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名著簡介(3)

太平廣記

——中國最大的小說集

作者介紹

《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開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次年完成。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了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現在書前有一個引用書目,共三百四十三種,可是與書中實際引出數目並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後的人補加的。《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馬、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說,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說的總集。其中有不少書現在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里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說,就靠《太平廣記》而保存了下來。

名著概要

全書按題材分為92類﹐又分150餘細目。神怪故事所佔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報應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見其取材重點所在。此書基本上是一部按類編纂的古代小說總集。許多已失傳的書﹐僅在本書內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而得以流傳。書中最值得重視的是雜傳記 9卷﹐《李娃傳》﹑《柳氏傳》﹑《無雙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傳奇名篇﹐多數僅見於本書。還有收入器玩類的《古鏡記》﹐收入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入神魂類的《離魂記》﹐收入龍類的《柳毅傳》﹐收入狐類的《任氏傳》﹐收入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現存最早的本子。

  《太平廣記》的分類,的確便於檢查,也很有研究的價值。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小說的主流。直到清代《聊齋志異》系列的擬古派小說,都跳不出這個範圍。書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共計七十卷,又排在全書的開頭,可以看出唐五代小說題材的重點所在,也可以看出宋初文化學術的一種傾向。唐代道教和佛教競爭很激烈,道教雖然不佔上風,然而由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編造出來的神仙故事卻影響很大,產生了不少優美動人的小說。例如寫方士上天入地尋找楊貴妃的《長恨歌傳》就是一篇代表作。唐代小說中的名篇如《柳毅傳》、《無雙傳》、《虯髯客傳》以及《杜子春》、《張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關。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瀰漫一時,杜光庭就是一個神仙傳記的大作家,《太平廣記》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宋初的小說還保留著這種風氣。但是《太平廣記》的分類標準並不統一,如講精怪的《東陽夜怪錄》、講龍女的《靈應傳》,都收在雜傳記類,按類別就一時不容易找到。從這裡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傳奇稱作「雜傳記」,還沒有用「傳奇」這一名稱。

閱讀要點

《太平廣記》引書較廣﹐有些篇幅較小的書幾乎全部收錄﹐失傳的書可據以輯集﹐有傳本的書也可據其異文互校。書中引文比較完整﹐不象其他類書引文多加刪節。分類較細﹐也便於按題材索檢資料﹐因而對校輯﹑研究古代小說極有價值。魯迅曾指出:「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破〈唐人說薈〉》他輯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也充分利用了此書。

竇娥冤

——驚心動魄的人間慘劇

作者介紹

關漢卿(1220──1300)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號已齋(一作一齋)、己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關於他的籍貫,還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國縣)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的作品主要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其中《竇娥冤》被稱為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同時也是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關漢卿一生創作的雜劇有六十多種,他是我國戲劇的創始人,數量超過了英國的戲劇家「戲劇之父」莎士比亞,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1838年《竇娥冤》就有英譯本流傳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關漢卿與達·芬奇等同列為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的戲劇語言,被稱為「本色派之首」。

名著概要

《竇娥冤》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全劇四折一楔子。劇情是: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佔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綾、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於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此劇現存版本有:明脈望館藏《古今名家雜劇》本、《元曲選》壬集本、《酹江集》本、《元雜劇二種》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附:精彩片段

(唱二黃散板):又聽得法場外人聲吶喊,都道說我竇娥冤枉可憐!雖然是天地大無處申辯,我還要向蒼彎訴苦一番:……這官司眼見得不明不暗,那贓官害得我負屈含冤;倘若是我死後靈應不顯,怎見得此時我怨氣衝天,我不要半星紅血紅塵濺,將鮮血俱灑在白練之間;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見,還要你六月里雪滿階前;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時節才知我身負奇冤!

