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秋色圖:真正的宋代青綠山水畫國寶

文-楊臣彬

在我國傳世的古代繪畫作品中,故宮博物院藏《江山秋色圖》卷是一幅極其精彩的山水畫巨作,相傳為南宋趙伯駒所畫。作者在繼承我國傳統青綠山水畫法的基礎上,以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技藝將這一傳統畫法提高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使其更臻完善和成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藝術特點、創作思想和藝術風尚。《江山秋色圖》中所描繪的秀美壯麗的山川景色,使千百年後的觀者品味起來仍如飲醇醒,如臨其境,從而激發起人們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和眷戀。

《江山秋色圖》,絹本,青綠著色,縱56.6、橫323.2厘米。採用傳統的橫卷形式,表現出重山復嶺盤薄綿延,層巒疊嗽奇崛崢嶸,江河港諸水色混漾。圖中布設嘎岩徙壑,絕澗險崖,邃谷賡穴,深潭淺灘;又有飛瀑高懸,鳴泉涌流,溪水潺援,煙波浩渺,雲氣蒸騰,一派「千岩競秀,萬壑爭流」之勢。山間的長松翠柏,修竹疏柳,楓、榆、揪、桐、椿、裸、桑、槐與爛饅的山花相互掩映,使畫面裝點得十分清幽秀美,顯現出「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佳境。在山水中,隨著山勢和地形的變化,分別鋪陳僧寺、道觀,樓台、殿閣,孤亭、寶塔,棧道、迴廊,水榭、山館,竹塢、村舍,舟、車、橋、涵,等等。這一切都安排得錯落有致,與自然景色相呼應,顯得十分壯觀。圖中還畫了許多人物活動情景,如漁父張網,梢公搖船,逸人尋幽;還有松陰對話,溪邊閑息,崖畔觀瀑,憑欄遠眺,登高駐馬望山,驅車策賽征程……。那河干鴻雁或群集沙灘,或游弋水-中。這一切使畫面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令觀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厭。

今日,全圖、細節呈現

▼宋趙伯駒《江山秋色圖》▼

故宮博物院藏

翻轉手機橫向欣賞

《江山秋色圖》在布局上採取傳統的「散點透視」,成功地運用了中國畫「三遠」構圖法,並且將高遠、平遠、深遠三者恰當地結合在一起交替使用,以平視或俯視的角度有條不紊地處理畫面景物,布勢奇巧,開合有度,結構複雜嚴密又虛實相生,或壯麗,或奇偉,或險峻,或平正,或深邃,或開闊,或厚實,或空靈,使整個畫面在多變之中又有統一的整體感。

《江山秋色圖》變隋唐時代青綠山水古樸、濃重、沈鬱的作風而為清麗、明秀的風格,艷而不俗,媚而有骨,反映了青綠山水畫由唐到宋的一大發展變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已由魏、晉時期山水只作人物背景來處理的原始狀況,而變為「遠近山水,咫尺千里」,把人物作為山水的點景來處理,開始形成獨立的山水畫科,開創了青綠山水畫的端緒。傳為唐代李思訓畫的《江帆樓閣圖》(現藏台灣),在展子虔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在表現技法上比《游春圖》更顯成熟,有雄渾勁健的氣勢,特別是江水景色的處理,給人以波斕重疊、傾瀉千里的感覺,但在章法上未免有畸輕畸重、重複平列的現象。在描繪樹木時,除了松樹之外,共它樹木的特性往往把握不住。這大概是由於技術發展的某些限制。但從《江山秋色圖》卷布局、結構、筆墨、設色等表現技巧和狀物的能力上,都可看出遠遠超過前者。它的高度藝術水平,在存世的古代青綠山水長卷中,唯有北宋末年青年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堪與並列媲美。但《江山秋色圖》在筆墨功夫上則成熟老練得多。

