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舉考試製度
07-15
清朝科舉考試分童子試和正試。其中童子試又分縣試、府試、院試,只有通過了這三重考試才算是生員,也就是秀才。之後才能參加正試。而正試又包括鄉試、會試、殿試,其中鄉試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中者稱之為貢士,其中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考中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如果有人連續考中解元、會元、狀元,那麼就稱此人「連中三元」。中國從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次科舉考試到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歷經1280多年總共產生狀元1400位其中「連中三元」者有15位。清朝296年的統治中,從1646年(順治三年)開始科考到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科舉考試取消,共計考試112期,產生狀元114位。這就有個疑問,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一次殿試只能產生一位狀元,那為什麼在112期考試中產生114位狀元呢?後來,在看了《百家講壇》紀連海老師的講座後才知道。原來,在順治九年和十二年,滿漢單獨分科考試,就是這兩年各出了兩各狀元。所以在112期的考試中產生11 4位狀元。而114位狀元中又有三位是「連中三元」。他們是王玉壁、錢啟、陳繼昌。王玉壁是武科連中三元,是清朝唯一一個武科連中三元者,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跨朝代的武科狀元,這是因為他的「三元」是從明朝考到清朝的。在1636年明朝武科鄉試中取得第一名1651年,順治八年連續參加會試、殿試分別考中會、狀元。所以說他是唯一跨朝代的連中三元;錢啟在連中兩元後,在殿試中,乾隆認為他都連中兩元了,多不容易啊,於是九特批他免考定為狀元。那麼有父親這麼做,就會有兒子學著做,在嘉慶二十五年,廣西人陳繼昌再度連中三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十五,也是最後一位連中三元者。我們現在的考試,不管是中考、高考還是其他考試,基本上是採取「擇優入取」制。而清朝的科舉考試則不然,當時講究的是省級平衡,在會試中,每個省出現28位舉人參加考試,在這28個舉人中就一個考中貢士,到皇帝那兒參加殿試,產生狀元、榜眼、探花,而這三者是絕對不可能出現於同一個省的。考中的前十名,若第一名是北方的,那第二名,第三名就得是南方或西部的,講究區域平衡。以上就是樂天在觀看歷史書籍、影視中得到的點點小結,清朝科舉考試在實際操作中會顯得更為複雜。樂天只是做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淺觀了皮毛而已。不實不全之處,敬請同樣有此愛好之貴士給與更正和補充。附:歷史上其他十二位連中三元者分別是:唐朝的催元翰,張又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xiang),楊置,王岩叟,馮京;金朝的孟宗獻;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黃觀,商烙。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辛亥年,清廷還有機會反敗為勝,最終反擊成功嗎?
※清朝,皇帝怎麼稱呼先皇的繼皇后?
※如何看待「網上」有些人對清朝以及相關符號,如髮型,服飾的「攻擊」?
※清朝真的無昏君?揭開清朝皇帝勤政的內幕,不過是禁錮思想而已
※國外網友:如果沒有清朝,世界可能都會說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