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 邠州(豳州,現彬縣)
邠州 豳Bīn縣 現彬縣
漢唐時由京師長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至咸陽後分為南北二途,南為鳳翔·隴關道,北為邠(彬)州·蕭關道,兩條路線會於涼州
在講涼州前,先看從咸陽到五原到涼州的北線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 邠州(豳州,現彬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2 靈台(密須,現平涼市靈台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3 涇州(又名涇川,現平涼)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4 原州(蕭關,朝那,安定,現固原)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5 延州(又名高奴,甘泉,鄜州又名雕陰、富縣,現延安)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7 勝州(上郡,膚施,現榆林,綏州又名雕陽現綏德縣,麟州現神木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7 雲中城(單于都護府,現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8 豐州(東受降城,定襄,北魏國都盛樂,板升城,歸化城和綏遠城合稱歸綏,現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9 包頭(中受降城,九原,匈奴單于庭,稠陽塞)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0 五原(西受降城,漢受降城,安北都護府,燕然都護府,現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新忽熱蘇木,高闕塞,現烏拉特後旗)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1 朔方城(雞鹿塞,現鄂爾多斯市杭錦旗)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2 宥州(現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3 夏州(匈奴和大夏國都統萬城,現榆林市靖邊縣,鹽州現榆林市定邊縣)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4 興州(西夏國都興慶府,現銀川)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5 靈州(現吳忠)
絲綢之路 中國東段北道16 居延(匈奴國都黑水城,安北都護府,亦集乃,現阿拉善左旗的額濟納)
邠(bīn)州:古州名,轄境相當於今陝西彬縣、旬邑、淳化、永壽四縣地。1913年降本州為邠縣。
邠州,州名。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豳州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縣),轄境相當於今陝西彬縣、長武、旬邑、永壽四縣地。
中文名稱
邠州
下轄地區
陝西彬縣
地理位置
今彬縣
起始時間
唐開元十三
明廢新平縣入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為直隸州。轄境相當於今陝西彬縣、旬邑、淳化、永壽四縣地。1913年降本州為邠縣。
村名。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郭村鎮(原塘頭鎮)下轄村,如今包括原五巷,邠州,三娘。
彬縣舊名邠/豳縣,位於陝甘兩省交界處,咸陽市西北部,地處渭北塬。南距咸陽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肅平涼160公里,是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地處甘肅平涼、陝西寶雞、銅川、咸陽四個城市的幾何中心。全縣版圖形似正寫的「人」字,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素有「絲路明珠」之稱。涇河自西而東斜貫其中,將全縣分為南北兩塬一道川。全縣轄13鎮247個行政村,總面積1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萬畝。彬縣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關中產糧基地之一。
中文名稱
彬縣
外文名稱
Binxian County
別 名
邠/豳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省咸陽市
地理位置
咸陽西北部,陝甘交界
面 積
1202平方千米
人 口
35.5萬(2014年)
方 言
中原官話-關中方言-邠州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彬塔,大佛寺,侍郎湖,古城牆,公劉墓,龜蛇山,七星台。
機 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火車站
彬縣站 彬縣東站(規劃)
特色小吃
御面、大麻花、百吉餅等
彬縣位於陝西省渭北高原西部、咸陽市西北部,介於東經107°49′~108°22′、北緯34°51′~35°17′之間。東鄰栒邑、淳化縣,以龍高鄉梁家村及金池溝為界;西連長武縣和甘肅省靈台縣,以安華溝和車家莊鄉的冢子坡為界;南靠永壽、麟游縣,以拜家河、溝渠頭溝和底店鄉的南坪為界;北與甘肅省正寧縣接壤,以四郎河為界。縣城距西安市150公里、咸陽市120公里。[4]
彬縣屬隴東黃土高原塬梁丘陵溝壑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涇河自西北向東南斜貫中部,將彬縣分割成東北、西南兩塬夾川道的地貌格局,兩個塬體均向涇河下游傾斜。塬面破碎,溝壑密布。有大小溝壑4089條,其中乾溝12條,溝壑面積639.59平方公里,占彬縣總面積的54.1%,可謂「山大溝多塬窄長,二山五溝三份田」。
豳,周人發源地
周人也並非一開始就定居於「涇渭」相交的鎬京王城的。最初他們所生存的區域是在涇水的中游,一個被稱作「豳」的地方,現在則屬於陝西彬縣境內。
豳,周人發源地?