《江山秋色圖》在筆墨設色上繼承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傳統畫法,而且更加成熟,畫山石土坡以「小斧劈」效為主,並用流暢多變的長線條鉤括,根據景物的形質,山石的脈絡,或鉤杴,或效擦,或烘渲,或點摔。筆墨上有很強的韻律感:忽虛忽實,忽輕忽重,忽緩忽急,忽頓忽挫,山從筆生,筆隨山發,筆力勁健秀潤,繁密中卻極為簡要,工整中又靈變不滯,做到了筆無虛下,筆筆恰到好處。

山間的各種樹木花竹不僅遠近位置安排得當,樹榦的伏立掩仰,枝葉的穿擂聚散也非常合度。各種建築物則多用「界畫」方法,筆畫勻細圓勁,工整中又饒有變化。人物、鳥獸雖只作為山水的點景,大小不過寸分,而人物鬚眉、鳥獸羽毛清晰可見,且形象真實,意態生動,很富有情趣。

此圖設色以石青、石綠作為基本色調,又根據物體的形質、遠近、明暗的不同審施丹青。近處的山石、土坡、竹樹明亮處,多用石綠兼赫色,其陰影處多用石青或墨青,遠山遠樹或薄霧輕籠中的樹石,則以淡墨螺青鉤畫點染,水夭處用花青打底,敷以較淡的石青,山間雲氣或留白,或施以白粉,顯得既濃郁、又清淡,既厚重、又空靈。.由於不同顏色的合理使用,不僅使畫面的陰陽向背、遠近晦明十分得體,而且使得畫面色彩富麗晶瑩,增強了藝術效果。

綜觀《江山秋色圖》卷,不難想見,作者創作此圖,傾注了大量心血。如果不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對各種自然景物和社會生活深入細緻地觀察和體驗,做到「胸有丘壑」,同時運用自己的豐富經驗和高超的藝術手法形諸絹素,是不可能產生如此偉大的作品的。

關於《江山秋色圖》的作者問題,在畫面上未見作者款印,此圖曾經明內府收藏,清初為大收藏家梁清標所有,圖上有梁氏鑒藏印數方,後進人清宮內府,有乾隆、宣統諸印璽,著錄於《石渠寶岌》初編。抗日戰爭期間被末代皇帝溥儀攜往長春夕東北解放後為人民政府所收。此圖一直沿稱為趙伯駒所作。

最早見於明初朱標題跋,他寫道:「洪武八年孟秋,將既人裝梢,所梢者以圖來進見,題名日『趙千里江山圖』。於是舒捲著意於方幅之間,用神微游於筆鋒岩巒彎瓏幽壑之際,見趙千里之意趣深有秀焉。若觀斯之圖,比誠游山者,不過減觔骨之勞耳。若言景趣,豈上下於真山者耶!其中動蕩情狀非止一端,如山高則有重巒疊嶂,以水則有湍流幡溪。樹生偃蹇,若出水之蒼龍。遙岑隱見,如擁螺髻於天邊。近峰峻拔,露掩僧寺之樓台。碧岩萬仭,臨急水以飛雲架木。昂霄為棧道,以通人致,有車載、驢馱、人肩、舟棹,又有樵者負薪,牧者逐牛,士行策杖,老幼相將。」。

朱標在對此圖作了一番描述之後接著寫道:「觀斯畫景,則有前合後仰,動靜盤桓,蓋為既秋之景,兼肅氣帶紅葉黃花,壯千里之美景,共為畫師者若趙千里安得而易耶!洪武八年秋文華堂題。」從這段題跋中可以看出,此圖在洪武八年(1375年)裝裱時已題名為趙千里《江山圖》,何時代何人所題圖名,因原簽題蕩然無存,今已無從查考。其本幅也無明以前其他任何文字、印記可資考證,題名的下限當不晚於明洪武八年七月。

《石渠寶復》根據朱標題跋中謂此圖畫的是「既秋之景」,添了「秋色」二字,變為「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卷」,但卻以美玉為斌塊,把此圖列為「次等宙一」。這說明乾隆皇帝並未將此圖當作趙伯駒真跡對待,只不過是基本上沿襲舊稱而已。筆者也不敢輕信此圖為趙伯駒親筆。

