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鳳榮:「自信」在蘇聯成敗中的影響

左鳳榮:「自信」在蘇聯成敗中的影響發布時間:2013-07-09 12:21 作者:左鳳榮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1846次

  從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的發展看,走在世界前列的是那些率先建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國家,對於後起的俄日等國而言,如何對待先發國家,如何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之路,是其能否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條件。俄國作為一個後起國家,學習並趕超西方,曾是其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此過程中,俄國既有成功經驗,更有失敗教訓。蘇聯的社會主義本來是在落後的俄國建立起來的,但蘇共長期固步自封,導致蘇聯最終發生嚴重危機,國家解體。

  歐化改革之路難行

  相對於西歐各國,俄國是一個後發展國家,當西歐已開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之時,俄國卻在大力發展農奴制度,俄國流行的一句諺語清楚地說明了農奴的處境:「他們的靈魂屬於上帝,腦袋屬於沙皇,後背屬於主人。」這種落後的制度嚴重製約了俄國的發展與進步,俄國的落後往往在與強國的戰爭中表現出來,戰爭的失利促使俄國進行變革。

  俄國本是一個內陸國家,要打開通往外界的通道,不得不與強鄰爭戰。為了打開波羅的海出海口,獲得俄國商品進入西方的捷徑,1700年2月,俄國發動了對北方強國瑞典的戰爭。當時俄國與薩克森、丹麥結成了反瑞典的「北方同盟」,沙皇彼得在外國軍官的幫助下建立了一支3.2萬人的大軍。俄軍對納爾瓦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圍困,但由於武器落後、彈藥不足,士兵缺乏戰鬥經驗,俄軍無力攻佔納爾瓦。1700年11月19日,瑞典軍隊在國王查理十二世的率領下向俄軍陣地發起突然襲擊,瑞典軍隊只用了半個小時便突入了俄軍陣地,俄軍潰不成軍,貴族軍官們望風而逃。此役俄軍共損失17000人,79名軍官被俘,大炮全都落入了瑞典人的手中。

  戰場上的慘敗,促使彼得進行改革,正是在與瑞典進行戰爭期間,彼得進行了以西歐先進國家為榜樣的改革,引進技術,開辦工廠,發展教育和科學,學習歐洲開放的風氣。在改革中日漸強大起來的俄國終於打敗了瑞典,1709年6月,俄軍取得波爾塔瓦大捷。在慶功宴上,彼得邀請被俘的瑞典人參加,他舉起酒杯說:「我為教我們打勝仗的人們的健康乾杯!」他把自己的寶劍贈給瑞典的雷恩斯科爾德元帥,以向他表示敬意。正是這種虛心學習的精神,使俄國在彼得統治時期逐漸強大起來,1720年7月,俄國人踏上了瑞典的國土,徹底摧毀了瑞典海軍和瑞典沿岸的軍事設施。1721年9月10日,戰敗的瑞典終於同意割讓部分領土,雙方簽訂了《尼什塔特和約》,持續21年的北方戰爭以俄國獲勝而結束。瑞典把在波羅的海東岸各省以及一部分芬蘭領土和波羅的海的一些重要島嶼全部割讓給了俄國。俄國從一個內陸國家擴張成為瀕海的強國,使它與西歐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了,也為俄國爭奪歐洲霸權奠定了基礎,從而改變了歐洲的政治面貌。

  俄國儘管在歐洲屬於落後國家,但它從未自卑,只要有機會,就不斷向外擴張,甚至挑戰歐洲強權。俄國也從未停止改革,不斷從歐洲各地招募人才。當歐洲流行「開明君主專制」之時,沙皇葉卡捷琳娜也效仿,她推崇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也表示要實行「開明君主專制」。葉卡捷琳娜把伏爾泰等人的著作當成床頭必備之書,甚至與伏爾泰、狄德羅、達蘭貝爾等法國啟蒙思想家通信。她出16000盧布買下了窮困的狄德羅的圖書,並宣布在狄德羅去世前,他可以繼續使用這些圖書,每年狄德羅還能得到一萬銀幣。狄德羅的寓所成了俄國收羅人才的職業介紹所,一批文學家、藝術家、工匠、建築師和工程師紛紛登門了解情況,並要求到聖彼得堡工作,人們把葉卡捷琳娜看成是文學與藝術的保護人、一個樂於行善的人間聖母。但葉卡捷琳娜根本就不想進行政治和社會改革,對西方的學習也只停留在「船堅炮利」上。

