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國古代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的提升

中國古代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的提升

李勇剛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教師

課程前言

今天我們講一下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的提升這個話題。經典是常讀常新的書,經典閱讀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今天我們也不求在這個話題當中談出多少的新意,但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能夠輕輕打開經典的大門。這道門雖然有些厚重,但卻並不難以開啟,而且推開以後,你會發現一個不太熟悉卻有似曾相識的一片新天地。

一、關於經典與人文素養

(一)關於經典

第一個問題,關於經典與人文素養。何為經典?這個概念跟國學一樣,其實本身都不大好定義的,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這麼說,「經者,織也」、「典者,五帝之書也」、「典者,大冊也」,所謂的經典其實是指那些超越時空局限,對人類社會引起持續震撼力的偉大著作。義大利有一位文學家伊塔洛·卡爾維諾他對經典作品有一個描述,說:「一部經典作品是每一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就似曾相識的感覺。經典的這種特質和作用是其他的信息載體所不能媲美的。

每一個民族的思想發展和文化的發展都和它的經典是分不開的。如中華文化當中孔孟老莊、唐詩宋詞,在西方文化當中《荷馬史詩》、《聖經》,包括後來《獨立宣言》、《人權宣言》,而在印度文化當中有吠陀、奧義書等,而伊斯蘭教還很尊重《古蘭經》,也是一樣。經典在每個偉大文化歷史上都取得的至關重要的奠基與引領的作用,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文化的重要要素。

我們可以看一下哈佛大學的校訓,哈佛大學的校訓說:「與伯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與真理為友。」這個校訓其實是在反覆地提醒哈佛的學子要不斷地回溯經典,與伯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師進行跨時空的對話來獲得某種精神滋養和靈魂的洗禮。關於經典,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也就想講一些很小的內容來談一談。

(二)關於人文素養

第二,關於人文素養。在中國的典籍當中,「人文」兩個字最先出現在《易經》當中,《易經》在解釋賁卦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這個詞一開始最跟「天文」相對的,「天文」不是我們現今天文學的意義,天上的日月星辰,它還不完全是這個意思,它是指自然界運行的表徵和法則。而「人文」則是人類社會運行的表徵和法則。

具體而言,「人文」的主要內涵是指一種以禮樂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文明社會。人文,一方面重視人的內在修養,另一方面也強調運用禮樂儀等方式對人進行培養。「天文」既然跟「人文」相對,各自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天文」是陰陽剛柔,而「人文」是禮樂教化。

其實由《易經》這句話來延伸出另外一個詞,由「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句話延伸出來的另外一個詞為「文化」,我們現在的「文化」就是這麼來的,這個「文化」主要是與「武化」相對的。「文化」它是用啟發式的自覺方式去感化人,而「武化」是用暴力強制的方式來教訓人。這是「人文」兩個字在中國典籍當中的解釋。

而在西方「人文」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拉丁文當中,它是指人性修養。近代以來,這個「人文」主要是與「科學」相對應。「人文」與「科學」作為不同的學科,「人文」是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以此為對象,回答的是應當是什麼的這樣一個問題。人生應當怎樣過才有意義?目的是提供價值理性、塑造理想的人、健全的人,而「科學」的對象是外在的世界,自然世界、物質世界,「科學」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其目的是提供工具理性,要認識自然規律,發展生產,提高物質生活。在今天,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現在iPhone6也都出來了,這本來是給人類發展帶來優越的物質基礎,但如果我們沉迷在這種物質享受當中,把這種手段當做目的而忽視了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潛能全面發展的話是本末倒置了,現在社會上功利主義橫行,價值取向偏軌,道德修養滑坡,環境問題突出,我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環境都受到了威脅,而在教育領域,功利色彩也日益濃厚,教學育人的教育成了職業教育,本來教育是要用以教學育人的,結果是成了一種職業教育。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人們又開始重視起人文教育的這樣一個概念。這是關於人文素養我想講的一些內容。

二、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

下面第二個大方面,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從三個方面講。第一個,為什麼讀;第二個,讀什麼;第三個,怎麼讀。這三個問題的邏輯非常簡單,為什麼讀;讀什麼;怎麼讀?但我們不想從理論上來解決問題,只是給大家講一些例子,試圖給大家一些啟示。

(一)為什麼讀

為什麼讀的第一個例子,《偉大的書》的作者大衛·丹比的例子。《偉大的書》在西方也是一本很有影響的書,這位作者大衛·丹比他還是美國紐約雜誌的電影評論家,由於對於商業文化、媒介信息的研究,對解決個人中年之後產生心理危機的需要,這位大衛·丹比突然回到母校哥倫比亞大學重修了兩門本科生的必修課(文學人文課、當代文明課),這位大衛·丹比希望通過接觸久違的偉大思想、偉大作家來重新界定自我的本質,重新掌握真正的富有價值的知識分子的話語,從而徹底改變他之前的一個現狀或之前困擾他的一個問題,問題是只擁有信息而沒有知識,只擁有觀點而沒有原則,只擁有本能而沒有信念,這是第一個大衛·丹比的例子。

