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寬容的環境

《論語·衛靈公》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了老師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老師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其恕乎!」什麼叫「恕」呢?孔子又用八個字解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學會寬容。寬容在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位置,是為人處事的重要原則,是打開人與人之間和解大門的鑰匙,它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修養。  今天的中國教育更需要寬容的環境,唯有寬容的環境才能使教育成為是一種充滿人情味、充滿生命力的教育方法,成為老師打開學生內心世界的「通行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是人與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試想一下,如果老師沒有一顆寬容的心對待這個學生,而是厲聲斥責,或變相予以懲罰的話,教育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南轅北轍。因此,老師只有善於以自己的寬容,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變成學生心目中可親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那麼就順利地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一、寬容就是好教育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格言——「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這樣的教育理念追求,其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陶先生之所以能取得令人仰止的成就,這與他所具有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在此督促下而產生的不斷追求卓越的奮鬥精神是分不開的,與他所擁有一種寬容的心先生態、把握寬容、善待學生是緊密聯繫的。 寬容體現了教育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開拓者,在傳遞科學文化知識,促進整個人類生存與延續方面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曾將「天,地,君,親,師」供奉一堂,使為師者成為「無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備受尊崇。現代教育領域中正大力提供「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種建立在謀求人和諧相處、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的狀態上的理念,正是對傳統教育思想中「師道尊嚴」的一種反思。但是在教育科學還沒有真正地成為老師深入研究並長期實踐的理論時,歷史積澱並傳承的老師中心意識,必然支配著老師的言行,使之在教育工作中獲得的權力影響力,使得老師很容易在日常的教學中,居高臨下的對學生言行進行評價、指導、矯正。然而,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去看,老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充滿感情、有血有肉的人,他們需要關懷、需要愛護、需要引導,需要每位老師選擇寬容,用一分愛心去面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並善待他們。教育者充滿真摯的愛心,必然表現為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並且把自己視為與學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進的朋友。沒有民主,便沒有創造;沒有民主的教育,便沒有民主的未來。教育的藝術是影響「人」的藝術,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地觀察和了解自己教育對象的情況,只有對他們的情況了如指掌時,與他們交談才能有「的」放矢,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老師也才能成為善開心鎖的睿智者,贏得學生髮自內心的敬重,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寬容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影響學生學習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往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高智商的人反應快記憶力強,學習起來顯得很輕鬆。但是智商高就一定學習成績好嗎?當然不見得。往往有些人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一個學生,認為自己這麼聰明絕頂,不必和別人一樣拚命學習,考個好成績也是易如反掌。於是學習漫不經心,作業馬馬虎虎,只要有空就去玩電子遊戲,家長和老師軟硬兼施只可惜收效甚微。實際上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多是那些智力中上而非智力因素較好的學生。因為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遺傳決定,智力的培養只能開發智力的潛能,並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智力超常的人很少(大約20%),絕大多數人都是屬於智力正常範圍內的。而非智力因素則主要是後天養成的。是完全可以通過教育培養來改善提高的。所謂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係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的因素。和學習相關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自我意識等影響智力潛能發揮的心理因素,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們往往是決定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主要因素。寬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熱情、興趣和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都長期保持良好狀態。而這種良好狀態會使學生們儘快地適應多變的環境,對生活充滿熱情,使他們精神生活充實、充滿歡樂。而長期穩定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去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勇於探索,深入思維爆發出創造性的智慧。大量事例證明,只要能夠把握好寬容,幫助學生把非智力因素調整好,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  寬容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學習的過程是漸進式的,學生在學習階段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個體的缺陷行為,甚至是越軌行為,其身心發展呈現出一種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對學生行為的判斷是以學校的各項約束型條規為依據的。而老師的寬容,一方面能夠贏得學生支持、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也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我校正的機會,讓其能夠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促使學生在成長階段中張揚自己活潑的天性和個性,從而形成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說,寬容對老師而言是一種工作態度和方法,對學生個體而言則有十分強烈的誘導作用,甚至可能會因此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老師的寬容是充分理解學生,站在學生角度設身處地思考問題,允許學生出偏差。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每個學生人生道路上必須邁得過的門檻,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由於出現偏差而產生的負面效應,從而獲取寶貴的人生經驗。當然寬容是有原則的,並不是對學生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更不是讓學生隨心所欲處於失控狀態,而是學生人生中的讀書階段會更加有色彩。  寬容本身就是教育。老師只有用自己的寬容去關愛學生,才能與他們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達到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沒有感情和理解,沒有寬容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寬容,沒有愛心,也就沒有教育。  