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古錢知識--(3)
收藏 歷史 錢幣 古錢 文化 |
部分古錢知識--(3)
開元通寶 錢面:錢文「開元通寶」四字直讀,文字端莊凝重,在隸書中別具一格,八分隸含篆書體構架,章法精美,左挑元字第二筆。錢背:穿下「鄂」字。背景: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始鑄「開元通寶」,廢「五銖」。通寶錢系遂沿用近1300年,「開元通寶」在唐代先後鑄行二百多年,鑄時長,鑄量大,鑄地分散,各爐所鑄錢面不盡相同,版別特別複雜,也約有數百種之多,錢文為書法家歐陽洵制詞並書,法定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累,十錢為一兩。本幣為會昌開元。唐武宗李炎在會昌年間(公元841年—公元846年)進行排佛,收繳銅器,鑄造會昌開元,會昌開元與一般唐代錢幣在外形上有明顯差異:錢背上鑄有鑄地名,如有丹、平、興、潤、越、鄂、蘭等計有23種。會昌開元鑄錢時間只有三四年時間,鑄造的錢量有限,故受珍惜。華書 66頁 九級 15元(此為穿上「鄂」字,穿下「鄂」字脫譜)開元通寶 錢面:錢文「開元通寶」四字直讀,文字端莊凝重,在隸書中別具一格,八分隸含篆書體構架,章法精美,左挑元字第二筆。錢背:穿右「蘭」字,穿上下左各一祥雲。背景: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始鑄「開元通寶」,廢「五銖」。通寶錢系遂沿用近1300年,「開元通寶」在唐代先後鑄行二百多年,鑄時長,鑄量大,鑄地分散,各爐所鑄錢面不盡相同,版別特別複雜,也約有數百種之多,錢文為書法家歐陽洵制詞並書,法定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累,十錢為一兩。本幣為會昌開元蘭三雲。唐武宗李炎在會昌年間(公元841年—公元846年)進行排佛,收繳銅器,鑄造會昌開元,會昌開元與一般唐代錢幣在外形上有明顯差異:錢背上鑄有鑄地名,如有丹、平、興、潤、越、鄂、蘭等計有23種。會昌開元鑄錢時間只有三四年時間,鑄造的錢量有限,故受珍惜。華書 67頁 三級 1800元咸通玄寶 錢面:錢面:錢文「咸通玄寶」四字直讀,隸書含有魏碑風骨,章法均勻有力。錢背:光背。背景:唐懿宗李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咸通玄寶」,此錢開鑄即令廢止不行,故傳世絕少,為唐代第一珍。唐時「玄」「元」相通,「咸通玄寶」即咸通玄寶。華書 67頁 一級 25000元高昌吉利錢面:錢文「高昌吉利」四字旋讀,隸書有北魏氣韻。錢背:光背。背景:南北朝時高昌國(公元499--640年)鞠氏王朝鑄幣。高昌故國都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二十里,即漢代的高昌壘故地。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鞠嘉為王,傳九世至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為唐所滅。「高昌吉利」錢厚重質樸,有光背和各別背星,傳世不多。華書 70頁 三級 2800元天成元寶錢面:錢文「天成元寶」四字旋讀,製作精整,文字清晰,元字右挑,大成。錢背:光背。背景:五代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間(公元926年—公元929年)廢鉛錫劣錢而鑄「天成元寶」。當時銅價上漲,公家鼓鑄要貼本,所以鑄量不多。系五代錢中珍稀品。華書 71頁 一級 18000元天成元寶 錢面:錢文「天成元寶」四字旋讀,製作精整,文字清晰,元字右挑,寬緣,小成。錢背:光背。背景:五代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間(公元926年—公元929年)廢鉛錫劣錢而鑄「天成元寶」。當時銅價上漲,公家鼓鑄要貼本,所以鑄量不多。系五代錢中珍稀品。華書 71頁 一級 18000元漢元通寶 錢面:錢文「漢元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露真書氣韻,漢字下部作「口天」狀。錢背:穿上月孕星。背景:五代後漢隱帝劉承祐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始鑄,製作精良,背多見星月紋,亦有光背,背穿上月孕星者甚少見。華書 71頁 六級 350元周元通寶錢面:錢文「周元通寶」四字直讀,精工製作,整肅端莊,邊緣寬闊。錢背:同錢面,文字向左倒。