第二個,世界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例子。托爾斯泰寫過《復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在他寫出這些世界名著之後,他的思想一度陷入了苦悶和彷徨當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說:「在探索生命問題的答案過程中,我的感受和一個在森林中迷路人的感覺完全相同。」這個托爾斯泰感覺自己的人生迷路了,怎麼辦?正是在這時候他閱讀了中國古代的經典——老子的《道德經》,老子的博大智慧和精深思想,實現了彷徨中的托爾斯泰豁然開朗,他在日記當中有這麼一句話,他說:「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這是托爾斯泰讀老子之後的一個重要的對於水的感悟。他還深有感觸地說:「同老子一樣,順應自然法則,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順應自然法則就是智慧、力量和生命。這是托爾斯泰的一個例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其實都有必要一些人文經典來滋養自己的心靈,對抵禦日常生活當中的瑣碎或走出生命中的瓶頸。像托爾斯泰這樣的世界級的大文豪都不免有苦悶的時候,他都還需要從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再看我們國內許多的老一輩的專家學者,就算他們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也都具有相當深厚的國學修養,他們在國學上的造詣甚至不比他們在科學上的造詣差多少。如著名的自然科學家丁文江、竺可楨、李四光、吳大猷都是這種情況。而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就更具代表性,楊振寧曾經在自己的書當中回憶說,有一年初中放假的時候,他父親請了一位歷史學的博士給他講《孟子》,父親不僅讓這個人給他講,還要求楊振寧把《孟子》背下來。楊振寧說當時的他沒有選擇說「不」的權利與勇氣,只好勉為其難,把整本《孟子》裝進記憶當中,看來他當時也是不想背的,但他上了大學之後,他學習自然科學一路走來極為順利,並獲得了國際的肯定,說來奇怪的是,他年幼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後居然成為他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孟子》在他的心目當中形成了一套價值系統,所以每當楊振寧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孟子好像都能給他提供答案。所以,影響他最深的還不是他最專長的物理學,還是二千多來孟子的思想。楊振寧說,幼年時候有機會學到孟子,遠比我父親那時候找一個人來教我微積分有用得多。讀經典有沒有用?我們說它無用,無用之大用,其實也很有用。

而且楊振寧在科學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他也得益於中國古代的文化理念,他說,我之所以懷疑O.Laporte的奇偶不滅定律,這和我在西南聯大讀《易經》的心得有關,因為《易經》當中既有陰、陽相似的道理,同時卻也有陰陽消長或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剝久必復、否極泰來的道理,這是《易經》對於楊振寧在科學研究重大思路形成的一個重要啟示。

著名的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先生曾經說,人文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會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民族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不打自垮。所以,楊叔子要求他的博士生在論文答辯之前要背誦《老子》和《論語》,他的博士生都是學自然科學的,卻都要背誦《老子》和《論語》,不背《老子》、《論語》,《老子》、《論語》不過關,楊叔子說休想戴博士帽。

近一些年來,中國學生由於升學、就業等問題的困擾,功利性的閱讀逐漸代替了經典的閱讀,何為功利性的閱讀?功利性的閱讀主要是指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升學而展開的讀書活動,所讀的書都是一些教材、考試輔導書籍,這些書用完了之後往往都束之高閣或當做廢品處理掉。還有報道說很多學生考試完了之後就直接把書扔了,撕了玩。錢理群先生曾經尖銳地指出:現代社會越來越物質化、功利化,在這樣一個實利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時代里,人的心靈越來越粗糙,喪失了對美的感悟能力,精神沒有了,心靈的根失去了。而沒有經典名著這樣的心靈,它是粗糙且乾枯的,這樣的心靈無法感受宇宙的奧妙與無窮,世界的偉大與深邃,生活的美麗與痛苦。

在2007年4月23號那一天是世界讀書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功利性閱讀正在破壞中國孩子的閱讀品位和胃口》,這篇文章指出要把青少年的功利性閱讀和經典閱讀區分開來,對於青少年而言讀書不能僅僅為了考試,而更應該從經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力量以改變人生。所以,這是第一個方面的問題,為什麼要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

(二)讀什麼

第二個小問題,讀什麼?你說讀,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很重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汗牛充棟、卷帙浩繁,你要放開架勢來讀的話,怎麼樣去下手?

1、胡適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1923年胡適為將要赴國外留學的清華學生開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以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國故常識,書目是讀書的一個很方便的階梯,這個書目分為工具、思想史、文學史三個部分,這是14種工具書當中,甚至包括《世界大事年表》、《佛學大辭典》等。而思想史書目有92種,包括先秦諸子、佛經、理學,還有當時的人梁啟超、康有為、章太炎的著作也收進去了,當然還有胡適本人的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而文學史書目有78部,其中歷來被視為俚俗低下的元曲、雜劇、傳奇、話本、小說也佔了將近一半的篇幅。我們這就很奇怪,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健將,按理說他對傳統應沒那麼感冒,卻沒想到他不僅去整理國故,他說要清理垃圾,結果他還開了這麼多的國學書目。