二、營造寬容的教育環境  法國著名的文學家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裡說的就是「寬容」兩個字。寬容是種美德,是人自身的一種修養,中國人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要懂得寬容。寬容,有利於己,有利於人,更有利於社會。三國時的周瑜,英姿颯爽,意氣風發,卻只因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而自夭,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這等狹隘的心胸,而是寬容對待任何事情,觀時待變,以他公瑾之才,是否可以助孫權平定江東進而一掃天下呢?這樣,他周公瑾便可名垂青史。這足以說明寬容的重要性。  寬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釋然。而寬容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冷靜與理智,寬容自己並不是放縱自己。人應該學會寬容。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膜;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愛。寬容就是在心裡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事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雖然要想做到寬容不是那麼簡單,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從生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那樣你離寬容就越來越近了,經過不斷的積累,最後你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寬容。所以說: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這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寬容的可貴不只在於對同類的認同,更在於對異類的尊重。——這也是大家風範的一個標誌。  寬容有三種境界,可以養魚為喻:最初級的境界是玻璃缸賞魚,只讓它在一定的範圍存在和活動;中等境界是池塘養魚,因地就利,因勢利導,水肥魚躍,魚張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則是江海生魚,千形萬類,任其自生,海闊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豐富。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幹多大的事業。  寬容不僅有利於己,還有利於人。有個小姑娘要開音樂會,在報紙上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她的面前。小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充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出的曲子彈給她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的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已經是我的學生了。就這樣,李斯特的寬容成就了小姑娘的一生,讓她對音樂如痴如醉。  寬容大度,更有利於社會。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鮑叔薦管仲」的故事吧。春秋時,齊襄公被殺後,他的兩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而戰,鮑叔幫小白公子,管仲幫糾公子。交戰中,管仲曾兩次射中了小白衣袋上的鉤子,小白險些喪命,後來小白做了齊國國軍,即齊桓公。齊桓公執政後,任鮑叔為相國,可鮑叔心胸寬廣,有知人之明,堅持把管仲推薦給桓公,並說:唯管仲能當任相國要職,我不如他。齊桓公也是個心胸寬廣之人,採納了鮑叔的建議,重用了管仲。從此,管仲輔佐桓公,數年間齊轉弱為強,成為春秋前期中原最發達的強國,齊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  教育原本應該擁有善良、寬容、單純的美好品質蕩然無存,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僅應該充分認識到教育對象人格教育的緊迫性。更應該想辦法找回教育對象應該有的美好品格,他們善良、寬容、單純的良好品質不僅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將來他們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需要。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全社會都來營造寬容的教育環境。  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則大」。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總要與人相處,和外界發生各種關係,因此建立和諧關係是很重要的。要建立和諧關係最要緊的是寬容大度,所以我們多一點寬容,世界就會更加美麗,讓我們共同攜手,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  三、教育請教會寬容  陶行知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於老師來說擁有一顆愛心是很重要的,愛心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有了愛心,老師才會懂得怎樣寬容學生。有時侯,學生犯了錯誤,大多數都會後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有些學生只要我們老師拉一拉,就能成為好學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毀了一個人,甚至釀成更為悲慘的結果。所以說,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讓人獲得意外的收穫!  教育應該意識到:學生之所以犯錯誤是由於他們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所以,學生有過失的時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時機。因此,我們在對待學生的過失時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要抓住適當的契機對學生做出適當的「懲罰」,表現出自己的關心、愛護和寬容。  人生處世,要學會寬容。特別是大學中的你我,在日復一日相處的人中,從告別家鄉之日起,便不再只是父母、兄弟、姐妹與大多兒時一塊成長起來的朋友,而是從五湖四海、長城內外彙集在一起的不同省份不同個性與癖好的同學。他們也許有的令你一見如故,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也許有的卻同你志趣迥異,總不能討你的喜歡。而生活仍然需要我們朝夕相處,集體使我們必須相互兼容,所以這一切迫使我們必須學會寬容。  寬容就是原諒,就是大度,就是忘懷——忘記別人的錯。一句話,就是能容人之長,容人之異,容 人之短,心裡能容得下事,耳朵里能容 得下話。古人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都知道自己不可能討每個人的喜歡,所以你就應該允許別人在某些時候做些你不喜歡的事,並且原諒或體諒他,這就是寬容。  要做到寬容並不容易,它需要大度,一種較高的境界。你必須清醒、冷靜,做到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見人之善而尋已之善,見人之惡而尋已之惡」。與人為善最根本的是,當面多批評,通過自己正當的努力來提高自己超越別人。因為你知道聖人畢競很少,幾乎所有的人都只能是凡夫俗子,不能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也就不能要求別人是完人——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  寬容是主動的表示理解,主動的奉獻真誠,主動的走進對方的心。有句俗話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讓人的品格,不僅能在利益上讓人,榮譽上讓人,而且能得理讓人,得勢讓人,特別是在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更應胸懷大度,不雞肚小腸,有時還應受得住誤解和屈辱。這樣當你寬容了別人,干戈眨眼便成了玉帛,拋棄了矛盾,也就拋棄了不快,就能輕輕鬆鬆從從容容地去說去笑去做。於是你的世界明朗了,你寬容了種種不是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向你走近。  但寬容絕不是放縱,更不是無原則的妥協。它只是對朋友和親人的體諒,是用心代替口對他人的幫助,是給予他人的信任,將心比心的愛意。  願所有的同學都學會寬容、嘗試寬容,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活營造出一個笑臉嫣然的美麗環境。
推薦閱讀:

Mac 可設置環境變數的位置、查看和添加PATH環境變數
八字的內外環境論和格局高低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繮繩只能拴住放棄掙扎降服的馬,命運只能主宰聽從環境擺布的人。
中國電影特效發展的環境、矛盾與對策
【環境診療】陰陽宅犯黃泉煞,輕則破耗錢財,重則損傷人口

TAG:教育 | 環境 | 寬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