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十三五」規劃建議為社科發展提供新機遇
「十三五」規劃建議為社科發展提供新機遇
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十三五」規劃建議觀點鮮明,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飛躍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反映時代重大政策方針變化
在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看來,中國社會發展正在進入新時期,「十三五」規劃建議從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未來五年國家發展藍圖,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對深刻認識當前新形勢、新理念,引領未來新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而言,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準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質量和創新能力,深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學改革,更好服務於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
張東剛認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路徑、新內容,離不開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思考。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的戰略重點,是深化改革。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認為,十八大以來黨的重大政策變化,為「十三五」期間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中國社會發展重大政策變化的內容,也會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重點和領域。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思想理論研究
學者總結了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特點。
第一,各學科隊伍有了較大成長,特別是受過系統學術訓練的青年學者成長較快,形成了一定的人才隊伍規模,分布在高等院校、黨校(行政學院)、部隊院校、科研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五路大軍」之中。
第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所重點關注的領域發生變化,原來主要關注經濟和市場,當前則開始重點關注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此外,一大批思想性、理論性較強的科研成果紛紛出現。「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在社會治理層面的研究,出現頗具理論性、思想性的研究成果。」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名說。
第三,十八大以後,哲學社會科學比較顯著的特點是關注中國話語,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有學者提出,哲學社會科學在取得一系列成果前提下,未來研究要注重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初期,哲學社會科學在解放思想、為改革形成輿論和思想基礎方面作用很大。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改革的第二個歷史階段,需要理論基礎的支撐,這就需要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加強思想理論的研究。」王名說,這需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是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其次是中國要素與中國崛起,例如當前的「一帶一路」倡議,其思想理論體系要深入挖掘。最後是中國傳統文化。
建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權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總方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其中,「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會提出的「四大創新」,即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其中擺在首位的是理論創新。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張正明認為,「理論創新這一重大課題,歷史地落在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上。」
理論創新是「理論自信」的前提,是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權的前提。「西方中心主義反映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一部分西方學者的心態:自認為中心、主流。」張正明說,「理論創新」首先要有自己的立場,理論創新最重要的維度是現實維度。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積極回應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關注中國問題,講好中國話語,回答實踐提出的新問題。
學者普遍認為,今天同19世紀經典作家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時代相比發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的變化,無論是歷史主題、社會內在結構、運行方式、發展內涵都大不一樣了,歷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展開,也更加紛繁複雜。面向現實、回應時代,構建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突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是理論創新的重點。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1月13日)
推薦閱讀:
※關於播經的問題的建議以及新的念佛理念的疑惑
※頭冠和鮮花之爭:凱特拒絕未來婆婆建議
※走出自卑的26條建議
※男人八字劫財多則子女緣薄,唯2019年有子嗣之緣建議把握
※BBC音樂紀錄片:交響樂——最為經典的大師和傑作 / 建議愛樂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