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非理性——信仰(哲學論壇)

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一個不準備渾渾噩噩度過一生的人,總要通過詰問一些形而上的問題來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這就是說,真正屬於自己的理性極為重要,形成自己的真實信仰極為重要,這甚至是一個人活得是否有意義的關鍵,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標誌。培根曾經打過一個比方:A指著教堂牆壁上的圖畫對B說:「這裡畫的是海上遇險的人通過禱告而被上帝拯救了,從這張圖畫里你難道看不出上帝的力量嗎?」B反問道:「我看到了這種力量,但是……畫家把那些同樣禱告了卻沒有得到拯救的人畫到哪裡去了呢?」      在哲學的意義上,我們當然可以把這個故事解釋為「神學從來就不是要解釋經驗中的正常或者異常的情況,而只關心經驗中與自己的『範式』相吻合的情況,將其他一切事實棄之不顧」,但是我們也可以獲得更接近文學意義上的解釋:兩相比較,B毫無疑問比A更為接近理性,即更接近信仰。      問題來了:堅定地信仰上帝的A難道還不及B更有信仰么?我的回答是:不及。我想,這也是培根的意思。當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將生死置之度外突破神學藩籬的時候,下功夫最多的是為理性尋找一個能夠容身的地方,讓理性之光照亮黑沉沉的大地。耐人尋味的是,理性在這裡具有了一種悖論的特徵:一方面它要瓦解信仰,另一方面它又要確立信仰,這裡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價值尺度:它瓦解的是非理性的信仰,確立的是理性的信仰,即完全通過內心的信仰。      所謂哲學革命帶給人類的進步,就體現在這個過程之中。
推薦閱讀:

在籃球場上存在「熱手效應」嗎?
華人教會的反理性傳統 | 林慈信
一個女生越來越理性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哲學 | 信仰 | 理性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