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呼吸系統疾病常用抗菌藥物的過敏反應

抗微生物藥物抗菌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較為常見。據不完全統計,50% 以上的過敏反應由抗菌藥物引起,其中以青黴素過敏反應最為常見,過敏反應發生率居各類藥物之首。任何年齡和性別,任何青黴素製劑,不同給葯途徑均可以發生。特別是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發生,可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用抗菌藥物的過敏反應

1. 青黴素類抗菌藥物

以青黴素鈉為代表的各種青黴素的過敏反應主要是 I 型,即由 IgE 介導的速髮型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過敏性休克和各種皮疹。

由於機體接觸了外源性抗原後(青黴素類藥物),產生了 IgE 抗體;當相應的抗原再次進入體內時,使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釋放大量組胺、緩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質,引起支氣管痙攣、黏膜水腫、皮膚紅腫、蕁麻疹等, 進而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血壓下降,造成過敏性休克。

多在注射後數秒或數分鐘內發生,少數患者在連續用藥過程中也會發生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其他過敏反應包括:溶血性貧血、各種血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接觸性皮炎、蛋白尿、血尿、間質性腎炎等。青黴素皮試只能預測皮試當時患者體內是否存在青黴 素 IgE 抗體,即 I 型 IgE 介導的過敏反應,對其他類型過敏反應無預測作用,如下表 [1]

目前認為青黴素雜質是引起青黴素過敏反應的致敏原。雜質經分離鑒定為青黴噻唑蛋白,青黴素聚合物及聚合物-蛋白結合物等,它們都具有青黴素過敏反應抗原的主要決定簇——青黴噻唑基。這些雜質在青黴素髮酵過程中伴隨產生,一般在成品中不易剔除 [2]

為了預防青黴素類抗菌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的發生,在用藥前除應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外,都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如果試驗結果呈陽性,就不得使用青黴素類抗菌藥物。對青黴素有過敏史者,嚴禁做皮膚過敏試驗,因過敏試驗本身也可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3]

青黴素類的過敏反應隨著時間、環境、身體、健康情況等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所以用過青黴素的患者不等於下次不過敏,同首次使用青黴素一樣須重做皮試。一般的過敏反應是在第一次暴露於過敏原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再次接觸過敏原時發生。但也有些患者第一次使用青黴素就發生了過敏反應。這可能是由於存在「隱形接觸」所致。

在日常生活中常存在致敏抗原或半致敏抗原,如長期食用注射過青黴素奶牛的奶製品或肉類,或嬰兒餵食注射過青黴素母親的乳汁;吸入的空氣中存在著某些能產生青黴素的真菌;食用了含這些真菌的食物等。

2. 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

頭孢菌素和青黴素兩類抗菌藥物結構中都含有β-內醯胺環,皆可引起過敏反應。這兩類抗菌藥物間是否發生交叉過敏反應,取決於它們側鏈間的相似程度。頭孢菌素的過敏反應主要有皮疹、蕁麻疹、血清病樣反應、藥物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口內異感、哮喘、眩暈、便意、耳鳴、發汗。少數患者會出現葯疹和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嚴重者也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多在靜脈給葯數分鐘內,可導致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頭孢類抗菌藥物使用前是否需要進行皮膚過敏試驗尚存在爭議,目前美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不進行皮膚過敏試驗,而日本和北歐的一些國家仍規定進行皮膚過敏試驗。在我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的《臨床用藥須知》(2005 年版)和衛生部 2004 年發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未要求頭孢類抗菌藥物做皮膚過敏試驗 [4]

目前達成的共識是:如藥品說明書明文規定使用前需做皮膚過敏試驗的,則必須做。如藥品說明書上未明確規定,則需臨床根據患者是否為過敏體質、既往藥物過敏史、患者的患病嚴重程度等綜合考慮是否進行皮膚過敏試驗。

3. 氨基苷類抗菌藥物

氨基苷類抗菌藥物的全名叫做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常用的氨基苷類抗菌藥物主要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等 [5]。氨基糖昔類抗菌藥物的耳毒性及腎毒性早已被臨床醫師所熟悉,但其過敏反應卻較易被大家所忽視,在抗菌藥物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中,氨基苷類僅次於青黴素,居第二位。

慶大黴素是使用最廣泛的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目前慶大黴素過敏反應的致死率為本類藥品中最高的,遠遠高於青黴素過敏反應的致死率 [6]。鏈黴素引起的過敏反應以皮疹、藥物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和單純皮疹多見。經常接觸鏈黴素的醫護人員、藥廠工作人員或用鏈黴素外敷者可發生接觸性皮炎。

