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讓孩子好習慣成自然,這裡有妙招
幼兒教育網指出,習慣是一種行為,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就像走路,就是一種習慣的行為。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幼兒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幼兒期,是學習和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好時機。一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迹,會自覺的表現出來。
1、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一個人的好習慣就像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款,它的利息將使人終生受益: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怎麼也還不清,將使人終生受害。由此可見,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多麼的重要。
2、如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
1、制定規範,加強日常生活中的反覆練習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是通過許多小事積累、培養、訓練得來的。必須把每個規則和一日生活連接起來,從而使幼兒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進入午睡室時,幼兒的情緒很激動,不能安靜下來,這時老師就可以播放睡眠曲或輕音樂,讓幼兒明白自己已經在午睡室了,長期如此,幼兒就養成了安靜入睡的習慣。
又如:排隊伍走樓梯時,很多幼兒喜歡你擠我推,這時老師可以進行全班思想教育,告訴幼兒走樓梯互相推撞帶來的危害,讓幼兒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當幼兒再犯時,教師可重複教育,直到幼兒完全領會。
2、多表揚、多鼓勵、多肯定,堅持正面教育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面對幼兒的這種情況,在班級中設立評比欄,給幼兒不斷的鼓勵、表揚及肯定,從而矯正幼兒的一些不良行為。
比如:上下樓梯時,幼兒走路非常的小心,這時老師就微笑點頭表示他做得對:當大家在安靜看書時,往往有個別幼兒發出奇怪的聲音,這時老師就給他一個小小的暗示,提醒他矯正。
3、老師以身作則,做幼兒表率
學前幼兒有很強的可塑性及模仿能力,他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是老師,每天觀察老師的舉動,模仿老師的言行,在班級中經常會聽到一些幼兒拿老師的話當擋箭牌:「老師就是這麼說的……」。
因此,我們必須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凡是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但凡自己犯錯誤了,也要勇於承認。
(二) 家園合作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僅靠在園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5+2=0」的情況出現,即孩子上幼兒園的五天時間養成的良好習慣周末兩天在家並沒有延續,老師的功勞全白費了。所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家長必須轉變觀念,增強培養意識,給幼兒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其次,加強家園合作,家長要擔任好孩子第一任老師的重要角色。教師將幼兒在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同時家長將幼兒在家的情況反映給老師,這樣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推薦閱讀:
※這六大習慣是會導致漏財
※PPT製作中的三個習慣
※負擔過重:一個你想改掉的壞習慣
※從124斤減到100斤,養成瘦子的習慣,就再也胖不起來了嗎?
※就因為媽媽的一個小習慣,四歲男孩的13顆牙一次全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