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電圖基本知識

心電圖基本知識

心臟有兩種活動,一為機械活動,一為電活動。人的心臟在不停地跳動,即不停地收縮和舒張,以完成全身血液循環,此即心臟的機械活動。在心臟收縮之前,心臟首先發生激動,在激動過程中產生微弱的電流,約為0.000001安培,2~3毫伏,此即電的活動。心臟增生的電流可傳到全身保個部位,由於電流方向與身體各個的角度不同,全身各個部位距離心臟的遠近不同,以及身體不同部位的導電介質不同,因此不同的體表部位,電位變化也不同。將體表的任何兩點與電流計的兩端相連接,即可見電流計的指針隨心臟搏動而出現規律性的偏轉,表示有一個可以測知的電流存在。利用心電圖機把這種電流描繪成波形即為心電圖。心電圖機為記錄心電圖的精密儀器,又稱心電圖描記器,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①一架精密的電流計;②電流放大裝置;③記錄用裝置;④導聯選擇器與定準電壓等輔助裝置。目前我國生產的熱筆式心電圖機,性能良好,物美價廉。隨著科學的進步,現有的心電圖機內裝有微型計算機,可自動列印出診斷結果,使用甚為方便。另有所謂長時間心電圖記錄器,即可記錄一小時以上,直至24小時的心電圖,對觀察心律失常及診斷冠心病有重要價值。

心電圖記錄用紙是特製的,有一定規格。記錄紙上有許多方格,方格由粗細兩種組成,縱線代表振幅,橫線代表時間。由細線組成的小方格,其振幅為1毫米,當標準電壓為10毫米(1毫伏)時,相當於0。1毫伏。每人小方格的時間,在記錄紙的走速為25毫米/秒時為0.04秒。每縱橫5個小格由精線隔開,即粗線構成的大方格,其振幅為5毫米,時間為0.2秒(圖1-3-1)

能解決的問題

心電圖主要反映心臟電的活動狀態,是診斷心臟病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應當知道並非所有心臟病都有異常電圖表現,相反不正常的心電圖也不一定都是心臟病,因此不能期望所有心臟病一經描記心電圖即可得出診斷。心電圖只是診斷中的手段之一。醫生要根據病史、查體及其他檢查資料,配合心電圖,經過綜合分析才能正確的診斷心臟病。心電圖能解決的問題有:①各種心律失常,絕大多數心律失常只有依靠心電圖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②冠心病、心肌梗塞,心電圖不但能診斷心肌梗塞,而且能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或陳舊性心肌梗塞;③心肌炎及心肌病;④心包炎;⑤心房及心室肥大,心電圖能診斷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肥大;⑥診斷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高鉀血症及低鈣血症等;⑦其分疾病對心臟的影響;⑧藥物中毒,有些藥物容易中毒,而其中毒表現主要在心臟,可用心電圖發現,如洋地黃、奎尼丁等;⑨心臟手術、心導管檢查術時易發生心律失常,可用心電圖監測發現,以得到及時處理;有些嚴重心臟病可隨時發生嚴重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用心電圖監測可得到及時搶救性的治療。

注意事項

為使所描主的心電圖波形易於辨認和測量,要避免各種干擾,避免波形漂移,需注意以下事項:

