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父母的「二次成長」
80後父母的「二次成長」文章來源:六安新聞網 曾經被稱為「小皇帝」、「小公主」的「80後」獨生子女一代,如今不少已為人父母。當他們似乎還未完全脫離父母的呵護,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家庭和職場中。 孩子的出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可以讓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許多快樂。然而,當「80後」父母遇上了「10後」孩子,家庭關係磨合、職場工作壓力、育兒中的各種問題等也如「化學反應」般接踵而來,困擾著似乎還像個大孩子般的「80後」父母們。在「誰來幫忙帶孩子」,「如何協調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如何科學育兒」等考驗和挑戰中,他們也漸漸成熟起來。 步入家庭和職場 壓力和煩惱撲面而來 「早上九點孩子就醒了,一天的忙碌也就開始了,我要給寶寶穿好衣服、洗臉洗手、喂飯,最忙的時候,我自己經常忘記吃早飯,有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那個時候孩子爸爸已經上班了,家裡就我一個人,沒辦法。」「80後」年輕媽媽蓓蓓告訴記者,最難熬的是夜裡,寶寶一般9點多睡覺,一夜要醒好幾次,不停地要吃奶,不給吃就哭。 陳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陳女士是一位教師,她的愛人是一位公務員,經常加班,平時孩子都由她一個人帶。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清晨,她都比孩子提前半個小時起床,然後讓洗衣機、電飯鍋、開水壺同時「動」起來。同時,自己快速洗漱完畢,一般情況下,這個時候孩子就醒了,把孩子穿戴、洗漱好後,她就一邊抱孩子,一邊吃早飯。然後帶孩子去戶外玩耍,一天到晚,只有一件事——帶娃,從此和曾經「兩人世界」的朋友聚會說「拜拜」。 蓓蓓的愛人葉先生供職於我市一家事業單位,他告訴記者,孩子沒有出生之前,他們小兩口的生活比較自由,晚上八點鐘夜生活才剛開始,出去吃飯、參加朋友聚會都是常事。周末經常遊山玩水,六安周邊的景點基本玩了個遍。孩子出生後,他們的生活被徹底攪亂了,別說參加朋友聚會了,就是自己在家吃飯,也恨不得一口吃完。 葉先生介紹說,儘管他的父母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都有固定的工作,再加上家裡有80多歲的爺爺需要照顧,所以一直沒有辦法過來幫忙帶孩子,只能讓愛人做出犧牲。這也就意味著,至少要等孩子上小學,蓓蓓才能重返職場。當記者問到,對於辭職當全職媽媽是否心甘情願時,蓓蓓說,大部分時間還好,有時候累很了,真想出去工作,同時,她也擔心,孩子上了學,她還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能不能適應那時的就業形勢。 對於愛人辭職照顧孩子,葉先生則表示很支持。「我小時候跟著姥姥生活,一直到上了小學才回到父母身邊。所以,我更能感受到,父母帶孩子的好處。」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最困擾他們的就是吃飯問題,到了吃飯時間不知道去哪裡吃飯,也不知道該吃些什麼。 當記者問到,會不會生「二孩」時,葉先生表示,目前不確定。「之前認為二胎政策放開了,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可是我們是想生而不敢生啊,現在我們就靠父母補貼一部分才能生活下去,要真是有了二寶,負擔就更重了,不敢去想啊。」 還在產假中的陳女士更擔心九月份秋學期開學後,沒有人幫忙帶孩子。「9月份學生開學,我就要上班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到時候只能請保姆了,結果打聽了一下,費用很高,我們要花費一個人的工資來支付保姆的工資,另外一個人的工資養家糊口太難啦!」陳女士說,其實爺爺奶奶也願意幫忙帶孩子,但是,前提是送回老家帶,這讓她接受不了。對於陳女士所說的情況,家住和諧名城小區的張女士表示,確實如此。張女士和老公黃先生都是上班族,家裡4個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不僅幫不上忙,幾年後,他們還面臨著要贍養4位老人的問題。 相對於全職媽媽,步入職場的年輕媽媽則面臨著更多的壓力,來自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寶媽群里的冷女士產假結束已經上班好幾個月了,這幾個月來,壓力巨大。「因為長時間請假,回到公司的時候有點適應不了工作,壓力很大。每天早上孩子醒了哭著要媽媽,如果不走,就會遲到,走,孩子哭得可憐,我經常一邊下樓,一邊抹淚。」冷女士表示,「又不能辭職,我要是辭職了,壓力更大,靠孩子爸爸一個人的工資養家糊口太辛苦。」 隨著「80後」父母逐漸湧現,照顧孩子、教育孩子等一系列問題也隨之出現。一些「80後」父母因工作忙把孩子託付給老人,另一些父母面對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更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如何實施系統化的教育。 從被呵護到成父母 願把最好的愛給你 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80後」,從被呵護、被溺愛著長大的一代,如今一晃也紛紛成家立業,為人父為人母了。已習慣被他人重視的這一代「新新人群」,不僅有自己為人處世的法則,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更有屬於自己的孕育新觀念。