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真的那麼難嗎?
文:霧滿攔江
(01)
最近有個13歲小女孩失蹤,遍尋無獲,最終是噩耗傳來,是所有人無法接受的結果。
新聞說:天人相隔,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會走上這條路。
父母看攝像頭,發現孩子在家門附近,兜了幾圈還是走了,不敢進家門。
父親因此困惑:我一直想我們家有什麼可怕的東西,讓你不敢進家門。為什麼?是你精神壓力過大嗎?我作為父親好像沒有給你太大壓力。
再往下推究,事情已經令人髮指了。小女孩在學校里,送同學一些東西,香水、髮夾、頭箍之類的。於是老師電話家長:你們小孩沒有告訴你們發生什麼事嗎?
於是父親著手處理——這種事有什麼好處理的呢?
新聞說,父親批評了女兒,感覺自己不算嚴厲。父女一起逛街購物,吃晚餐,當時並無異常。
但悲劇還是發生了。
事後父親的反思,有兩條:
第一條,新聞引父親的話稱:我一直灌輸給她:我要你幹什麼你就去做,我認為哪個對的,你就去做。可能她心裡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我的高壓力下,她也知道她的想法跟我說是沒用的。我現在找不到答案,我認為可能有這一點原因。
第二條,仍然是新聞引父親的話:我記得我加了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可能這句話讓她心裡有點壓力:我問你的東西是不是老師找到的那些缺點?就是小物件那些東西,還有沒有瞞我的事情,請你馬上告訴我,我可以原諒你。因為我每次都非常生氣,老師打電話問我的時候我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我像個傳話筒一樣。
夠了。
這個可憐孩子,就算是她頂住了現在的壓力,但以後,仍面臨著殘酷的未來。
——她被控制的太緊了。
這是一個自我尊嚴和人格,完全沒有成長空間的孩子。
(02)
最初看到新聞引父親對女兒的第一條話語,我還以為自己讀錯了。
原文是——我一直灌輸給她:我要你幹什麼你就去做,我認為哪個對的,你就去做。可能她心裡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我的高壓力下,她也知道她的想法跟我說是沒用的。我現在找不到答案,我認為可能有這一點原因。
我以為,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應該是這樣:你想做什麼,並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你就去做——應該是引導孩子,做她認為正確的事情吧?
而不是強制要求孩子,做父母認為正確的事情。
這畢竟是孩子的人生。
讓孩子去做,和孩子自己想做,是完全不同的。
通常情況下,父母是不會坑害孩子的——但,父母更應該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她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想法的人。孩子的想法非常蠢萌,但在孩子心裡,也會度才量力,會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事情來做。
而父母要求於孩子的,未必是孩子的心愿。理論上來說,按父母的要求,只會對孩子有利——說過了,這不是孩子的目標,她不願意,不喜歡,又沒有能力對抗父母,這時候孩子的心裡,就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孩子看問題,是典型的只看鼻子尖前的一點。他們會為了逃避小小的壓力,而選擇短時間內看起來舒適的選擇。但放長遠,往往會貽誤孩子一生。
應該是出於這種顧慮,為父母者,會採用強制性的法子。就如這位父親所說:我要你幹什麼你就去做,我認為哪個對的,你就去做。
但這不是孩子喜歡的。
也未必是孩子就一定能夠做到的。
大多數孩子,沒有勇氣對抗父母,只能是無言的屈順。然後等到他們成年,再花費一生的時間,矯正這種強制教育所損毀的人格。在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之前,這些人永遠不會快樂。
(03)
我們曾講過陽明先生的故事。
陽明先生12歲時,也是蠢不可及的。
可是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個算命術士,術士對他說:孩子,你是未來成就大事業的人,當你的鬍子長到衣領,你就會體悟到智慧的價值。當你的鬍子長過胸口,你就會在智慧領域登堂入室。當你的鬍子長過肚臍,你就會成為繼孔子、孟子以來的偉大智者。
從此陽明先生開始發憤——而這個算命術士,不過是陽明先生的父親,花錢雇來引導兒子的。
假如陽明先生的父親,不是採用這種奇怪的法子,而是採用強制性的,直接了當的對小陽明說:兒子,我要你幹什麼你就去做,我認為哪個對的,你就去做……小陽明先生,心裡又會怎麼想呢?
擺在小陽明先生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招貓逗狗泡吧瘋嗨,另一條是玩什麼正常人類從未聽聞過的智慧,你說小陽明會走哪條路?
只要小陽明生出一絲對抗之心,就會這樣想:少來了,憑什麼你們全都瘋玩瘋嗨,快意人生?憑什麼讓我一個人去追求智慧?你喜歡智慧你去追求啊,你胖你先吃,你蠢你去追。憑什麼把這爛事派給我?