1.被檢查者不要精神緊張,呼吸要均勻,仰卧位,肌肉放鬆。

2.小兒不合作時,檢查者可帶橡皮手套按住小兒四肢,不得用手直接接觸被檢查者。

3.被檢查者不得與鐵床或牆壁接觸。

4.為減少皮膚導電阻力,放置電極板部位要用清水或酒精擦洗凈,然後塗以鹽水或導電膠,塗沫要均勻。電極板要與皮膚接觸良好,但不要太緊。

5.心電圖室要安靜,室溫保持20℃左右,室溫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檢查效果。

6.避免其他電器干擾,特別是X線機、發電機、吸引器,理療機等,這些儀器所產生磁場與病人及心電圖機發生感應而出現干擾。7.一定要接好地線。

心電圖導聯

將兩個電極析置於人體表面兩個不同的部位,用導線與心電圖機相連接,即可描記出心電圖波,這種聯接方法和裝置即為心電圖導聯。常用的心電圖導聯有12個,即3個標準肢導聯(又稱雙極肢導聯),用Ⅰ、Ⅱ、Ⅲ表示;3個加壓單極肢導聯,用aVR、aVL、aVF表示;6個單極胸前導聯,有V1V2V3V4V5V6表示。一般情況下描記上述12個導聯能滿足心電圖診斷上的需要,如有必要可加用描記V3R V4R V5R V7 V8 V9極遙測心電圖等導聯。

1.標準導聯(圖1-3-2)

Ⅰ:為接連左、右臂的電位差,將左臂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右臂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即Ⅰ=左臂(+)→右臂(-)。

Ⅱ:為連接左腿和右臂的電位差,將左腿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右臂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即Ⅱ=左腿(+)→右腿(-)。

Ⅲ:為連接左退和左臂的電位差,將左腿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左臂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即 Ⅲ=左腿(+)→左臂(-)。

2.加壓單極肢導聯(圖1-3-3)將右臂、左臂、左腿各通過5000歐姆的電阻,然後連在一起構成中心電站,這樣中心電站的電位幾乎等於零,作為無效電極連接於心電圖機的負極,構成單極肢導聯,分別用VR、VL、VF表示。這種導聯能反映不同部位心肌的絕對電位,在描記哪一個導聯時將該肢體與中心電站截斷,能使描記出的波形振幅加50%,使波形增大、清晰、易於辯認,稱為加壓單極肢導聯,用aVR、aVL、aVF表示。

aVR:即加壓單極右臂導聯,探查電極置於右臂,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無效電極置於左臂與左腿相連的中心電站上,再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

aVL:即加壓單極左臂導聯,探查電極置於左臂,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無效電極置於右臂與左腿相連的中心電站上,再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

aVF:即加壓單極左腿導聯,探查電極置於左腿,連於心電圖機的正極;無效電極置於右臂與左臂相連的中心電站上,再連於心電圖機的負極。

3. 單極胸前導聯(圖1-3-4)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單極導聯的連接方式,將探查電極分別置於如圖1-3-5所示的心前區固定的位置即構成單極胸前導聯。

V1:探查電極放在胸骨右緣第4肋間。

V2:探查電極放在胸骨左緣第4肋間。

V3:探查電極放在V2 與V4連線的中點。

V4:探查電極放在鎖骨中線與第5肋間的交點上。

V5:探查電極放在左腋前線與第5肋間的交點上。

V6:探查電極放在左腋中線與第5肋間的交點上。

正常心電圖

一組正常心電圖包括心房與心室激動兩個部分,心房波用"P"表示,是心房除極所產生的波形。心室波又包括兩個部分:一為心室除極所產的波用"QRS表示;一為心室復極所產QRS波群之內,故在一般情況下心電圖上看不到,現將正常心電圖各波、段介紹如下(圖1-3-5)。

1.P波 為左、右心房除極所產生的波形,大體上前半部為右心房除極、後半部為左心房除極所產生,正常P波形態為光滑饅頭狀,其振幅(高度)為0.05~0.25毫伏,時間為0.06~0.11秒,P波形態有多種(圖1-3-6),如振幅<0.05毫伏為低平,振幅>0.25毫伏為增高,後者形態如呈尖峰狀,表示右心房肥大;如P波時間>0.11秒,且頂部平坦或有切跡,表示左心房肥大;如振幅>0.25毫伏,時間>0.11秒,表示左、右心房均肥大。在各導聯上P波形態不同,Ⅰ、Ⅱ、aVF直立向上,aVR倒置向下,V1V2可直產可倒置、V4、V5、V6直立向上,否則向上,否則為異常。

