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播學界前50強
內容摘要 本文作者依據對CSSCI的研究,最新公布了當前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亦即中國傳播學術界最強的學者,其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有五人上榜,他們依次是:郭鎮之、劉建明、李希光、李彬、陸地。
一、問題的提出
自新聞與傳播學1997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單列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一級學科,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中國新聞傳播學的學術發展便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各個高校先後成立了專門的新聞傳播學院或新聞傳播系科等教學研究機構達300多所,一些有影響的學術基地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視研究中心也於2000年被教育部列為了3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經費資助、人才建設等方面予以特殊支持。但學術繁榮的背後也存在著隱憂,那就是學術理論體系的不夠完備,學術研究方法的不夠嚴謹,學術評價標準的不夠客觀,學術產品生產的不夠科學,從而導致整個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發展遠不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等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在國內的影響之大。
全面、系統和客觀地把握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有助於我們反思自己的研究,吸收有價值的學術原創成果,跟蹤真正的前瞻性研究領域,對作者的學術力乃至機構的研究效率進行客觀的評價。
二、研究方法
西方學術界推崇的引文索引分析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研究工具。美國情報學家加菲爾德於1955年創立了系統的引文索引理論,1972年他又把引文索引工具引入到期刊評價,[1] 從而為客觀評價作者、期刊、論文這三個最重要的科學研究要素找到了一種合適的研究工具。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他所創立的SCI、SSCI、A&HCI已成為國際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人文科學進行客觀、定量評價的權威工具。
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領域,我國很早就引入了國際公認SCI、EI來作為我國科技工作評價的依據。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我們很難用西方的評價標準來評價自己的學術產出。但不搬用西方的SSCI和A&HCI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一個客觀、科學的學術評價機制。1997年起,南京大學開始了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系統的研究,1999年,教育部正式將南京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聯合研製的《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列為重大項目予以支持。CSSCI參照SCI建立的方法,以我國正式出版的3401種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為基礎,以15%-18%的比例取樣,再經1000多位教授的評議,最後得出400多種來源期刊。[2] 經過多年的積累,到目前CSSCI可經檢索的有1998-2003共6年的資料庫資料,這為我們開展科學、客觀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據。
選擇CSSCI來研究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現狀,是因為CSSCI一方面是教育部目前在全國推廣的官方的人文社科評價體系,另一方面也因為CSSCI的源期刊都是全國學者公認學術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為規範的學術刊物。但由於CSSCI本身就是一個科學的有偏抽樣,以此為基礎的研究不能必然反應全部的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因此,我將我的研究結論限定在「核心」這一範圍上,這是對研究範圍的說明。