鏈黴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以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兒童多見,用藥劑量多較小;多於注射後 1~2 分鐘(一般 10 分鐘內)突然出現呼吸困難、面色蒼白、青紫、昏迷、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臨床表現與青黴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相同。患者也可產生對鏈黴素的特異性抗體,導致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尿、休克、心包炎、急性腎衰竭等。

4. 抗結核葯

抗結核藥物副作用分為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兩大類,其中過敏反應發生率占首位 [7]。幾乎所有抗結核藥物均可引起過敏反應,而且服用藥物種類越多,過敏反應概率越大。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藥物熱、肝功能損害等。

5. 其他

包括大環內酯類、磺胺類、喹諾酮類等藥物都可引起過敏反應,可引起葯疹、藥物熱、皮膚光過敏等。

過敏反應的治療

應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葯,鼓勵患者多飲開水,在醫師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葯、維生素 C 和靜脈使用鈣劑,必要時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於葯疼,主要給予局部對症處理,其原則是防止感染、消除炎症,注意皮膚、眼、口腔、肛門及外陰的清潔護理。重症葯疹應及早住院,請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進行積極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冰涼、血壓下降等表現,應立即送醫院。輸液中發生的過敏反應是不可預測的,反應的程度也是不可預知的,如出現皮疹、蕁麻疹、藥物熱、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癥狀時,立即更換液體,給予抗過敏藥物。

若出現過敏性休克時,立即平卧,給氧,皮下注射腎上腺素 0.5~1mg(小兒減半),使用抗過敏藥物,使用升壓葯維持血壓,應用糖皮質激素,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維持酸鹼平衡。

過敏的預防

1. 醫生應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對患者用藥應慎重,能不用藥物盡量不用,不要同時使用過多的藥物。仔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對已有藥物過敏反應者,醫生應於就診卡上明確標註,患者就診時應向醫生出示,嚴防再次應用致敏藥物。

2. 患者切不可擅自用藥,更不可自作主張隨意用抗菌藥物、解熱鎮痛抗炎葯等易發生過敏反應之藥物。長期連續使用、一次應用多種藥物和間斷用藥有很大危險,應盡量避免。青黴素等易發生過敏的葯,用藥後不可馬上離開醫院,應觀察一段時間,如患者注射後出現瘙癢、灼熱、喉頭髮緊等感覺以及有咳嗽、胃痛或暈厥等前驅癥狀的,應積極搶救。使用青黴素、抗破傷風血清等藥物時,應先做過敏試驗,結果為陰性方可應用。

3. 注意藥物內的交叉過敏,如青黴素類藥物間,青黴素類與頭孢菌素間,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類間,各種磺胺及有關化合物間,都可發生交叉過敏。因此在應用這些藥物時,不僅要注意患者過去是否存在藥物過敏,而且要注意與該化學結構相似的藥物是否會過敏。

4. 家中保存藥物要注意防止藥物變質和相互污染,不同藥物片劑或粉劑不可同放一個容器內,藥瓶或葯袋對易過敏藥物一定要標註明確,以防混用。

編輯:於昉

參考文獻

[1] Miller EL.The penicillins:a review update[J].JMidw Wom Health, 2002, 47(6):426-434.

[2] 劉嘩, 任吉民. 青黴素過敏反應研究 [J]. 河北醫藥,2004,26(1):35-36.

[3] 梁翠萍, 趙義琴.2 例多次應用青黴素患者因皮試導致速髮型過敏性休克 報道 [J]. 南方護理學報, 2003, 10(3):52.

[4] 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 [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473-513.

[5] 陳家蓉. 氨基苷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的分析 [J]. 求醫問葯,2012,10(5):267.

[6] 張志清, 樊德厚, 鄒彩虹, 等. 慶大黴素致過敏性休克分析. 中國藥學雜誌.2000.35(9):630.

[7]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編委會. 抗結核藥物引起副作用綜合報告 [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1998,21(1):40-43.

推薦閱讀:

如果不藉助外力(比如水),人僅靠摒住呼吸能否自殺成功?
南懷瑾老師講呼吸法門之六妙門(一):數息的方法
八段錦整套動作的呼吸方法介紹_年月
男子在野外被蟒蛇看中,被纏緊無法呼吸,男子一個動作救了他一命
腹部呼吸法

TAG:藥物 | 疾病 | 呼吸 | 過敏 | 盤點 | 呼吸系統 | 系統 | 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