2.P-R(P-Q)間期 為心房開始除極到心室開始除極所需要的時間,正常值為0.12 ~0.20秒,平均0.16秒,過短或過長均為異常。P-R間期<0.12秒見於交界區性心律或預激症候群。P-R間期>0.20秒為Ⅰ度房室傳導阻滯。

3.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極所產生的波形,由於它由Q、R、S三個波所組成,故稱為QRS波群。可有以下各種形態(圖1-3-7)。第一個向下的波稱為"Q"波(如波形矮小用R表示),第三個向下的波稱為"S"波(如波形矮小用s表示。如果整個波形為一個向一的波稱為"QS"波,如果有兩個向上的波,後面的用"R"表示。

QRS波群時間,即寬度為0.06~0.10秒,多在0.08秒左右,如超過0.10秒則為異常。

QRS波群振幅,即電壓或高度:正常時標準I導聯的R波振幅(RI)<1.5毫伏,RⅠ+SⅢ<2.5毫伏,RaVL<1.2毫伏,RaVF<2.0毫伏,RV5或RV6<2.5毫伏,RV5+SV1<3.5毫伏(女)或4.0毫伏(男),如超過上述數值一般表示左心室肥厚。V1導聯R/S<1,RV1<0.7毫伏,RV1+SV5<1.2毫伏,RaVR<0.5毫伏,否則常表示右心室肥厚。

正常時除aVR導聯外,Q波均小,時間<0.03秒,深度小於同一導聯R波的?,如時間>0.04秒,深度>?R,常表示為心肌梗塞,有時見於心肌病。如標導聯中每個導聯的QRS波群均小於0.5毫狀,即為低電壓。

4.S-T段 為心室開始除極到心室開始復極這一段時間為主電圖上從QRS波群終點到T波起始的一段時間。正常時S-T段在等電位線上,向下不超過0.05毫伏,否則常表示為冠心病,向上下超過0.3毫伏,如超過0.3毫伏且凹面向一,常為急性心肌梗塞的心電圖表現。S-T段時間一般為0.05~0.15秒,低血鈣時延長,洋地黃中毒時縮短。

5.T波 T波是心室復極過程所產生的波形,形態有多種致,如以R波為主且高大,則T波形態與振幅大致與QRS波群的主波一致,如以R波為主且高大,則T波直立向上且振幅較高。但T波振幅不應超過1.5毫伏,高而尖的T波常見於血鉀過高。如T波小於同一導聯的R波的1/10,稱為T波低平。T波時間一般為 0.05~0.25秒,振幅較高時,寬度亦隨之較長。T波形態在I、Ⅱ直立向上;aVR倒置向下;Ⅲ、aVL、aVF不恆定,這三個導聯如QRS波群以R波為主,就應直立,如QRS波群以S波為產時則常倒置;V1、V2可直立可倒置,有時V3也倒置,如TV3倒置,則TV1、V2必須倒置,否則為不正常,V4~6直立向上(圖1-3-8)。

6.Q-T間期 Q-T間期是心室除極開始到復極結束的一段時間,心電圖上從QRS波群的開始到T波的終點這一段時間,又稱為心室的電收縮時間。此間期的長短與心率有密切關係,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心率越慢,Q-T間期越長。正常Q-T間期=0.39((R-R間期)的根)±0.04秒(各心電圖書均有正常值表)。Q-T間期延長多見於心肌炎、心肌梗塞、心室肥大、低血鉀、低血鈣等,Q-T間期縮短多見於高血鉀、高血鈣等。

7.U波 為T波之後0.02 ~0.04秒出現的一個小波,其產生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正常時振幅為0.05~0.2毫伏,時間為0.09~0.34秒,平均0.12秒,方向0.12秒,方向大致與T波一致。U波在V3導聯最清楚。U波增高常見於低血鉀,其次見於洋地黃中毒,在冠心病或高血壓性心臟病並發心力衰竭時,可出現U波倒置。

心電軸

心電圖的P、QRS及T波均可用一定的方法測出其平均電軸,但臨床上所提到的電軸的指QRS波群的電軸,電軸變化在診斷中有一定價值。心電軸正常值為+30~+90°,平均58°.