趙伯駒的生平、作品風格面貌,史籍記述簡略。他是趙宋宗室,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南宋高宗時代。據宋代鄧椿《畫繼》卷二載:「伯駒,字千里,優於山水、花果、翎毛,光堯皇帝(高宗趙構)嘗命畫集英殿屏,賞資甚厚,多作小圖流傳於世,有繪蟠檜怪石便面,在吉州團練使楊可卿家。官至浙東鈴轄。其弟路分伯脯,字希遠,亦長山水、花木,著色尤工。」這是關於趙伯駒最早的記載。其後,元代夏文彥在《圖繪寶鑒》中尚有「善畫山水、花禽、竹石,尤長於人物,精神清潤,能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詳也,高宗愛重之,仕至浙東兵馬鈴轄」的記述。趙伯駒的傳世作品亦很有限,據南宋無名氏撰《趙蘭坡(與蔥)所藏書畫目錄》僅記有《扇喝圖》、《送劉寵圖》、《長江六月圖》、《白鹿木犀圖》、《赤壁圖》、《溪山晚照圖》、《乘鴛女》等數圖。

宋·周密《雲煙過眼錄》有「趙千里訪戴圖有紹興印」的記載。明代張丑《清河書畫舫》等書中也著錄上述諸圖名,但這些均不見存世。至於明清其他各著錄書中,除重錄上述圖名外,又增錄了大批作品,其真偽多屬可疑,有許多是屬於改款成純系作偽冒充。一種情況是作品本身時代較早,本幅無作者款印乒因屬於青綠山水一路畫法,藝術水平也較高,後人添上偽款印,或不忍在本幅加添偽款印,而在簽題或跋尾中稱其為趙伯駒或李思訓所畫,類似這種情況的畫屢見不鮮,但不能拿它們作為趙伯駒的風格與此圖相比。另一種情況是純系偽造,以假充真,如明末清初蘇州的書畫作坊,就專門以偽造趙伯駒等人的青綠山水為能事,這些偽作被後人稱為「蘇州片子」,其水平之低下,更無法與《江山秋色圖》同日而語。總之,確屬趙伯駒真跡的傳世作品至今尚未見到一件。因此,考察趙伯駒繪畫的風格面貌就不得不從與其有淵源關係的作家作品中來尋找線索。

據記載,趙伯駒及其弟伯輔的山水畫是學李思訓青綠山水一路畫法。李思訓是唐代開元初年大畫家,山水樹石筆格遒勁,創「金碧」山水畫法,自成一派,為歷代宗師。前面提到的《江帆樓閣圖》傳為李氏的作品,世人對此圖確否李氏真跡,殊多質疑,一般認為它是李氏傳派手筆,比較忠實於李氏的風格。那麼趙氏兄弟是否從這路畫法吸取營養了我們從故宮博物院藏趙伯驪《萬松金闊圖》卷中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發現《萬松金闊圖》與《江帆樓閣圖》在用筆和設色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特別是松樹布指的方法頗為接近。如果說從《江帆樓閣圖》可以看到趙伯喃師承關係的痕迹,又從《萬松金闊圖》可以看到趙伯駒繪畫風格的影子的話,那麼《江山秋色圖》無論筆墨設色和風格都與上述二圖迥然不同。因此一些古書畫鑒定家認為《江山秋色圖》既非趙伯駒所畫,也不是他的傳派,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從風格看,此圖要早於趙伯駒,可能出自北宋畫院高手所為。由於本幅無作者款印,其畫法屬於工能的青綠山水一路,其時代又不晚於宋,藝術水平也非同。般,故而後人把它當作趙伯駒的畫,托趙氏大名,以增其身價。但是不管此圖作者是誰,它不愧為祖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件琅寶,它在藝術史上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行旅

▼茅屋村舍

▼亭台樓閣

▼水

▼逸人尋幽

?


推薦閱讀:

國寶朱?
【名家】跟著畫家宋威品國寶之追摹宋畫郭熙《早春圖》
日本為何將曜變天目列為國寶?
北朝造像:蟬冠菩薩像(國寶華光·海上絲路系列)
【頂級國寶】深山之處驚現千年大墓——滿城漢墓

TAG:國寶 | 山水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