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瘋不等於投資者要狂,小心變成待宰的羔羊!

房住不炒,好像現在炒房客確實開始離場了。但是新的狀況出現,不啻於當年炒房團的影響。比如:深圳開始公開搖號,搖號方案中有一條讓人震驚:要取得搖號資格,需要繳納500萬元的誠意金!當然,從單價看,500萬的誠意金似乎可以理解,畢竟均價12萬一平米,總價則在1672-6559萬之間。再看上海,儘管成交量創2010年新低,但豪宅依舊火爆,4月上海推出千萬級住宅,基本上一開盤就售罄。

千萬豪宅還得搖號買,只能說「貧窮限制了人們的想像」。

再看看「剛需」方面,就是那種買來自己住的群體,面對市場,卻沒有太多熱情,很多報道顯示,不少剛需項目開盤遇冷,看得人多,買的人少。難道是「炒房」被抑制,沒有炒房客介入嗎?還是以上海為例,一些均價1.9萬一平米的項目,銷售誠意滿滿,可是樓盤的位置顯得沒有那麼有誠意。就比如上面提到的不到兩萬一平米的房子,位置在滬浙交界,距離人民廣場超過60公里車程,距離最近的地鐵站也超過10公里……這種自我流放式的置業,難怪激發不起人們的興趣。

類似的情況還有武漢,2017年,武漢率先提出「讓大學生八折購房」,並推出「臨空港青年城」。同樣的,諮詢人多,真正簽署意向的人少。因為……

這個位置很沒有誠意啊。地方太偏,「出門像出差」,把這樣的房子賣給引入的「人才」,明明人家幫你過來拉動經濟,卻這樣對待人家;人口流入穩住房價後,卻讓買房的「人才」付出更多,怎麼看都像是個「坑」,滿滿的悖論後,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利益既得者呢?

有人說,房子嘛,買到就是賺到。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嗎?

比如限價新房,實際收益,是買房差價減去資金沉澱、減去機會成本、減去精力,還要考慮中籤率。最後算算,充其量打平通脹,這還是在漫長的等待後,可以進行交易之後的事情了。問題是,這一波樓市的瘋狂過後,下一次會在什麼時候呢?炒房客離場,房價完成10%-15%的回落,差價還能剩下多少?資金沉澱成本和時間精力成本大家心裡都有鋪,這倒不用多說。至於機會成本,這個跟個人資質有關,如果你積極轉變觀念,研究投資市場,就會發現,費費心思找找其他項目,都比國內樓市要好得多——當然,你只會排隊抽籤,那就不用在考慮其他項目了,甚至不用考慮財富問題了;財富總是跟智慧相關聯,不懂得付出,哪裡有收穫呢?守株待兔的故事都知道,現在還盲目闖樓市,等收益,和那個等兔子撞死在樹樁上的人又有什麼差別呢?

當然,如果你能像文章開頭說的那些人,千萬豪宅買起來不眨眼,那另當別論,否則,樓市在瘋狂也謹慎對待,因為莊家的遊戲,勝者的收益是以散戶的利益為基礎的,盲目湊熱鬧,小心被割韭菜。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推薦閱讀:

演算法推薦,互聯網下一波紅利?
買房?(四)——信用卡的轉換思路
投資初認識
戴維斯雙擊,一個綿延三代的家族秘籍
窮人喜歡存錢,富人喜歡投資

TAG:投資 | 投資者 | 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