和其他的水系一樣,東西向的渭水也有很多的支流,其中最大的兩條就是南北向的涇水和洛水。這兩條河流又和他們的眾多支流在渭河北部的高地上形成了各自的水系。並因此而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其中的分水嶺叫作「子午嶺」,與注意,這與三國時魏延所希望出奇兵的「子午谷」不是一回事,後者在秦嶺之上。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條小山嶺排列的中規中矩,以至於跟「本初子午線」平行了。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它所分割開的兩個地理單元。如果依他們的方位來命名的話,我們可以稱隴山—子午嶺中間的高地,也就是涇水流域為「隴東高原」;而子午嶺—黃河之間的區域為「陝北高原」。
單從這兩個名字你也可以看出,前者和隴右高原一樣被劃歸為甘肅的一部分(甘肅亦可簡稱為隴);而後者則和渭河平原一起成為陝西的一部分。
關隴位置示意圖
看過地圖之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要從西、北兩側威脅渭河平原的安全,那就有三種地緣上的選擇。一是從隴右出「關隴古道」,沿千河河谷南行進入渭河平原;二是從隴東高原沿涇河河谷南行,進入渭河腹地;第三條路則是從陝北高原南行沿洛河河谷南行,同樣可以進入渭河腹地(北洛河,與河洛地區的不是一條)。這三條路線是主要的路線。當然你也可以在周邊的支流上變換一下行走的軌跡,但大的方向不會有太多變換。
對於周人來說,最大的威協無疑是來自於隴東高原上的犬戎部落。與農耕民族不同,已經進入游牧階段的「犬戎」部落喜歡在高原上自由馳騁。這也是游牧民族的共同愛好。並不是沒有游牧民族進入平原地區,秦人和周人最初很可能也是以牧業為生的。只是各游牧部落在進入平原地區之後,基本都會將職業轉變為更有前途的農耕一族了。因此和農耕民族習慣於把邊緣民族往山上趕不同,周人的祖先被從涇河上游而來犬戎部落趕下了山,進入了渭河平原地區。這一趕反倒成全了周人,因為種植業顯然比游牧更容易獲得足夠的食物,也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周人很快在渭河平原的北部崛起,成為了關中地區的主人。
需要注意的是,剛從山上下來的周人仍然保留著對山的依戀。因此他們先選擇了在隴東高原的南緣紮根,由於所靠之山有兩個岐角伸出,因此也就被稱作岐山了。而岐山南面的平原就被稱之為「周原」了。選擇靠山是一個不錯戰略選擇,只是無論是從風水或者軍事的角度來說,將聚落之地建於山南水北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尤其是當你的地緣壓力來自於北方時。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居住在水的北面,背後靠山。這樣一方面可以據河以緩衝敵方的進攻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背後高山提供預警。
於是周人決定再一次搬家,這一次他們把根據地搬到了渭河平原的中心,也就是涇水、洛水與渭水相交處。準確的說是在渭水以南,秦嶺以北。除了符合上述條件之外。周人決定建都之處(鎬京)還有一個地理上的優勢,那就是在它的東面,秦嶺伸出了一個南北向的小分支。儘管體量不大,但足以保衛王都東側的安全了。這個南北向的小山就是驪山,在今後的很多歷史事件中,這座體量不大的小山都會有著突出的表現。最後一次的突出表現是在1936年12月12日,當時它成為了蔣委員長最後的避難所。當時光推進到周幽王時代時,驪山的作用就變成了放烽火了。
關於犬戎的來歷,我們需要先交待一下。在將周人趕下山之後,犬戎佔據了涇河的中上游地區,也就成為了隴東高原的主人。而在此之前,他們應該是從隴山以西而來的。如果按照方位來說,也可以稱之為隴右地區。不過這與以天水為中心的隴右核心地區還是有所區別的。犬戎部落跨越隴山的通道應該是涇河通道。可以提供佐證的是在涇河通道的西側,也就是隴山以西有一個叫「威戎鎮」(甘肅靜寧縣)的地方,據考證有可以是犬戎之都。我並沒有辦法去深入考證這種可能性有多大,但從地緣的角度來看,是符合地緣規律的。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涇河在靠近隴山處被分為兩支。這兩支都有通向隴西的道路。因此戎人走哪支都有可能。而這兩條道路最終為華夏族所充分利用則要等到漢朝開通絲綢之路的時候了。有一點需要解釋一下,即六盤山、隴山、關山之間的關係。這三者實際上指的是同一條山脈,但所包含的範圍有所不同。在古代,這條南北向,跨越寧夏、甘肅、陝西三省的山脈整體被稱之為「隴山」,而他的北部,也就是涇河那兩個源頭中間的山峰則被叫作「六盤山」。這主要是因為通過這個山峰的道路要盤山六次方能通過。在後世的公路建設中,盤山公路也被經常使用。這種方法雖然有些繞,但坡度相對較緩,反利於大部隊通行。只是這種盤法,看上去是極為險峻的。因此當年毛澤東在過六盤山時寫下了著名的《清平樂.六盤山》一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隴山的古稱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六盤山成為了整條山脈的代名詞。
