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成美房產第一買家 去年買房花286億美元
原標題:中國投資者成美國房產「第一國際買家」 去年買房總值286億美元
《北京遇上西雅圖2》正在國內電影院熱映。藝術高於生活也緣於生活,《北京遇上西雅圖1》卻更像是發生在Grace(化名)身邊的故事。但故事現實的另外一面是,中國人當前對去美國購房的熱潮。
Grace組建了一個「赴美媽媽群」。在這個群里,媽媽們每天討論的重要話題之一就是買房子。而Grace本人也就是非常典型的赴美買房案例。
2011年,Grace赴美生下她的寶寶。當時,她關注到美國的房產,但未出手投資。隨後兩年間,美國房價開始大漲,Grace很後悔當時沒有下手。2013年年底,Grace赴美給孩子辦理證件時,果斷在德州休斯敦購置了一套房產。並與她的朋友一起在自己的房子里開辦了針對中國人的「休斯頓格蕾絲月子中心」。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的經濟發展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經濟復甦後,眾多國內投資者紛紛轉戰海外房地產市場。地產中介「我愛我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客戶已經成為美國房產的第一國際買家。僅2015年,中國買家就在美國購買了大約3.5萬套房產,總價值共計約286億美元。
中國個人購房者趨之若鶩
「我在美國休斯敦買的房子挺便宜的。」生活在北京的Grace這樣定義休斯敦的房價。
Grace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在美國的房產總價32萬美元,佔地面積為一萬平方英尺,室內使用面積4000平方英尺,有6個卧室。從她給記者展示的照片上看,這是一套環境優美的獨棟別墅,別墅後面還有一個漂亮的人工湖。
Grace認為,中國人已經形成了特有的房產投資理念,而這套理念世界通用。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房產維護保養的費用相當高。Grace稱,她的這套房子在美國每年的稅費、維護費等各項費用約一萬美元左右。其中,房地產稅5000美元左右,保險費3000-4000美元,物業管理費約600美元。
儘管如此,按照中國人的投資房產理念,這套房子的收益率也相當可觀。「我這套房子如果按照市價出租,每月租金可以租到3500美元。綜合測算下來每年的收益率可以達到7%。」Grace說。
Grace對赴美購房最保守的打算是全球化資產配置。但更有生意頭腦的她目前將這套房子利用到了最大化。Grace分別在美國和中國成立了兩家公司,將這套房子做成了一個針對中國客戶的「月子中心」。房子的6個房間針對每位中國赴美媽媽收取15萬-20萬元左右的服務費,並負責3個月的吃住行。「月子中心」的生意極好,到今年6月份為止,已經全部排滿。
Grace觀察到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在美國生完孩子的媽媽至少一半都會在美國投資一套房產。而這些個人投資者普遍的理念是,資產保值,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美國房地產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2015年3月份數據顯示(該報表每年3月份出具一份,該數據是目前最新),中國買家(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買家)購買金額從2009年的41億美元,漲到2015年的286億美元,6年間增加了6倍。中國的個人投資者已經超過加拿大,成為購買美國房產最多的外國買家,占整個美國房地產銷售額度的16%。
搜房網房天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買家最關注的海外市場排名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日本、西班牙、葡萄牙、泰國、馬來西亞、希臘。其中購房者對美國的關注度同比去年上升1.86個百分點;澳大利亞同比去年上升1.13個百分點;加拿大同比去年上升了0.99個百分點。
搜房網相關負責人稱,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目前各國的經濟情況、匯率情況對中國購房者海外置業的影響。由於美國經濟復甦,美元預計將堅挺,所以中國購房者對美國市場的關注度快速提高。而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匯率下降,也是投資入手的好時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買家的購買力非常驚人。中國買家在美國購買住宅的平均價位為83.18萬美元,以獨立屋為主,占購買比例的62%。而其他主要外國買家的平均價格只在40萬美元左右。中國買家69%是用現金購買,而不是銀行貸款為主流。
中國開發商的「商機」
Grace們對投資房產的狂熱程度並不被她的美國朋友們所理解。但這無礙中國投資者對於赴美買房的追捧。
