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脈」不神秘,關乎」氣血「而已 (附浮沉伏三脈解析)

近日偶得錢遠銘先生的這篇關於脈診的文章,拿來與同道及各位關注中醫的夥伴們共享,略表觀點,也歡迎大家討論。

脈學起源,依文獻記載,肇自《內經》。

在生理方面,《靈樞·營衛篇》、《脈制篇》、《營衛生會篇》等都作了較詳的記載;在臨床應用方面,如《素問·脈要精微論》、《平人氣象論》、《玉機真臟論》、《三部九候論》等,亦作了詳盡的闡述。

但《內經》多屬全身切脈法,不易掌握。秦越人著《難經》,便在《內經》基礎上提出獨取寸口以決死生之法,大為後世所慣用。

後漢張仲景在其《傷寒論》、《金匱》兩書中,雖有某些地方援用全身切脈法,但大部分採用寸口切脈診斷。

至晉代王叔和手中,則專宗《難經》獨取寸口之旨,參合《內經》、仲景精神,結合自己經驗,撰成《脈經》一書,成為現有文獻中第一部脈學專著,給後世醫學開闢了潛心鑽研脈學的門徑。

因而,逐漸積累經驗,形成祖國醫學中重要組成部分。

宋元以後,醫學名流輩出,著作日益豐富,在百家爭鳴的基礎上,脈學專著亦復不少。

但不可否認,由於各承家技,各執已見,或死扣經典中的一點,牽強附會,自圓其說,或管窺一得,誇大其理,特別是機械憑脈議病,固執某脈主某病、某病見某脈的呆板應用方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後世某些刻舟求劍的錯誤。

所以,唐容川在其《傷寒論淺注補正》中云:「後世脈訣益詳,而脈理益昧,因分脈辨證不能貫通脈理也。」

這說明研究脈學,不重在脈訣之詳略,而重在脈理之貫通與否。只有在深入貫通脈理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洞悉病情,舉一反三,發揮脈學的實際應用效果。

1

脈學是建立在整個中醫理論基礎上,與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通過切脈觀察氣血之盛衰,測知病情之虛實,從而得出臨床診斷依據。

必須首先弄清氣血生化之源,結合病機變化,闡明所以然之理,才能探本求源,憑脈辨證,達到融會貫通之妙用。

因為,氣血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泉源。凡人內而臟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賴氣血循環不息的溫養,才能保持機體的正常活動,所以,氣血調和,則百病不生。

一旦六淫之邪外侵,或七情內傷,均可導致氣血之偏盛偏衰,出現錯綜複雜的病證。並且隨著氣血之失常,病情之變化,而出現多種多樣的病脈。

因此,切脈診斷,主要是通過脈象的變化,觀察氣血之虛實,從而了解病情的虛實。

我們臨床切脈,固然是持著脈管一條,但心目中必須明確脈管內是血,脈管外是氣。

血為陰,陰為靜,為有形之物質,其性守而不走;氣為陽,陽性動,乃無形之氣化,其性走而不守。故有形之陰血,必賴陽氣之推動,才能運行內外而成其濡養之功;無形之陽氣,必賴陰血之靜守,才能潛行內外而成其活動全身機能之作用。

是以氣載血以行,血為氣之守;運血者即是氣,守氣者即是血,氣血和諧,則陰陽平衡,水火停勻,百病不生,脈來正常。反之則氣血失調,陰陽偏勝,水火相傾,證變萬狀,脈來失常。

2

至於陰血之生化,可分兩個來源。

《素問·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此心血得助於胃氣而成者。

《靈樞·經脈篇》云:「足少陰腎經,從肺絡心」,此即心腎相交,水火既濟,血液得助於腎水而成者。

故血生於心,心主火,火為陽,得腎水之上承而生血之陰,即賴陰血以養火,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復得肺氣之分布,內循三焦以溉臟腑,外循腠理以榮周身。

陽氣之生化,《素問·經脈別論》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此由肺金生水而下達膀胱者;

《靈樞·營衛生會篇》云:「故水谷者,常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具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此由下而入膀胱者。

然此膀胱之水不自化氣,必上得心火隨小腸火腑之下導,下得腎陽之熏蒸乃化為氣。此水一經化氣之,即為溫暖和煦之陽氣,復得肺氣之分布,內循三焦以溫養臟腑,外循腠理以捍衛周身。

故心得此氣而神明乃治,肺得此氣而治節乃行,肝得此氣而謀慮以出,手得此氣而能握,足得此氣而能行,脈得此氣而血以行,為全身內而臟腑,外而四肢百骸動力之源泉。

總之,氣血之源,發於脾胃,血成於心,氣成於腎,得肺之分布,一行脈中,一行脈外,血為氣之守,氣載血以行,相輔相成,並行不悖,由內達外,以成其循環不息之功。

是以氣血即是水火,水火即是陰陽,血生於心,必得腎水而成,是血液之中,既有心火之陽,又有腎水之陰;氣生於腎,必得心火以成,是氣化之中,既有腎水之陰,又有心火之陽。

3

因此,氣虛即是陽虛,血虧便是陰虧,氣分之水陰不足,則血之陰受其影響;血分之心火不足,則氣分之陽亦受其影響。

反之,氣分之水陰不足,則血分之火盛而陽亢;血分之心火不足,則氣分之陽衰而水泛。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一而二,二而一也。