由於這裡是以歷史為線解讀地緣,因此在今後的內容中還是會用古稱。如提到六盤山,則指的是涇河通道處的六盤山主峰。而在古代,關隴古道段的隴山又被稱作「關山」。其名則取自山上有關口。無論如何山路總是難走的,儘管毛澤東走過了六盤山,驚嘆於它的險峻。但對於古人來說,關山的名聲顯然要更大些。嘆其艱險的詩句也是層出不窮。有興趣的朋友想起來或找到後可以貼上來,也算抒發一下思古之情。六盤山和關山,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還不是那麼熟悉。不過如果你喜歡看武俠小說的話,那麼崆峒山一定看到過。在涇河開始分為兩支時(或者說兩源合一處)有一個地方叫「平涼」,崆峒山就在那裡,涇河就是從山下流過。也許是因為崆峒山自古常為北方游牧民族所佔據吧。它在武俠小說中的名聲好象並不好。崆峒派的武功也總是顯得不那麼正,典型的代表就是〈倚天屠龍〉中的「七傷拳」。
介紹完隴東高原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回到犬戎身上。對於這個天敵,周人一直是當做最大的隱患的。犬戎部之所以強大,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更為先進的技術。也就是製造馬車的技術,有資料記載,當年姜子牙就曾經就這項技術去身犬戎部取經。由於這個「戎」部對周人造成過太多傷害,因此周人毫不客氣的在他們前面加了個「犬」字。而對於其他與周人友好的「戎」部,取名則要中性的多,如將其姓冠在前面的「姜戎」。
為了預防犬戎部從隴東高原上殺下來,周人可以說是做足了準備。一方面他們將王都從岐山腳下遷至渭水南面,秦嶺北面。為犬戎部的進攻留足的預警時間和緩衝的空間;另一方面則將親近的姬姓貴族分封在左近,以護衛鎬京的安全。最為典型和主要的國家有兩個,就是扼守在渭河平原兩頭的「虢」國和「鄭」國。虢國就在千河的東側,渭水的北岸(西側就是秦非子的馬場了),據守千河河谷。目前的大致位置是在寶雞市的陳倉區;鄭國則在華縣和華陰市相交之處。扼守的是通往中原的「崤函通道」。
http://www.sxsdq.cn/dqzlk/sxsz/glz/200901/t20090104_2847.htm
邠州·蕭關道——「絲綢之路」北線
蕭關道,因蕭關而來。廣義的蕭關道,即漢唐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它既是中原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個區域的泛稱。大致包括兩條走向。一是由長安出發,沿涇河,過固原、海原,在靖遠縣北渡黃河,經景泰直抵武威;一是沿涇河,過六盤山,沿祖厲河而下,在靖遠縣附近渡河。以前為主。其實,經固原的北線還應包括北去的靈州道,習慣上也把它包括在蕭關道範圍之內。蕭關道的概念應是相當疏闊的。它以其險峻的地理形勢,扼制隴道的軍事戰略位置,貫通南北廣大地域,是歷史上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結合帶」,豐富的歷史內涵在我國古代交通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史念海先生認為,蕭關始置的年代雖不可具知,但由朝那循清水河谷地北行的道路卻是早已存在
一、路線形成
漢唐時由京師長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至咸陽後分為南北二途,南為鳳翔·隴關道,北為邠(彬)州·蕭關道,兩條路線會於涼州,經河西走廊西去(見1-6-1圖)。宋元以後,邠州·蕭關道逐漸成為陝西、甘肅間的主幹驛路,隴關道退居次要地位。
1-6-1圖 唐代京城、西域絲綢之路南北二道示意圖
秦及西漢初年,咸陽、長安與甘泉宮間,有馳道相通,由咸陽西北行,乃經由池陽、雲陵至雲陽縣甘泉宮。由甘泉宮西行,分為二途,一為經由栒(旬)邑、泥陽、郁郅至北地郡;一為經漆縣、安定、涇陽至安定郡。
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出巡北地郡時,經由雍縣、汧縣、回中道北去[97],說明當時渭城、好畤、漆縣間的馳道尚未開闢。1973年甘肅金塔縣漢金關遺址出土有長安至河西4郡的驛置里程簡一枚,上列京兆、北地、安定、武威、張掖郡等20個地名和相距里程[98],大體與漢長安城、平陵、茂陵、好畤、漆縣、安定、蕭關、安定郡治所高平等沿途經地相符,顯示邠州·蕭關道在漢代已為馳道(驛道),但始於何時不詳。
二、歷代運用
先周時期,周人的先祖曾率領族人沿涇水、漆水往返遷徙,公劉居於豳(邠)。周太王(古公亶父)時,周族又由豳地南下,達於周原,建立周國。文王時,曾以主要力量利用豳州道對付西北側游牧部族的侵擾,「北伐玁狁」,「西攘混夷」,在涇水中上游兼并密(今甘肅靈台縣西南)、阮(今甘肅涇川縣東南)、共(今甘肅涇川縣北)等小國。
漢唐建都長安時,邠州為軍事戰略要地,邠州·蕭關道軍事作用突出。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單于率騎兵14萬從朝那、蕭關攻入,殺北地郡都尉,候騎到了雍和甘泉,欲由隴關道和蕭關道齊頭並進侵犯長安。漢朝政府驚慌失措,調10萬大軍進行保衛。漢武帝時,與匈奴爭奪河西走廊,征西大軍分途由隴關道和蕭關道西進。
邠州·蕭關道經過的淺水塬,為「四面險固」[99]的天險之地。西魏、唐於此置宜祿縣。縣西50里之長武城,「城居塬首,俯瞰大道,置重兵以防備吐蕃」[100]。長武城的軍事交通地位,可與隴坻相當。
五代、兩宋時期,全國陷於分裂割據局面,「絲綢之路」諸多路段被地方割據政權所分割。西夏據有陝西北部及河西走廊時,根據北宋、西夏雙方簽訂的合約,北宋政府每年給西夏絹萬匹至十餘萬匹、茶葉二三萬斤。這些絹、茶多經邠州道運交西夏。西夏又將其中的大部分通過「絲路」轉售西域各地,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元朝在今新疆及其以西的西亞、東歐地區建立四大汗國。漢唐的絲綢之路,成為四大汗國與元朝皇帝連接的紐帶,使臣、商販、貢物輸送不絕於途。其中,邠州·蕭關道為元朝政府與察合台後王封地相聯繫的主要驛路之一。
明初,鼓勵與西域各國進行通商貿易,西域商旅來中原時,多經行邠州道。
