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賣完了,市長幹什麼...?
作者:dnfdnf11
當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們被一些媒體記者包圍,不可迴避地談論起地方債務問題時,他們通常會微笑著告訴記者:「舉債才能發展。」接著補充一句,「我們的債務風險總體是可控的。」事實果真如此?近期,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將近4萬億元。有多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達到了國際警戒線。(6月14日環球網)
面對4萬億的債務,市長們不僅不著急,反而顯得非常淡定。中西部某個城市的市長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拿我們重點建設的某個城市新區來說,現在那裡的地賣50萬一畝,但是整個基礎設施上去了,價格就是1000萬一畝。你說我舉債,給我五年時間,那邊配套跟城區一樣成熟,我投幾百億下去,1000個億回來了。」可見,債務纏身的市長們之所以底氣十足,主要緣於市長們在土地盤算上的那點小九九。有地可賣,債務自然不在話下。
眾所周知,土地資源是一定的,耕地資源尤為寶貴。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耕地呈逐年減少趨勢。基於此,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節約集約用地,不僅關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而且關係國家長遠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問題上,我們絕不能犯不可改正的歷史性錯誤,遺禍子孫後代。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
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耕地約18.28億畝,18億耕地紅線岌岌可危。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可賣的耕地即將告罄。我想問一問自信滿滿的市長們:等土地賣完了,市長大人打算幹什麼?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些地方的行政長官為何對土地財政樂此不疲?主要原因就在於,GDP依然是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面對保增長、促就業的訴求,地方政府面臨著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而賣地見效快,自然成為市長們的首選,舉債發展就不足為怪。至於債務問題,反正還有下一屆政府兜底。
毫無疑問,土地財政是不顧子孫後代、殺雞取卵式的短期行為,貽害無窮。土地財政不僅從客觀上推高了土地價格,使各地「地王」頻出,也使房價屢創新高,使國家對房價的宏觀調控屢屢落空。屢創新高的房價,讓老百姓怨聲載道,也讓整個國家的經濟被房地產綁架的風險日益加大。
黨和政府一貫強調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當前虛高的房價,各級地方政府熱衷於土地財政難脫干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各級地方政府要做的,就是要儘快擺脫對土地財政的過分依賴,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土地資源終究有限,靠賣土地過日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土地賣完了,市長幹什麼?到時候,市長們恐怕連回家種地的願望都要落空。
推薦閱讀:
※夜宿美國老南方的市長豪宅
※「我爸是市長」何以激起眾人怒?
※藍營縣市長訪陸引發島內震撼
※紐約市長將正式卸任 12年任期倒貼數億美元(圖)
※女市長家族斂財20億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