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經濟觀察報 特約作者 梁小民 面對通貨膨脹時政府採取的物價干預措施;面對經濟學家喋喋不休地爭論經濟是否過熱,人民幣匯率該不該上升;面對個人理財中的各種困惑等等,連普通老百姓也感到需要了解一點經濟學了。經濟學本來就是解釋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現象,並幫助人們做出理性決策的。像薩繆爾森、斯諾、貝克爾、曼昆這樣的大牌經濟學家都認為市場經濟中每個公民都要學一點經濟學。國外大學各個專業都把經濟學作為必修課。而市場上普及經濟學的著作車載斗量,甚至連為兒童寫的都有。
學習經濟學的最好方法就是系統地讀一本教科書。市場上的經濟學教科書是為不同層次的人寫的,選讀哪一本教科書十分重要。作為非專業學習經濟學的,就需要一本內容較為全面,又通俗易懂的,而這本《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就是適於大眾閱讀的書。
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在於它介紹經濟學時的切入點不同。全書內容圍繞的中心是:經濟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我們應該如何掌握這種思維方式?
這本書的特點之一在於它不是給你介紹一個又一個概念、理論、圖表和數學模型,而是從現實中你熟悉的事情出發,告訴你經濟學家是如何思考的。這樣,你就在不知不覺之中掌握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當然,經濟思維本身也離不開經濟學的基本內容。這本書的內容也相當全面,但切入點、組織與寫作的方法都不同,讓一般讀者讀起來更容易,理解起來更容易。這正是這本書另一個重要的特點。
本書是從堵車的例子開始的。堵車是全世界各個城市和主要交通幹線都存在的情況。老百姓遇到堵車就是一個「煩」字,恨不得天下只有他一人開車;社會學家則是大講汽車對人類的危害,自己開著車時卻想著如何減少汽車的危害;會說的經濟學家則說,堵車反映經濟繁榮,政府領導有方,就差點高呼「我愛堵車」了。而本書的作者則認為,堵車表面的混亂之下隱藏著一種秩序;正因為有秩序,所以儘管堵車,車仍在行進,由此引出學習經濟學的目的正在於認識社會秩序。市場經濟表面看來也是相當亂的,但是其中同樣存在秩序。認識這種秩序,了解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正是學會經濟學思維方式的起點。後面就開始介紹市場上的協作,每個人的行為是如何無意識地相互合作的,合作中的遊戲規則是什麼,產權如何重要等等,繼而展開全部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所用的事例主要是美國的。但中國與美國差異特別大,除文化背景、歷史傳統、經濟發展程度之外,主要是經濟體制的差異。美國是完全市場經濟,中國是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而且,中國未來市場經濟的模式也不會是美國模式,所以作者針對美國情況所做的分析就不一定都適用於中國。比如,作者與一般美國經濟學家一樣是反對政府限價的,但在我國市場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政府經常需要限價,如對春運火車票的限價,以及通貨膨脹嚴重情況下的價格干預。這個問題就不僅僅是市場調節,而需要更多地考慮政治與社會因素。我們讀這本書,學的是基本內容。如果能結合中國的現實做一點進一步的思考就更有意義,收穫也就更大了。(作者為清華大學EMBA教授,西方經濟學在中國介紹和普及的第一人)
推薦閱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投機泡沫的最好例子
※他夠不夠一個經濟學家呢?
※人大教授猛批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轟然倒塌,誤國誤民
※經濟學家訪談:高利貸不是剝削
※周德文:「溫州精神」是溫州人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