明朝劃陝、甘為一省,東、西境長達3000餘里。為治理方便,特於甘肅鎮設省的行政、軍事派出機構。為了保持陝西布政使司和行布政使司(設於甘州)之間聲息相通,特辟西安府至甘州(甘肅省張掖)的大驛路,長達2645里,經由乾州、邠州、涇州、平涼西去。明朝中期,由武功驛抽調一部分吏員於隴州設置驛站後,經隴關道亦達於蘭州、甘州。
明朝西北的邊患為韃靼,故特在山西、陝西、四川等省設都指揮使司,統轄軍隊的調遣和軍需品的輸送。當時,於西安府設都指揮使司,於甘州設行都指揮使司。西安府至甘州驛路上,軍事衛、所林立,顯示了這條大驛路濃重的軍事色彩。
清代陝西、甘肅兩省分治,兩省間的驛路仍因襲明代路線,經由乾州、邠州西去,發揮著政治聯繫、軍情傳遞、商業貿易作用。
清朝前期,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多次利用陝甘大驛路調兵遣將,與地方上層叛亂分子及其幕後支持者沙俄進行不懈的鬥爭。康熙三十六年(1697),準噶爾部的封建主噶爾丹發動叛亂,其子曾去哈密征糧,清政府派兵前去圍剿堵截。雍正元年(1723),青海發生和碩特部封建主羅卜藏丹津叛亂,清政府派兵前去平定。乾隆二十年(1755),清軍攻入伊犁平叛。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阿木爾撒納的叛亂後,設伊犁將軍、參贊大臣、領隊大臣、都統等官職,陝甘大驛路、軍路,不斷向京師傳遞軍情急報、驛送官員、使臣。
清朝中後期,新疆發生變亂。同治五年至光緒四年(1866~1878),左宗棠率領湘湖子弟兵由潼關進入關中,經西安府、邠州、長武出兵新疆,為保證大隊兵馬和軍需物資的順利通行,曾不遺餘力地對陝甘大驛路進行修治。
清政府在新疆推行屯田制度。當時,大批綠營兵攜帶眷屬到天山南北闢田屯種,稱為「軍屯」。內地漢人也沿著陝甘大驛路大批到新疆屯墾,稱為「民屯」或「戶屯」。當農業得到發展後,新疆地區的手工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如和田的絲綢,葉爾羌、喀什噶爾的綉鹿革韉、五色絨氈、金銀絲毯等產品,都沿著「絲路」運銷國內外。特別是一些維族商人,紛紛攜帶商品到內地進行貿易,甚至在西安府或內地其他一些城市安家落戶。
清代承襲歷代「榷茶」制度,將漢中、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出產的茶葉集運於陝西涇陽縣,經加工後,通過陝甘大驛路運至蘭州盤驗,再行銷西北各地。清政府認為「睦鄰不以金繒,控馭不以師旅,假市易之微物,寄疆場之大權,其唯茶法乎!」[101]即通過運銷茶葉,滿足游牧民族對茶葉的特殊嗜好,以安定民心,維護統治。順治二年(1645)制定《陝西茶馬事例》,差茶馬御史1員,轄洮岷、河州、西寧、庄浪、甘州5茶馬司,招商領引,從中課稅。同治十三年(1874),陝甘總督左宗棠奏議,督印官茶票以代「引」制,不分何省商販,均准領票。當時印發引票835張,每引50道,給票1張。每票40包,每包凈重正茶100斤,副茶15斤。茶磚在涇陽壓制,封裝成包,車載畜馱,輾轉西運。「商旅往來,輪軸輻輳,盛極一時」[102]。
三、驛路經地及驛傳設置
漢由長安城通往甘泉宮的馳道,乃由長安出橫門,過橫橋(中渭橋)至渭城。復由渭城出棘門西北行,經安陵縣至秦望夷宮舊址,西漢於此建長平觀,古代「觀」、「館」相通,為一驛館。由於此路為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的要道,故名「望夷」。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呼韓邪單于自甘泉宮來長安途中,曾夜宿長平觀。由長平觀西北行約3里,有坂道下塬趨涇水,稱長平坂。下長平坂,在今店上村東渡涇水,折西北行,經池陽、谷口縣北、雲陵、雲陽等縣至甘泉宮,長約300里。
驛路改由好畤、漆縣後,乃由渭城西去,經茂陵東側達於好畤。
唐代長安、咸陽間有二途:一為北經禁苑,過中渭橋至咸陽,《長安志》記咸陽有陶化驛,但一般行旅不能隨便出入禁苑,故僅為官使通行之路;二為由長安城開遠門西去,經臨皋驛、三橋、西渭橋(咸陽橋)至咸陽縣東南的望賢驛。
由望賢驛折西北行,中經管城驛約80里至醴泉驛。
咸陽、醴泉間置管城驛,據王諫《為郭令公出上都赴奉天行營敕賜錦戰袍並口脂等謝表》中所記之時辰,按傳車行速,管城驛當在咸陽以北,界於望賢驛、醴泉驛之間。
由醴泉驛西行,中經駱驛,40里至奉天縣(治所在今乾縣),置奉天驛。《奉天錄》記,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三日,涇原兵變,帝出走,過咸陽,是夜四更,駙馬郭曖追及乘輿於駱驛。四日平明,至於奉天。知駱驛距奉天不遠,蓋界於醴泉、奉天間。
奉天當長安、邠州道衝要處,西北有事,常置重兵於此。唐代宗大曆二年(767)九月,吐蕃兵圍靈州,游騎至潘原、宜祿,詔郭子儀移鎮奉天。大曆十年(775),吐蕃兵攻涇州,命朱泚鎮奉天行營。
由奉天北出,踰梁山,50里至永壽縣舊址,置驛。又30里至麻亭驛。
由麻亭驛北行60里至邠州治所新平縣(今彬縣),有州驛。邠州為長安西北驛路上之重鎮,安史叛亂後,邠寧節度治此。柳宗元《館驛使壁記》載:「自咸陽而西至於奉天,其驛六,其蔽日邠州。」《讀史方輿記要》記:「邠州,涇水北繞,鄰岩南峙,依山為城,地勢雄壯。……天寶後以邠寧為重鎮,常屯兵於此,以遏寇沖,蓋厚涇原之形援,固畿輔之藩沖,州實南北襟要也。」
邠州西北略循涇水河谷南側上行,80里至宜祿縣,有宜祿驛。又西50里至長武城。再西40里至折墌城。又西10里至涇州治所保定縣。復西行,經平涼折北過六盤關至原州,再沿清水河北去,至蕭關縣(今寧夏同心縣東南)。
宋代沿襲唐制,驛路經行邠州、蕭關,但僅於州縣治所設置驛站,驛站數目減少。
