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纏絲勁的基本知識詳解
07-15
纏絲勁按其性能可分為兩種基本的纏絲:一種是掌心由內往外翻的順纏絲,順纏絲內絕大多數是棚勁。另一種是掌心由外往內翻的逆纏絲,逆纏絲內絕大多數是捋勁。這兩種纏絲存在於太極拳運動的一切過程中,並貫串始終。因此,在一切運動過程中,皆包含著棚捋二勁的相互變化。它們是太極拳運動中的基本矛盾,同時又互為一體。在這兩個纏絲之下,因方位不同和變換各異,又分出五對不同的方位纏絲,使運動的平面圈變成立體圓,這正是太極拳螺旋運動所必具的特色。 太極拳有了一對基本纏絲,再加上左右纏、上下纏、里外纏、大小纏和進退纏這五對方位纏絲,練拳時才有左右逢源,連隨於人的節節貫串和周身一家的整體力量,以滿足醫療健身和實戰技擊上的特殊需要。因此,太極拳每一個拳式,在順逆基本纏絲的基礎上,至少要有三對方位纏絲結合一起進行運動。只要掌握這個規律,就可使動作在劃弧線的運動時有了一定的依據,不論是學習或是糾正拳式,也就容易多了。在練拳時如果感到某一動作有不得勢或不得勁處,就可以纏絲勁之依據來糾正了。所以掌握了纏絲勁法,就是掌握了自我糾正的工具。 例如:「運手」這一拳式在十三勢內是唯一包含雙順轉雙逆左右大纏絲的動作,在運動時,兩手的基本纏絲是掌心由內往外的順纏絲轉成由外往內的逆纏絲,它的方位纏絲是左右,上下和微向里外。左右上下是一個平面圈,若再使劃圈微向里外,就可成為一條空間曲線的立體圈。再例如:「白鶴亮翅」它的基本纏絲是一順一逆,這是拳架內比較多的一種纏絲,它的方位纏絲是左右、上下和大小,因為一順一逆在左手是向里、向下的逆纏絲勁,在右手是向外、向上的順纏絲勁,兩者合起來在兩膊相系的要求下成為右上左下的一個「右順左逆」分棚圈。 由此看來,太極拳雖然轉換各別,變化無窮,但從它基本纏絲來分析,就極其簡單了。即:所有的拳式概不外乎「雙順纏絲」,「雙逆纏絲」及「一順一逆纏絲」這三種組合。若按此法經常分析和捉摸自己常走的拳架,並且列成表就可以成為自己修改拳架的依據,有了這種依據,則可分清勁別,做到內外相合,節節貫串,在提高彈性的基礎上,達到姿勢正確的要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武當太極拳的修鍊
※什麼樣的身體適合練太極,太極拳被譽為身心的保鮮劑
※太極拳主要動作規格和風格特點
※【陳雄聊太極拳 48】沉肩墜肘與「臂如棉裹鐵」
※丹田內轉法是太極拳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