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太極聲道》自然發聲養生法---(一妙山人)

道不可名,若強解之,可視為宇宙及萬物的本原、規律和法則。道生化了萬物,萬物都是大道藤上所結的瓜,都有大道的影子。萬物也都可以逆藤尋根溯本還源而回歸大道。 孔子曰:道在日常生活中,百姓日用而不知。老子將大道真理帶到了世間,成為帝王之學;莊子使高深的哲理平民化,成為了百姓之學。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事,就是將大道哲理從理論學說轉化為具體的應用之學,從而指導365行和日常生活,使之都能更符合大道規律,搞得更好、更出色,進而回歸自然。 是故,經過了數年的研究,不才試圖將道學哲理首先運化到大家都喜歡的聲樂中來,希望能起個頭,然後和大家一起再輻射應用到書法、美術等藝術,以及其它具體的工作、生活中去。現將拙作《太極聲道――自然發聲養生法》奉獻給道友們,敬請各位老師、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並歡迎一起參與來進行研究、推廣、弘揚之。《太極聲道》自然發聲養生法  太極,是中華先祖從河圖、洛書中推演而來的宇宙高層次哲學信息。太極陰陽魚以其獨特的哲學模式,囊括了世間一切對立關係的矛盾統一體,而世間一切事物,也都依據太極陰陽魚演變的原理而發展、變化著。   太極陰陽理論,一直被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所探索、研究。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道家先輩張三丰,將太極陰陽理論引入武術,創出了舉世聞名的容格鬥禦敵和保健養生為一體的太極拳。如今,外國科學家又根據太極陰陽原理而發明了計算機的二進位,從此開創了電子革命的新紀元。太極陰陽理論,已在哲學、醫學、藝術、建築等各個科學領域,逐漸被人們重視和運用。 我們為何不用太極陰陽理論來研究、指導聲樂,從而創建一個容娛樂、養生為一體的「太極聲道」,為豐富完善「中國聲樂」理論體系而奠定基礎呢?對此,我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從哲學、醫學、宇宙學、人體生命科學及養生學的角度,對聲樂規律進行了研究探索;並在學習和借鑒金鐵霖等中外著名聲樂專家的聲樂精華和經驗,以及中國傳統道家養生術的基礎上,經過了自身的實踐、驗證。初步總結出「太極聲道」自然發聲養生法的一些規律和特點,現簡要介紹如下,供作參考。第一節、高層次物 核心「自然」   為什麼稱為「太極聲道」自然發聲養生法呢?理由如下:  一、聲,是「無」和「有」之間的一種高層次的物質。以道學為首的中國傳統哲學認為「無」化生「有」,再化生出萬物 。用科學的語言來解釋:宇宙原來是一團混沌之氣——「無」(形),經過膨脹運動後發生了大爆炸,產生了聲、光、熱、波,然後慢慢地形成了星球及萬物等實體物質——「有」(形)。所以說,聲是「無」和「有」之間,早於實體物質形成前的一種高層次的物質。  二、由此可見,宇宙就是一個由「無」和「有」構成的大太極,「無」和「有」是宇宙大太極的陰陽兩儀,而聲、光等就是陰陽兩儀之間的太極弦。而且,根據「一物一太極」的原理,聲既然是一個物質概念,那麼它本身也就是個太極,有著陰陽兩儀、五行和八卦等屬性,並且有著它一定的自然規律和科學道理,所以應該稱之為「太極聲道」。  「太極聲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研究整個宇宙及萬物之間的聲音規律的,就是廣義上的「太極聲道」。在此文中我們要研究的是人的發聲演唱——聲樂的規律,也即狹義上的「太極聲道」。  三、聲既是宇宙大自然中很高層次的物質,「太極聲道」研究的又是聲的自然規律和科學道理,而且,還牽涉到陰陽五行等中國古代傳統哲學的內容,所以是非常科學的。然而,以西洋文化為代表的現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還很有限,雖然已經認識到,宇宙中物質僅占很小的比例,而暗物質卻佔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空間。