元代封於陝西京兆府的安西王,「冬居京兆,夏徙六盤山,歲以為常」[103]。由於安西王冬居長安,夏居開成州(今寧夏固原縣南開城)官邸,因而,長安、開成州間修有上等驛路[104]。這條驛路是經由咸陽、興平,折北行至乾州,計有奉元路秦川、咸陽、興平、乾州、永壽、邠州、宜祿、涇州等驛站。
明代西安府至甘州間的大驛路,恢復唐宋時的格局,由咸陽縣渭水驛折西北行,而不經由興平折轉乾州。到平涼後,折西北行,經隆德、靜寧、金縣、蘭州、涼州等地至甘州。今陝西境內設有京兆驛、渭水驛、店張驛、威勝驛、永安驛、新平驛、宜祿驛等7個驛站。
在這條驛路上,明代設有遞運所。遞運所的設置與分布,既不普遍,又不均衡,在今陝西境內,只在潼關衛—西安府—長武間的主幹驛路上設置,以轉運軍事物資為主。西安府至長武間計有西安、咸陽、底張村、乾州、蒿店、底窖鋪、邠州、停口、宜祿等9個遞運所。
清代陝西、甘肅間的官馬大道,仍沿襲明代驛路路線,稱「西安府西北路」,為蘭州通往京師的「皋蘭官路」之一段。沿途驛站設置與明代相同。
建置沿革編輯
夏(約前21世紀~前16世紀),地屬雍州。
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為豳國。史傳公元前16世紀夏末商初,公劉率部落成員居豳,建立豳國。商末、戎狄入侵,太王(古公亶父)遷岐下周原。
西周(前11世紀~前770),豳(邑)地屬王畿。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屬秦國。
秦(前221~前206),設漆縣,屬秦朝廷直轄地(內史)。
西漢(前206~8),仍置漆縣,初沿襲秦制,後隸屬司隸部左扶風。王莽改漆縣為漆治縣。
東漢(25~220),初沿襲西漢制。興平元年(194),析左扶風的漆縣、安定郡的鶉觚縣,設立新平郡。
魏晉(226~316),仍設新平郡,轄漆縣、汾邑縣,隸屬雍州。
東晉(317~419),初沿襲西晉制。至後秦,郡、縣俱廢。
南北朝,先後為北魏(420~534)、西魏(535~556)、北周(557~581)領屬。北魏,皇興二年(468),於陳陽塬設白土縣,縣治在今水口鄉白土村一帶。後復設新平郡,轄白土、三水、爰得、高平4縣,隸屬涇州。西魏,大統十四年(548),分涇州之新平郡設立南豳州。因寧縣時稱豳州,故加「南」字以區別。廢帝三年(554),改為豳州(因撤銷了寧縣之北豳州,所以去掉「南」字)。
隋(581~618),開皇三年(583),撤銷新平郡,移白土縣治於州城。四年(584)更名新平縣,隸屬豳州。大業二年(606),撤銷豳州,新平縣改屬寧州,是年寧州又改稱豳州。大業三年再改豳州(治寧縣)為北地郡,新平縣隨之又屬北地郡。義寧二年(618),分北地郡之新平縣、三水縣,復置新平郡。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改新平郡為豳州,轄新平、三水2縣,屬關內道。二年,分新平,置永壽縣,州轄3縣。貞觀二年(628),又分新平縣,置宜祿縣,州轄4縣。神龍元年(705),劃永壽縣歸雍州,州轄3縣。景龍元年(707),永壽縣復屬豳州,州轄4縣。開元十三年(725/因「豳」、「幽」2字易混,改「豳」為「邠」。天寶元年(742)改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為邠州,屬邠寧節度。
五代(907~960),沿襲唐制,仍設邠州,轄新平、三水、永壽、宜祿4縣,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領屬。後周顯德五年(958),廢衍州,以定平縣屬邠州。
宋(960~1127),設邠州,轄新平、三水、永壽、宜祿、定平5縣,屬永興軍路。乾德二年(964)劃永壽縣歸乾州,州轄4縣。熙寧五年(1072),永壽縣復屬邠州;定平縣划出,屬寧州,州轄4縣。政和七年(1117)定平復屬邠州,州轄5縣。政和八年(1118),永壽縣分出,改屬禮泉州,州轄4縣。宣和元年(1119),劃耀州淳化縣歸屬邠州,州轄5縣。
金(1130~1234),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四月,邠州併入金。隸屬慶元路,轄新平、宜祿、三水、淳化、永壽5縣。
元(1230~1368),正大七年(1230),邠州為蒙軍所佔,仍設邠州,轄新平、三水、淳化、宜祿4縣。隸屬陝西行中書省鞏昌路,不久改屬風翔路。至元七年(1270),三水縣併入淳化縣,宜祿縣併入新平縣,州轄2縣。至元九年(1272),直隸陝西行中書省。
明(1368~1644),設邠州,轄新平、淳化2縣,直隸陝西布政使司。洪武三年(1370),撤新平縣,轄地歸邠州直轄,州轄淳化縣,改屬西安府。成化十四年(1478),分淳化縣,復置三水縣,州轄2縣。萬曆十一年(1583),分邠州設長武縣,州轄3縣。
清(1644~1911),沿襲明制,設邠州,轄三水、長武、淳化3縣,屬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升為直隸州,直屬陝西布政使司。