2、梁啟超的真正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但就算胡適開了這樣一個國學書目,梁啟超還嫌他開得文不對題,還經常說胡適書目里沒有史書,所以梁啟超也給當時的學生開了一個最低限度的書目,他這個最低限度的書目也是卷帙浩繁,很大一堆。後來考慮到青年學生課程繁重,專業又有差別,所以梁啟超他又精益求精,理出了一份真正之最低限度的書目,這個書目包括這些書:《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

他還說,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就這樣的一大堆書目,梁啟超最後他說,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皆須一讀(你無論是工科的、理科的,都需要讀一讀)。如果不讀怎麼辦?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按照他這個中國學人的標準,現在我坐在這裡,我都感到汗顏,這些書我也沒有真的全部讀過了嗎,也沒有。

3、經史子集

但我們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天的國學土壤確實跟梁啟超、胡適那時是沒法比的。那我們今天要去讀國學的書,讀傳統的經典,我們應該怎麼辦?所有我們還是需要從總體上了解一下我們的傳統典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面貌。中國古代的典籍有一個分類,最開始是「七略」,分成七個部分,後來又分成「四部」,一開始稱甲乙丙丁,後來又稱作經史子集,按照我的老師樓宇烈先生的看法,這四部書是各有各的妙用,有什麼妙用?

樓先生主要這麼講,「經」跟「常」是通假的,是「經常」的意思,「經」是需要反覆閱讀的書,「經」是常讀常新的書。讀經書有一個功用,能讓我們明天理,知人道。「經」包括儒家一開始主要推崇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到漢代開始稱為「五經」,因為《樂經》亡佚了,所以後來是「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就這麼流傳下來了。後來又在「五經」的基礎上加上了《孝經》、《爾雅》。《孝經》是一部解釋字義的書,或訓詁的書,就像現在的字典、辭典一類。「五經」加上這兩經就變成了「七經」,再後來又將《論語》跟《孟子》加進去,又從「七經」變成的「九經」,再後來,學者們又把《春秋經》的三傳,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也算進去,又增加兩部,因為春秋,這三部就不單算了,這樣就形成了「十一經」。後來對於禮又有「三禮」,因為之前主要是《禮記》,然後《禮記》所解釋的那本書是《儀禮》,還有一部記載周代官場的書叫《周禮》,總共算上《周禮》、《儀禮》、《禮記》是三本書,也加進去了,所以到了後來明清時期就形成了十三經,這十三經主要有《詩經》、《書經》、《禮記》、《易經》、《孝經》、《爾雅》、《孟子》、《論語》、《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主要是十三經的內容。

在儒家根源性的經典當中,我們嘗嘗還會提到「四書五經」,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結構儒家中最根本、最根源性的經典,是對於五經的一個提煉。有人稱它為「六經之階梯」,學習六經或五經的一個入門。這「四書」,除了《論語》、《孟子》之外,另外兩個《大學》和《中庸》都是從《禮記》裡面提出來的,宋代理學家稱之為「四子書」,我們看這四本書中《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寫的,記錄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大學》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和他的門人寫的,記載的是他們的一些言行、言論。而《中庸》是曾子的弟子、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的。《孟子》當然是孟子作的,孟子被認為是子思學生的學生,這連貫起來,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再到孟子,就被稱為「四子書」,這是經部的一個主要情況。

史部是主要是用來分清楚歷史事實的,它不像經部,經部是用來求道的。讀史書是為了通古今,知興替。我們讀古書就可以知道各個朝代是如何興起、如何衰落的。《三字經》當中有一個說法是「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用銅鏡來照,可以看看衣服有沒有穿好,扣子有沒有扣歪,然後以史為鑒,就知道這個社會、一個國家是如何興起、如何衰落下去的,而以史為鑒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特色。當然史部的主幹是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

子部的情況。先秦的時候有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所以讀子書也很重要,讀子書的意義是「游百家,增智慧」(「游泳」在百家當中來涵養、增加我們的智慧。而這個百家都是從經當中發展起來的,都是古人讀了經書來談他們的體會。子書有一個重要特點,它都是一些思想家的著作,這是子部大概的情況。

集部主要是文集,把作品收集在一起,文集又分總集跟別集。總集是把某一類、某一個時代的都編在一起就稱為總集。子部更偏重思想,集部就涉及到了文藝,而文藝倒過來講是藝文,藝文在古代是一個很大的類別,「文」是文章,「藝」是「技藝」,傳統的藝至少包括三個大方面:文藝、武藝和技藝。這個「藝」的作用是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健康和豐富。讀集部這些藝文的作用概括為長見識、養性情。

和現在相對比較繁瑣的學科分類比起來,經史子集的分類似乎比較簡單。但是這四個大的分類所透出來的思想內涵卻非常豐富,總結起來,讀經書是明天理,知人道,讀史書是通古今,知興替,讀子書是游百家,增智慧,讀集書是長見識,養性情。這是經史子集的一個分類。