  19世紀,在如何對待俄國傳統,要不要學習西方的問題上,在知識界出現了斯拉夫派與西方派的激烈論爭。斯拉夫派認為,君主專制制度是最合乎俄羅斯民族性的統治形式,他們完全否定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派則認為,俄國要發展,必須學習西方,建立合乎常識與正義的法律與權利秩序。作為統治者,沙皇不肯放棄專制統治,學習西方的重點是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不是政治制度。俄國的改革基本上都是被動的,是在與西方國家進行正面接觸,在戰場上進行較量失敗後進行的。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人被英法打敗,促使俄國開始進行資本主義改革,1861年農奴制被廢除,資本主義開始發展,獨立的司法制度和地方自治也逐漸建立起來了。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迫使俄國進行了更深刻的改革,改革擴大到政治領域,開放了黨禁,召開了選舉產生的國家杜馬,但沙皇仍保有最後決定權。1906年以後,在斯托雷平改革的推動下,傳統村社開始解體,農村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從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是俄國「經濟史上的黃金時代」,俄國生產的小麥、大麥、黑麥和燕麥的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土豆的產量僅次於德國居世界第二位,牲畜(牛、馬、山羊、綿羊)頭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到1914年已逼近美國水平,豬的頭數在美國、德國和英國之後居世界第四位。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隨後出現的十月革命,打斷了俄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社會主義制度天然優越論下蘇聯的發展

  1917年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了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根據列寧的理論,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政權,實行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形式,即立法者同時也是掌握行政權力者。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過的黨綱規定:「無產階級的、或蘇維埃式的民主,把正是受資本主義壓迫的階級,無產者和貧農—半無產者,即居民中的絕大多數人的群眾性組織,變為由地方到中央、由下至上的整個國家機關永久的和唯一的基礎。因而,蘇維埃國家也就實現了廣泛的無處可與之比擬的地方和區域自治,沒有任何一個政權機關是由上級任命的。黨的任務就是不倦地切實地全部實現這種高級類型的民主,這種民主為了正確地行使自己的職能要求不斷地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組織性和主動性。」②「俄國共產黨的任務就在於吸引日益眾多的勞動群眾來運用民主權利和自由,並擴大勞動群眾運用民主權利和自由的物質條件。」③

  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俄共(布)努力在蘇維埃中實現自己的綱領,在蘇維埃中建立自己的黨團,把自己最堅定忠實的黨員提拔到所有蘇維埃工作的崗位上,同時又強調,「無論如何不應當把黨組織的職能和國家機關的即蘇維埃的職能混淆起來。這種混淆會帶來極危險的後果,特別是在軍事方面。黨應當通過蘇維埃機關在蘇維埃憲法的範圍內來貫徹自己的決定。黨努力領導蘇維埃的工作,但不是代替蘇維埃」④。這一時期蘇維埃機關還能夠獨立行使管理國家的職能,黨主要抓黨本身的建設工作和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並不包攬國家機構的職能。但是,隨著其他政黨被取締,幹部由黨組織任命,黨不僅在方針、政策上起領導作用,還逐漸代替政府行使行政職權。

  列寧所設想的「議行合一」體制,是以普選制和群眾普遍參加管理為基礎的高效運作的體制,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變成了黨決定一切、民眾沒有民主權利的體制。到了斯大林統治時期,這一趨勢更加強了,後來發展到與斯大林意見不同者都遭到了殘酷的清洗與鎮壓,酒後說幾句對領導人不滿的話、偷聽西方電台、上班遲到,都會被送入勞改營。蘇聯的政治經濟體制完全背離了蘇共最初向民眾的承諾,其特徵是黨政合一、黨國不分、領袖至上,民眾除了完成計劃外沒有任何政治經濟權利。蘇共所建立的社會主義與《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代替資產階級舊社會的那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⑤相距甚遠,與人們所追求的社會主義理想毫不相干。蘇聯人民一直生活在日月消費品短缺、住房緊張、糧食不足的社會之中,為了美好的未來,人們只能犧牲現在。

