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年輕人的freestyle,就是向隅而「嘻哈」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90篇原創首發文章
「Underground只是一種風格,是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是敢說社會不公抨擊社會現狀,敢懟主流藝人。但underground也需要商業,而不是接受窮。」在愛奇藝自製的網路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爆火之後,「hip-hop」,這一誕生於美國貧民區街頭的文化形式得以在國內音樂圈從「地下」轉戰「地上」,須臾間登堂入室,完成了從「朝為越溪女」到「暮作吳宮妃」的現象級逆襲。
在此之前,在說唱藝人「大狗」的印象中,「君子固窮」仍是很多Underground Rapper(地下說唱藝人)被迫用於自我麻醉的教義。嘻哈音樂在中國是一種很小眾的舶來品,在主流音樂的語境下,hip-hop中的rap從來只能當佐料。在這個夏天,網路綜藝借著商業運作這把火點燃了國內嘻哈生態的暗流涌動,而那裡早就是一片犬牙交錯的江湖。
從hip-hop到「有嘻哈」,
冷門為何不冷?
當無數觀眾開始討論「24小時極限創作」的變態賽制、討論參賽選手的履歷和內功、甚至討論嘻哈文化本身的時候,即便不用理會播放量與微博實時熱搜數據,我們也足以得出如下結論:這部《中國有嘻哈》與之前那些以選秀為內容主線的真人秀劇集存在著一些深刻的不同。《中國有嘻哈》以小眾元素為藍本,卻在這樣一個浮躁的年代引起了更多的討論和關注,其成功絕非偶然。它搭上了「深刻洞悉時代與受眾」這艘船,而並非是借了「文化推廣」那支箭。
比起立意高遠或承繼絕學,接地氣的東西顯然在這個年代更有市場。內地綜藝節目素來對「匡扶」的動作興味索然,更無暇「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那是《戰狼2》的分內事。《中國有嘻哈》只想在娛樂綜藝這一方深潭中釐清水與舟的關係,至於「嘻哈」在國內是否真如部分評論所稱屬於分眾化的符號,這並不重要。畢竟沒多少人會真的關心「嘻哈精神」,大家要的是娛樂精神,只要把它擺上檯面的時候能有收視率,小眾便不會小、冷門便不會冷。主流商業報道把註定會成功的《中國有嘻哈》稱之為「一場豪賭」,其實是映襯出過去很多年靠煽情、噱頭來吸引注意力的內地綜藝節目在策劃和製作上的鼠目寸光與原地踏步。
話雖如此,成功經驗還是要總結。談到節目的爆紅,《中國有嘻哈》的總導演車澈表示,綜藝節目就像電影,有衝突、戲劇和情懷,標準人所共知,但還是存在優劣之分。《中國有嘻哈》「優」在內外兩點,「內」在於賽制刺激緊張、選手特性鮮明、同類節目稀缺,一言蔽之是為獵奇;「外」則在於它扮演了一種文化工具的角色,這個框架合理、細節合理、一切合理的嘻哈選秀場並非是對選秀節目功能性情節點的一次機械組裝,它真正地讓在城市生活中生存空間被極度擠壓、很難樹立自我社會標識的當代年輕人找到了一份定位與寄託。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有深諳嘻哈之道的先知大咖對節目略有微詞,但也只是針對內容本身,沒有誰批判《中國有嘻哈》的創意屬於「娛樂至死」的範疇。原因也很簡單:其一,節目鎖定的青年文化早已厭倦了正襟危坐的說教,他們寧願從一開始相信符合劇作法的虛構里有對生活、人物以及情感的深刻表達;其二,《中國有嘻哈》的敘事邏輯和角色建構比以往扁平的、缺乏內功支撐的網綜選秀更能體現一份代入感,這得益於rap本身的衝擊力與爆發力;其三,把酷炫座駕、誘人鮮肉、刺激音樂、流行服飾以及對同伴的競爭意識扔給年輕人的本就不是娛樂行業,它們的確沒有培養年輕人判斷力的義務,但也不至於在時代的今天處心積慮地消磨後者的思考。
地上與地下,
rapper們點燃了什麼?