從這個分類當中可見,中國典籍雖然是卷帙浩繁,數量繁多,但是統之有序,統之有序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述而不作;第二,理念相通。何為述而不作?孔子有話:通過闡發前代人的經典或是前人論述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很謙虛地說這個書不是我作的,我是在闡發前代人的論述或思想,但在這個闡發的過程當中,我對我自己的思想就有一個表達。這是中國的典籍能夠統之有序的第一個原因,述而不作。第二個原因,理念相通。我們的分類不像現在這樣有細密的分科,而是相互之間有交叉和貫通,他們在理念上是相通的。所以,因為這兩個特點就使得中國文化逐漸最後匯聚成了幾部有根源性影響的著作。如果我們實事求是地看的話有幾部根源性的著作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源頭來幫我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和根本內容。

4、樓宇烈的「三玄、四書、五經」和「九經、三論、一錄」

按照樓宇烈先生的概括,很有意思,稱為「三、四、五」(三玄、四書、五經)。「三玄」是《老子》、《莊子》、《周易》,「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周易》、「三禮」(《周禮》、《儀禮》和《禮記》)、《書經》、《詩經》、「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這看起來是12本書,但在「五經」里,《周易》跟「三玄」里的《周易》是重複的,減掉一個就是11本書。然後「四書」裡面的《大學》和《中庸》我們可以將它歸到《禮記》中去,然後又減掉了2本,等於是9本。所以在樓先生看來,這9本書就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根源性典籍。所以,如果說我們現在的國學土壤不再深入,或從小的國學教育較欠缺且現在的時間又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要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精神這樣一個「三玄、四書、五經」的提法或許值得大家參考。

當然除了這「三玄、四書、五經」,樓先生還針對佛教提出「九經、三論、一錄」的說法。佛教的「九經」包括《金剛經》(含《心經》)、《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阿彌陀經》、《維摩詰經》、《楞嚴經》、《圓覺經》、《壇經》,這是佛教的「九經」。「三論」是《中論》、《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這是「三論」。「一錄」是指《景德傳燈錄》,這對於佛教典籍的閱讀很有指導意義。

但樓先生還是主要強調「三玄、四書、五經」這9本書,他認為如果不了解這9本書就很難了解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反之,即使了解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不能將它們統攝到這9本書裡面去的話,也把握不住中國文化的理論基礎和核心的價值觀念。所以這9本書統領了整個的中國文化,是我們把握中國文化根本精神的必讀書,這「三玄、四書、五經」可以值得大家在讀書的時候作一個參考。這是第二個,讀什麼的問題。

(三)怎麼讀

1、直接閱讀原著

解決了讀什麼的問題,那我們就再看第三個問題,怎麼讀?我們讀古書,讀經典要和現在讀其他的書一樣嗎?讀功利的書一樣嗎?當然不是。在這個讀圖的時代,我們讀圖看圖也成為了接受知識的主要方式,取代傳統的閱讀,感官的愉悅取代了嚴肅思考,快樂的原則取代了理想的原則。我們在聲色光影的氛圍當中,幾十萬字的長篇劇作也可以兩個小時就得到直觀的呈現,好像很輕鬆地享受完了。相比之下,白紙黑字的經典著作就顯得非常地枯燥乏味,但經典固然是枯燥乏味的嗎?其實經典有兩個方面的重要特徵,一個是持久不衰的經典魅力,第二個是不可窮盡的經典的張力,這兩個特徵就決定的經典閱讀根本就不同於適用性的閱讀、功利性的閱讀、娛樂性的時尚閱讀,經典的閱讀就像學習游泳一樣,你必須親自下水自己去游泳,自己會獲得最原始的體驗,而不是聽游泳教練在水邊上跟你說了半天,你還是不敢下水。黃俊宇先生對此有一個說法,他說:「相對於套裝的知識(即概念、通論、通史等很多大學裡開的課程)而言,從原點或實驗室中經由十道程序而獲得的知識,雖然未必與學界中已經普遍公示的知識完全合拍,但卻具有較大的原創力與思考力。」他這個說法其實對於閱讀經典而言也是實用的。叔本華還有一個相關的論述,說:「只有從那些哲學思想的首創那裡,人們才能接受哲學思想,因此誰要是嚮往哲學,就得親自到原著那肅穆的聖地去尋找永垂不朽的大師。」他這個說法是針對哲學的,但同樣也適合於經典閱讀。我們只有切身地去讀,才能夠完成知識的內化,完成個體精神的修鍊與提升。

2、高聲誦讀或者吟誦

直接閱讀,怎麼樣直接去讀?是這麼閉著嘴去默讀,還是張開嘴大聲去讀?理想的經典閱讀的方式,首先強調的是直接閱讀文本原文,甚至是高聲誦讀或者吟誦。很多年前我看過《白鹿原》這部小說,裡面的很多情節說實話到現在我已經忘記了,但是有一個情節我記得特別清楚,就裡面有一個教私塾的朱先生,也是當地的鄉紳,這位朱先生每天清早起來的時候,他就會在戶外高聲地誦讀一些經典的文章。那個情節我到現在都記得非常清楚,在朱先生的讀書裡面有一種與天地宇宙相通的氣息在其中,也正是因為他養成這樣一種氣息,他作為一個鄉紳,在白鹿原那個地方,他才能在當地起到一個特殊的維繫當地社會的這麼一個作用。