  然而,蘇聯不盡如人意的現狀,並不妨礙蘇共對自身所建立制度的自信。按照蘇共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人類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社會主義是繼資本主義之後建立的更高級的社會制度,因此,蘇聯社會主義代表著人類發展的未來,資本主義日益沒落,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鬥爭在不斷增強,資本主義最終會被社會主義制度所取代。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之際,蘇聯的宣傳口號便是:「把全世界引向世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世界性的十月萬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個十年使資本主義走向了墳墓,第二個十年將埋葬資本主義。」在蘇共的宣傳中,資本主義社會被描繪成一片漆黑,矛盾重重,蘇共的代表大會不斷重複「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在繼續加深」(直到蘇共二十七大才停止)。正因為看不到資本主義制度的長處,蘇共在與西方發達國家交往中,也只是引進些技術(巴統組織對蘇聯實行禁運,限制其引進高科技),購買糧食,對於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概排斥。正因為如此,蘇聯的歷次改革因缺少參照物,只是在計劃經濟的圈子裡打轉,改的只是計劃數量多還是少、中央權力大還是地方權大等問題,不可能觸動深層次的體制問題,這嚴重阻礙了蘇聯的發展與進步。最後,蘇聯自己發生了嚴重的制度危機。

  蘇聯軍事實力的增長,更增強了其制度自信

  1929年斯大林拋棄列寧所倡導的新經濟政策,實行「大轉變」,國家發展的重心完全轉到了重工業和國防工業上。剝奪了農民的土地和經營權,禁止私人擁有生產資料,蘇聯經濟完全納入到國家計劃之中,連集體農莊何時播種和收割都得聽命於上級的計劃,集體農莊按國家的要求交售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哪怕農民因此挨餓(1932~1933年間曾餓死500~700萬人)。蘇聯利用國家的行政權力,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用斯大林的話說,蘇聯要用十年、二十年走完資本主義國家50年、100年所走過的道路。蘇聯於1936年宣布建成了社會主義,到1938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依靠國家的力量,利用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有利時機,以瘋狂的速度建立大型企業,1929~1941年間,蘇聯共建立了近9000家大企業,平均每年建600~700家,其中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是食品加工和紡織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機器製造、金屬加工等重工業企業。重工業的發展速度比1900~1913年一戰前的俄國高1~2倍。⑥與1913年相比,1940年的工業總產值增長6.7倍,其中生產資料生產增長12.4倍,而消費品生產只增長了3.6倍。⑦民眾為了國家的強大做出了巨大犧牲,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相比,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在社會經濟落後、無法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需要的情況下,蘇共的宣傳部門動用一切力量去激發民眾的政治熱情、愛國情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依靠精神的力量,特別是民眾的自我犧牲精神來保證國家的強大。

  1945年蘇聯取得了衛國戰爭的最終勝利,戰爭也改變了蘇聯人。在戰爭中,紅軍戰士一直打到柏林,許多人被德國擄去當勞工,他們看到的西方世界與蘇共所宣傳的完全不同:那裡的民眾生活比蘇聯富得多,基本沒有城鄉差別。戰爭結束後,他們強烈希望國家進行改革,從檔案資料中看到,許多人認為由於蘇聯與美國結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而美國要求蘇聯解散集體農莊,給農民以土地和自由,蘇共準備改變政策。這是民眾的願望,斯大林並沒有順應民意進行改革。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更讓斯大林自信,他說:「獲得勝利的是我們的蘇維埃社會制度,蘇維埃社會制度在戰火中勝利地經住了考驗,並證明它具有充分的生命力。……蘇維埃制度比非蘇維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穩固,蘇維埃制度是比任何一種非蘇維埃社會制度更優越的社會組織形式。」⑧戰爭中斯大林主要用民族主義情感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他沒有解釋為什麼美、英、中也是勝利者,更不會說美國給了蘇聯多少租借物資。為了維護斯大林模式,蘇共在戰後又掀起了一輪輪大批判運動,其核心是全盤否定資產階級文化,在科學和文化政策上大反所謂「世界主義」。蘇聯甚至還把斯大林模式推廣到東歐,錯過了最好的改革時機。