民國(1912~1949),二年(1913),廢州設邠縣,屬關中道。十七年(1928)3月,設邠乾區,隸屬陝西巡按使,轄邠縣、乾縣、永壽縣、長武縣、麟游縣、栒邑縣、淳化縣、耀縣、汧陽縣、隴縣,是年8月裁撤。二十五年(1936),在邠縣設立陝西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邠縣、長武縣、栒邑縣、乾縣、醴泉縣、永壽縣、淳化縣、耀縣、同官縣。二十九年(1940),同官縣劃歸第三區,耀縣劃歸第十區,七區轄7縣。三十三年(1944),栒邑縣、淳化縣劃歸二區,七區轄5縣。三十六年(1947),區重新調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邠縣、乾縣、醴泉縣、長武縣、永壽縣、栒邑縣和淳化7縣。三十七年(1948),淳化縣歸三原分區,七區轄6縣。民國中期,彬縣地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南部邊沿地帶,彬縣北部、東北部建有革命政權。1935年8月,成立正(寧縣)栒(邑縣)、邠(縣)革命委員會,領導甘肅正寧縣,陝西栒邑縣和邠縣永樂、曹家店地區的革命鬥爭。1935年10月16日,以新正縣六區(底廟)為中心建立永紅縣蘇維埃政府,活動地區包括彬縣永樂。1936年1月,正栒邠革命委員會易名新正縣蘇維埃政府。1947年10月,成立邠縣縣政府(駐龍高鄉梁家村),隸屬關中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3月改屬西府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5月18日,將原西府分區劃為邠縣分區和寶雞分區。邠縣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隸屬陝甘寧邊區政府,轄長武縣、邠縣、栒邑縣、醴泉縣、乾縣、永壽縣、麟游縣。1949年7月24日,彬縣全境解放,邠縣專署、邠縣縣政府進駐縣城。
建國後,1950年5月,撤銷邠縣分區,彬縣隸屬寶雞專區。1956年10月,直屬陝西省人民委員會。1958年12月,邠縣、長武縣、栒邑縣合併為邠縣,直屬陝西省人民委員會。1961年1月,隸屬咸陽市人民委員會。1961年8月,撤銷邠縣大縣建制,恢復原邠縣,改屬咸陽地區行政公署。1964年9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邠縣改為彬縣。1983年4月,咸陽地區改為省轄咸陽市,彬縣遂為市屬縣至今。[2]
彬縣歷史悠久。彬縣是后稷生地,公劉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劉避桀居豳,定居農耕,教民稼穡。秦朝設為漆縣,東漢設置新平郡,北魏改為白土縣,西魏始設豳州,隋、唐、宋、元、明、清均設有州縣兩級政權,民國初年裁州設縣。[
邠州之戰
邠州之戰是指唐廣德二年(764年)八月至十月,在唐與吐番的戰爭中,唐叛將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引吐蕃、回紇軍進攻唐邠州(治新平,今陝西彬縣)被擊敗的作戰。此戰,唐軍避敵鋒芒,乘敵不備,夜襲成功,以弱勝強取得了勝利。
廣德元年十月,吐蕃軍攻入唐朝京師長安13天後撤退,並立即調整部署,準備再次進攻長安一帶。唐叛將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為報私怨於次年八月,引吐蕃、回紇軍10萬攻取奉天(今陝西乾縣),又分2萬餘人自靈武(今寧夏永寧西南)進攻鄰州,代宗李豫令郭子儀率諸將出鎮奉天。
九月,郭子儀受命駐守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二十日,郭子儀命其子朔方兵馬使郭晞率1萬援軍救邠州。二十六日,僕固懷恩前軍到達宜祿(今陝西長武),郭子儀派右兵馬使李國臣率兵為郭晞後援,郭晞與邡寧節度使白孝德打敗蕃軍1000餘人於宜祿,生擒蕃將數人。十月,僕固懷恩引回蕃軍到邠州,白孝德、郭晞閉城拒守不戰。數日後僕固懷恩及回蕃軍進逼奉天,京師長安戒嚴。唐守城諸將請戰,郭子儀不許,認為僕固懷恩等深入唐地,利在速戰,我軍避其鋒芒,堅壁以待,使聯軍以為我軍膽怯放鬆警戒後,就可破敵了,如立即出戰而失利,則軍心離散。並下令敢言戰者斬!十月初七夜,唐軍出兵數萬列陣於乾陵以南。初八天還未亮,廣布旗幟如10萬大軍。僕固懷恩及回蕃聯軍已在乾陵北列陣20里,並欲襲擊唐軍,忽然看到唐軍有備,大驚,不敢交戰並撤退。郭子儀命令郭晞率步兵5000,騎兵500從西南面攻打蕃軍。郭晞兵寡,白日與蕃軍相持不戰。當蕃軍夜間放鬆戒備之機,郭晞派精銳馬步3000人夜襲其營,殺死聯軍千餘人,生擒83(一說85)人,奪戰馬500匹,俘虜大將4名。十三日,聯軍攻打邡州東門失利,十四日,郭晞等在南原與聯軍交戰,連戰皆捷,大破聯軍,追殺數十里。二十一日,聯軍涉過涇水逃走,終解邠州之圍。
文化
豳風
豳(音bīn)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七篇,為先秦時代豳地華夏族民歌。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是周族部落的發祥地。《詩經》分風、雅、頌三類。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它是相對於「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而言的。它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豳風共有詩七篇,其中多描寫公劉封地----豳地的農家生活,辛勤勞作的情景,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
旅遊
大佛寺
佛像李世民形象?
彬縣大佛寺