我們再來看曾國藩的例子,曾國藩他甚至把高聲誦讀作為人生的一大樂趣。曾國藩有一個書房,那個書房原來的名字叫求闕齋,有一次在深夜當中,曾國藩在那裡高聲朗誦古文,在前人的妙詞巧構和自己的抑揚頓挫聲中就進入了一種飄飄然的境界,領略到極大的樂趣。孟子說過君子有三樂這個話,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曾國藩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三大樂趣,他說:「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一樂。」獎勵、提攜那些人才,讓他們每天都有進步,這是他的一大樂趣。第二樂趣是「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二樂」,第三樂「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一時高興,曾國藩還把他的求闕齋將名字改成三樂書屋,這三樂當中的第二樂是「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其意為,讀書要高聲讀出來。「金石」的「金」是「鍾」,「石」是「磬」,讀書的聲音就像鍾、磬這兩種樂器發出來的聲音一樣,非常美妙,非常好聽,音色、節奏都很好,最後把你帶到一個飄飄意遠的意境當中。這是曾國藩對於自己高聲誦讀的一個總結,將它作為人生的一大樂趣。

我們再來看錢穆對自己讀書生涯的一個回憶,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讀誦的重要性。錢穆說,我幼年曾受一段私塾教育(他在幼年的時候受過一段私塾教育),當時讀了《論語》和《孟子》,讀到《滕文公章句上》,我的私塾生活遽爾中止了,《孟子》便沒有讀完。後來不記在哪一年的冬天,忽然立意要將《孟子》通體讀過一遍,於是揀定了陰曆開歲的大年初一,我把自己反鎖在一間空屋裡,自限一天讀完一篇。在大年初一那一天,他把自己反鎖在一個空屋子裡面,每天要讀一篇《孟子》。第一個上午便讀《梁惠王章句上》,讀到能通體背誦為止,然後自己開鎖出門吃午飯。下午則讀《梁惠王章句下》,到能通體背誦,再開門吃晚飯。這個勁跟頭懸樑錐刺骨太還真的是有得一比的。錢穆說,如是七天,直到新年初七之晚餐,我的一段心事始告完畢。他說他讀《孟子》七篇一共讀了七天,給它整體地背誦下來的。錢穆最後說,這大概是廿余年前的事了。但我每逢新年,往往回憶到那七天。雖則在陽曆的新年,我也會時時連帶想到這件事。可見錢穆在大年初一到初七這天對於《孟子》的誦習對他而言是終生難忘。

經典我們不能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還要用口與耳來學習。有一個說法是「心眼口」,是要把心眼口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而「口」的方面我們要特彆強調吟誦的重要性,吟誦就不光是高聲地誦讀,而是帶著一種抑揚頓挫的語調來讀。古人常常用弦歌不絕來比喻文化的延續,何為弦歌?我們通常認為弦歌是具有比喻意義的,其實弦歌的本意是彈著琴瑟,把詩歌給吟詠出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即《詩經》的三百零五篇,孔子都能夠一邊彈著琴瑟,一邊把它給吟唱出來。這種高聲吟詠的變化早就是孔子他學習經典的一個方式。其實我自己在讀經典的時候,以前還不知道吟誦,但我也喜歡找一個有水的地方,在湖邊高聲誦讀,而且不是讀完一遍就算了,就選那麼一段不長的文字,讀個三五十遍,一大早上就過去了。你讀著讀著的時候,你突然會感覺非常悠然自得,就感覺自己進入到了一個境界當中,真的有點兒曾國藩說的飄飄然的感覺,而整個人的氣息也會非常暢通。

而高聲地去誦讀經典具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體貼經典的內涵;另外一個方面,也是調節自己身體的氣息。可謂一舉兩得。而現在知道了吟誦之後,再用吟誦的辦法去讀,你就能更加體會到氣息方面的調節作用了。現在有一個中華吟誦學會,正在全面推廣古書文吟誦,已經在很多學校開展吟誦活動了。當然,對於經典光吟誦也是遠遠不夠的,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如果只是這樣有口無心地去吟誦,那也還是不夠的。誦讀之後,如果還有興趣的話還需要結合相關的注書或解釋,要深入地了解到這些書的義理,並且要和自己的生活相結合,進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我的導師樓宇烈先生非常看重《中庸》里提到的讀書次第。《中庸》里這麼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對於我們怎麼樣去閱讀經典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1)博學之

何為博學之?博學之是要多學、好學,要成為一個博學之人,但對於博學我們也要有一個很深層的了解。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弟子黃侃就有一個說明,他說:「所謂博學者,謂明白事理多,非記事多也。」何為博學?並不是說你記了很多事,不是說你就是一個兩腳書櫥,有一個「冬烘先生」的說法,你學了很多知識,但並沒有消化,那也沒用。黃侃認為所謂的博學是要通曉事理,明白事理,這才是真正的博學。

(2)審問之

第二個,審問之。審問之是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去請教,多去問,對於學習的內容要充分地加以懷疑,孔子也進太廟每事問,甚至對於自己已經明白的東西也還要再去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多的可以開發出來的內容。