可是憑現有的科學手段,連對諸如「經絡」之類的隱態物質的驗證都有一定的困難,更不要說對大量的暗物質的認識和驗證了。因此,外國人總認為以太極陰陽哲學理論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高深莫測,並對之抱有濃厚的興趣,一些有志之士甚至還興起了學習、研究中國文化的熱潮。所以說「太極聲道」是有待於現代科學進一步發展後,再來驗證的潛在科學。  四、聲產生於大自然,回歸於大自然。「太極聲道」研究的又是人發聲演唱的自然規律。那麼,只有從符合大自然規律的角度出發,才能很好地探索、體悟到人發聲演唱的自然規律。換句話說,也只有在符合人體演唱自然規律的前提和狀態下發聲,才能很好地符合「太極聲道」以及宇宙大自然的總規律,這樣,才是最科學的方法,才能得到自然養生的效果。所以說,「太極聲道」的實質與核心離不開「自然」二字。鑒於此因,故稱此文為「太極聲道」潛科學自然發聲養生法。第二節、點圈結合 圓「場」效應   「太極聲道」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相應」、「人身小宇宙」理論 ,非常講究聲樂的整體性。 一、重視研究人體太極聲氣共振場功用及「場共振」音響效應。講究的不光是共鳴腔體的共鳴效果,而是整個人體太極聲氣場(包括空腔、骨骼、肌肉、皮毛、經絡、穴位、空氣)的圓場共振效果,要求做到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共振,都在歌唱。 二、整個發聲狀態和聲氣的行走路線為:以人體心窩——中丹田為中心,呈圓弧線狀向上下、左右、前後四面八方放射發出,形成一個太極圓,所以,聲音也能具有較柔和的「圓場」效果。 三、「太極聲道」很重視強調人體宇宙場中心——中丹田支點,所以能發出具有很強穿透力的金屬共鳴聲。若再加上頭太極、腹太極中心點的上、下兩丹田共鳴聲,則金屬共鳴和穿透力就更強了。此金屬聲向場中放射,就好像加上了混響,既有外殼共振波,又有中心金屬點,點圈結合、剛柔相濟,聲音非常好聽。 四、在對聲音的調節上,「太極聲道」很強調把握人體太極場整體效應、整體感覺上的平衡。而並不專門強調諸如口型、咽壁、會厭、呼吸肌肉群、肋骨、橫膈膜等具體細小的局部。總之,「太極聲道」首先講究太極「圓」,講究圓心放射的圓「場」共振效應。第三節、平衡陰陽 執兩用中   「太極聲道」講究運用太極陰陽學說的原理正確地認識聲樂,把握並調節聲音。一、太極陰陽理論強調「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故爾,在正向解決一個問題時,必須注意陰陽平衡,注意到對立統一的另一半,一定不能忘掉要處理好與之反向對立的另一矛盾,否則陰陽不平衡,就會出問題。  具體說:「太極聲道」不僅重視肌肉、骨骼、腔體、後天呼吸氣等人體顯態生理系統的研究和運用,還非常重視經脈、穴位、先天氣、人體太極場及意念等人體隱態生理系統的研究和運用,講究整個人體太極陰陽場的平衡,因此能充分發揮整個人體隱、顯兩態的發聲功能,從而獲得較完美的音響效果。所以「太極聲道」才是較完整、較科學的聲樂理論體系。  由於以往的發聲法,使用的僅是人體顯態的半套發聲系統,所以往往到五十多歲嗓子就退化唱不動了,著名歌唱家中「倒嗓」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太極聲道」因為是運用人體的隱、顯兩態整套發聲系統來歌唱的潛科學發聲法,所以往往到五、六十歲時音色還能很純美,嗓子還能很年輕,可以有較強的歌唱藝術生命力。 二、在調節發聲中的某一問題時,「太極聲道」很重視從與此問題矛盾對立的另一面著手進行反向調節解決。比如:1、唱高音時,如果一味的用力向上方往「聲音中」去尋求高音的話,往往不是高音如同空中樓閣飄在半空得不到低氣息的有力支持,就是喉嚨被擠卡住發不出聲來;如若放鬆並掛上位置後,反方向往下,到「氣息支撐中」去尋求,卻能較輕鬆地發出松、通、柔、亮,有位置、有力度的高音來。2、要求放鬆下巴打開喉嚨時,如果過分強調注意了「喉器、舌頭、下巴」等「局部」的話,往往會造成了這些部位更僵硬的情況;而如果把注意力轉移到「氣息支撐點」或「場」等有關的反向的「整體」上去,反而卻會較容易的達到放鬆下巴打開喉嚨的目的。