心電軸<+30°為電軸左偏

輕度左偏:0°~30°

中度左偏:-30°~ 0°

重度左偏:<-30°

心電軸>+90°為電軸右偏

輕度右偏:+90°~+120°

中度右偏:+120°~+180°

重度右偏:>+180°

心電軸隨年齡而不同,嬰幼兒及兒童多為電軸輕度右偏,40歲以後多為輕度左偏。電軸偏轉的意義如下:1、心臟在胸腔中的位置,如呈垂直位常為電軸右偏,見於身體細長者;如呈橫置位常為電軸左偏,見於體胖、大量腹水及妊娠晚期婦女。2、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者常為電軸右偏;左心室肥大者常為電軸左偏;兩心室肥大者,視左、右心室肥大程度而定,可為左偏、右偏或無偏轉。3、束支傳導阻滯,右束支傳導阻滯電軸右偏;左束支阻滯及左束支前分支阻滯電軸左偏。4、心肌萎縮或梗塞,左心室心肌萎縮或梗塞電軸右偏;右心室心肌萎縮或梗塞電軸左偏。

心電軸的測量計算主要根據I及Ⅲ導聯的QRS波群絕對值,然後查表,各心電圖書中均有心電軸表。簡單的方法即根據QRS波群形態確定電軸左偏或右偏(圖1-3-9)。電軸右偏時I導聯以S波為主,Ⅲ導聯以R波為主;電軸左偏時I導聯以R波為主,Ⅲ導聯以S波為主。

常見異常心電圖

前面已介紹過正常心電圖各波、段的正常形態及有關數值,但在閱讀心電圖讀心電圖時必須把所有的導聯審查一遍,並測量有關數值,最後得同結論。在閱讀心電力圖時首先看P波,如P波按時順序出現,形態順序出現,形態、振幅及時間均在正常在常範圍之內,則可認為是竇性心律;其次測量P-R間期,QRS波群以Q波開始者則測P-Q間期在0.12~0.20秒之內則證明心房至心室的傳導時間正常;繼而觀察QRS波群形態有無畸形,測量各波值,根據I、Ⅲ導聯確定有無電軸偏轉;最後觀察T波形態及振幅,有U波者亦觀察其形態及振幅。如以上觀測結果均在正常範圍,則結論為正常心電圖(圖1-3-10)。

圖1-3-10為一正常心電圖。P波按時順序出現,除aVR倒置外,其餘各導聯均為直立,特別Ⅱ、aVF直立,故可認為是竇性心律。P波外觀圓滑,時間為0.06秒,屬正常範圍。P-R間期0.16秒,無延長或縮短。QRS波群各導聯時間為0.08秒,形態無異常,振幅均在正常範圍之內,無電軸偏移,T波除aVR倒置,Ⅲ、V1低平外,余均直立,形態正常。仔細觀察在Ⅱ、aVF、V3、V5的T波後可見小的向上波,是為U波,以V3最明顯。這份心電圖可結論為正常心電圖。正常心電圖的心律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的心電圖診斷包括:①P波為竇性,即在Ⅱ、Ⅲ、aVF直立,在aVR倒置,P-R間期>0.12秒;②P-P間期(或R-R間期)為0.60~1.00秒,即心率為每天分鐘60~100次。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異常心電圖

1.竇性心動過速 成人及6歲以上兒童心率超過100次/分,2~6歲超過120次/分,嬰兒超過150次/分,即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於情緒激動、運動之後、發熱、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肌炎、心力衰謁等。竇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診斷:①P波符合竇性心律的特點(P波在Ⅱ、Ⅲ、aVF直立,在aVR倒置)。②P-P間期<0.60秒,即心率>100次(成人)。

