。

「看不見的手」的經濟學理論一出世,就迎合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大勢所趨,它非常符合資本的趨利性和擴張性,這就像當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經典。萬有引力形成了世界萬物的互相作用和關係,「看不見的手」則形成了如今世界的經濟模式和格局。有意思的是:200多年過去了,凡是遵從這個理論的國家都富裕,凡是不遵從這個理論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是貧窮。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碩果,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借鑒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

如果真理是一場比賽,歷史就是最好的裁判員。牛頓於1687年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誌著經典力學的確立。愛因斯坦於1905年建立的狹義相對論,將牛頓的經典力學推翻重建,讓世人更加深刻了認識到世界的真相,完成這一個過程用了200多年。

《國富論》出版至今恰恰也已經過去了200年。實際上,早在這本書出版的100多年以後,歷史已經暴露了它的有待完善之處。按照《國富論》的論述,整個社會將會持續、有序的發展下去,但是幾十年後,資本主義國家就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

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經濟危機以來,世界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其中美國7次、日本7次、聯邦德國7次、法國5次。每次經濟危機都會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都使社會倒退幾年甚至幾十年。1933年美國有1040萬英畝的棉花被毀在地里,巴西有2200萬袋咖啡被銷毀,丹麥有117000頭牲畜被消滅。當千百萬人飽受失業痛苦的時候,當廣大人民仍在貧困線上掙扎的時候,資產階級竟如此毀壞由勞動人民辛勤創造的社會財富……

而如今,全球經濟危機每7年就出現一次, 2008——2015年的就是一個階段。具體情形大家已經看過很多,就不再這裡描述了。

究竟什麼是經濟危機呢?可以通俗點來描述下:資本家為了賺錢,不斷投入和擴大生產,不斷要求工人加班幹活,然後就生產出了大量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卻賣不出去,為什麼呢?因為社會上的消費者也是廣大勞動者構成的,勞動者創造的財富都集中到了資本家手裡去了,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多錢去消費。勞動者手裡沒有錢消費就會疲軟,所以現在我們天天叫喊要刺激消費。

自由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勞動積極性,但是創造的社會財富不斷向資本家一方單向流動,勞動者分配不了這些財富,於是這就造成商業的不流通,所以經濟危機的本質其實就是錢不流通了。錢本身是沒有價值的,錢流動起來才有價值。

資本主義國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經濟危機,這說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並不是完美的。《國富論》的局限性被歷史證明了。按照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推算,300年內不會有人像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去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雖然現在只過去了200多年,但是按照互聯網和工業革命的革新進度,未來會提前到來。

物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熵」。物體都是由粒子組成的,粒子又是不斷隨機運動的,也就是"無序運動",「熵」就是衡量一個物體里的粒子做運動「無序化程度」的一個概念。

當熵處於最小值,那麼整個系統也處於最有序的狀態。也就意味著每個粒子產生的能量都會統一的收納和釋放。所以系統的能量集中程度最高、有效能量最大。相反,當熵為最大值,整個系統有效能量完全耗散的狀態,也就是混亂度最大的狀態。所以一個系統的能量可以用它內部粒子運動的"有序化"去衡量,即熵越小,系統能量越大,也越穩定。

而我們使用的金錢,其實就是我們在使用之前所投入的能量,歸根到底,金錢只是對貯存著的能量的債權而已,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其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能量就越大。比如互聯網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革新力量,就是因為計算機是高度有序的系統。

如果按照每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每個人雖然都會有一股衝勁,但是每個人產生的效能會互相抵消。整個社會就越是支離破碎,熵的增加也就越快,混亂程度也就越大,我們當代世界的危機觸目驚心的道理就在這裡。

我們來看個「囚徒困境」例子:

假設有兩個小偷A和B聯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將兩人分別置於不同的兩個房間內進行審訊,對每一個犯罪嫌疑人,警方給出的政策是:如果一個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贓物,於是證據確鑿,兩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個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則兩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個犯罪嫌人沒有坦白而是抵賴,則以妨礙公務罪(因已有證據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減刑8年,立即釋放。如果兩人都抵賴,則警方因證據不足不能判兩人的偷竊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將兩人各判入獄1年。

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於兩人處於隔離的情況,首先應該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會出賣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亞當·斯密的理論,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進行選擇。這兩個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盤算過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賴,得坐10年監獄,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要是抵賴,如果我也抵賴,我就會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就可以被釋放,而他會坐10年牢。綜合以上幾種情況考慮,不管他坦白與否,對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兩個人都會動這樣的腦筋,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結果都被判8年刑期。