(3)慎思之

第三個是慎思之,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考來仔細地分析,看所學的是不是能夠被自己所用。《論語》當中有一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慎思,《論語》中記載,「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是慎思之的意思。尤其是我們現在面臨著很多利益的誘惑的時候,利字當頭,你就更要慎思之,不可見利忘義,而是要見德思義,這是慎思之。

(4)明辨之

第四個是明辨之,辨析疑惑或名辯是非、分清是非,這說起來容易,但事到臨頭的時候做起來就很難了。《論語》當中有一句話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強調了明辨疑惑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是非,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才能夠合理合法。

(5)篤行之

最後一個是篤行之,如果前面的學問大多數還都是在知的這個過程的話,所謂篤行是與行結合在一起,這也是我們傳統所講的知與行的關係,知行合一。其實其根本就在於得其真意,並且最終能夠去踐行,在生活當中我們就要把有字之書跟無字之書緊密地結合起來。最後我們讀經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要活讀書,書讀活,讀活書。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這樣最後一定是讀書死。這是《中庸》當中講到的一個讀書的次第,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對於今天所講的內容,大家也可以採取這樣的一個態度,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是第二個方面大的內容,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

三、閱讀傳統經典,提升人文素養

第三個大方面的內容,閱讀傳統經典,提升人文素養,這也是我們今天這一講最為扣題的一部分。經典對於人們而言是無用的大用。具體來說它有哪些作用呢?我們將它具體分為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我先總體地給大家說一下。第一個,廣聞博見,增長人文知識;第二個,自作主宰,樹立人生志向;第三個,進德修業,提升道德修養;第四個,遊藝正道,培育創造精神;第五個,自然合理,轉化思維方式;第六個,民胞物與,涵養天下情懷。我們可以分別地來看一下這六方面的內容。

(一)廣聞博見,增長人文知識

第一個,廣聞博見,增長人文知識。現在由於傳統文化斷層,國人在人文知識方面確實有些匱乏,甚至達到驚人的地步。有這樣一個事例,說祖國大陸為台灣打造了巨輪,中華「和平號」下水,當時連戰夫人到場引了一句唐詩來祝賀這個事情,「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個詩在這裡也引得非常應景,可是上海一家媒體卻這樣報道,說這句唐詩在他們那裡的報道卻成了連戰夫人自己精心擬就的「原創」,而且還堂而皇之地上了大標題,鬧了一個大笑話。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先生也說:「現在熱播的電視劇的對白當中經常出現『你的內人』、『我府上』等詞語。」因為「內人」本來是自己對於自己愛人的一個謙誠,而「府上」是對於別人家的一個尊稱,怎麼能說「你的內人」、「我府上」呢?還有更累人的,郭齊勇說:「還有一位博士生給導師寄賀卡,竟然寫的是『某某先師收』。」「先師」是過世的老師,所以不知道這位學生的老師在看了以後該如何的驚詫莫名。還有一個事,郭齊勇說,曾經有一位大學教授他寫過一本關於老子「道德經」的大學通識教育讀本,這個通識教育讀本本來就是以增加人文素養的,可在這個讀本當中也犯了一個人文性的錯誤,《老子》當中有一句話是「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這個「如享太牢」,本來那個「太牢」是祭祀「三牲」當中的一個,但這個老師解釋為像坐大牢一樣難受,這是他對「如享太牢」的解釋,也是鬧了一個大笑話。所以,經典的閱讀,我們多讀經典有助於我們增強人文的知識。許多人印象當中認為儒家是輕視文化知識的教育和學習的,其實這印象是不全面的,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儒家它是以從事社會民眾教育為主要職業的一個學派,他們的教育對象,從現在幼兒園階段到成人的各種專門的人才都有,他們教育的內容是從童蒙識字到各種專門知識都有傳授。儒家反對的並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它只是反對為知識而知識的學習的這種傾向,反對知識化的傾向。它認為學習知識要以良好道德品質為基礎,否則就是捨本逐末,但這並不是不去學習文化方面的知識,這是第一個方面,廣聞博見,增長人文知識。