搜房網房天下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海外購房者無處不在。2015年,中國海外購房人群城市分布中,上海佔比最高,達到11.83%,同比去年上升0.23個百分點;北京位列第二,佔比10.43%,同比去年上升0.35個百分點;深圳和廣州分別以8.56%和6.50%位列三、四位。北上廣深海外購房人群總體佔比為37.32%,一線城市海外購房群體仍然非常集中;從地域分布看,中國海外購房人群,除京津區域、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外,2015有更多中、西部區域的城市躋身海外購房者前15大城市。
而這讓中國開發商和中介服務商看到了不能忽視的機會。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5日,中國地產開發商綠地集團與美國發展商Forest City Ratner Companies(森林城公司)合作投資開發的紐約布魯克林太平洋公園項目正式開工,綠地集團在該項目持有70%股權。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達60億美元,是紐約30年來最大規模的房地產單體項目,同時也是中國房企迄今為止在美最大投資。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孫國祥出席了項目開工典禮。
加上洛杉磯綠地中心項目,綠地集團在美項目總投資額近百億美元。
中國最大的地產開發商萬科也在加快赴美腳步。2016年5月11日,在「西雅圖日」活動上,萬科與美國房地產投資和開發公司 Laconia Development 簽約,雙方將共同在美國西雅圖市核心地段開發建設一棟43層出租公寓項目。據了解,該項目接近西雅圖標誌性的太空針塔以及亞馬遜新的31萬平方米企業園區。而該項目也成為萬科在美國落地的第九個項目。
開發商之外,一些國內經紀機構也看到了國內買家海外置業的熱情。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鏈家地產、我愛我家等中介服務機構先後於去年下半年開始成立海外置業平台。
美國置業的收益與風險
但是,商機並不代表高收益。當代置業凰觀諮詢執行副總經理董公哲坦言,儘管美國主要城市的地價很便宜,相當於十年前北京的地價。但美國的建築成本相對較高,市場相對成熟穩定,最終的凈利潤率與國內目前水平相當。
董公哲稱,對開發商而言,海外投資也是有較大風險的。比如,需要開發商在一定時間內了解熟悉美國市場、法律等方面的政策等。另外,也需要掌握目標購房者的產品需求。
綠地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稱,綠地對海外市場「非常謹慎」,他認為海外市場比國內市場的風險要大很多,拓展成本也相對較高。而對於銷售額高達2000多億元的綠地,目前海外市場的貢獻僅有10%左右。
實際上,對海外投資的開發商而言,風險更多來自於政策方面。綠地在韓國濟州島的項目就曾以「損壞濟州島自然景觀」為由被叫停。
另外,對中國開發商而言,海外市場的另一難題在於營銷現場體驗難度。當代置業因此還在近期推出了「千人赴美體驗之旅」。體驗內容包括德克薩斯州的休斯敦和達拉斯兩大城市,體驗NASA、常春藤名校、醫療中心、律所、博物館和當代置業在當地開發的精品房產項目等。據說這樣的旅行當代置業需為每位有意向的購房者補貼約2萬元。
經紀機構在海外拓展方面的收益也並不高。與國人理解的房屋中介不同,海外房地產經紀人的教育水平都比較高,其中不乏畢業於中美著名大學的人才。在正式成為房地產經紀人之前,他們還必須通過美國政府組織的背景調查,經過數百小時的學習並通過嚴格的專業考試,才能拿到房地產經紀人牌照。真正入行之後,海外經紀人每隔一段時間還必須參加考試、接受再教育。
鏈家地產海外置業部負責人劉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相比海外服務高標準的要求,海外交易的佣金收益並不高。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國二手房交易傭金是由賣家支付,而非買家。相比國內高達2.5%-2.7%左右的傭金,美國二手房服務費標準往往低於1.5%。但由於客戶有海外置業需求,鏈家也需要做這樣的全球化布局。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海外置業也同樣存在風險,其痛點主要集中在無法準確獲取權威房產信息、無法有效規避投資風險、被法律和稅務問題困擾以及購房過程中存在語言交流障礙等方面。這其中,政策變動也是個人投資者擔憂的最大風險。由於中國買家對海外置業的狂熱,不少國家開始出台一些政策限制外國人購房。
推薦閱讀: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學常識(十三)
※中國特供奶泛濫能怨誰?
※美向中國猛射兩支毒箭 俄幫華拚死一搏
※盤點:著名的中國古代十大帝王陵墓
※[奇人奇事] 中國史上三個得到天下的頂級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