根據上述關係看,說明觀察氣血之變化,即可體現陰陽水火臟腑經絡之變化,而切脈診斷,又是觀察氣血變化之外在指標。

為了進一步闡明各種脈象的實際應用原理,達到融會貫通之妙用,茲就30種脈分別縷析如後。

脈象一:浮沉脈(附伏脈)

脈為什麼要浮,脈為什麼要沉;浮為什麼主表,沉為什麼主里,必須弄清楚這一道理,才能結合病機變化,靈活地掌握病情的深淺。

因為,脈管之內是血,脈管之外是氣,血之周流不息者,全賴氣之推動而然。氣之載血,恰如水之浮舟,水漲則舟隨之上浮,水抑則舟隨之下降。

凡人體在正常生理現象下,太陽膀胱寒水之腑,得心火腎陽而能氣化,此氣內循三焦以煦臟腑,外達腠理,充肌膚,出皮毛以衛周身。

設一旦風寒之邪外侵,肌膚受病,皮毛閉塞,則陽氣壅閉於內不得外出,因而激發機體之抗禦機能,隨著邪氣之所在,不斷向外迫湊,當此之時,脈管內之陰血不得不隨著這一陽氣之外迫而上浮,此即浮脈所由來也。

若一旦外邪內陷,或七情飲食內傷,則病機不在於表而在於里,不在於肌膚皮毛之不通暢而陽氣不得外越,而在邪氣阻結於三焦臟腑之中,陽氣不能暢達於外,因而激發機體之抗禦良能,隨邪氣之所在,不斷向內迫湊,向之氣載血行者,今則搏激於內而對肌表擴張之力不強,當此之時,脈管內之陰血不得隨著這一陽氣之內搏而下沉,此即沉脈之來也。

由此看來,脈之沉浮,不在脈管內陰血之多少,而在於脈管外陽氣之升降;不在正氣之盛衰,而在於邪氣之進退;而正氣之進退,又決定邪氣之在表在里。

不過,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浮沉兩脈亦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分辨,所以,前人在浮沉兩脈中又提出有力無力之分。

凡初病體質尚強者,不論邪氣之在表在里,氣血均處於旺盛之候,故能出與邪爭於表,則脈浮而顯有力,入與邪爭於里,則脈沉而有力。

設在久病體質虛弱者,則氣血二者俱虧,正氣處於衰退之候,當此之時,一般可以出現兩種不同的極端:

一種是在氣血兩虧而偏於血虧的時候,相對的血弱氣強,因而在內則陰虛而陽氣外浮,在外則脈管內陰血虧少,守氣者不足,脈管輕虛而出現浮中無力之象;

一種是氣血兩虧而偏於氣虧的時候,相對的陽氣虛衰,因而在內則陰盛而陽虛,陽氣消沉,在外則脈管外之陽氣張力不強,氣載血行之力不足,脈管隨著陽氣之消沉而出現沉中無力之象。

因此,此種或沉或浮之脈,非邪傷於表正氣爭於表,邪結於里正氣搏於里者可比。前者乃初病氣血未衰,正盛邪實之候,故脈來有力為其特徵;後者乃久病氣血兩虧,正氣處於衰退之候,故脈來無力為其特徵。

所以,前人有云:「無力而沉虛與氣,無力而浮是血虛。」這說明浮沉兩脈不可千篇一律地作為表邪里邪看待,必須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有力無力之分,始免虛虛實實之弊。

至於伏脈,其脈來伏行於筋下,重按著骨乃得,較沉脈之沉尤甚,故其所主病機又深於沉脈一等。

伏脈之形成,多屬邪氣襲入幽深之地,一時氣血過於收斂,正氣鬱伏而不能向外發越而然。唯其邪雖深而正氣尚未處於衰敗之地,故脈來伏行於筋骨之間尚能隱然指下,並不截然微弱不前。此象多於暴病或傷寒戰汗正邪分爭之候出現。

一般伏脈須按兼症分辨,若四肢厥冷,苔白而潤,脈來伏而細緊者,則為陰寒內襲,宜溫中散寒以主之;若症雖厥逆而不過肘膝,苔黃而燥,面垢息粗,脈來伏而或滑或數者,多屬暑熱內陷,宜清熱透邪以主之。

此外,在急性疼痛,或大驚大恐等場合中,亦可暫時出現脈伏之象,均不外由於機體一時處於緊急應變狀態,氣血過於收斂而然。


推薦閱讀:

旅行者1號發現神秘物質 或已離開太陽系
常講故事之《豬與人》
神秘皇帝陵墓,埋藏1件曠世神物,2000多年未被找到
深都,神秘,神奇!2
揭開阜陽白宮的神秘面紗

TAG:中醫 | 神秘 | 氣血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