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欲成大事者,讀懂這五個致勝策略,受益終生!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釋義:知道能夠攻打或是不能夠攻打對戰的人,可以勝利。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管在做什麼事情也好,與人競爭也好,一定要了解當前的局勢,敵我雙方的實力懸殊情況,分析當下是否可以進行對戰出手,不可盲目出擊,一定要有把握再做。
識眾寡之用者勝
釋義:知道如何合理調配兵多兵少的情況的人,可以勝利。
作戰的時候,自然會有兵力上的不同,作為一個將領,要懂得如何合理地把兵力分配到每個戰場,如何以多勝少,以少勝多。做事做人也是一樣,每個人的財力、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有輕重緩急之分,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才能夠做好事情,否則胡亂地花了精力、財力,卻依舊只能一無所獲。
上下同欲者勝
釋義:能夠做到讓全軍上下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的人,可以勝利。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獨木難成林,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成大事的,更不要是打仗,而當自己有一個團隊的時候,最重要的便是同心協力,只有把所有人的力量、慾望都集中到一起,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位置奮鬥,這樣才算一個成功的團隊,如果個個心懷鬼胎,各有各的想法,即使人再多,也只能是一敗塗地。
以虞待不虞者勝
釋義:能夠以自己有準備的情況下去對付、攻打沒有準備、放鬆懈怠的敵人,可以勝利。
《孫子兵法》說:「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不管是在戰場還是競爭中,一個出其不意的進攻往往都是會有奇效的,要懂得以自己最強的狀態來對付對手最疏忽、最脆弱的狀態,這樣即使雙方力量有懸殊,也能出奇制勝。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釋義:能夠做到將帥有才能,而且掌權的君王不加猜忌、不加干涉的人,可以勝利。
自古以來,其實真正皇帝自己御駕親征的時候都是很少數的,俗話說「術業有專攻」,非常懂得打仗、帶兵的往往都是將帥之才,而帝王之才是要會掌控全局,運用權術的,所以只有各司其職才能夠有最好的狀態。一個公司里也是一樣,老闆要做的是掌控整個公司局勢,著眼於大局以及未來的發展,而具體的事務便要由得力下屬去完成,並且對其要有足夠的信任,用人不疑,才是成大事者該有的品質。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
推薦閱讀:
※執劍人什麼情況下應該出劍?
※新課改下教師自我培訓策略
※策略:女人的職場生存術
※東亞變局與中國策略
※如何逛展覽不會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