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百病經絡大全
治百病經絡大全:身體不舒服了,指導你拍哪條經絡!!編輯/ 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 經絡通則百病無,經絡不通則百病生,所以如何正確了解經絡走行和作用就是關鍵。 一是我們的相關疾病就是直接發生在經絡線上的,二是知道相關經絡或者內臟出問題時的表現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調理。 1.容易感冒拍肺經
肺經上班時間是早上3:00-5:00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時過敏性鼻炎及咳嗽、氣喘易發作;有嚴重氣喘患者,應在此時一般就會醒來,有的甚至再睡下去也睡不著了,這就是告訴我們肺出了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拍打雙手的肺經來進行調理。 經絡循行:手太陰肺經 主線:起於中焦(胃的地方),下有絡脈分布到大腸,轉上過胃口,上膈,通入肺,再從腋下出來,沿著大臂內上,直下肘中,沿著臂小臂內上,入手腕寸口部,進入魚際,出大指之端; 一個分支:從腕後出來,一直分布到食指端。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兩胸外上痛、打呼甚至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肩前痛,手臂內上肌肉痛、腕部太淵痛(一般抱孩子的很多)、魚際痛、大指痛或者麻。 2.頭面疾患找大腸 大腸經上班時間是早上5:00-7:00 此時最適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經常拍打大腸經在此時就會準時大便,同時也可以吃些高纖的蔬菜和水果。 經絡循行:手陽明大腸經 主線:起於食指外端,直上過合谷,沿著手臂外上,過肘外側,沿著大臂外上過肩,直達肩峰,經過肩部後側,平肩向內交於大椎,再向前下入缺盆,分布絡到肺,下膈,連接大腸; 一個分支:從鎖骨窩上頸,經過面頰,入上牙槽中,再由口內出來,交會於人中,跑到對側的鼻孔外側的迎香穴。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食指痛或麻、合谷穴痛、腕部外上痛、手臂外上肌肉痛、肩峰痛、頸側痛,上牙痛、口周長痘。 3.消化不良拍胃經
胃經上班時間是早上7:00-9:00 此時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是營養能輸送到各器官滋養臟腑的最佳時刻,這也是早餐在中醫里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就會易得相關胃的疾患,比如胃炎、胃潰瘍、胃脹等問題。 經絡循行:足陽明胃經 主線:起於鼻中,旁邊是膀胱經,下出鼻外,進入上牙槽中,再從口出來,環繞唇,下交承漿,再向外沿著下頜,一直到頰車,再上到耳前,循髮際,至額髮際角; 其一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進入胃分絡到脾; 其二支者:從缺盆直下,過乳頭到乳根,再向內距離正中1.5寸,到氣沖; 其三支者:起於胃,下循腹內,下至氣沖而合,再一起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蓋臏骨中,沿著小腿外上,下足外側,入二趾內間; 其四支者:由膝下三寸而別出,下到二趾外間; 其五支者:由腳面入大指端。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髮際痛、前額痛、耳前痛、面部長痘,下牙痛、下巴痛、鎖骨痛、胸悶、乳腺疾病(乳房正上下部位發作)、胃痛、腹部疼痛、大腿膝蓋小腿外側痛或麻、腳面痛,腳二指痛。 4.疲勞透支健脾經
脾經上班時間是上午9:00-11:00 此時是人體氣血最旺時期,所以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因此不宜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到脾,如果是脾虛者,這個時候就會很累或者犯困,可以適當拍打脾經的相關部位,比如三陰交、陰陵泉、血海來進行補養。 經絡循行:足太陰脾經 主線: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到內踝前側,沿著脛骨後側,於地機前與肝經相交,行走在膝蓋和大腿內上,入腹,進入脾分絡到胃,上膈,經過咽,分布到舌頭下面; 其支者:從胃部分出一支上膈,進入心中。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大腳趾痛或麻或者腫大或者增生或者痛風、腳內側痛或麻、內踝痛、三陰交痛、小腿中線痛、膝蓋大腿內上痛、腹部外側痛、乳房或者胸腹外側痛、咽喉痛等。 5.心煩心痛打心經