(二)自作主宰,樹立人生志向

第二個方面,自作主宰,樹立人生志向。荀子有一個說法,「人最為天下貴」,他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在這裡荀子將天下萬物分成的四大類,一個類別是沒有生命的水火,一個類別是有生命但沒有知識的草木,沒有認識的草木,還有一類是有生命也有一定認識的禽類,最後一類是不光有生、有知而且更是有義的人類。何為「義」?「義」是指遵守一定倫理原則的行為規範。所以荀子說:「夫義者,內節於人,而外節於萬物者也。」人類與其他萬物(特別是禽獸)根本區別所在。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肯定人在天地萬物之間的核心地位,強調一切從人出發,尊重人的價值。正是因為人是天地之間最尊貴的,所以人他既不應該役於神,不應該被神所主宰,也不應該役於物,不應該受物的驅使和支配,人應當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儒家將人格的確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人格的確立是要將人和禽獸區分開來,而人格的提升是進而要讓你把自己和一般人區分開來,要做一個君子。所以儒家強調人要立志,要自作主宰,如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是不可奪的。孟子還提出獨立人格的標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他還強調大丈夫的崇高人格是堅持道德原則,不屈從於別人的意志,不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也有一個說法,「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何所底乎?」如果你不立志的話,沒有什麼事情能做成功的,就像舟沒有了舵,沒有了一個方向,就像馬缺了一個嵌在嘴裡的東西,所以只能夠是胡亂地跑,沒有方向。陸九淵的話更加典型,非常地有氣魄,「仰首天地外,無我這般人」,放眼望去沒有我這樣的人。曾國藩說得謙虛點,但也很生動形象,他說:「撐起兩根窮骨頭,養活一團春意思。」雖然只是兩根窮骨頭,我很窮,但可以我養活一種春天的欣欣向然的精神在心中。熊十力說:「自信真實,無須向外覓天地;自信自凈,無須玄想去涅磐。」也是強調要自作主宰,不需要向外面的神去進行追求。所以,像曾國藩、熊十力、陸九淵、王陽明這樣的一些儒者,他們做人做得這樣地尊貴、不可一世,這樣的一種態度可以轉化成一種文化的尊嚴,對於生命、對於自我的一種尊重。一個深受儒家知識和價值體系熏陶的人,他必定有持久的觀源,充沛的能量,他能夠是一個恆久的發光體,最終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是閱讀傳統經典、提升人文素養的第二個方面,自作主宰,樹立人生志向。

(三)進德修業,提升道德修養

第三個方面,進德修業,提升道德修養。儒家認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都要從修身做起,所以「四書」之一的《大學》講道,「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不管你是天子,是庶人,還是老百姓,都要注重修身。在修身的這個問題上,儒家提出了一個變化氣質的問題,所謂氣質,有些人將它看作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認為它是後天習染的。從現在的觀點來看,所謂的氣質是與個人某些先天的特徵有一定聯繫,但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後天的環境所影響而形成的一些東西,大致等同於「習性」,而變化氣質改變我們的習性,以增加性格修養。

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張載就十分重視變化氣質的問題,張載說:「求學最大的益處就是在於能使人自覺地改變自己的氣質。」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學問反而對人是有害的。儒家強調變化氣質,如果從正面而言,主要是指涵養與意志等方面的修養與鍛煉,而深入閱讀經典就有助於我們變化氣質。讀書變化氣質。

關於修養和境界,修養最後一定要達到某種境界,境界。北宋的理學家,還有一個孔顏樂處這個命題,孔顏樂處是古代儒家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的崇高境界,是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他明確使用孔顏樂處的這一個術語。這裡的「孔」是指孔子,「顏」是指孔子最得意的一個弟子顏回,孔子他是如何快樂的?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是孔子的話,說即使粗茶淡飯,住的也很簡單,甚至拿著胳膊來當枕頭,他也覺得很快樂,如果說通過一些不符合道義的手段而獲得富貴,他覺得這些於他如浮雲,跟他沒關係,他不會這樣去乾的。孔子他表達了一種樂以忘憂的修養境界。孔子才稱讚過自己的學生顏回,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兩次說顏回真是一個賢人啊,為什麼是賢人?並不是他做出了這麼偉大的功績、功勛,而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吃得很簡單,住的也很簡單,喝的也很簡單,對於這些,別人都覺得是一個很不堪忍受的事情,但顏回樂在其中。孔子的樂以忘憂和顏回的不改其樂的共同之處都是在於,由於道德修養達到了一種崇高的境界,就算在物質方面比較貧困,他的精神生活也依然非常充實,造就了一種高尚的樂趣,這是孔顏之樂。這是第三部分,進德修業,提升道德修養。

(四)遊藝正道,培育創造精神

第四部分,遊藝正道,培育創造精神。有人說中華文化是一種藝術的文化,這並不是說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形式,而主要是指貫穿於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儒家對於藝術教育的重視,絲毫也不亞於對於倫理教育的重視,在儒家看來藝術修養有助於道德修養,它同樣也是達到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那裡,藝術修養和藝術教育主要的內容是詩教和樂教。比如孔子教訓他的兒子,他說:「不學詩無以言。」其意為,你不學習古代的詩歌就不會跟人說話了,不會酬答,不會應對。而對於樂,孔子尤其重視,總是將它與禮相提並論,甚至認為樂在某種意義上更可以體現善與美的統一。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韶樂是盡善盡美的,所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聽到了盡善盡美的音樂,竟然三個月都沉浸在那樣一種非常悠遠的藝術境界當中,「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肉是什麼滋味,而且他還感嘆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音樂能夠把人帶到這樣一個境界當中去。

道家,尤其是莊子的人生經驗當中也蘊含著藝術精神,對於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後來在魏晉玄學當中崇尚自然,得意忘象的理論和思維方式的影響之下,中國藝術就形成了立意、傳神、求韻味為上的這樣一些重要特點和根本精神,重視立意、傳神、求韻味的藝術性的東西。在玄學思維方式的影響下,中國的藝術內涵豐富,具有深邃的哲理性,中國的哲理也變得語言簡約,富於生動的藝術性。深邃的哲理性和生動的藝術性渾然一體,就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徵和基本精神。