這個案例中,兩個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是坦白招供,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從而均被判處一年就不會出現。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8年的結局,納什均衡」首先對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戰:按照斯密的理論,在市場經濟中,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最終全社會達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們可以從這裡發掘「看不見的手」原理悖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因此,人類心理、思維、價值觀、行為上的混亂,也可以歸結為熵的增加。當世界達到最大熵狀態,意味著人人自危,互相對抗。所有的生產效能都會被相應的副作用抵消,此時萬物一片死氣沉沉。

水木然點評:200年之前,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發展,我們應該鼓勵自由。200年之後,社會的自由度已經充分釋放,此時我們應該思考運作效率的最大化。物體之熵即經濟之傷,應該降低到最小。

我們必須意識到大環境的變化,傳統商業是一門競爭的藝術,往往是搶到先機者往往勝出,價格低廉者勝出,這也叫自由競爭,而在互聯網、工業4.0等新技術的配合下,現在的商業越來越變成了一門協作的藝術,做服務的比不過做產品的,做產品的比不過做平台的。大企業在努力裂變成平台,比如海爾的創客工廠,就是要打造成為孵化項目的平台。小企業在聚變成平台,比如滴滴和快到的合併、優酷和土豆合併、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此外,做產品的也在努力做成平台,比如小米手機,表面上是在做產品,其實也是在做平台。

大家發現了這個趨勢了嗎?企業未來真正的發展方向是平台化。在平台上,大家求同存異,互相補充,共同發展。而平台化的本質其實就是經濟發展模式正在由以「競爭」主導邁向「協作」主導。

再看一個打獵的例子:

兩個獵人出發去打獵。假設一頭鹿有400公斤肉,但必須兩人合作才能打到,一個人打什麼都獲得不了。同地區有一群兔子,一共有200公斤肉,兩人合作可以全部打完,但一個人打也可以獲得100公斤肉。兩個獵人各自都知道對方的平衡策略,但不能通過任何方式影響對方的決策。最終的結果會怎樣?

A 鹿B 鹿:200,200

A 鹿B 兔:0,100

A 兔B 鹿:100,0

A 兔B 兔:100,100

這裡面有兩個均衡:

(1)兩人都獵鹿:任何一人單方切換成獵兔子,都會讓自己的收益從200跌到100。

(2)兩人都獵兔子:任何一人單方切換成獵鹿,都會讓自己的收益從100跌到0。

注意,這裡面都是單方更改。協作的重要性從這裡可見一斑。如果兩個人都只顧自己,只能獲取部分成果。如果兩人選擇合作,都可以擴獲取最大效果的成功。但是,如果兩個人的合作不夠信任,一切是一場空。

這就是著名的納什均衡理論:在一個局中,所有參與人組成一個效果最大化的策略組合。在該策略組合上,任何參與人單獨改變策略都不會得到好處。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個策略組合上,當所有其他人都不改變策略時,沒有人會改變自己的策略,則該策略組合就是一個納什均衡,獲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國富論》強調了「分工」的形成,以及「分工」對社會財富的貢獻。而如今我們必須開始研究「協作」關係,用「協作」來實現運作效能最大化的平衡。這就是不同歷史階段的人類活動特點,深刻理解這一變化,才能將經濟推動更高的台階。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發生,我們處於這個大變革的洪流中。所有產業的供應鏈系都在重建,人的重要性在加強,而資本的稀缺程度在下降。尤其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網路「節點」,只有被「鏈接」起來才能發揮效應。以前的生產關係主要體現在是物與物上,現在將逐漸轉移到人與人上,這將成為企業組織轉型的重要背景,閉門造車的時代一去不返。

人與人的博弈的結果,就是資本所有者要讓出一部分所有權、決策權、分紅權與人力資本共享,改變資本僱用人才的局面,實現資本和人才共同治理。只有這樣才能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協作的過程就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過程實現組織的基業長青。於是公司的合伙人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2014年,阿里巴巴結束了與港交所曠日持久的博弈,最終因不願放棄合伙人制出走紐交所。2014年中國房地產業龍頭萬科集團召開了合伙人創始大會,共有1320位中高級管理人成為首批萬科事業合伙人。

所謂:大我無我。一滴水要想永不不消失,就是把它放在大海里。一個人要有多少價值,就看它能形成多大的周圍聯動。求同存異,協作共享才是大勢所趨。


推薦閱讀:

于光遠文章選4
天易舘的首頁---擇日共 16 篇文章
第一眼看以為油膩中年大叔發福變胖頭髮也掉了很多網友:驚呼從前那個小鮮肉怎麼長毀了
【網球】運動文章系列3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的是?

TAG:推薦 | 安靜 | 文章 | 變革 | 時代 | 強烈 | 這篇文章 | 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