科學研究的主體是人,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尤其重視人的第一位作用,這就決定了我們研究的對象首先是「研究者」。研究什麼樣的人,哪些人值得研究,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科學地抽樣來對數以萬計的研究者進行篩選。一方面,我們要儘可能找出那些學術上比較活躍的作者;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為求全而陷入到無止境的數據處理工作當中。我的方法是,第一步先從互聯網上找出殼氨冉匣鈐鏡淖遙按窖跬鋇牟┑濟ズ頹┰甲頤ァ⒅泄緇崢蒲г骸按パ芯客鋇淖搖⑿祿靶祿健鋇淖液虲DDC「學界專欄」的專家都納入到我的檢索名單,這批人數不到百人;第二步是選擇在有影響力學術刊物發表過論文的作者,考慮到學科各方向的差異性,我選擇了《編輯學報》和《新聞與傳播研究》這兩本刊物 [3],6年中在這兩本刊物發表過1篇論文的作者都相應地被納入到我的檢索範圍,這批人在1000人;第三步是與其他研究者類似的研究成果相比照,肖燕雄「從期刊論文引證看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了自1994-2003年中國期刊網的新聞傳播學論文引證情況,歸納出了一個43人的核心作者名單,[4] 肖燕雄選取的資料庫「中國期刊網」比CSSCI為大,研究時間年限也比我的為長,但大名單卻沒有超出我前述兩步得出作者的範圍。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驗證了我選擇數據抽樣的有效性。
通過對1000多位作者在CSSCI源期刊發表論文和被CSSCI源期刊引文引證兩項數據的綜合,我找出了一個百人左右核心作者名單 [5],這些人的研究信息成為支持我研究結論的量化數據。
三、數據處理及研究發現
對這些核心作者如何進行量化的評價,也就是說如何把他們潛在的學術力通過量化的統計數據予以體現?利用CSSCI現有的來源文獻和被引文獻兩大數據來源,我設計了一個對學術力這一概念進行操作的檢驗公式,那就是:
學術力綜合評分=發文綜合評分+被引綜合評分
而就這一公式而言,我更強調的是被引數這一指標,因為被同行引證更能反映出作者學術產品的在學術市場的接受度。因此,我賦予兩項指標不同的權重指數,發文為0.4,被引為0.6。
在這一研究思路指導下,我首要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界在CSSCI源期刊發表論文最多的作者,他們基本上組成了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界學術活躍力最強的隊伍。在發文統計計算過程當中,有獨立創作的,有合作創作的,為使統計結果趨於合理,我設計了一個折算方法,那就是獨立作者計1分,兩個作者分別為0.6、0.4 ,三個作者分別為0.5、0.3、0.2,四個作者分別為0.5、0 .25、0.15、0.1,四個作者以上保證第一作者為0.5,以下依次遞減。在研究領域上,我分了新聞學、傳播學、媒介經濟、廣播電視和編輯出版五類,儘管這和教育部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兩類分法有所不同,但由於媒介經濟、廣播電視和編輯出版很難被新聞學和傳播學所完全包容,且在實際上存在著一定的獨立性,因此作了大致的劃分。有些作者由於研究興趣較為廣泛,已經很難被我所界定的研究領域所涵蓋,對他們的定位多是由於其在這一領域更為出名的原因。
表1為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界在CSSCI源期刊發表論文最多的前51位作者綜合評估。
表1、在CSSCI新聞與傳播學類發文最多的前51位作者
序號 姓名 綜合評分 序號 姓名 綜合評分
1 陳力丹 59.6 27 任 火 14
2 彭朝丞 41 28 邱沛篁 13
3 曹 鵬 39 29 殷曉蓉 13
4 丁柏銓 32 30 鄭保衛 13
5 童 兵 27.6 31 張詠華 12.7
6 喻國明 27.2 32 邵益文 12.5
7 郭鎮之 27.1 33 梁 衡 12.3
8 張 頌 27 34 陸 曄 12.2
9 劉建明 24 35 趙振宇 12.2
10 董天策 21.9 36 張志君 12
11 藍鴻文 21.2 37 胡正榮 11.8
12 展 江 19 38 李本乾 11.5
13 劉 宏 18.6 39 明安香 11
14 張立偉 18.2 40 時統宇 11
15 蔡 雯 17.6 41 李 嵐 10.9
16 張駿德 17.5 42 張國良 10.7
17 游蘇寧 17.4 43 閔大洪 10.6
18 王建輝 17 44 汪謀岳 10.5
19 李希光 16.4 45 彭偉步 10.4
20 魏永征 16.4 46 孫旭培 10.4
21 李良榮 14.8 47 吳 飛 10.4
22 李 彬 14.4 48 趙玉明 10.3
23 胡智鋒 14.2 49 陳衛星 10
24 陳 絢 14 50 匡文波 10
25 程曼麗 14 51 蔡玉麟 10
26 黃 旦 14
進入表1前51位的有一個基本分界線,那就是10分,也就是說,如果在CSSCI界定的400多種源期刊6年獨立發表新聞與傳
播類論文總計10篇以上,就可進入到整個學科的核心作者群,平均每年1.67篇。而20分又是另外一個分界線,進入此領域,就可基本算得上本學科的高產作者(前11),平均每年3.33篇,他們的發文總數佔據了前50發文總數的1/3,綜合評分總數佔據了前50綜合評分總數的40%。
但發文量多,只代表了作者在學術研究領域的活躍程度,而無法體現作者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影響力。因而,我研究的第二步是通過引文分析,找出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界在CSSCI中被引證數最多的作者,對其學術影響力進行評估。考慮到他引更能反映學術成果在學界的影響力,我在研究過程中對自引進行了0.6的折算,其結果如表2:
