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質激素 9 大不合理應用

糖皮質激素類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作為甾體激素,它既可用於調節蛋白質等物質的代謝與合成,也可用於抗休克、抗毒素以及抗感染,可迅速改善癥狀。

但是在工作中往往僅重視了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而忽視了其對機體各組織系統的影響以及不良反應,在使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應用方式。

1.作常規退熱葯應用

該類藥物有一定的抑制體溫調節中樞對致熱源的反應的效果,並且能穩定溶酶體膜,這樣就能降低內源性致熱源的釋放,從而使得升高的體溫降低。故一些醫生對於臨床上發熱的患者,在未診斷明確的情況下即盲目使用糖皮質激素降溫,最常見的屬將地塞米松進行靜滴或者肌注。

其結果是病因未明,強行退熱處理,易延誤診治,而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可能導致感染病灶進一步擴散。

2.作抗菌藥物使用

當作抗菌藥物使用最為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在抗菌藥物中加用地塞米松。採用這種用法的學者認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抗菌藥物有著協同作用,首次應用抗菌藥物的時候加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會增強抗炎作用。

有研究顯示,超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在一些炎症反應及其不同階段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效果,但是該類激素在起到抑制/減輕炎症的同時也會造成機體防禦能力的下降,造成一些潛在感染病灶的擴散,從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3.作止癢劑使用

由於糖皮質激素有抗過敏與抗炎作用,減少組胺或毒素對皮膚的刺激,是皮膚科最常使用的外用藥物。因此,凡遇皮膚瘙癢患者就診,在未診斷明確的情況下都一概使用糖皮質激素,有些不適宜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皮膚病也用糖皮質激素,從而造成了誤診誤治或導致出現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出現皮膚萎縮乾裂、毛細血管擴張、深紅色斑、丘疹、滲液、潰瘍、脫屑、多毛症、皮炎等。

4.作止痛藥使用

由於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在炎症性關節炎中使用糖皮質激素(尤其是急性期),確能明顯減輕腫脹,緩解癥狀,對此類患者的關節痛確有明顯的 「止痛、消腫」效果,因此有醫生每遇關節痛患者就診,既不查明病因,也不分病情急緩,均常規使用糖皮質激素,造成不良反應。

5.用於預防輸液反應

部分醫師習慣在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液中加人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藥物,認為可以利用其抗過敏作用,預防和減輕輸液反應。其實此類藥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致敏作用,用於輸液反應的預防沒有相應的證據支持,還有可能產生過敏性皮疹。

6.在慢性疾病中使用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治療慢性病時,如果應用合理可以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但停葯後容易複發,因此在治療慢性病時,要使用綜合治療的方式,不能單獨長期使用。類風濕關節炎、結締組織病、腎病綜合征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程較長,需長期治療,故不合理應用情況較為突出。

部分醫生對此類慢性疾病中糖皮質激素減量的規律掌握不足,出現「敢用而不敢減」的情況,所以給患者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易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7.激素類型選擇不合理

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往往選用長效的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短效激素氫化可的松。長期使用前者易造成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停葯後易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而短效的糖皮質激素抗炎效力弱,作用時間短,也不適宜用於治療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8.使用時間不合理

在臨床上,對於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一般一日三次給葯。根據人體激素分泌的生理曲線特徵,凌晨 1 時至 2 時是激素水平的低谷,早上 8 時是激素水平的高峰,用藥的原則是盡量不破壞糖皮質激素分泌的生理規律, 若打算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在每日激素分泌的高峰(早晨 8 時)給予頓服糖皮質激素,以盡量減少副作用。

9.反覆肌內注射「超長效」激素治療炎症性關節炎

臨床上常常遇見一些炎症性關節炎患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締組織病的關節炎患者,曾經反覆肌內注射超長效激素治療。這些超長效的激素療效可維持 1 個月左右,既方便用藥,又可維持療效。但是體內糖激素分泌的生理曲線也被抑制,停葯後可出現糖皮質功能不全。

因此,對於炎症性關節病不主張長期使用超長效的糖皮質激素,而對於寡關節受累的頑固性滑膜炎,關節腔內注射 1~2 次有利於減輕滑膜炎症,但也不主張反覆使用。

編輯:張躍奇

回復激素,即可查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推薦閱讀:

男人要過雄激素關
什麼是激素替代治療?有什麼禁忌症和慎用情況?
具有「激素樣」作用的中藥
我國60%至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體呈陽性
激素難以治療腎病,這幾種新技術你更看好哪一種?

TAG:激素 | 合理 | 糖皮質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