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時事評論】保定真的會成為「副都」嗎?

原文發表在騰訊大家,作者系盤古智庫城鎮化首席研究員易鵬

近日,關於保定是否為「副都」的各類傳聞不斷出現,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下稱《意見》)出台,很多人說保定將成為政治副中心並不是謠言呀!該《意見》中對於保定是這樣定位的:保定市作為畿輔節點城市,利用地緣優勢,謀劃建設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業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

首先,河北出台關於河北省城鎮化意見,是在中央城鎮化規划出台以後,河北省根據它自身的戰略、發展需要出台的政策。這個政策的出台必然考慮到京津冀一體化推進的大背景。習近平一直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問題。他多次就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

《意見》把保定定位為「畿輔節點城市」。畿輔有兩層含義:一是環首都周邊的城市;二是因為保定是以前的直隸總督府所在,而直隸省的另一個名字就叫畿輔。這似乎意味著,保定是環首都經濟圈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河北打造的京津冀一體化的龍頭城市。

而保定地處北京和石家莊之間,又是天津--廊坊間的一個節點,地理位置很重要,離北京比較近,人口眾多。另外,河北當前經濟發展狀況並不理想,所以從扶貧、提供勞動力就業、疏散北京工人和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的角度來講,保定都有發展的機會。

然而,如是這些原因保定就有理由成為政治副中心了嗎?對此我有如下分析。

全國有很多城市也提出打造金融中心,可最後有幾個成的?想嫁都教授的姑娘不少,幾個能如願?可以預見,京津冀一體化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可能會往前推,但推得怎麼樣會受到很多制約。保定想承接,難道廊坊、秦皇島、天津就不想嗎,甚至更遠一點包括內蒙古、河南、山西,成都、武漢、上海都想承接這種轉移,保定靠什麼優勢保證自己完勝他們?靠空氣、水、還是權力呀?規劃一般是靠不住的,何況還是省級規劃。作為地方政府,它肯定是從路徑最優和消息最大化的角度來出台政策。但能否落地要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乃至市場,這三股力量合力後的結果。

其次,河北省把保定市作為疏散北京行政功能的疏散區,意味著它會承載部分行政單位、學校、醫療機構等等,但不會很多,估計更多的還是增量。事實上,保定和廊坊已經承接了北京一部分事業單位和學校的搬遷,廊坊大學城早已有之,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疏散了北京的一些教育功能。

涉及到搬遷,很多機構會考慮到搬遷的成本,它一定會應用博弈的方式,激起沿北京周邊的很多城市的談判,看土地價格、補貼和各種方面的條件才做決定,高校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這些行政事業單位、高校去北京周邊,那可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可以推動的,這些大爺單位不給點補貼和優惠如招商政策可吸引不過去,保定的財力足夠雄厚嗎?有沒有大額補貼?

即使未來北京的部分行政或教育機構往保定搬遷,這也不意味著保定能成為「政治副中心」,甚至「行政副中心」都很難提。因為北京的機構非常多,不可能把一點機構摳出就能成為「副中心」,除非搬出的面積非常大,級別非常高,那麼才可能形成「行政副中心」。然而,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目前《意見》中提出要疏散的只是北京的非核心功能。至於「政治副中心」,在中國的這種情況下可能更不具備實現的條件。

對於保定,即將到來的一切或許都是未定的,保定在經濟一體化中有機會,但藍圖說出不一定就能畫出,會面對許多挑戰。對於一些機構的搬遷,就等同於成為「副中心」或「副都」,均是有所拔高的說法。未來最終的定局還要看國家層次對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划出台,如果不按照市場主導模式來推,行政宣布一些單位搬遷到保定當天,就是這些單位職工大面積辭職的開始。

(圖示:京津冀各城市人均GDP)

推薦閱讀:

美國駐港總領事不評論斯諾登離港事件
評論 | 不干涉父母的「黃昏戀」應成為一種自覺
【時事評論】 梁石川:「習李」外交布局的「魅力」在哪
香港評論(90):蒙古大夫醫死馬│脫苦海
鄉下人評論城裡人的科學發展觀

TAG:評論 | 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