  斯大林去世之時,蘇聯已是危機四伏,為了解決吃飯問題,蘇共開始進行改革。首先停止了無理鎮壓,許多人從集中營里回來了,加大了輕工業品的生產,提高了農產品的收購價格,降低了農民的稅收,擴大了農民的自留地,思想領域也開始「解凍」,反對個人崇拜。這一切激發了民眾的熱情,蘇聯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取得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1954年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1959年世界上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列寧號」下水、1959年蘇聯宇宙飛船到達月球、1961年4月12日蘇聯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號」進入太空(加加林成了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蘇聯的化學工業、石油天然氣開採、航空業、鐵路和鐵路機車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些成就大大提高了蘇聯的國際威望,也讓赫魯曉夫更堅信社會主義能夠戰勝資本主義,他要「埋葬」資本主義。蘇聯制訂了「趕超」美國的宏偉計劃,宣布要在1980年建成共產主義。1960年1月赫魯曉夫在最高蘇維埃的報告中說:「正在取代腐朽資本主義社會的是一種新的、公正的社會,這種社會能為每一個勞動者保證平等條件和一切福利。在這種新社會的大道上開滿了自由、平等、富裕和和平的美麗花朵,它的勝利的進軍是阻止不住的。歷史發展的規律就是這樣。」赫魯曉夫的兒子說,在與肯尼迪會談時,「父親向美國總統證明,過不了多久,蘇聯就會把美國遠遠拋在後面,資本家將會哀求著允許他們進入社會主義,什麼條件都行。」⑨正是由於赫魯曉夫的盲目自信,他的改革也只是修修補補,並未觸動蘇聯體制的根本問題,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習主要停留在引種玉米上。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取得了與美國軍事戰略力量的平衡。於是,蘇聯開始推行進攻戰略,到處插手,向發展中國家推廣自己的制度。蘇共更加自信,資本主義的滅亡似乎指日可待,為了推進世界革命,蘇聯於1979年底侵入阿富汗。勃列日涅夫的好大喜功、盲目自信,使蘇聯由盛轉衰。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才逐漸認識到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取代不了資本主義,他試圖通過改革拯救蘇聯,但蘇聯已經積重難返。

  蘇聯社會主義在與資本主義的競爭中失敗了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競爭是20世紀國際關係的重要內容,在這場競爭中,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敗給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蘇聯東歐地區的國家都放棄了社會主義,轉而進行以西方發達國家為榜樣的改革。經過20多年的發展,他們堅信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沒有人願意再回到蘇聯時代去。作為蘇共的繼承者的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其綱領、目標和活動方式,與社會民主黨已沒有多大差別。俄共主席久加諾夫認為:「蘇共喪失政權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長期一黨專政的制度下,實行了『三壟斷』:壟斷真理的意識形態制度,壟斷權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壟斷資源與經濟利益的經濟制度。思想文化領域的專制,導致稍有不同於官方的意見,就會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就動用專政工具整肅、鎮壓,或投入監獄,或關進瘋人院,或驅逐出國、剝奪公民權利;壟斷了權力,使得蘇共及其領導人的權力凌駕於政府和法律之上,出現了一個脫離人民的官僚特權階級;壟斷了資源和經濟利益,使得社會經濟生活缺乏活力,大量資源被用于軍事工業,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對蘇共的不滿日益增加。而在蘇聯那樣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往往會把對既得利益集團腐敗專制的不滿情緒轉化為民族矛盾,一旦累積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就將導致民族動亂、國家分裂。」⑩