位於彬縣城西十公里的西蘭路旁,寺窟始鑿於北朝,大規模開鑿於唐初,貞觀二年(628)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阪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起名應福寺。北宋改名慶壽寺。明以來俗稱大佛寺,以阿彌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剎,雕石成像,共130多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布於約400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餘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圓形,徑約34米,高31米。窟內有一佛二菩薩石胎泥塑像3尊。阿彌陀佛(俗稱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指長2米,寶石藍髻護頂,跌坐於蓮台之上。大佛頭像後有2道圓形雕刻花邊、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著19個飛天,構成富麗祥和的背光。侍立於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身高15.6米,頭戴寶冠,身著華麗纓珞。此外,窟內佛龕尚有造型各異小造像400餘尊。「大佛洞」保存一座華麗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19]
有資料稱,這尊佛像,是李世民形象的真實再現,我是深以為然的。大佛洞本來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極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身為武將出身的李世民,哪裡是閻立本畫中的那副仁慈的模樣,他本來就應該有霸氣的,這霸氣來源於常年的沙場征戰、來源於殺兄屠弟威逼父皇的宮廷政變、來源於他費心費力篡改歷史的深謀遠慮。而大佛寺的落成,恰恰是他登基的第二年,那時候的他應該正是這樣一副霸氣十足、志得意滿的模樣吧。
彬州塔
彬縣開元寺塔,也稱"彬塔"、"彬縣塔",俗稱"雷峰塔",在陝西省彬縣城內西南角紫微山下,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屬於北宋時期建築,塔高47.84米,塔底寬14.70米,塔身呈八角形,分別面向八個方位。塔內凈空寬為4.5米,170級轉角樓梯盤旋而上,每層之間架以木質樓板,可出四面門洞觀光。
特產
老豳州御面、彬州柿子、大覲棗、彬州梨、彬縣紅富士蘋果
大覲棗
彬縣地方名特果品。在彬縣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詩·豳風》中有「八月剝棗」詩句。明詩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風未可忘喜殺故園梨棗在,熟時還要上公堂。」樹齡300年以上的大覲棗藥用極高,自古以來為歷代貢品。大覲棗色澤鮮艷,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濃,營養豐富。鮮果含糖量20.6%,乾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質1.2~2.3%,脂肪0.2~0.4%,並含有鐵、鈣、磷等礦物質,為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維生素D3000毫克,營養成份高於其他棗類。大覲棗重鮮果單果最重達50克,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美譽。
彬州梨
彬縣地方名特水果。
彬州梨
原名「老遺生」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彬縣分布廣泛。5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新品種,主栽品種以酥梨為主,到2003年彬縣彬州梨栽植面積2.3萬畝,年產量2.8萬噸。彬州梨單果重300~500克,最大的500克以上,素以果面鮮黃、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無渣、酸甜適口、香甜濃郁而馳名省內外,為歷代貢品。經測定,彬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
彬州柿子
彬縣柿子色澤鮮艷、滋味甘美,而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每100克柿子含糖量達到15~20%,蛋白質0.7克,鈣10毫克,磷19毫克,維生素c16毫克,並含有鉀、鐵、鈉、鎂、碘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同時,柿蒂,柿霜,柿葉均可入葯,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
彬縣御面
彬縣地方風味特色麵食。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於涼皮的麵粉特製食品。以其製作方法稱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為「玉面」,以其為宮中貢品而稱為「御面」。相傳為當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時夫人姜女所發明。姜女是《詩·大雅·綿》中盛讚的賢美聰慧夫人,以善於烹調著稱。後來古公亶父由豳遷岐,途經乾縣梁山,姜女也將御面製作技藝帶到了乾縣、岐山一帶,只不過因水土關係,那裡的小麥麵粉做成了流傳至今的「麵皮」。過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孫周武王滅商建周,親自來祖地豳國朝拜,專要曾祖母創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稱為「御面」。
彬地御面?