表2、在CSSCI新聞與傳播學類被引證數最多的前50位作者
序號 姓名 綜合評分 序號 姓名 綜合評分
1 方漢奇 167.6 26 梁 衡 45
2 陳力丹 133.6 27 黃 旦 44
3 喻國明 110.6 28 閔大洪 40
4 張國良 97 29 陸 曄 39.2
5 郭鎮之 95.6 30 殷曉蓉 39
6 李良榮 94.2 31 任 火 37.6
7 胡正榮 78.8 32 朱羽君 37
8 卜 衛 77.6 33 陳衛星 35.2
9 任勝利 74.6 34 童 兵 35
10 肖東發 72.8 35 王振鐸 35
11 游蘇寧 72 36 陸 地 33.6
12 明安香 70.8 37 朱光烈 30.2
13 劉建明 69.5 38 彭 蘭 28
14 黃升民 64.2 39 蔡玉麟 27.2
15 匡文波 62.4 40 邵益文 26.2
16 魏永征 60.8 41 蔡 雯 26.2
17 李希光 60.6 42 丁柏銓 26
18 關世傑 56.2 43 鄭興東 26
19 邵培仁 57.8 44 錢壽初 25.6
20 艾 豐 56 45 穆 青 24
21 甘惜分 54 46 唐緒軍 24
22 李 彬 51.6 47 董天策 23.4
23 徐耀魁 49.848 戴元光 22.2
24 展 江 46.6 49 陳 靜 22
25 孫旭培 46 50 張 頌 21
進入表2的前50位,有一基本分界線,那就是綜合評估為20分以上,也就是說,如果在CSSCI界定的400多種源期刊6年共被他人引證20次以上,就可進入到整個學科的核心被引作者群,平均每年被引3.33次。而70分又是另外一個分界線,進入此領域,就可基本算得上本學科的前沿作者(前12),平均每年被引11.67次,他們的被引總數佔據了前50被引總數的43%,綜合評分總數佔據了前50綜合評分總數的44%。
按照我初始設計的權重指數,發文評分佔總評分的40%,被引評分佔總評分的60%,因此將發表論文綜合評分×2,再加上引證綜合評分×3,就得出了國內前50位新聞與傳播學界核心作者學術力的綜合評估。
表3、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界核心作者學術力綜合評估
序號 單位 姓名 研究領域 所在地域 發文統計 引證統計 學術力綜合評估
發文總數 合作數 發文評分 被引總數 自引數 被引評分
1 中國人民大學 陳力丹 新聞學 北京 60 1 59.6 142 21 133.6 520
2 中國人民大學 方漢奇 新聞學 北京 7 2 6.2 168 1 167.6 515.2
3 中國人民大學 喻國明 媒介經濟 北京 29 4 27.2 113 6 110.6 386.2
4 北京廣播學院 郭鎮之 廣播電視 北京 30 6 27.1 98 6 95.6 341
5 復旦大學 張國良 傳播學 上海 21 19 10.7 99 5 97 312.4
6 復旦大學 李良榮 新聞學 上海 19 10 14.8 95 2 94.2 312.2
7 北京廣播學院 胡正榮 廣播電視 北京 13 3 11.8 80 3 78.8 260
8 清華大學 劉建明 新聞學 北京 24 0 24 74 9 69.5 256.5
9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 游蘇寧 編輯出版 北京 29 18 17.4 76 10 72 250.8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 卜 衛 傳播學 北京 10 3 8.8 80 6 77.6 250.4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 明安香 傳播學 北京 11 0 11 72 3 70.8 234.4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任勝利 編輯出版 北京 9 8 5 79 11 74.6 233.8
13 北京大學 肖東發 編輯出版 北京 11 9 6 76 8 72.8 230.4
14 上海社會科學院 魏永征 新聞學 上海 18 3 16.4 64 8 60.8 215.2
15 清華大學 李希光 新聞學 北京 20 7 16.4 61 1 60.6 214.6
16 北京廣播學院 黃升民 媒介經濟 北京 10 1 9.5 65 2 64.2 211.6
17 中國人民大學 匡文波 傳播學 北京 10 0 10 64 4 62.4 207.2
18 浙江大學 邵培仁 傳播學 浙江 7 3 5.8 59 3 57.8 185
19 清華大學 李 彬 傳播學 北京 15 1 14.4 52 1 51.6 183.6
20 經濟日報 艾 豐 新聞學 北京 6 0 6 56 0 56 180
21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展 江 新聞學 北京 21 5 19 47 1 46.6 177.8
22 北京大學 關世傑 傳播學 北京 2 0 2 57 2 56.2 172.6
23 中國人民大學 甘惜分 新聞學 北京 0 0 0 54 0 54 162
24 復旦大學 童 兵 新聞學 上海 29 3 27.6 35 0 35 160.2
25 復旦大學 黃 旦 新聞學 上海 15 2 14 46 5 44 160
26 人民日報社 梁 衡 新聞學 北京 14 2 12.3 45 0 45 159.6
27 中國社會科學院 徐耀魁 新聞學 北京 5 0 5 51 3 49.8 159.4
28 華中科技大學 孫旭培 新聞學 湖北 12 4 10.4 50 10 46 158.8
29 復旦大學 殷曉蓉 傳播學 上海 13 0 13 41 5 39 143