(正宮?端正好):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閱讀要點

《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悲劇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但關漢卿並沒有局限在這個傳統故事裡,去歌頌為東海孝婦平反冤獄的於公的陰德;而是緊緊扣住當時的社會現實,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統治下中國社會極端黑暗、極端殘酷、極端混亂的悲劇時代,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和爭取獨立生存的強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竇娥」這個悲劇主人公形象,使其成為元代被壓迫、被剝削、被損害的婦女的代表,成為元代社會底層善良、堅強而走向反抗的婦女的典型。

趙氏孤兒

——最早流傳到國外的古典戲曲

作者介紹

紀君祥,一作紀天祥:元代元大都人(北京),生平不詳,屬於年輩較早的作家。與李壽卿《伍員吹簫》,鄭廷玉《看錢奴》為同代人。他著有雜劇6種,現僅存一種:《趙氏孤兒冤報冤》,一作《趙氏孤兒大報仇》,簡稱《趙氏孤兒》。另《陳文圖悟道松陰夢》1劇,僅存曲詞1折。

名著概要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晉國,大將軍屠岸賈凶暴殘忍,專權誤國,陷害忠誠正直的大夫趙盾,在他的慫恿下,晉國國君下令:抄斬趙氏滿門。一夜之間,趙盾和他的兒子趙朔、家屬、奴婢等共計三百餘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趙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國君的胞妹,幸免於難,被送回內宮居住,此時她已懷有身孕。 幾個月以後,庄姬公主生下一個男嬰,取名趙武,但這一切都逃不過屠岸賈的眼睛,他早已下令,把內宮封鎖起來。庄姬公主以看病為名,把趙家的摯友、鄉間醫生程嬰召進內宮,含淚請求程嬰救孩子出宮。程嬰把趙武放進藥箱準備帶出宮門。守將韓厥見程嬰一腔正義,十分感佩,放走程嬰和趙武,自己拔劍自刎。屠岸賈追查不到趙氏孤兒的下落,氣急敗壞,宣布要把全國半歲以內的嬰兒全部殺光。

為了保全趙氏孤兒和晉國所有無辜的嬰兒,程嬰與退職年邁的大夫公孫杵臼商議,用假相瞞騙屠岸賈:程嬰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代替趙氏孤兒,公孫老人頂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後由程嬰親自去向屠岸賈告發。屠岸賈聽信了程嬰的舉報,殘忍地殺死了公孫老人和「趙氏孤兒」。晉國上下目睹了這場血腥屠殺,敢怒而不敢言,人們在背後無不切齒痛罵程嬰的賣友求榮。程嬰面對這一切,只有強忍悲憤,默默承受。 十幾年來,程嬰苦心教育,把趙武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為了接近屠岸賈,他讓趙武認屠岸賈為義父。終於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訴了趙武。在守邊歸來的大將軍魏絳的鼎力相助下,趙武拔劍刺向仇人,並告之自己便是他斬不盡、殺不絕的趙氏孤兒。

閱讀要點

《趙氏孤兒》劇情曲折多變,矛盾衝突尖銳,人物性格鮮明。劇中描寫的勇士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儘管身份不同,地位有異,但自我犧牲的壯烈精神同樣震撼人心,他們一個個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正如《史記》所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成,不愛其軀。」其品德,扣人心弦,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程嬰是貫穿其中的主要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深刻動人。他從知恩酬報到拯救無辜,從撫養孤兒到忍辱向仇人獻媚。

《趙氏孤兒》是元雜劇中最優秀的歷史劇之一,王國維評價:「即列於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也。」它是第一個傳入歐洲的中國戲劇.英國劇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編為《中國孤兒》,在英國文化界引起重大反響。他在獻詞中說:「其中有些合理的東西,英國名劇也比不上。」

  元雜劇《趙氏孤兒》被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於1775年翻譯成《中國孤兒》,在歐洲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資料:網路 編輯:卜司亮


推薦閱讀:

呂維祺:久負盛名的理學名家(河洛春秋——新安縣呂氏家族)
1998-18T《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五組)》特種郵票
10句經典國學名句,一定要收藏
讀經典 學名方(五)
實至「名」歸--33種紅木學名與俗稱對照

TAG:中國 | 文學 | 中國文學 | 名著 | 學名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