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商報·數字報刊平台
寧波教育博物館 陳春玲 |
慈溪郭永堯先生前些年向寧波教育博物館捐贈的朱地戧金木製書箱,長40厘米,寬22厘米,高21厘米,厚1厘米。它圖案華麗,做工精緻,屬於清朝初期的漆器,經浙江省文物鑒定辦公室鑒定,雖屬國家普通文物,但藝術品位在寧波教育博物館的書箱類藏品中可稱翹楚。它是郭先生於上世紀90年代在天津花5萬元人民幣購入的。
明代話本小說《喻世明言》中描寫讀書人時喜歡用「琴劍書箱」作為修飾。在曾經冠蓋雲集、車馬鼎盛的路上,古琴、佩劍、書箱是古代讀書人的「三大件」。為便於搬運,書箱整體上顯得十分靈巧,它是最能體現讀書人的身份乃至夢想的東西,因為其承載的不僅僅是一摞摞線裝古書,還有「黃金屋」、「顏如玉」的半生榮辱,讀書人都將它視若珍寶。而書箱的製作工藝往往代表一個時代最為精絕的木藝水準。
郭氏書箱的鎖攀是後人補上去的,否則這件距今300多年的戧金漆器有可能成為國家三級文物。且不論它從木料變為書箱的每一道工序如何複雜,單就圖案來觀賞,就可從中發掘出「龍鳳」、「蝴蝶」、「回字紋」、「纏枝蓮」、「蝙蝠」、「荷花」等多個「中國文化符號」,這些吉祥符號有什麼含義?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觀念里,蓮花被賦予了一種高貴的品格,人們一提起蓮花,自然會想到北宋周敦頤的著名散文《愛蓮說》。蓮花還是佛教八寶之一,在佛教文化中地位很高;所以中國文人對荷花有特殊的愛。
蝴蝶是中國人的一個夢境,莊周說,當他做夢時,他是一隻蝴蝶———是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醒來變成了莊周?愛「蝴蝶」的中國文人不在少數。
書箱還有「口」字型的一筆環連的「回字紋」。「回字紋」是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以其大方簡約的造型不僅點綴了多種傢具,而且表達一種沉穩內斂的生活狀態,給人們帶來內心嚮往已久的平和與寧靜,如回歸自然般的感覺。
書箱的主圖是「龍鳳呈祥」,龍鳳是中國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傳統圖案。龍的形象是從蛇演變而來的,5000年前,地處中原的夏民族以蛇為圖騰,後來在兼并了其他民族之後,就把其他民族圖騰結合在蛇身上,逐步形成馬頭、牛耳、蛇身、鹿角、鷹爪、魚鱗的「龍」。
鳳象徵著和平、安寧和祥瑞。鳳的早期形象是由火、太陽和百鳥的複合。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鳳最早圖騰出現自原始殷人(商族)。商族自黃河流域的東部向西出擊,吞併了夏族,佔領了中原。但殷人因夏族文化上的優越,並沒有強行改變他們的「龍」圖騰,而是把自己的圖騰「鳳」與夏族的「龍」並立在一起,於是就有了今天看到的「龍鳳配」的圖案,它的陰陽相生的結構,傳達出和諧、美滿、富貴、吉祥等美好的概念。
這些符號你都認得嗎?歡迎你來寧波教育博物館細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