30 南京大學 丁柏銓 新聞學 江蘇 34 5 32 28 5 26 142
31 復旦大學 陸 曄 廣播電視 上海 16 9 12.2 40 2 39.2 142
32 中國社會科學院 閔大洪 傳播學 北京 11 1 10.6 40 0 40 141.2
33 河北理工學院 任 火 編輯出版 河北 14 0 14 38 1 37.6 140.8
34 經濟日報 曹 鵬 媒介經濟 北京 39 0 39 17 0 17 129
35 北京廣播學院 陳衛星 傳播學 北京 10 0 10 36 2 35.2 125.6
36 北京廣播學院 朱羽君 廣播電視 北京 9 7 5.7 37 0 37 122.4
37 清華大學 陸 地 廣播電視 北京 9 1 8.6 34 1 33.6 118
38 北京廣播學院 張 頌 廣播電視 北京 27 0 27 21 0 21 117
39 河南大學 王振鐸 編輯出版 河南 5 0 5 35 0 35 115
40 暨南大學 董天策 新聞學 廣東 23 3 21.9 29 14 23.4 114
41 中國人民大學 蔡 雯 新聞學 北京 19 3 17.6 27 2 26.2 113.8
42 中國編輯學會 邵益文 編輯出版 北京 13 1 12.5 27 2 26.2 103.6
43 中國機械工程雜誌社 蔡玉麟 編輯出版 北京 10 0 10 34 17 27.2 101.6
44 中國社會科學院 彭朝丞 新聞學 北京 41 0 41 6 0 6 100
45 新華通訊社 穆青 新聞學 北京 8 0 8 24 0 24 88
46 北京廣播學院 胡智鋒 廣播電視 北京 17 5 14.2 22 7 19.2 86
47 湖北省新聞出版局 王建輝 編輯出版 湖北 17 0 17 21 10 17 85
48 河北師範大學 陳靜 編輯出版 河北 14 8 9.4 22 0 22 84.8
49 中國社會科學院 唐緒軍 新聞學 北京 5 0 5 24 0 24 82
50 復旦大學 張駿德 廣播電視 上海 19 3 17.5 16 1 15.6 81.8
研究領域:在表350位作者當中,主要研究新聞學的有20位,佔總數的40%;主要研究傳播學的有10位,佔總數的20%;主要研究編輯出版的有9位,佔總數的18%;主要研究廣播電視的有9位,佔總數的16%;主要研究媒介經濟的有3位,佔總數的6%。由此可見,新聞學仍佔據優勢地位。
機構分布:在50位作者當中,國立社科研究機構的有7位,佔總數的14%,學會和新聞出版機構的有9位,佔總數的18%,而屬於高等院校的有34位,佔總數的68%,體現出高等院校在學術研究中的主力軍作用。在34位高校研究人員中,中國傳媒大學的有7位,復旦大學的有7位,中國人民大學的有6位,3所院校佔據了高校人員總數的2/3,且3所院校在前10人中佔據了7人(中國人大3位,復旦大學2位,中國傳媒大學2位)顯示出老牌新聞院校強大的研究實力。值得注意的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迅速崛起,成立僅2年,就有4人進入了該名單,且有2人進入了前15,均勻地分布在新聞學、傳播學和廣播電視三個領域,平均年齡在40-50歲的層面,年富力強,顯示出發展的強硬後勁。這表明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組建是成功的,對高層次的研究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成立3年的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也有較好的表現,有2人進入到50人大名單中。而與日常印象有所出入的是華中地區高校學者的狀況,華中地區的武漢是目前除了北京、上海之外高校新聞傳播學研究較為領先的地域,目前擁有三個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博士點(武漢大學2個、華中科技大學1個),但只有1位從中國社科院引進的孫旭培進入到50人名單。這或許表明,華中地區目前的研究力量還比較分散,沒能產出更多較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以前較有影響的杭州大學、南京大學各有1人進入到名單,而建立相關新聞專業歷史較早的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的學者尚沒有人進入這份名單,由此多少折射出其在各自學科建設中的問題。
地域分布:在50位作者當中,屬北京的最多,有34位,佔據了大半壁江山;上海其次,有8位,佔16%,接下來依次是湖北2人、河北2人、廣東、河南、浙江、江蘇各1人。這表明,在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研究中存在著嚴重的地區不平衡,一方面,政治、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為新聞與傳播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優勢,另一方面,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水平又反過來影響了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深度。
發文和引證:在50位作者當中,前10位的總計發文242篇,佔50位總數的29%,但引證總數1025次卻佔了50位總數的38%,顯示出前沿作者在學界廣泛的影響力。但影響力並不等於創造力,在總共2678次引證當中,最能反映最新學術成果的期刊引證有964次,占被引總數的36%,其他多是教科書或譯著,真正引用有學術創新性和學養深度的學術專著較少。表4、表5是論文、著作被引排序。