當媒體瘋狂地為眼下這個成功的商業案例賦予「創世紀」意義乃至「圈地」命題時,也有中立之聲如是形容它帶來的這股蔓延在朋友圈與微博上的「嘻哈熱」——「今年聽嘻哈的跟去年聽民謠的是同一批人」,個中意思不言自明。雖說把「看熱鬧」與「受影響」等同是盲目樂觀的行為,但筆者認為即便聽嘻哈的和聽民謠的是同一批人,《中國有嘻哈》在她們身上所產生的化學作用都一定區別於以往。那些在快節奏的freestyle中宣洩情緒的rapper(說唱藝人)們到底給觀眾帶來了什麼?或許是一種「讓圍觀改變圍觀者」的可能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rapper是不是靈魂歌手並不重要,嘻哈精神更深層次的承載也無足輕重,重要的是作為觀眾的年輕一代能在精心編排的演出中看到自我的倒影。歌詞中隨處可見年輕人那種倔強而自信的張力、對理想的追求與堅持、對不公正的社會現狀的揭示和批判。這是rap的力量,它不會令你陷入《畢業生》和那首《The Sound of Silence》式的傷感,它直接、生猛、撲面而來。它在摔杯為號的同時就替你簽好了投名狀,它的Flow(心流)即是帶你用一種下意識都無從抗拒的節奏直視所有年輕人註定避不開的迷茫與挫折。
熱追《中國有嘻哈》的年輕一代,對台上身經百戰的rapper們連珠炮般表現出的「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當前者面對生活的重壓,也一定想複製那份火與冰的結合——激憤時比火熾、沉默時比冰酷。如果說《中國有嘻哈》真的注意到了什麼,那就是注意到了在「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vs精神與靈魂的停滯焦慮」這對矛盾擠壓下的年輕人更需要進行徹底的表達。這份被壓抑著的、渴望表達的夙願是最肥沃的土壤,rapper們叫嚷著的「不信命」是及時雨、亦是良心肥。《中國有嘻哈》的創新絕非僅體現在參賽選手均具有唱作能力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他們創作的內容時刻提醒著聽眾——你應當成為自己的主宰,每個人應當決定自己生命中所有一鳴驚人的時刻。
那些缺乏機會、感受不到公平、需要表達、充滿焦慮的年輕人構成了「嘻哈」這把星星之火燎原的群眾基礎,它立刻就能與「中二病」和「喪文化」會師,暗窗地道、互為犄角。正典重論忙著批判年輕人陷於犬儒與頹唐,卻忽視了沉浸者身上那種再努力也難以打破固化劇本的絕望:發展前景迷茫、前進道路曲折、追求成功而不可得,即便費盡解數博得一寸「小確幸」,也不得不接受整片人生的「大失去」。正所謂等死不如作死、作死不如躺屍,這種虛擬端的消極態度正是年輕人對於現實世界的一種溫和反抗。
而當越來越多的網路流行詞因「有傷大雅」與「有礙觀瞻」被剔除掉後,「嘻哈」成了年輕人亞文化中的新天地,那個嚴苛板正、慣於說教的術語系統此刻還遠未匹配出侵蝕和曲解的密碼。「嘻哈」音樂正是利用了這個空間差和時間差,得以躲進小樓,以一種躍馬揚鞭的姿態書寫他們眼中的萬馬齊喑與指皂為白。
「嘻哈」或許不「善」,但絕對符合「理」。經過商業包裝的《中國有嘻哈》還不足以體現hip-hop精神的全部,它更原始的潛能還在underground。有位地下說唱藝人講道,早期的hip-hop就像地下搖滾樂,其傳遞的信息、氣質以及背靠的價值觀離文學藝術很近,那種很酷的東西沒辦法從主流娛樂和課堂教育中得到——「有一些是知識分子立場和精英的,有些則非常草根,但實際上很有藝術性。現在大家對這些不太care,一切往娛樂和利益最大化那邊去了。」所以在更先鋒、更隱蔽的「嘻哈」老炮兒看來,old school和new school永遠要博弈,地上地下永遠要diss(不尊重、輕視)。他們不登「地上」的擂台,是因為即便初衷是去改變主流,但也難免落入主流商業娛樂文化的溫吞套路,從而有力難為。
即便國內嘻哈的地上化方興未艾,難以同美韓已臻完備的體系相較,但它卻從來都比地下的嘻哈更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性。不考慮審查的因素,前者的量級也更靠近傳統套路,而非黑市籠斗或者職業拳壇。但若有old school帶著原始的草莽勁來打這個擂台,恐怕不僅難以撐過回合,還會背上「過時」之名。因為評判標準變了,年輕觀眾更在乎的是誰更快而不是誰更深刻,不祧(tiāo)之祖們在形式上反而無法比鮮肉們更接近傳奇,他們的「有內容」未必是《中國有嘻哈》的受眾們期待的那種內容,他們只配被遙尊、被奉以禮節性的敬意。老炮兒們曾經也感受過這種被裹挾的受歡迎,但他們似乎並不買賬——「然後就TM火了!這就是中國市場,特別討厭這種東西,跟音樂一點關係都沒有!」
被許可的freestyle,