建都咸陽、長安的秦漢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為宮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歡翻閱歷朝案卷,對周人先祖居豳的歷史及《詩·豳風》頗有研究,因而在頤和園修了「豳風橋」,她竟然從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製作淤面的記述,深為感動。後來八國聯軍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時,特地點了邠州淤面雖經3000多年的演變,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創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煉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後來又加了壓淤面,即將蒸熟的淤面壓製成餄餎。製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適量,拌勻揉成麵糰,將麵糰放於涼水盆中反覆揉洗,直到洗凈麵筋為止。再將洗出的面水過籮沉澱,在涼快乾凈處沉澱一夜。第二天濾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漿用小火在鍋內提煉成團,人工搓成小塊、籠蒸一小時後出鍋,用餄餎床壓製成粉條狀。或用文火在鍋裡邊攪邊煉,煉成半熟為宜,再揉成細長條,置於籠內蒸熟。然後緩緩晾冷,用鋒刃片切成極薄的片,佐以蒜泥、薑末、陳醋、精鹽、香油,即可食用。御麵筋光柔軟,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縣肖新戰製作的御面在「中國烹飪王國游·西安咸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咸陽旅遊名品」稱號。
杏仁油茶
彬縣地方風味小吃。製作方法是用麵粉加香油炒成蛋黃色、將香料研細成粉、杏仁用水煮泡去皮一分為二,芝麻炒成蛋黃色。鍋加清水,下香料粉、食鹽,水開後下油炒麵製成稀糊狀,下入杏仁瓣和芝麻即成。每天早上端一碗油茶,泡入彬州麻花,既經濟又實惠,更別具一番風味。2003年4月,彬縣一品鮮製作的杏仁油茶在「中國烹飪王國游·西安咸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咸陽旅遊名品」稱號。
桂花蜂糕
彬縣地方傳統民間小吃。用小麥加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麥麵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並加入糖桂花、雞蛋等。製作方法是:先發酵「起面」,再加鹼,加乾麵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團或條狀,經反覆加溫發酵後,使麵糰軟而不流,倒在墊有麵餅狀底襯的蒸籠上,加熱蒸熟。出籠冷卻後,切成菱形小塊,即可食用。蜂糕狀如蛋糕,甜酥綿軟,冷食如酥,熱食如飴。現為彬縣一品鮮飯店小吃名點之一,2003年4月,在「中國烹飪王國游·西安咸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咸陽旅遊名品稱號。
范文正公守邠州
「范文正公守邠州」,其它名「范仲淹罷宴」,范仲淹鎮守邠州時,閑暇時帶領下屬登上酒樓準備酒宴,還沒有開始舉杯飲時,看見幾個披麻帶孝的人正在準備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他們,原來是客居此處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準備出殯葬在近郊,可是棺槨等物都還未齊備。范仲淹很傷感,一副失意模樣,立即撤掉了酒席,厚厚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為此感嘆甚至有的人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表現了范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繫百姓疾苦的道德風範與人格魅力。
文中最能體現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思想的句子:「亟令詢之」;「公憮然」;「即徹宴席,厚賙給之」。
范仲淹的一生都用行動實踐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他閑暇聚會,卻仍舊心繫天下蒼生。現實中我們有許多人都能說豪言壯語,但當事情就在眼前時,他又是一番自私實際的考慮。有多少人能時刻懷有一顆仁愛之心並去關愛別人呢?
推薦閱讀:
※馬克思主義大法好!恩格斯早已預見中國房奴的宿命
※中國多種傳統習俗迎接「立春」
※【書畫中國】工筆花鳥(24)
※鮮為人知:揭秘中國盜墓史上的十大驚人之最
※中國皮裝洗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