這種中國文化當中的藝術精神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創造精神是藝術的靈魂,這種創造不僅是藝術作品的創造中,它具有創造,在藝術欣賞當中同樣也有創造。你在欣賞一個作品,你再通過你的角度去詮釋它,這本身是主動的創造活動。而對於藝術家而言,藝術家對於畫面進行了布置,如詩人在詩句當中的憑几據杖,音樂家在音樂當中的高低緩急,這些都是需要煞費苦心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為了達到某種和諧,都是一種藝術的創作活動。哪怕我今天在這裡講課,我也要經過精心的準備,我也希望將它準備得更富有藝術精神。而藝術精神當中的這種創造性,對於科學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創造性和想像力,而這跟藝術在內在理念上是相通的,這是第四個方面,遊藝正道,培養創造精神。

(五)自然合理,轉化思維方式

第五個方面,自然合理,轉化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經典,能讓我們體會到古聖先賢自然合理的思維方式,這和現在西方強調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古代經典,中國的思維方式可用自然合理來概括,相比之下,西方的思維方式可以用科學合理來概括。所謂的自然合理是主張只有符合事物的本來狀態才是合理的,它要尊重每個事物的差異性,而科學合理則是要求事物符合一個普遍標準,應怎麼樣才好,要追求一個普遍性。

自然合理有兩個核心:整體關聯、動態平衡。何為整體關聯?我們拿太極圖來看,太極圖最形象,太極圖意味著在一個整體裡面是有陰有陽的,陰陽在整體中,不僅如此,陰陽還是可以相互消長、轉化的,太極圖有一點是,它當中不是一根直線,而是一個S線,而且在白色當中還有黑色,黑色當中有白色,意味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和陽是可以相互消長轉化的,陰離不開陽,陽離不開陰,整個是一個整體關聯的複雜關係,它不像西方那樣,在一個圓當中就畫一個直線,陰陽分明,黑白對立。這是整體關聯。何為動態平衡?我們的平衡是在動態當中來追求的平衡,而不是在靜態當中去求平衡,平衡是和諧,不管是儒家、道教、道家還是佛教,都講求達到一種綜合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相比之下,我們在科學思維方式之下,我們更多強調的是一種靜態的平衡。所以,整體關聯和動態平衡這兩個要素是我們自然合理這種思維方式最重要的特徵,這種思維方式就有助於我們克服科學合理思維方式的不足,從而涵養我們的人文素養,這是第五個方面,自然合理,轉化思維方式。

(六)民胞物與,涵養天下情懷

第六個方面,民胞物與,涵養天下情懷。馮友蘭先生說人生有四種境界。一種是自然境界,一種是功利境界,一種是道德境界,一種是宇宙境界。由低到高,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你餓了就要吃,你得繁衍後代。功利境界是具有目的性的。而道德境界是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第四種是宇宙境界,宇宙境界是要明白自己跟整個世界、自然界的關係,要具有一種博大的情懷,而通過經典有助於破壞我們的天下情懷,提升我們自己,讓自身有某種宇宙境界。

莊子說過:「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都和我們同生於道,都同為一體。人與萬物是一個有機整體,人並不是獨立於自然界之外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莊子深切體悟到人與自然萬物相通、萬物一體的道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體悟的話,就會升起一種對宇宙的崇敬感,而這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

而關於民胞物與這個說法主要是來自於宋代的理學家張載,張載在他的《西銘》當中有很長的一段話,我們這裡只截取前面很短的一部分,張載在《西銘》中這樣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易經》的乾卦表示天道創作的奧秘,稱作萬物之父,坤卦表示萬物生成的物質性原則和結構性原則,可以稱作萬物之母,而我們自己在天地當中,我們如此地渺小,卻渾有天地之道於一身,處在天地之間,這樣看來,充塞於天地之間的就是我的形色之體,而引領統帥天地萬物,以成其變化的,就是我的天然本性。進一步來講,人民百姓就是我的同胞,我的兄弟姊妹,而萬物也都是我的同類。所以,張載的話,「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後來也被人們簡短地概括為民胞物與。

也正是在這種宏闊博大的胸懷之下,張載才會說出那個千古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再回述一下這句話,在今天講座的結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被稱為「橫渠四句教」,因為張載又被稱為「橫渠先生」,如果我們通過閱讀經典,如果能夠立下如此抱負,能夠涵養如此胸襟,能夠磨得如此耐心,能夠做出如此事業的話,那我們本人就能夠足以昂首立於天壤之間,而經典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就獲得了它恆久的生命力。

最後我用《周易》當中的兩句話來結束今天的講座,這兩句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謝謝各位!

推薦閱讀:

從兩位市長的「表演」看當下官員隊伍的素養
十個態度讓你享受工作
彭榮模:管理者職業化的素養修鍊內訓
【文化素養】你會掐算干支紀年嗎?
職業經理職業素養——別找借口找方法(下)

TAG:閱讀 | 中國 | 人文 | 推薦 | 經典 | 古代 | 素養 | 提升 | 經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