  蘇共之所以長期堅持這種壟斷一切的政策,不給民眾政治經濟權利,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堅信蘇共決定一切才是社會主義。蘇共領導人自認為他們所做的就是民眾需要的,代替人民思考和決定一切,不相信民眾自己有判斷是非和選擇的能力。管理人員由蘇共組織部門挑選任命,造成民眾與國家政權的分離,民眾只是社會主義大機器上的螺絲釘。國家仍是鎮壓人民的工具,蘇聯的法律基本是治民不治官,民眾不能有私有財產,不能有思想自由,不能自由發表意見。商品短缺、排隊購物成了蘇聯的最大特色,而到了一定級別的官員則有特供製,無短缺之憂。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接近美國的37%,人民生活實際上只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几近於零,蘇聯一個單位國民收入消耗的電、燃料、鋼鐵和其他資源是工業發達國家的1.5~2倍。這種社會主義違背了人類進步的歷史潮流,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其失敗是必然的。

  在蘇聯崛起的過程中,蘇共一直大肆宣傳資本主義的危機和蘇聯社會主義的美好前景,但幾十年過去了,與西方相比,蘇聯的國家強大了,人民卻貧窮了。人們發現,蘇共給他們描繪的美好藍圖只是海市蜃樓。當幻想破滅之時,蘇聯社會便發生了經濟、政治、社會、精神的全面危機。為了擺脫危機,戈爾巴喬夫開始進行改革,但民眾已失去了耐心,群眾的激進情緒給戈爾巴喬夫施加了重重壓力,迫使其改革越來越激進,到1990年只好再轉向,從完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向總統制、多黨制、三權分立和市場經濟轉軌,「8·19事變」和地方分離主義打斷了這一進程,到1991年12月蘇聯解體,蘇聯的歷史至此結束。

  餘論

  在談到蘇聯社會主義的失敗時,俄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麥德維傑夫說:「時至今日,我們才開始懂得,衡量社會主義進步性的主要標準既不是勞動生產率,也不是生產規模,而是社會主義所能給予的現實的人道主義、人的發展條件和機會、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蘇聯的教訓警示人們,社會主義制度並不具備天然的優越性,只有充分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尊重民眾的自主選擇,不斷順應環境的變化進行改革,社會主義才有生命力,才會最終超越資本主義,拒絕與現代性相關的世界基本趨勢保持一致,其後果是嚴重的。

  當今的俄羅斯,經過20年艱難的轉型,現在已經走上了發展的正軌。蘇聯時期那些好的做法,如:公費醫療制度、義務教育制度、為困難家庭提供住房、鼓勵生育等好的政策基本保持下來了,革除了官員不被選舉和監督、沒有憲法保障的自由、人治大於法治等弊端,找到了一條把本國特點與世界發展潮流相結合的俄國特色的發展之路,俄國民眾從近10年國家的迅速發展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儘管俄國社會還存在許多問題,但俄國不會再發生大的動蕩,更不會發生制度的更迭。

  【注釋】

  ①Зубов А.Б.(под.ред.)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XX век,1894~1939,с. 218.

  ②③④《蘇聯共產黨決議彙編》第一分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31~532頁,第533頁,第571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頁。

  ⑥Тимошина Т.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Москва.2000.с.267.

  ⑦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第5卷,周邦新譯,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第51頁。

  ⑧中央編譯局:《斯大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5頁。

  ⑨[俄]謝·赫魯曉夫:《導彈與危機—兒子眼中的赫魯曉夫》,郭家申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第442頁。

  ⑩趙靈敏:「『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相信共產主義』—專訪俄羅斯共產黨總書記久加諾夫」,《南風窗》,2009年第24期,第33頁。

  Тимошина Т.М. Эконом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с.354.

  [俄]羅伊·麥德維傑夫:《俄羅斯向何處去—俄羅斯能搞社會主義嗎?》,關貴海、王曉玉譯,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234頁。【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責編/邊文鋒

來源: 人民論壇(總第407期) | 責任編輯:向異

推薦閱讀:

子平  用神成敗及層次
將帥記 | 易中天說韓信(四):韓信成敗之謎
公考面試中容易被忽視而又關係成敗的細節
額相看盡你一生的財運事業成敗
不去惦記得失,不去顧慮成敗,面對生活,從容、鎮靜

TAG:蘇聯 | 自信 | 影響 | 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