表4、新聞與傳播學類被引15次以上的核心著作排序
序號 作者 書名 被引次數
1 方漢奇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77
2 郭鎮之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1999 48
3 方漢奇 《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45
4 甘惜分 《新聞學大辭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5
5 李 彬 《傳播學引論》,新華出版社,1993 39
6 徐耀魁 《西方新聞理論評析》,新華出版社,1998 37
7 關世傑 《跨文化交流學——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學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35
8 明安香 《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華夏出版社,2000 32
9 張國良 《傳播學原理》,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28
10 胡正榮 《傳播學總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 27
11 陳力丹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26
12 邵培仁 《傳播學導論》,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 26
13 明安香 《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華夏出版社,1999 25
14 李良榮 《西方新聞事業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21
15 魏永征 《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21
16 肖東發 《中國圖書館年鑒(1999)》,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21
17 鄭興東 《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新華出版社,1999 19
18 殷曉蓉 《知識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18
19 喻國明 《媒介的市場地位——一個傳播學者的實證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17
20 李良榮 《新聞學概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16
21 張國良 《現代大眾傳播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6
22 展 江 《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新華出版社,2001 16
23 王振鐸 《編輯學原理論》,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 16
24 胡正榮 《傳播政治經濟學》,華夏出版社,2000 15
25 黃 旦 《新聞傳播學》,杭州大學出版社,1995 15
26 李良榮 《新聞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
表5、新聞與傳播學類被引5次以上的核心論文排序
序號 作者 論文名 被引次數
1 任勝利 談如何加快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化進程,《編輯學報》,1998,10(3) 13
2 黃升民 重提媒介產業化,《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0,(5) 11
3 任勝利 應慎重使用期刊的影響因子評價科研成果,《科學通報》,2000,45(2) 11
4 游蘇寧 吸收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參加期刊編審隊伍,《編輯學報》,1995,7(4) 11
5 錢壽初 審稿是否可以公開了?,《編輯學報》,1999,11(3) 10
6 黃 旦 1981—1986: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新聞大學》,1997(1) 8
7 郭鎮之 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作用,《新聞大學》,1999,(秋季號) 8
8 卜 衛 互聯網對大眾傳播的影響,《國際新聞界》,1998,(3-4) 8
9 游蘇寧 生物醫學審稿和全球交流國際會議介紹,《編輯學報》,1998,10(1) 8
10 陳 靜 科技論文審稿時滯問題研究,《編輯學報》,1996,8(3) 7
11 任勝利 對SCI的認識與思考,《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2,13(1) 7
