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兵:這個時代的師德到底從哪裡來
早在前些天,網上已展開關於「教師節收禮」大討論。有籲請教師不收禮的,也有聲討教師節日「腐敗」的,家長很糾結,教師很無奈,公眾很期待。年年依舊的老腔調,讓人感到無聊,又悲哀。
總扛著這種「道德」大棒對教師,估計教師也覺得鬧心。道德更多還是要用來律己,不應拿來捆綁別人。歷史經驗表明,過度道德說教,往往陷於虛妄。多年來在「教師節送禮」上對教師進行道德呵斥,就於事無補。其實,能不能讓教師成為具有獨立精神的現代公民,才是能不能迎來師德真正轉身的關鍵。
現在教育部推出制度約束,把師德當成教師定期註冊考核的首要條件,這比習慣性地喊師德口號要強,也比總是展示累死講台的教師形象要好。不能讓教師都成為燒光自己點亮別人的蠟燭,也不必非要把教師樹立成讓別人踩著向上的人梯。教師首先是人,然後是公民。尊重教師的人性,尊重教師的權利,就不應為滿足所謂的師德饑渴,去讓教師承擔無限責任。以制度的激勵與約束,來釐清教師的權利與責任,是師德的真正落點。
儘管現在對教育部考核師德的具體內容還不得而知,但真理性的師德考核必須走出長期以來對教師缺少人性關愛的誤區,建立在充分尊重教師權利的基礎上,來真正賦予師德新的時代元素。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與道德的價值體系在不斷發生變化。作為家長,都想讓自己孩子成為有獨立精神的現代公民,那就應該希望教師也是真正擁有人文、科學、法治、民主等精神的現代公民,這些內容也就應該體現在師德中。
總是把眼睛盯在教師過節收不收禮上,是可悲的師德關注,它標註著對師德要求已經嚴重異化。試想,如果只是把不受禮的教師當成師德模範,這不就是對師德矮化嗎?如果教師在過節時收了可愛孩子的一張卡片,拒絕不了真誠家長一袋水果,難道也要被貼上「腐敗」的標籤?道德的口水裡,往往缺少起碼的人性與倫理。走出長期以來對教師「道德捆綁」的誤區,不要再給教師挖「道德陷阱」,那樣的話,異化教師精神人格,最終代價仍會轉嫁到下一代身上。
教師是今天最需尊重的職業,也是人性最為光亮的群體,卻又是權利需要保護的對象。這不僅體現在一些教師群體的待遇福利較差上,還體現在一些教師的健康權與休息權得不到保證。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很容易成為教育體制弊端的替罪羊。比如,說到教育腐敗,很多人會把板子打在教師身上,其實腐敗的多是教育官員,而不是普通教師。更重要的是,由於教育改革長期止步不前,應試教育無法完成向公民教育轉身,也造成很多教師無法擺脫權力干預,無法從陳舊保守的價值觀中走出來,甚至造成很多教師精神人格的「分裂」。媒體就多次報道過,教師是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的群體。
不要離開公民精神來談師德。要讓教師擁有富含時代元素的道德價值,關鍵還是要真正尊重教師人性,讓他們在自身權利面前能夠站起來,在教育強權面前能夠真正抬起頭,成為具有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的現代公民。那樣的話,師德才會迎來源頭活水。
推薦閱讀:
※後夏志清時代的張愛玲研究
※少女少男時代已過
※《我們時代的神經質人格》讀書筆記
※賊喊捉賊--新時代的國際版
※隔代教育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