所以說,聲樂訓練中的反向調節是極為重要的事。 三、調節的手段是意念,而調節聲音的原則是「把握陰陽,執兩用中」。具體說,1、我們應該注意把握好:局部與整體,內與外,打開與集中,橫與豎,松與緊,強、弱音,抑、揚、連、頓音,寬、窄母音,咬字與發聲管,聲音與感情,以及人體顯、隱兩套生理系統的平衡等等。2、尤其應該牢記「執兩用中」,注意:把握真、假聲的平衡,以調節好混聲為主;把握前後任、督脈聲音通道的平衡,以調節好中脈聲道為主;把握高、低音的平衡,以調節好中聲區音為主;把握上、下丹田的平衡,以調節好中丹田聲氣支撐點為主等。這樣,整個問題就能很好地平衡解決了,就能獲得最自如的狀態,獲得統一、自然、優美的最佳聲音效果了。 四、太極原理來自「敘述萬事萬物隨時變化的規律」的《易經》,所以「太極聲道」調節聲音的手法也是隨著具體的情況而靈活多變的。 總之,平衡陰陽,執兩用中,是「太極聲道」理論體系的中心內容,也是我們調節好聲音的關鍵所在。第四節、剛柔相濟 以柔勝剛   剛、柔是聲樂中的力度問題,關係到聲音的音色和表現力。「太極聲道」講究場效應、講究陰陽平衡、注重意和氣的運用、注重自然放鬆、善用內力柔勁,所以能達到剛柔相濟、以柔勝剛的效果。   一、從場效應上來看:僅講究高位置、頭口胸三腔通者,講究撐下肋、綳腰肌、收小腹者,聲音效果是剛的、硬的、緊的、快波頻的,因為打開的僅僅是上半個人體聲氣場。而「太極聲道」講究的是高位置、低氣息,頭鼻、口、咽喉、胸、腹等五腔通,放鬆下肋及腰、腹,上、下兩半個人體聲氣場全打開了,所以聲音通暢、鬆弛、明亮又柔和,而且還剛柔相濟,波頻自然。   特別是「太極聲道」注重人體小宇宙場和場心一起共振,點圈結合,點剛圈柔,聲音效果有外殼混響又有亮心,所以能剛柔相濟。   二、從用聲上來看:如果真聲多則聲音剛、硬、亮、刺耳。而假聲多則聲音柔、虛、暗。若注意運用混聲,就會剛柔相濟。另外,用聲多則剛,用氣多則柔,聲氣緊密結合則剛柔相濟——聲音即明亮又柔和。   三、從氣息運用上來看:如果注重吸氣量大,屏氣保持的時間長,及橫膈膜以上部位呼吸的,則所發出的聲音效果是剛的、僵硬的。「太極聲道」講究氣息深而並不講究吸氣量大;講究呼吸自然、隨意,而不允許屏氣、憋氣;講究小腹呼吸、腳跟呼吸、全身毛孔呼吸及場呼吸等深呼吸;講究氣息的低位支撐,所以,聲音能夠以柔為主、剛柔相濟。   四、從發聲的用力上來看:如果注重以肌肉、骨骼的外壓力來控制聲音和氣息,則所發出的聲音效果是剛的、硬的、緊的、快波頻的、甚至是悶的、乾澀的而且缺乏音色的,(使用「橫膈膜控制氣息法」者,也屬於剛的一類)。而不用肌肉、骨骼的力量來控制聲音和氣息,卻用意念、氣息的內力來發聲,則聲音是柔和的、波頻是自然的。「太極聲道」講究的是:在全身肌肉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用意念為引導,掛上位置後,再使聲音貼坐在氣息上,對一些特定的穴位、經絡等聲音支點、反射點進行衝擊、支撐。這樣所發出的聲音剛柔相濟,既鬆弛又明亮、柔和。   「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的借力技擊訣竅,而且,太極拳在發勁前,很講究先放鬆肌肉,只有在這種徹底放鬆的狀態下,才能迸出較強的爆發力。這些都是《道德經》中所說的:「柔弱勝剛強」 至理的最佳體現。「太極聲道」同樣講究的是放鬆後用內力、巧力、化力、借力,用的是柔勁,而不是蠻力、傻力、外壓力等用剛勁。特別值得研究的是「太極聲道」所講究用的化力、巧力、借力等柔勁:化去了自身多餘的、不該用的力量,歌唱時非常放鬆,幾乎不用力,確切地說只巧妙地用了一點點意念力和氣息的支撐力,高層次者甚至還借用大自然的力量來歌唱。所以,感覺到唱歌時很輕鬆、自如、快樂,好像是一次高級的享受。而一些用外壓力、剛勁者,則往往會高音緊、聲波僵,聲音剛有餘而柔不足,而且會感覺到唱歌很累。可見,用柔勁比用剛勁所發出的聲音效果,無論從音色、音量及表現力、感染力等方面都明顯地要高出一籌。 總之,剛柔相濟、以柔勝剛,是「太極聲道」的重要特點之一。第五節、通暢圓潤 輕鬆自如   「自然」二字原本就是「太極聲道」的實質與核心,所以「太極聲道」非常強調放鬆、自然,故而能獲得通暢、圓潤、輕鬆、自如的聲音效果。   