心經上班時間是中午11:00-13:00 這也是為什麼中午要吃飯的原因,很多人也說中午不宜劇烈運動,就是擔心在心經氣血充盈時,造成血脈運行紊亂,因此應適度休息,但午睡不宜過久,不然下午容易昏沉。 經絡循行:手少陰心經 主線:起於心中,下膈肌,分絡到小腸; 其一支者:從心向上過咽喉,直上進入眼睛; 其二支者:從心出來,經過肺,在腋下出來,沿著大臂內側,進入肘內側,再沿著小臂內後側,經過掌後端,到達小指尖內端。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胸悶、心前痛、腋窩痛、手臂內下痛,肘尖痛、小臂內側痛、小指痛或麻等。 6.吸收不良問小腸
小腸經上班時間是中午13:00-15:00 此時是小腸經進行清、濁及吸收的時刻,營養吸收到體內,濁物送到大腸待消化及排除體外;這個時間過後腸胃開始休息,此後的晚餐時間含蛋白質和脂肪、澱粉類高營養的食物要少量攝取,否則易在體內累積,這也是晚飯吃少的原因。 經絡循行:手太陽小腸經 主線:起於小指外端沿著手外側上腕,直上沿著小臂外下側,過肘上大臂外後側,經過肩后角,繞肩胛外側,過肩上,入缺盆,分絡到心,再由咽部下膈肌,抵達胃部,再進入小腸; 其一支者:從缺盆沿著頸,上到兩頰,至目外眥,再進入耳中; 其二支者:別頰上臉,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小指痛或麻、掌緣痛、手臂外下肌肉痛、後肩痛、肩胛痛、耳下痛、臉頰長痘、耳前痛等。 7.頸肩腰背靠膀胱 膀胱經上班時間是下午15:00-17:00 膀胱為腎之腑,兩者均屬水,因此這段時間要多補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體內廢物,以促進泌尿系統的代謝。 經絡循行:足太陽膀胱經 主線:起於目內眥,沿著額向上,交於頭頂; 其一支者:從頭頂兩側至耳上角; 其二支者:從頭頂進入分絡到腦,經過脖子,沿著脊柱抵達腰中,分絡到腎,再進入膀胱; 其三支者:從腰中部下夾脊、經過臀部進入腘窩中; 其四支者:從後髮際左右別下經過肩胛,沿著脊柱兩側,直達骶骨,從二合一進入腘窩中,向下經過小腿後部,由外踝後出來,循腳面外側,至小趾外側。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前額痛、頭頂兩側痛、腦後痛、勁後痛、後背痛、骶部痛、大腿後面痛、腳掌外側痛、小腳趾痛或麻等。 8.精力不足養腎經 腎經上班時間是下午17:00-19:00 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脈,也是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主要經絡,由於此時是工作完畢需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或者過食,可以清淡少量飲食後,適當做些舒緩的運動如散步等。 經絡循行:足少陰腎經 主線:起於小趾下面,由足心斜行向內,出於然谷沿著內踝之後,在足跟前環繞後,向上沿著小腿後側,到大腿股內後,經過脊柱,進入腎分絡到膀胱; 其一支者:從腎向上經過肝、膈,進入入肺中,沿著喉嚨,進入舌部; 其二支者:從肺出來,絡心,注入胸中。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腳底痛、腳內側痛、腳內踝痛、腿內後側痛等。 9.失眠多夢調心包 心包經上班時間是晚上19:00-21:00 心包經主瀉、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豐盛,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噁心,因此此時進餐的,建議晚餐不宜過膩,餐後要休息,運動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經絡循行:手厥陰心包經 主線:起於胸中,屬與心包絡,下膈肌,分絡到三焦; 其一支者:沿著胸部從脅部具體是腋下三寸的地方出來,上到腋部,再向下沿著大臂內側,進入肘中,行走在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端; 其二支者:由掌中分出,循小指次指端出。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胸前痛、乳腺外上痛、大臂中線痛、肘窩痛、小臂中線痛、手腕痛、手心痛、中指痛等。 10.奇難雜症理三焦
三焦經上班時間是晚上21:00-23:00 掌管人體諸氣通往各臟腑,是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特別是人體上肢,以及排水的腎臟均屬三焦經掌管範疇;此時陰盛,要安五臟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時不要特別壓迫到某側的手部,容易水腫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經絡循行:手少陽三焦經 主線:起於無名指之外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大臂外上肩,而交出膽經之後。入缺盆,分布膻中,散絡到心包,下隔肌,進入三焦; 其一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部,過耳後,直上出耳上角,再下頰至臉; 其二支者:從耳後至耳中,出走耳前,過頰部,至目外眥。循行部位易患問題:無名指痛、手臂外中線痛、鎖骨痛、耳後痛等。