2.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律每分鐘低於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正常人,如睡眠時、運動員等;亦可見於甲狀腺機能減退、冠心病、病態竇方結綜合征、應用洋地黃、心得安等藥物時。竇性心動過緩的心電圖診斷:①P波符合竇性心律的特點。②P-P間期(或R-R間期)>1.0秒,即心率<60次。

3.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不齊有兩種:①呼吸性竇 性心律不齊,表現為吸氣時心率加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常見於正常人,尤以心動過緩時及兒童較為常見。②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即不受呼吸影響的竇性心律不齊,可見於冠心病、洋地黃等到藥物的影響。

竇性心律不齊的心電圖特點有:①P波符合竇性心律的特點。②P-P間期(或R-R間期)不等,在同一導聯中相差0.12秒以上。

4.房性期前收縮 正常人的心臟搏動,首先由竇房結髮放衝動,然後依次下傳到心房、房室結及心室,先後引起心方及心室搏動。凡是發生在竇房結以外部位的衝動,均稱為異位衝動,如果衝動發自於心房且提前出現引起心臟搏動稱為房性前收縮或叫房性過早搏動,簡稱房性早搏。其心電圖特點為:①在一系列心電圖上見到提早出現的P"波,其形態與竇性P波不同。②P"-R間期>0.12秒。③提早P"波後面的QRS波群形態一般與竇 性P波後面的QRS波群相同。④期前收縮後有一較長的間歇期,但包括期前收縮的兩個P-P間期期小於竇性P-P間期的兩倍,稱為不完全代償間歇期。

5.交界區性期前收縮 所謂交界荀指房室結周圍,介於心房與心室之間,即連接心房室之處。由交界區發出的衝動且提前出現引起心臟搏動稱為交界區性期前收縮,過去稱為結性期前收縮。它可以下傳到心室,也可逆傳到心房。其心電圖特點為:①在一系列心電圖上見到提前出現的。②在提前出現的QRS波群前可見到倒置的P"波,P"-R間期<0.12秒,此倒置的P"波可在QRS波群之後出現,亦可與QRS波群重疊而不能看出。③代償間歇期可為不完全性亦可為完全性。

6.室懷期前收縮 從心室發出的衝動且提前出現引起心臟搏動稱為室性期前收縮,或稱室性早搏,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其心電圖特點為:①在一系列心電圖上見到提前出現的QRS波群,提前的QRS波群形態畸形寬大,QRS時間>0.12秒。②提前的QRS波群之前無P波,後面的T波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③有完全代償間歇期,即包括期前收縮的兩個P-P間期(或R-R間期)等於竇性P-P間期(或R-R間期)的兩倍。④室性期前收縮亦可呈二、三、四聯律。期前收縮有時無代償間歇期,在兩個正常竇性心動之間出現一個期前收縮,這樣就使心跳增加一次,稱為間插性期前收縮。

7.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 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包括心房性及交界區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因二者臨床上甚至在心電圖上常難以區別開,它們的異位起搏點均發生在心室以上,故統稱為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心電圖特點為:①為連續三個以上的房性或交界區性期前收縮,陣發開始的第一次搏動應提前出現,陣發終止後有較長的代償間歇期。②頻率為每分鐘160~ 220次,節律規整。③QRS-T為室上性。④P"波或倒置的P"波可區分房性或交界區性陣發性心動過速。

8.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 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是連續三個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所構成,QRS波群寬大,T波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速率160~220次/分,節律往往有輕度不規則。如能發現P波,P波與QRS波群無固定關係。

9.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是速度更快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心電圖特點為:①P波消失,被F波所代替,F波連續出現呈鋸齒狀,速率為250~350次/分。②F波與QRS波群常有一定比例,多為偶數,如2:1、4:1等,即2個F波或4個F波後出現1個QRS波群,有時也可為3:1或5:1的奇數比例。