一、首先,「太極聲道」非常強調重視遵循「道法自然」 的法則:   1、講究在事物發展變化中要「順其自然」,在符合大自然(事物)發展規律的狀態下「無為而無不為」 。它的發聲原理很簡單:就是在人體肌肉自然放鬆、精神非常興奮的情況下,在哈欠、吸氣、微笑打開聲音通道的狀態下,用嘆氣說話般的感覺來發聲歌唱。如上文所說的「太極聲道」講究的是太極的「柔勁」及意念和聲氣支撐的「內力」,而不是肌肉、骨骼用力綳、撐及氣息憋緊的「剛勁」、「外壓力」。講究的是當後天意識發出指令後就順其自然而不加干擾,任憑先天潛意識(下意識慧)自動地調節發聲機能、調節平衡聲音,所以,能使發聲、歌唱輕鬆自如,尤如高級的精神享受。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高層次道學哲理的內涵,也是「太極聲道」高層次中「自然」的要求和內涵。   2、學聲樂有個從「自然(原始)——不自然(有法)——高級自然」(法無定法、自如)的過程。「太極聲道」初、中級層次中的「自然」二字,講的並不是沒有方法的原始自然階段,而是說:   ⑴、自然而不做作,去掉過分的人為因素。也就是說:要符合人體發聲的自然規律,在興奮、舒展開的狀態下如同「嘆氣說話般」地自然發聲,而不是做出口型、繃緊肌肉、憋住氣息的所謂「歌唱」的不自然的做作狀態。   ⑵、有方法而不拘泥於方法。首先,並不是說提倡不要方法的原始自然唱法,而是說要有能符合人體發聲的自然規律的方法,因為原始唱法雖自然,但卻無法適應眾多的聲樂技巧和複雜的情感表達,所以必須要用方法來進行訓練。可是若訓練的方法並不符合人體發聲的自然規律,那同樣也無法達到法無定法的高級自如階段。然後,在有方法的基礎上,不拘泥於方法而做到法無定法。因為一切方法都是為了能符合人體發聲的自然規律,使歌唱者輕鬆自如,使歌聲優美動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有了方法後就應該不拘泥於方法。如果一味地苛求方法,或者已經掌握了方法還死抱著方法不放,過頭了反而容易做作不自然,離歌唱的自然規律越來越遠。   ⑶、放鬆自然利於調節。若要儘快地掌握方法跨過不自然階段,就應該用「太極陰陽學說」的辨證方法論為指導,對不自然階段中各層次的不平衡進行調節,以達到新的平衡。而只有在放鬆自然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最好的調節效果,儘快地進入高級自然王國——自如階段。   二、其次,「太極聲道」改變了西洋美聲唱法非常強調的「橫膈膜控制氣息法」和「三腔通」等做法。講究在高度興奮的意念的指揮、工作下,自然放鬆肌肉,積極打開人體的縱向四道關卡以貫通五腔,打開任、督、中三脈聲音通道,打開上、中、下三丹田和各個聲氣支撐點,進而打開上、下兩半個人體太極聲氣場。然後,將聲音位置掛到人體太極場的天蓬上,同時使聲氣緊密貼坐一起往地面下嘆以求支撐,並調動起全身所有細胞中的先天氣以及人體太極場中的空氣一起震動發聲。所以能得到通天徹地的整個人體太極聲氣場的共振效果,聲音通暢、鬆弛、洪大、穿透力強,音色明亮、柔和、圓潤、優美,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由於時代在發展,人民的審美觀念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只有真正鬆弛、通暢、柔美、明亮、洪大、圓潤、輕鬆、能大能小、能強能弱、收放自如的聲音,才是最受廣大聽眾歡迎的聲音。而這些聲音要求,恰恰正是「太極聲道」的重要特點之一。第六節、意統聲氣 連綿不斷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講究「氣」和「意」(後天主觀意念「智」、先天潛意識「慧」)。認為「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質;而「意」是宇宙萬物之所以能構成的靈魂、黏合劑,是形而上的高層次物質,有著非常重要的能動作用。   比如打太極拳,下者打的是「形」講究「用力」,中者打的是「氣」講究「氣摧」,上者打的是「意」講究「化神」。