11.結節腫瘤通膽經 膽經上班時間是晚上23:00-1:00 此時陰氣最強,膽經會引導初起人體陽氣下降,是身體進入休養及修復的開始;熬夜會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癥狀,因此宜多休養,同時如果膽有疾病的人如膽結石、膽囊息肉等,也會在此醒來,或者無法入睡,待到12點甚至1點後才能入睡。 經絡循行:足少陽膽經 主線:起於目外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部,至肩上,再交出三焦經之後,入缺盆; 其一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眥後; 其二支者:由外眥分出,下大迎,過臉部下頰車,再下頸進入缺盆,直下胸中,經過膈肌,分絡到肝進入膽,沿著脅部內,出氣街,繞恥骨,橫入胯中; 其三支者:從缺盆下腋,沿著胸,過脅,到胯部外側,出膝蓋外側,沿著褲線直下外踝端,下過外踝之前,沿著腳面,入四腳趾外端; 其四支者:由腳面分出,入大趾,再沿著大趾骨內出,分布到腳趾甲和毛髮。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偏頭痛、耳後痛、肩井痛或木、肩前痛、兩脅部痛、胯部痛、大腿外側痛、小腿外側痛、外踝痛、腳面痛、第四腳趾痛或麻等。 12.情志憂鬱疏肝經
肝經上班時間是晚上1:00-3:00 本經有疏利三焦,通調水道的作用,且由於肝膽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休息才能使血迴流滋養肝,否則就不利肝臟排毒功能。肝經具有調節全身的血液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過度壓抑致氣血不暢。 經絡循行:足厥陰肝經 主線: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見面內上,到內踝再向上,在內踝八寸上,交脾經後,在膝蓋大腿內中走行,沿著腹股溝,入陰毛中,過生殖器,抵達小腹,連接胃,進入肝分絡到膽,再上經過膈肌,佈於肋部,再沿著喉嚨上行,入口唇周,貫穿眼睛,上到前額,與督脈會於頭頂; 其支者:從眼睛那裡下到臉頰里,環繞口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部分出一支貫穿膈肌,上注入肺。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大腳趾痛、內踝前痛、小腿內前痛、膝蓋內側痛、大腿內側中線痛、陰部痛、小腹痛、肝區痛等。 13.體弱多汗灸任脈
經絡循行:任脈是奇經八脈之一,與督、沖二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岐」。任脈行於胸腹正中,上抵頦部。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繫,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本經腧穴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症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疾病,少數腧穴有強身壯陽的作用,也可治療情志病。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會陰痛、陰部痛、小腹痛、肚臍痛、中腹痛,胸前痛、咽炎、喉嚨痛下頦痛。 14.虛寒怕冷拍督脈 經絡循行:督脈起於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後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頭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循行部位易患問題:會陰痛、痔瘡、尾骨痛、腰骶痛、腰疼、後背疼、脖子痛、頭後痛、頭頂痛、前額痛等 以上循行完全是本人自己語言表述,能力有限難免出錯,主要是因為見大家每日對何病拍何部位如此困擾,所以特點彙編此內容,以上大多說的是疼痛,其實不僅疼痛,只要是經絡線上的問題,都可以如此操作 上面主要從各經走行部位的痛症,還有易患疾患的角度去了解了應該拍打的經絡,這次的重點是講各經可以預防和主管的疾病,其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多條經絡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才會有一般情況下,我們必須拍打通用部位的做法,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對很多的疾病的針對性拍打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的。1、手少陰心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肌缺血、心慌。 神經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癲癇、神經官能症。 