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於廣大「80後」父母來說,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從娃娃抓起了,而是從「胎教」抓起。 2月中旬,氣溫回升,陽光明媚,正是「曬娃」的好天氣,龍湖天地小區里寶媽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聊天、說笑,小寶寶們在一起玩耍、嬉戲。 「懷孕前三個月開始吃葉酸,各種備孕方法都學習了個遍。」「懷孕期間,下載育嬰APP,每天觀察寶寶的狀態。」「十分注意運動,每天晚飯後都和家人一起散步。」「每個月都要按時去醫院檢查,檢查報告單都有一本小書那麼厚啦!」「每天給寶寶聽音樂,聽故事,和寶寶說話,保持心情舒暢。」回憶起懷孕期間的事情,幾個「80後」寶媽爭先恐後地說。 針對「80後」寶媽們說的問題,幾位正在帶孫子的「50後」奶奶告訴記者,這跟她們懷孕的時候比,確實「嬌氣」了不少,她們沒有那麼多講究,那時遇到農忙季節,孩子都快生了,還在田裡干農活呢。胎教更不用說了,根本就不懂。她們認為,順利把孩子生下來,給孩子吃飽、穿暖、長大成人就好。 陳女士也十分注重胎教問題,她告訴記者,因為初為人母,很多都不懂,所以她提前買了不少育兒書籍,平時就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有時候還堅持繪畫,一邊畫,一邊向寶寶描述自己在畫什麼。現在,孩子八個多月了,發展得很好,基本上聽到音樂就有所反應。 育兒觀念有衝突 陪孩子共同成長 互聯網改變了生活,也同樣改變了「80後」對於家庭教育這一傳統話題的看法。據調查,67%的「80後」父母主要通過網路來獲取育兒知識,與上一代相比,他們的育兒知識和教育理念更為豐富、多元,但同樣也增加了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與上一代的觀念分歧,有6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與父母傳統教育方式有摩擦」。 「比如,老人認為,孩子哭不要哄,讓他哭個夠,哭的嗓子啞了,哭的累了,自然不哭了,就睡了,就老實了!而我不這麼認為。哭就是信號,或要吃或要拉或害怕或要抱,總之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應該及時回應這種信號,而不是不管不問。孩子需要的,我們能提供的,應該就是對孩子好的。一句話,順應孩子的天性。」陳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去年5月份之前,蓓蓓還是一位上班族,穿著時尚,工作體面。自寶寶出生後,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全職媽媽。「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坐月子的時候,當時孩子出生剛好是夏天,我每天都要洗澡,長輩們接受不了。當時因為這個,還跟婆婆鬧了點小彆扭呢。」蓓蓓說。 在採訪時,談到育兒觀,「80後」父母異口同聲表示,要健康、快樂、獨立。調查顯示,面對「獨二代」的教育,「80後」們對待孩子未來的期許不再宏大,他們更希望子女成為一個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修養的人。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他們也在陪著孩子一起長大。 「我覺得再難也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我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更不想讓孩子當留守兒童。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只有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才能夠進行第一手教育。另外,爺爺奶奶帶孩子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容易沒有原則,寵溺孩子。」陳女士擔心老人的育兒觀念比較落後,不能跟上當前的形勢。為了更好地科學育兒,她建了一個名叫「龍湖辣媽」的微信群,年輕的媽媽經常探討育兒經驗,哪個遇到了什麼問題,只要在群里說一聲,馬上就有其他的年輕媽媽介紹經驗。 目前,微信群里的媽媽們正在商量著「眾籌帶娃」。「我們可以把休息時間調開,你今天幫我帶,我明天幫你帶,只要解決了帶孩子的問題,壓力就減輕了一半。」陳女士說,「交給熟悉的同齡寶媽相對比較放心,首先是育兒觀念一致,其次是有帶娃經驗。」 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工作,記者了解到,好幾個年輕媽媽帶娃之餘,也網購了一些書籍,加班加點學習。「既有育兒方面的書籍,也有跟工作相關的,趁著孩子睡著的時間看看。我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 採訪中,記者發現,「80後」的年輕父母是學習能力很強的一代,善於藉助專業書籍、網路、早教機構等幫助不斷提升自己的育兒理論知識,他們也是包容性更強的一代,更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及個性差異,願意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和孩子共同成長。(記者黃雪彥)(轉載中國鑄基教育網)
推薦閱讀:
※靈性成長的秘訣
※【療·養生】兒童「成長殺手」,脊柱側彎莫忽視
※小故事,開啟自己的故事。~社群學員尋常
※復旦「智慧女神」道出交友的戳心真相: 我為什麼要努力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
※構建校本教研體系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