再如美術繪畫,下者講究的是「形態」,中者講究的是「氣勢」,上者則講究的是融入了作者意、氣的「神韻」。聲樂也同樣,下者重的是「聲」,中者重的是「氣」,上者則重的是「意」。具體說: 一、一般人都比較講究用「聲」,注重開發與發聲有關的肌肉、骨骼、腔體的功能,並習慣於用喉頭主動發聲。搞的好的話,也能得到明亮的聲音,但往往效果比較剛硬,肌肉也不易放鬆,喉頭容易累而且聲音不容易徹底通暢。搞不好還會出現因追求聲音而產生的「包、白、壓、撐、重、僵」等許多聲音弊病來。 二、善歌者則講究用「氣」,他們懂得注意深氣息,注意氣動聲動、以氣帶聲。然後再將聲貼、坐在氣上,使聲音走、嘆、賴在氣上,而聲氣又支撐在穴位、地面等支撐點上,這樣發出來的聲音有著氣息強有力的支持,即亮又柔,能大能小,較容易通暢,而且歌者輕鬆自如不累。這也是「太極聲道」初層次的基本要求。   「太極聲道」認為,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主要元素,在聲樂中重視氣息的運用比重視聲音更要緊。一則,它是衝擊聲帶及聲音通道使之振動發音的直接動力源。二則,它是調節聲音的中和劑及修飾聲音的重要手段。比如:純真聲太刺耳,加上氣就等於混入了假聲,變的柔和了起來;純假聲太虛了沒音色和音量,若加上了有支撐的氣息就等於混進了真聲,就有了音色和音量;弱音加上氣就變強了,強音加上氣就能弱了;聲音的高低、長短都離不開氣息的支持。當然,好的氣息運用必然有人體發聲機能及聲音的有效配合,而且有著意念的積極指導。 三、最上者則重視用「意」。「太極聲道」就非常重視後天意念和先天意識的研究和運用。   1、後天主觀意念——「智」在聲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則,它是調節人體發聲機能、感覺、狀態,調節高低、長短、快慢、強弱、真假、連頓及各種母音轉換等一切聲音的重要手段。二則,它是準確理解、把握、表達歌唱內容及情感,以感染聽眾獲得演唱成功的關鍵所在。   其實,從「太極聲道」的觀點來看,「聲」和「氣」就是聲樂這個太極陰陽魚的陰陽兩面,而「意」則是其中間的太極弦。所以,若要使聲氣結合的好、互為作用,就應該「執兩用中」重視發揮意念的作用,講究以意為帥,統領聲氣相抱,做到聲斷氣連、氣斷意連,聲、氣、意三家緊密相合,綿綿不斷,一起很好地來完成歌唱任務。若要使我們的歌唱能達到較高的層次和境界,就必須對此引起格外的重視。 2、「太極聲道」不光十分重視後天意念的運用,而且在此基礎上還非常強調以「無為而無不為」的法則來開發、挖掘、調動先天潛意識——「慧」的作用。講究的是在發聲演唱的全過程中,始終注意:一則,以先、後天「智、慧」——「意」為統帥,來準確地調節聲音,來積極、充分地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感情。說白了,就是用心來唱、用意來唱,也只有用心意來歌唱,才能真正抓住人、感染人。二則,以先、後天「智、慧」——「意」為統帥,來指揮、帶領聲氣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然後在放鬆了的軀體內及打開了的穴位、經脈通道及人體太極場中行走、衝擊、震動發聲,用以打開人體聲氣場,進而融入宇宙大統一場中。 如果我們真的能很好地研究挖掘「意」在聲樂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到聲、氣、意三者的緊密配合,那麼,在神意統領、氣聲相連綿綿不斷的情況下,就能很好地打開人體聲氣場,獲得極佳的聲音。一旦人體聲氣場和宇宙大統一場真正融合在一起,「意」就能極大程度的發揮其能動功能,甚至還可能使天地產生感應,帶動大自然一起來歌唱。這,就是「太極聲道」的高層次要求。第七節、娛樂為體 養生為用 歌唱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娛樂活動,歌唱藝術的特長就是抒發感情,「言不足而歌詠之!」。它通過音樂化的語言,盡情地抒發了現實生活中各類人的種種豐富的情感和情趣,使歌者和聽者的心靈產生共鳴,一起被歌唱所產生的藝術魅力而感染、震撼,獲得極美的藝術享受。所以,人們都喜歡唱歌:高興了么唱唱歌,抒發一下歡樂的心情;悲哀了么也不妨唱它兩句解解悶氣;像少數民族那樣以「對山歌」來談戀愛,那是更令人心曠神怡的樂事。