只是貌似擾攘的淺斟低唱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國內的嘻哈只能以「有嘻哈」的形式存在而不能以有「嘻哈」的立場存在的時候,《中國有嘻哈》就沒法不火了。潛台詞是,娛樂可以,啟蒙免談。關鍵並不在於內容形式的分野,而在於什麼樣的內容在「見天日」的時候才有生存空間。「地上」勢力在進行自我閹割後完成了對「地下」的顛覆和清算,當然這對關係可以表達得更溫和:好比古典足球時期的傳奇巨星,註定會被現代足球的法則所淘汰,沒人關心古為今替之間蒸發掉了什麼。
在這個新老交替的過程中,走近大眾視野乃至於入主主流音樂圈層的「嘻哈」徹底樹立了自己的新freestyle,它的確是一種freestyle,但恐怕和free已經沒有多少關係。嘻哈鮮肉們從固有視聽分配給他們的逼仄境遇中拔地而起,但嘻哈精神卻難稱浴火重生,相反它寫滿了局限。Rap歌詞中嘲弄救世主和神仙皇帝的部分愈發沖淡,上位的旋律則是只要有money,人人都可做帝王神仙。也難怪有人指責《中國有嘻哈》只是帶劇情的快手「喊麥」,rapper們不再熱衷於成為「義軍領袖」,相反他們正勤學苦練如何被現實招安。他們對振臂高呼的動作越來越陌生,對彎腰開車門的姿態越來越熟稔,就好像那車越勝過法拉利他們就會越體面。比起偏安江南的太平軍,他們從一開始就更像良莠不齊的義和團。一位仍處於「地下」的說唱藝人看來:一個rapper的處境可以在地上,但美學取向可以不在地上。真正地下的美學取向是自知理念不可能被大眾接受,於是陷入想火又不想火的兩難選擇。「唯一讓我覺得有點兒遺憾的是,很多人已經沒有所謂地下的獨特堅持和審美了。」現實正如他所看到的,很多rapper處境尚在地下,美學取向已在為地上練兵。
維護freestyle的純粹與草莽,同時清楚修正主義的收益與代價,嘻哈老炮兒們「自絕於」時代的守舊值得尊敬,因為他們明白必須妥協掉的東西正是嘻哈最本質的那一小塊。嘻哈新貴們同樣明白邁出這一步的重量,但他們很輕易地就邁出去了。他們站上了浪潮,卻更像垮掉的一代,他們非常識時務、擅長為妥協賦予意義,他們看清界限的唯一目的就是調整自己踏過界限的步伐。他們不想當教父,也不想當仙兒,他們「把握物質,並被物質把握」。他們就像一張信用卡,物質、冷漠、準確,可以為物慾隨時透支,卻從不會為感性的命題奮不顧身。在他們張揚的flag(旗幟)後面,愈發難找到可供兼容世態萬象的蛛絲馬跡。這些架空現實的先鋒符號越來越欠缺思考的能力與意識,他們站在台上、動感十足,精神上早已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對通行規則的順從。嘻哈鮮肉們貌似擾攘的行徑本質上是懂分寸的,他們把更多心有猛虎的年輕人招致麾下,並發給他們一桿桿經過消聲處理的傳聲筒。他們喊出過屬於個體的聲音,但當個體變成集體之後,他們會趕在第一時間繳械,把逐利變成新的宗教。他們和憑藉歌詞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前輩分處不同的星球,倒是延續了缺乏自由空間與獨立意識的本國舊式文人的無力與虛弱。
鮑鵬山先生在《從向隅而泣到向隅而笑》一文中記述的漢代文學家揚雄便是此中例子,在鮑先生的觀察中,這個寫過《逐貧賦》與《解嘲》、被迫退守「純學問」一隅的揚子雖有正麵價值,但他留給後世的負面影響更重。比如用對現實的解釋替代現實、用精神粉飾苦難、用貶低得不到的東西來擺脫挫折感,更逼仄處則是「面對強大的外部壓力、咀嚼自身的失敗,而產生精神上的保護性的幻覺」。那些寧彎不折、寧全勿碎的嘻哈藝人們即便不知道揚雄是誰,但他們冥冥中卻深諳後者文章的「精髓」,他們甚至不再熱衷標榜自己「恬於勢利」,而是以迅雷之勢把「向前」與「向錢」划上一道等號。
他們當然算不上hip-hop界的揚子,充其量只是rap圈裡的柳三變。既然不能懷疑一切,於是願把浮名換作淺斟低唱。嘻哈新貴永遠是時代的鮮肉,他們無意於化身先鋒在真正的禁區完成突破與撕裂,他們只想千人一面地穩坐看台,揮舞只關情緒無關主義的旗幟,注視著一切的停滯和倒退。勁爆freestyle掩護下的rapper們,當然沒有向隅而泣,他們是在向隅而「嘻哈」,這個定義酷而體面。
當然,這些才紅起來的rapper們絕不是社會的價值觀沒能變多元的始作俑者,他們只是規則的附庸。與其指責他們的無鐵肩而有媚骨,不如提醒從根本上把持風向標的人去反躬自問。當然後一件事太耗成本,rapper們就很懂這個道理,他們只方便在微博上懟一懟黃牛,這幾乎構成了他們伸胳膊伸腿的極限外延。更多的時候,他們在自我圈就的一隅用最暴烈的freestyle衝破畫地為牢與作繭自縛,他們正變成民謠歌手李志筆下的那種「見死不救吃喝拉撒的動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推薦閱讀:
※年輕人脫髮是怎麼回事
※善用一天24小時,比爾蓋茨給年輕人的2大忠告
※物價飛漲年輕人結婚靠父母 80後淪為新貧
※《卧談會有趣》解鎖95後綜藝新姿勢,一檔電視綜藝怎麼打破年輕人結界?
※35歲前要做的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