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中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身心發展狀況的研究
07-15
離異家庭中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身心發展狀況的研究內蒙古自治區婦聯課題組本研究以生長發育高峰期的初一二年級學生和一部分未成年犯為研究對象,涉及離異家庭子女127人。目的在於了解離異家庭中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身心發展狀況,以引起社會對離異家庭及其相關問題的共同關注和正確認識,探索促進離異家庭子女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研究內容:離異家庭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身心發展的類型及特點;離異家庭與完整家庭以及離異家庭之間一般狀況比較。研究方法:問卷調查、座談和書面提綱問答。研究成果:一、離異家庭的幾種教養方式與子女身心發展特點1、愛心互助,共同給予型。離異父母雙方對孩子的責任心有增無減,通常比較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家庭文明程度一般較高,經濟條件較好,孩子成長所需的親情比較充分。但物質化、金錢化的愛心,容易讓孩子滋生害怕吃苦,經不起挫折考驗等問題。2、嚴加管教,期望居高型。監護人或雙方對孩子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往往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其情感需要、興趣愛好。一旦孩子的學習成績達不到家長要求,就會在各方面都遭到否定,於是破罐破摔,向外尋求知己或開心。3、互不往來,單親拼搏型。監護人與另一方之間基本沒有任何來往,孩子幾乎只受到單方親人的影響。一般由母親作監護人的居多,帶給孩子的溫暖體貼較多。許多孩子從小就開始承擔一些家庭責任,自立意識較強。但由於從另一方親人那裡得不到更多的關愛,容易形成孤獨、缺少安全感等問題。4、依靠祖輩,生活照顧型。監護人因再婚、外出打工等原因,把監護責任託付給孩子的祖輩。有些孩子很小就獨立自主,善於照顧自己,但由於祖輩教育方法傳統並重養輕教,使孩子多了懶惰、以自我為中心等毛病。有的甚至惡習增多,走上邪路。5、物化親情,自由發展型。多數監護人經濟條件很差,使孩子中途輟學或乾脆沒有上學。另外一些因監護人經濟條件較好,使孩子物質方面得到滿足,但在教養方面仍然處於較低水平,或較為危險的狀態。不論家庭貧富,孩子都較早地過上了脫離或部分脫離監護人的自由生活,因得不到應有的教養,在某些方面造成永久缺損。6、責任短缺,不良感染型。監護人負面情緒、影響較大,責任短缺。孩子教養水平較低,甚至是亞道德的,孩子能否健康發展全靠自律。二、離異家庭與完整家庭以及離異家庭之間的一般狀況比較1、在生活體驗與監護關係方面,離異家庭子女體驗單親生活的時間普遍較長,未管所離異家庭子女這一情況更為突出。監護人母親多於父親,在未管所父親超過母親。離異家庭子女如果能夠在監護人照顧的同時,與非監護父母一方也保持良好的關係,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2. 在經濟狀況方面,離異家庭較完整家庭差。離異家庭與完整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看負面感受偏多,但在積極應對方面顯強。離異家庭的家庭功能弱化,在教養方式上,父親多懲罰嚴厲較重,母親多偏重關愛。未成年犯在人際關係、學習壓力、健康適應等方面,問題均多於其他家庭子女。3、在學習方面,未成年犯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離異家庭子女的小學比例居高,學習情況總體上低於完整家庭子女。研究結論:促進離異家庭子女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共同努力離異家庭的父母教養方式及其子女的身心發展狀況,是一個不小的社會問題,促進離異家庭子女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監護人、學校、社會以及離異家庭子女本身做出共同努力。父母應調整自身心態,發揮示範作用,提高教養水平,讓孩子在信任和平等中成長。學校應建立學生家庭檔案,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幫助離異家庭子女及時排解精神壓力。社會應出台相關政策,凈化社會環境,加強社區功能,為幫助離異家庭子女度過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獻策出力。離異家庭子女自身應正確理解和對待父母離異,認真尋找和欣賞自我成長的價值體現。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教養男人的十種表現
※愛美,才是孩子一輩子最好的教養
※十二招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警惕!爸媽教養分歧危害大,孩子容易變成雙面人
※哈佛老校長闢謠:家長不要再被富養兒窮養女迷惑,都不如這些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