12 任勝利 如何提高中國科技期刊的整體質量和國際影響,《編輯學報》,1999,11(3) 7
13 陳 燕 信息技術進步對科技期刊的影響和改變,《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8,9(1) 6
14 任 火 論科學論文學術價值評審中的有限性,《編輯學報》,1997,9(3) 6
15 游蘇寧 科技期刊中一稿兩投問題的探討,《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1,12(2) 6
16 陳力丹 論網路傳播的自由與控制,《新聞傳播研究》,1999,(3) 5
17 匡文波 與網路媒體發展相關的版權保護問題的思考,《著作權》,2001,(2) 5
18 孟 建 文化帝國主義的傳播擴張與中國影視文化的反彈,《現代傳播》,2001,(1) 5
四、結語
通過上面一系列數據的分析,我大致找出了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界的核心作者群。在此需再次強調,我的研究工作的重點是要找出一個大致的核心作者群,而不是要對研究者個人進行排名。因為僅僅依據一個6年部分期刊的數據而對一些研究者十幾、幾十年的學術生涯進行評價是不夠完整的。因此,對個人進行排名不是我研究的目的,我研究的指向是試圖通過量化這群核心作者在學術研究上的具體指標,找出目前我們在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這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首先,在目前新聞與傳播學學術生產過程當中,普遍存在一個「權威崇拜」的現象。應該承認,權威在學術研究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權威可以傳承學術傳統,代表科學的研究規範。但我們目前的迷信權威,不是建立在尊重權威的學術貢獻基礎之上,而是通過對權威的引證來提高自己論點的「身價」。這就是我們在引證統計過程中發現的,對老一輩學者多引用史書、工具書,對中青年學者則多引用教材和譯著,而對可能有原創性學術貢獻的專著、論文則引證偏弱。這種引證實際上反映了引證者關注的不是被引作者的話語,而是被引話語的作者。[6]
第二,學術研究的規範還有待於完善。在我目前的研究當中,多的是歷史的、思辯的邏輯推理研究,而缺乏實地的、實驗的調查分析研究,這表明也許我們還處在一個學術傳統的建立、摸索期。但即使如此,我們也應從一些具體的小處著手,儘快建立起科學的研究規範。科學文獻間的引用,說明了研究的繼承性和對知識信息的利用,反映著學科發展的循序漸進,引證行為的規範是整個學科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但目前諸多的新聞與傳播類研究期刊,在這方面卻做得不盡如人意。在2003年CSSCI確立的13本新聞傳播類來源期刊中,有明確引證要求或文稿寫作規範的只有5本,只佔總數的38% [7],而與新聞傳播類研究比較密切的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他社會科學學科,該數據的比例分別為81%、88%、100%。與這些學科相比,新聞與傳播學在學術產品的生產過程當中需要大力加強嚴謹性和規範性。
第三,缺乏有影響、基礎性、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這已成為新聞與傳播學要想進一步發展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近6年來,在國內被公認為代表社會科學研究最高水平的《中國社會科學》雜誌,除書評之外,僅有童兵的一篇《用科學和人文精神推動新聞學科創新》 [8]筆談得以發表;在同一系列的《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雜誌,也僅有兩篇論文,即孫旭培的《輿論監督的回顧與探討》和李本乾、張國良的《中國受眾與大眾傳媒議程設置功能研究》發表。這種整個新聞與傳播學界在中國社會科學界集體的話語缺失現象,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新聞與傳播學界難以向中國社會科學界貢獻出本學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的尷尬現狀。國內的學者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提出通過學術研究的良好環境和具體研究單位的良好的學術氛圍的建設,制定鼓勵潛心研究而非追求「短平快」成果的學術研究機制和激勵機制,來促進學科發展,產出立得起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代表性著述。[9] 但我們的研究者能否放得下天天變換的社會熱點,潛心對信息社會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進行深入、紮實的研究?這恐怕不是少數研究人員坐坐冷板凳就可以達到的,它需要一個有著共同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的學術共同體來集體完成。
以上問題,值得我們整個新聞與傳播學界進行認真的思索。
推薦閱讀:
※關於本專欄的介紹
※鄧正來:全球化時代的發展傳播學——評Colin Sparks《全球化、發展和大眾傳播
※選擇性因素理論的淵源與發展
※001 為什麼我們在電影院中更容易笑出聲來?
※批判學派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