背景:五代後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廢天下寺佛,毀佛像,廣鑄「周元通寶」,共廢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個,下詔悉毀天下銅佛像鑄錢,以解決流通錢幣缺乏的問題。後世有人因「周元通寶」系毀佛像所鑄,便稱此錢「用以卜筮或驗」,「甚至握之可禁疾」,「皆治難產」。將毀佛像鑄的錢幣說成有靈之物,以致身價猛增,而後世及安南仿製鑄亦甚多,有的鑄成背龍鳳、人物、圖案的厭勝錢,被人們珍藏。華書 72頁 六級 250元周元通寶錢面:錢文「周元通寶」四字直讀,精工製作,整肅端莊,邊緣寬闊。錢背:光背。背景:五代後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廢天下寺佛,毀佛像,廣鑄「周元通寶」,共廢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個,下詔悉毀天下銅佛像鑄錢,以解決流通錢幣缺乏的問題。後世有人因「周元通寶」系毀佛像所鑄,便稱此錢「用以卜筮或驗」,「甚至握之可禁疾」,「皆治難產」。將毀佛像鑄的錢幣說成有靈之物,以致身價猛增,而後世及安南仿製鑄亦甚多,有的鑄成背龍鳳、人物、圖案的厭勝錢,被人們珍藏。華書 72頁 九級 10元周元通寶 錢面:錢文「周元通寶」四字直讀,精工製作,整肅端莊,邊緣寬闊。錢背:穿上一巨星,穿右月紋,穿下、左為北斗星。背景:五代後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廢天下寺佛,毀佛像,廣鑄「周元通寶」,共廢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個,下詔悉毀天下銅佛像鑄錢,以解決流通錢幣缺乏的問題。後世有人因「周元通寶」系毀佛像所鑄,便稱此錢「用以卜筮或驗」,「甚至握之可禁疾」,「皆治難產」。將毀佛像鑄的錢幣說成有靈之物,以致身價猛增,而後世及安南仿製鑄亦甚多,有的鑄成背龍鳳、人物、圖案的厭勝錢,被人們珍藏。華書 72頁(背大月星) 六級 280元周元羅漢 錢面:錢文「周元羅漢」四字直讀,精工製作,整肅端莊,邊緣寬闊。錢背:背一羅漢像。背景:五代後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廢天下寺佛,毀佛像,廣鑄「周元通寶」,共廢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個,下詔悉毀天下銅佛像鑄錢,以解決流通錢幣缺乏的問題。後世有人因「周元通寶」系毀佛像所鑄,便稱此錢「用以卜筮或驗」,「甚至握之可禁疾」,「皆治難產」。將毀佛像鑄的錢幣說成有靈之物,以致身價猛增,而後世及安南仿製鑄亦甚多,有的鑄成背龍鳳、人物、圖案的厭勝錢,被人們珍藏。本幣脫譜。永平元寶 錢面:錢文「永平元寶」四字旋讀,永平二字近真書,製作不精。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前蜀國高祖王建永平二年(公元911年)鑄,五代戰亂,唐末陳州人王建據西川,後兼并東川、漢中等地。公元907年自稱皇帝,國號蜀,建都成都。王建喜與文士談論,當時唐名家世族避亂在蜀,文士百人都受到優待,史稱蜀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王建鑄有五種年號錢,「永平元寶」為五種之一,傳世獨少,極為罕見。華書 72頁 一級 22000元天漢元寶錢面:錢文「天漢元寶」四字旋讀。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前蜀國高祖王建永平二年(公元911年)鑄,五代戰亂,唐末陳州人王建據西川,後兼并東川、漢中等地。公元907年自稱皇帝,國號蜀,建都成都。王建喜與文士談論,當時唐名家世族避亂在蜀,文士百人都受到優待,史稱蜀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 「天漢元寶」為王建鑄有五種年號錢之一,公元917年鑄,有背星月紋和光背等版別。華書 73頁 八級 50元通正元寶 錢面:錢文「通正元寶」四字旋讀,隸書。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前蜀國高祖王建永平二年(公元911年)鑄,五代戰亂,唐末陳州人王建據西川,後兼并東川、漢中等地。公元907年自稱皇帝,國號蜀,建都成都。王建喜與文士談論,當時唐名家世族避亂在蜀,文士百人都受到優待,史稱蜀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 「通正元寶」為。王建鑄有五種年號錢之一,公元916年鑄,「通正元寶」有光背、大字寬通、背星月等多種版別,其中背星月、大字寬通者少。華書 72頁 七級 150元咸康元寶 錢面:錢文「咸康元寶」四字旋讀。錢背:穿上仰月紋。背景:前蜀王衍咸康元年(公元925年)鑄行「咸康元寶」。