10.心室撲動 心室撲動是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與心室顫動之間的心律,它是心室顫動的前奏,是最危險的心律失常之一。心電圖特點為連續出現的規則的寬大畸形的心室波,每分鐘150~250次,分不清QRS及ST-T波,P波也不能看到。

11.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為比較多見的心電圖,是最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常見於二尖瓣狹窄、冠心病等。其心電圖特點有:①P波消失被"f"波所代替,"f"波的特點是波幅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頻率每分鐘400~600次。②QRS波群形態為室上型,間距不等,無任何規律,振幅也往往各不相同。

12.心室顫動 心室顫動是心臟驟停中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死亡的先兆,心電圖特點是正常的P- QRS-T均消失,出現大小不等、節律非常不規則的心室波形,每分鐘200~500次。

13.I度房室傳導阻滯 I度房室傳導阻滯在心電圖上主要表現為P-R間期延長,即P-R間期大於0.20秒,I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見於迷走神經張力增強、心肌炎及洋地黃等藥物作用。

14.Ⅱ度房室傳導阻滯 Ⅱ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有兩種類型,即莫氏I型(Ⅱ˙Ⅲ),前者心電圖特點為P-R間期逐漸延長,直至有一次P波不能下傳到心室即P波後無QRS波群,然後再是P-R間期逐漸延長直至QRS波群脫落。後者心電圖特點為無P-R間期逐漸延長而突然在P波後無QRS波群。I型預後好,Ⅱ型易演變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預後較差。

15. 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I度房室傳導阻滯是指心房到心室之間有傳導障礙,但僅表現為傳導速度減慢,心房的激動均能傳到心室,故心電圖上P-R間期延長,但每個P波後均有QRS波群。Ⅱ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心房到心室之間的傳導障礙進一步加重,有的心房衝動能傳到心室(P波後有QRS波群),有的心房衝動到能傳到心室(P波後無QRS波群)。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心房到心室之間的傳到心室障礙發展到最嚴重階段,即心房激動完全不能傳到心室,心房和心室由兩個各自獨立的起搏點所控制。在心電圖上P波與QRS波群完全無關,P-P間期小於R-R間期,即心房速率快,心室速率慢且規則。

16.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見於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或二尖瓣關閉不全等疾病。心電圖特點:①QRS波群電壓增高,如RV5>25mm或RV5+SV1>40mm(女>35mm)或RaVL>12mm或RaVF>20mm。②電軸左偏。③以R波為主的導聯,特別V5導聯ST段壓低及T波倒置。

17.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肥厚見於多種心臟病,如慢性肺原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其心電圖特點有:①反映右心導聯的QRS波群電壓增高,如V1導聯R/S>1,RV1+SV5>12mm,RaVR>5mm或aVR導聯R/Q>1。②電軸右偏。③以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壓低及T波倒置。

18.左束枝傳導阻滯 左束枝傳導阻滯常見於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塞、傳達室導系統特發性硬化等。其心電圖特點:①QRS時間延長達0.12秒以上。②V5V6的QRS波群為寬大有切跡的R波或頂部平坦,I、aVL的QRS波形態和V5V6-相同。③凡寬大有切跡的R波,其後面的ST段壓低及T波倒置。

19.右束枝傳導阻滯 右束枝傳導阻滯的病因與左束枝傳導阻滯相同,但前者遠較後者多見,因為右側束枝較細容易受損。其心是圖特點:①QRS時間延長0.12秒以上。②V1導聯的QRS波群呈rSR型,Ⅲ及aVF的QRS形態與V1相同。③V1導聯ST段壓低T波倒置。

體驗新版博客
推薦閱讀:

鍾杭美:心電圖能診斷急性肺動脈栓塞·365醫學網
遺傳性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點
動態心電圖報告的書寫及解讀
正常心電圖與異常心電圖的經典特點

TAG:知識 | 心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