而且,歌唱不僅能給人以美的感受,還能激勵人的志向、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德行及品位。   「太極聲道」是講究全面探討認識聲樂規律的理論,所以,除一方面重點從正常的聲樂娛樂、教育功能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外,另一方面,也關注聲樂的保健、養生等功能。特別是在聲樂訓練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對人體生物場的開發、利用,加強了對保健養生功能的挖掘和開發。做到「娛樂為體,養生為用」,使人們能在高高興興的娛樂活動中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比如說:   聽歌、唱歌,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有助於健康。常帶著微笑的感覺、常帶著喜悅興奮的心情來歌唱,面部的肌肉經常能得到活動鍛煉,會使人年青。歌唱者肺功能的開發運用也很充分,於是血里的氧氣足,再加上橫膈膜常下推加強了腸子的蠕動,於是吃得好睡得香,自然能使人健康長壽。 特別是「太極聲道」講究場共振,歌唱者處於強大的聲氣場的振動中,全身的經脈、穴位比常人開啟運用的程度更大,更容易通暢。而且,如果學會了使用全身毛孔呼吸、場呼吸的話,那麼,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呼吸、都在歌唱,可以說身上「無處不丹田」,每個細胞都會吸收、交換大宇宙場的能量,可以說全身無處不丹田。而且,五臟六腑的神經全連在脊椎上,使用「嘆氣支撐保持氣息法」,在全身自然放鬆的情況下,每當聲氣波沿著脊椎嘆落時,五臟六腑就會獲得強大的聲氣波的震動、按摩。極有利於保持內髒的健康。自然會有特別健康的體魄。而且,還可以根據音樂與宇宙自然的對應情況來進行自我身心的調理平衡和治療。   此外,物理學中還有聲光轉化之說。「太極聲道」很講究在發聲時自然地放鬆身體,有意識地讓聲氣波長期衝擊振動經脈、穴位。一旦全身經脈都能通暢,穴位都能打開,全身的先天氣都能被調動起來,全身的細胞毛孔都能暢通交換能量了,那麼,我們的聲氣也就可以光化了,聲氣場也就升級為「聲、氣、光能量場」了。此時的氣和聲波的密度加強,轉化為光波,甚至可能凝聚成高能量的物質。於是,聲音的穿透力和傳送速度大大地增加。若再加上先後天意識的作用,形成「聲、氣、光、意能量場」那麼,聲音的實用性也就增大了。比如:聲音可產生一種凝聚力,可以保健治療等等。 總之,只要方法對了,符合聲道的規律了,聲樂就能養生,所以,從事「太極聲道」研究的人一般都可獲得比較健康的體魄。綜上所述,「太極聲道」自然發聲法,它是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學習借鑒了古人、洋人和當代名師的聲樂精華和經驗,從哲學、醫學、宇宙學、人體生命科學、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研究聲樂規律的,有待科學發展後進一步實踐和驗證的潛在科學。具體說「太極聲道」自然發聲法的最大的特點是:理論上,講究人體太極生物場共振效應,講究自然、平衡,以及重視人體隱態生理系統的研究運用,放棄了「橫膈膜控制氣息法」而改用「貼、嘆、支撐——聲、氣、場調控法」;聲音上,講究「四腔通」乃至全身通,講究通暢、鬆弛、柔美、明亮、自然、穿透力強,而且真假聲、高低音以及輕重強弱音轉換、收放自如;整體上,講究歌唱者輕鬆自如,歌聲優美動聽感染力強等等。而且,用此符合自然規律的方法來發聲演唱,還能起到很好的保健養生的效果。在此,對「太極聲道」僅作簡要的初步概括,詳細內容有待於方家和同道們補充。
推薦閱讀:

楊式太極拳115式名稱
轉載:太極拳史——真相大白(3)陳氏、趙堡、唐村太極及勛掌村的「神拳」
陳氏太極拳小架之「金剛搗碓」的練法及要求
太極達人

TAG:自然 | 養生 | 發聲 | 原創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