華書 74頁 八級 80元廣政通寶 錢面:錢文「廣政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後蜀孟昶廣政年間(公元938年—公元965年)鑄,因銅錢所鑄不多,調用不足,後期又鑄鐵、鉛錢。華書 82頁 一級 10000元廣政通寶 錢面:錢文「廣政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黃」字的共字頭缺一橫筆。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後蜀孟昶廣政年間(公元938年—公元965年)鑄「廣政通寶」,因銅錢所鑄不多,調用不足,後期又鑄鐵、鉛錢。本幣與1-4-6-4「廣政通寶」錢文有區別。華書 82頁 一級 10000元大蜀通寶錢面:錢文「大蜀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後蜀孟昶廣政年間(公元938年—公元965年)鑄「大蜀通寶」。舊泉家將此錢隸為前蜀錢,但據其形制及書體特徵、大小、輕重等系仿同期大唐通寶而作,從其形制均與「廣政通寶」相同,為後蜀錢為妥。此泉傳世絕少,是古錢中難得珍品。華書 83頁 一級 50000元
唐國通寶 錢面:錢文「唐國通寶」四字直讀,篆書。錢背:穿上星。背景:十國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公元959年)始鑄,以一枚當開元二枚,與開元並行,錢文有篆、隸、真三體,均可配對。多光背,少數背星號。起初鑄錢一千文用銅三斤十二兩,以後越鑄越小,減到一千文錢用銅一斤,有的小平錢徑約2厘米,重2.5克左右,反映出國力日漸虛弱。篆書「唐國通寶」有不少版別都很稀見,如大字異書、省筆唐。華書 84頁 五級 400元唐國通寶 錢面:錢文「唐國通寶」四字直讀,篆書。錢背:穿上巨星。背景:十國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公元959年)始鑄「唐國通寶」,以一枚當開元二枚,與開元並行,錢文有篆、隸、真三體,均可配對。多光背,少數背星號。起初鑄錢一千文用銅三斤十二兩,以後越鑄越小,減到一千文錢用銅一斤,有的小平錢徑約2厘米,重2.5克左右,反映出國力日漸虛弱。篆書「唐國通寶」有不少版別都很稀見,如大字異書、省筆唐。本幣為初鑄當二錢。華書 84頁 四級 1500元唐國通寶 錢面:錢文「唐國通寶」四字直讀,真書。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公元959年)始鑄「唐國通寶」,以一枚當開元二枚,與開元並行,錢文有篆、隸、真三體,均可配對。多光背,少數背星號。起初鑄錢一千文用銅三斤十二兩,以後越鑄越小,減到一千文錢用銅一斤,有的小平錢徑約2厘米,重2.5克左右,反映出國力日漸虛弱。篆書「唐國通寶」有不少版別都很稀見,如大字異書、省筆唐。本幣與1-5-1-3為對錢。華書 85頁 八級 50元大唐通寶錢面:錢文「大唐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58年—公元961年)鑄「大唐通寶」。華書 86頁 七級 100元大齊通寶 錢面:錢文「大齊通寶」四字直讀,隸書。錢背:光背。背景:舊譜釋為黃巢稱大齊皇帝時所鑄「大齊通寶」。羅伯昭先生認為該幣為十國時鑄,吳主楊溥天祚元年封李畀(聲:弁)(徐知浩)為齊王,天祚三年吳主楊溥禪位李畀,建號大齊,改元升元,「大齊通寶」為升元初(公元937年—公元939年)改號南唐前所鑄。該幣文字質樸,邊廓寬整,背較平夷。書載本幣存世僅一枚,故本品為後鑄品。華書 87頁 一級 無定價乾亨通寶 錢面:錢文「乾亨通寶」四字直讀,真書、隸書並一錢,製作不精,文字端正。錢背:光背。背景:十國南漢劉龑(音:YAB)乾亨初年(公元917年)所鑄銅錢,形制、書體與「乾亨重寶」近似而傳世甚少,鑄造不久改鑄鉛錢,銅品極為珍貴。華書 87頁 一級 9000元永安一十 錢面:錢文「永安一十」四字從左而右,從上而下讀,真書含有隸韻書。錢背:光背。背景:五代初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佔據燕地所鑄洞錢,時約在公元907年—910年間。計有永安錢四種,即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錢體厚重,製作尚工。史籍記載:劉仁恭曾在大安山上創建宮觀,搜刮錢幣在大安山巔挖洞儲藏起來,藏完後為了滅口,將挖洞工匠都殺掉了。華書 88頁 一級 60000元
推薦閱讀: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春秋戰國 2
※典藏版:茶誦普洱茶知識大辭典,看完你就是專家!
※風水改運:風水知識小百科
※林毅夫張維迎貨幣知識之不足,張維迎和林毅夫談經濟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