其他:經脈所過的肌肉痛、肋間神經痛。 2、手太陽小腸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咽痛、眼痛、耳鳴耳聾、中耳炎、腮腺炎、扁桃體炎、角膜炎、頭痛。 其他:腰扭傷、肩痛、落枕、失眠、癲癇、經脈所過關節肌肉痛。 3、足少陰腎經預防及治療的疾病: 頭面疾病:頭痛、牙痛。 其他:消化不良、泄瀉、耳鳴耳聾、腰痛、中風、休克、經脈所過的各種關節肌肉軟組織病。 4、足太陽膀胱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統:感冒、發燒、各種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統: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急慢性胃腸炎、肝炎、膽囊炎。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經痛、中風後遺症、關節炎、經脈所過的肌肉痛。 5、足厥陰肝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生殖系統疾病: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氣。 肝膽病:各種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肝脾腫大、抑鬱症。 其他:頭頂痛、頭暈眼花、各種眩暈、癲癇、胃痛等。 6、足少陽膽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肝膽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絞痛、各種慢性肝炎。 頭面五官病:頭昏、偏頭痛、面神經炎、面神經麻痹、耳鳴、耳聾、近視。 其他: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脅下痛、經脈所過處的肌肉痛。 7、足陽明胃經預防及主治的疾病: 胃腸道疾病:小兒腹瀉、胃脹、胃痛、胃下垂、急性胃痙攣、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瀉、痢疾、胃腸蠕動過慢。 頭面疾患:痤瘡、黃褐斑、頭痛、眼痛、牙痛、面神經麻痹、腮腺炎、咽炎。 其他:中風偏癱後遺症、慢性闌尾炎、乳腺增生、白細胞減少症、經脈所過的關節肌肉病。 8、足太陰脾經預防及主治的疾病: 消化系統病:消化不良、泄瀉、痢疾、便秘。 婦科病:痛經、月經不調、閉經、月經提前或錯後、盆腔炎、附件炎。 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腫。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關節炎、經脈所過的肌肉軟組織疾病。 9、手太陰肺經預防及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統病:各種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咽痛、鼻炎、流鼻血。 其他:經脈所過的關節屈伸障礙、肌肉疼。 10、手陽明大腸經預防及主治的疾病: 呼吸道病:感冒、支氣管炎、發燒、頭痛、咳嗽。 頭面疾病:頭痛、面神經炎、面肌痙攣、面癱、牙痛、麥粒腫、結膜炎、角膜炎、耳鳴、耳聾、三叉神經痛、鼻炎、鼻塞。 其他:頸椎病、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經脈所過的關節活動障礙。 11、手厥陰心包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系統:心慌、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絞痛、心肌缺血、胸悶。 其他:噁心、嘔吐、抑鬱症、中署、休克、小兒驚風、胃痛胃脹、經脈所過的關節肌肉痛。 12、手少陽三焦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耳鳴耳聾、腮腺炎、偏頭痛、面神經炎、面肌痙攣。 其他:肋間神經痛、便秘、感冒、中風後遺症、肘關節屈伸不利、經脈所過的關節和肌肉軟組織病。 13、任脈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消化系統:胃痛、消化不良、胃潰瘍。 其他:失眠、胸悶氣短、腰痛。 14、督脈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脊柱病:腰股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 其他:小兒消化不良、頭痛、發燒、中風、脫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退行性關節炎、膽囊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臟腑經絡
※經絡肢體病證>>痹證
※五指與五臟、經絡圖【反射點】
※經絡圖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