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問題起因——千島群島戰役
千島群島位於堪察加半島和北海道之間,包括大小30多個島嶼,全長約1200公裏,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裏,是鄂霍茨克海和北太平洋間的重要通道。該群島南部的色丹、齒舞、擇捉、國後(即所謂的「北方四島」)緊靠著名的北海道漁場,經濟和地緣戰略意義尤其重要。1875年,日俄簽署條約,千島群島全歸日本。隨著二戰接近尾聲,蘇美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達成默契:千島群島歸屬蘇聯。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發起遠東戰役。千島群島戰役是遠東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攻擊千島群島。日本在該群島駐軍多達8萬,並修建有9座機場(可容納600架飛機),其中6座都在群島最北端防禦最為堅固的佔守、幌筵兩島上;這兩島還建有兩個設施完善的海軍基地——片崗和柏原。但由於此時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消耗殆盡,部署在千島方向的海空軍僅配備數艘小艇和8架飛機。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距堪察加半島最近的島嶼——佔守島。它是蘇軍向南進攻的跳板,也是日軍設防的重點,由地道和交通壕相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和土木質火炮機槍工事遍布全島,日本守軍約8000人,配備64輛坦克。
18日2時35分,蘇軍岸炮從12公裏外的堪察加半島轟擊佔守,以「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蘇軍驅逐艦隊掩護登陸部隊上岸。4時30分,蘇軍先遣支隊在片港海軍基地附近狹窄地段搶灘,但由於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縱深進展。清晨,蘇軍主力分兩個梯隊登陸時,遭日軍的猛烈轟擊,多艘登陸艦艇被炮火擊沉擊傷,一度相當被動。
隨後,戰鬥重心向島內轉移,雙方反復爭奪兩個高地。蘇軍以反坦克槍、衝鋒槍、機槍和集束手榴彈混合火力,擊退了日軍坦克的多次反撲,海軍中士維爾科夫用身體堵住了日軍主要火力點的射擊孔。到傍晚20時,蘇軍最終控制了兩制高點。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一面主動提出停戰,一面仍積極備戰。蘇軍繼續向縱深進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艱苦的攻堅戰。幸虧此時駐千島日軍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至23日午後,佔守島守軍全部投降。
蘇軍立即向南進攻,此後的一係列登陸基本未遭抵抗,進行得非常順利。至8月31日22時,蘇軍結束千島群島北部的戰鬥,同時開始進駐南千島。8月28日淩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9月1日,蘇軍佔領國後和色丹,蘇軍遠東總司令部宣布「千島登陸作戰」完畢。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直到5日,蘇軍才結束了佔領齒舞的最後行動。
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戰役中,日軍傷亡1018人,被俘6萬多人。蘇軍傷亡1567人。雙方的傷亡幾乎都集中在佔守島爭奪戰中。此後,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環境。日方多次要求歸還「北方四島」,均未成功。
推薦閱讀:
※[轉經輪的有關問題]有關轉經輪的問題
※IIS 部署問題 404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國王是個22歲美女,立刻問了3個露骨的問題
※劉智峰 :必須解決「娜拉出走以後怎麼辦」的問題——顧准談中國政改(下)
※書法知識問題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