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鎖骨骨折康復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07-15
近年來,我國鎖骨骨折發生率有增高趨勢,目前已佔骨折數的7~8%。除保守治療外,複位後進行內固定也是鎖骨骨折常用的治療方法,不論選擇哪種治療方法,制動後1~3天肩關節造成膠原纖維沉積,關節粘連和肌肉纖維化,出現關節僵硬;長時間限制肩關節的活動,很容易造成關節粘連、本體感覺下降、協調性下降、肢體功能持續下降等不良後果,嚴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通常來說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從發生骨折後馬上開始的,在保守治療或術後早期進行主動活動可以恢復正常的肩部功能。鎖骨骨折的癒合分四期,2~3周為肉芽組織修復期,6~10周為原始骨痂形成期,8~12周為骨板成熟期,而塑形期需2~4年。了解骨折癒合過程,不同時期給予不同的康復療法,能有效改善關節功能,促進功能的恢復。術後即介入康復治療,並配合多種物理療法,效果良好。因此,必須把握早期治療的時機,在功能減退初期即開始練習和治療,避免和減少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發生,做到「早康復,早受益」。以免延誤時機造成恢復周期的延長,甚至是遺留下一些不可逆的永久的功能障礙。術後早期康復介入可以協調固定與運動的矛盾,保證肩關節最有效、起碼的活動範圍,預防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使其朝向有利於骨折癒合發展。早期康復措施物理治療措施(1)紅外線治療:選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將照射源置於患者患側30~60cm處照射20~30min,每天照射2次,1周為一個療程。(2)中頻脈衝電治療:選用頻率為4000Hz、低頻調製10~100Hz、電流強度20~40mA的調製中頻脈衝電治療儀器,將2 片電極置於患側肩部,以輕微震顫或麻木感為準,每次20min ,每天2次,1周為一個療程 。主動運動折後第1~2天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動患肢,囑患者多做上臂肌肉等長收縮運動;骨折後3天練習患肢前臂屈伸、手掌握拳、聳肩等動作。被動運動(1)術後1周持續被動活動肩關節 ,以關節無疼痛感為準,被動活動範圍由功能位逐漸擴大,每次活30min,每日2次。(2)術後3周加大肩關節被動活動範圍,若患者肩關節較僵硬,協助其肩關節被動運動至患者訴輕微疼痛為止。具體操作:患者仰卧位,患側屈肘90度,手自然放於胸前,操作者位於患者患側 ,一手握其腕關節,一手握肘關節 ,緩慢、勻速行患側肩關節前屈、外展、內收等活動,不少於5秒,重複10次。中後期康復措施鐘擺運動患者站立彎腰,患肢自然下垂,將患肢向前、後、左、右擺動,速度緩慢均勻,使患側肩關節行前屈、後伸、外展、內收運動,以牽動孟肱關節為主;每次5~10min,每天4~6 次。爬牆運動患者站立位面對牆壁,患肢向前伸直,手指緊貼牆壁緩慢向上爬行;每次5~10min,每天 4~6 次 。肩關節鬆動術(1)長軸牽引:患者仰卧位,患肢稍外展。術者站在患者軀幹及外展的上肢之間,外側手握住肱骨遠端,內側手放在腋窩,拇指在腋窩前。外側手向足的方向持續牽拉肱骨約10s,使肱骨在關節盂內滑動,然後放鬆,重複3~5次。操作中保持牽引力與肱骨長軸平行。(2)前屈向足側滑動:患者仰卧位,上肢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術者站在軀幹一側,雙手分別從內側和外側握住肱骨近端,雙手五指交叉。雙手同時向主的方向牽拉肱骨。(3)外展向足側滑動: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90°,屈肘約70°,前臂旋前放在術者前臂內側。術者站在患者體側,外側手握住肘關節內側,內側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側,4指向下。外側手稍向外牽引,內側手向足的方向推動肱骨。(4)外旋擺動:患者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術者站在患肩外側,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及腕部,下方手放在肱骨頭前面。下方手固定肩部並稍向下加壓,上方手將前臂向床面運動,使肩外旋。(5)內旋擺動:患者仰卧位,肩外展 90°,屈肘90°,前臂旋前。術者站在患肩外側 ,上方手握住肘窩部,下方手握住前臂遠端及腕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將前臂向床面運動,使肩內旋。應注意:關節鬆動術後,肩部腫痛發熱明顯時,應該馬上冰敷患處的局部15~20 min。單次冰敷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但可在1小時後再次冰敷。
推薦閱讀:
本期編輯:Alice
推薦閱讀:
※血糖大於6.0的你知道胰島素抵抗嗎?知道這些還有機會遠離糖尿病
※岩講錄92-你不知道的活字印刷術
※《紅樓夢》里為什麼賈母沒有讓賈寶玉和林黛玉在一起?難道不知道會害了林黛玉嗎?
※鳳凰知道:感謝第一個穿西裝的人
※一個愛吼叫的媽媽,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這些後果家長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