實際上,這種從不被教育者提起的隱密對抗,幾乎天天都在發生。
我有個朋友曾給我講了個他親見的事兒。他去另一個朋友家,走到門前,恰見那戶人家的上小學的孩子,正從門裡走出來,出門就見小孩把書包一摔,破口大罵起來:他媽的,你們一家人全都在玩,憑什麼讓老子去上學?說罷,就見那小東西雄糾糾,氣昂昂,奔公園方向去了。
我們的教育,是以分數為導向的。這決定了絕大多孩子,不會有什麼快樂。有一道題做錯,有一次沒考好,就會承受巨大的挫折與壓力。
現實是,當孩子的成績沒有排在前幾名,沒有得到更多的照顧,就會產生逃避心理,轉而和父母的強制產生隱密對抗。
——所以古人易子而教。就是因為所有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人。當孩子因為挫折而尋求對抗,就會輕易的發現父母的缺陷,接下來就是以憤憤不平為理由的自暴自棄。
——美劇《天蠍》中,據稱智商高達197的主人公,對一位母親說:撫育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智慧和勇氣。
這就是這個時代,對父母們的要求。
(04)
再來看小女孩身亡事件中,父親反思的第二段話:
我記得我加了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可能這句話讓她心裡有點壓力:我問你的東西是不是老師找到的那些缺點?就是小物件那些東西,還有沒有瞞我的事情,請你馬上告訴我,我可以原諒你。因為我每次都非常生氣,老師打電話問我的時候我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我像個傳話筒一樣。
——注意那句話:還有沒有瞞我的事情?請你馬上告訴我,我可以原諒你。
我猜想,正是這句話,摧毀了孩子最後的希望。
——儘管她是個孩子,但她仍是個獨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我安全空間,內中藏著專屬於她的世界。她敞開心靈,歡迎你進入,那意味著她接納你。而以強硬的語氣要求敞開自己,這實質上是一種暴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隱私,隱私構成一個人安全的全部。隱私未必是什麼光彩的事兒,但絕對不會告訴任何人。哪怕是父母,也不應該強迫孩子坦承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至於「我可以原諒你」這話更是毫無道理。
教育孩子,一定要守護住孩子的心靈底線。
如果執意的向孩子隱私地帶推進,就如同殘忍的敲碎一隻蚌的外殼。風吹日晒的軟弱內在,意味著一個靈魂的毀滅。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懂點人性。
看破而不說破,才是比較妥當的教育法子。
(05)
我有位朋友,曾給我講過她小時候的一件事。
小時候,她家裡比較的窮,父母全都是小學文化水平。上小學時,她喜歡同班同學的一塊香橡皮,就偷偷的拿了過來。
她原話是這麼說的,初次做賊,經驗不足,結果被查出來了。
事發後老師叫家長,父親來到學校後,跟老師校長都談過,一聲不吭帶她回家。走到路上,父親帶她去家小飯館吃飯。她很忐忑,害怕父親訓斥。
但萬萬沒想到,父親根本沒說她的事兒,竟然大肆講起自己小時候,因為偷人家東西,被全村人追趕的狗血經歷。整個故事還一波三折,父親說他從牆根下的狗洞鑽出,混進抓賊的隊伍中,跟大家一起吶喊,賊喊捉賊。
最後父親告訴她,許多小孩子都偷過東西的,因為孩子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偷盜,或者是說謊,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品德之污,但卻是孩子成長的試錯。連許多偉大的人物,小時候都偷過別人東西。所以說小時候犯錯沒關係,只要知恥近乎勇,就不會影響到自己的人生,一樣成就事業……
她說,這輩子,他對父親的教育,感懷不盡。
——真正讓她感懷的,不是父親給她講的道理。而是事隔多年,她意外的在家裡翻出本老版的海外兒童心理書,父親對她講的故事和道理,白紙黑字,赫赫然就寫在書上。
——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父親,為了教育孩子,不惜拿書上的故事抹黑自己,只擔心女兒產生暴棄心理。
這就是教育的智慧。
這也是智慧的教育。
(06)
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和勇氣。
天底下最難的事兒,莫過於孩子的人格成長。父母不管有多少優點,未必就一定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但父母的缺點,尤其是性格上的缺陷,幾乎都會折射到孩子的人格里。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學壞容易學好難,這是因為學壞或不成材,只要順應人的懶惰天性就可以了。而學好,卻需要極深的智慧,與極大的勇氣。
智慧,一是體現在教育孩子的技巧上,二是體現在改善家庭關係的努力上。
勇氣,意味著敢於在孩子面前袒裎自我天性缺陷,一邊努力改善自我,一邊和孩子共同努力。
所以現在為父母者,第一要學習,要讀書,哪怕功利點,教育心理學之類的書籍,家裡一定要有幾本。我家孩子小學二年級時,孩子曾帶我去書店,指著本《如何做父親》,要求我閱讀學習——父母總想著讓孩子優秀,可在孩子心裡,優秀的父母才是她最安全的環境。
第二個,教育孩子需要技巧,最忌小衚衕趕豬,直來直去。要多跟優秀的父母交流,生活圈子別那麼狹窄,整天生意客戶忙,你忙個屁啊忙——記住吧,你在教育孩子上省出來的心思,都意味著後來更大的彌補成本。
第三個,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萬不可刺探孩子的隱私。說過了,孩子就如同海灘上的蚌,外殼堅硬,但內里脆弱無比。父母在與孩子的爭執中,千萬別蠢到非要贏。孩子鬧情緒,一定是因為心理壓力太大。好父母要學會給孩子減壓,而不是添堵。
第四個,孩子需要榜樣,這世上多有優秀非凡的人,多與優秀者接觸,遠比一萬句苦口婆心。要帶孩子多出門走走,多見識,多閱歷——哪怕你沒錢,爬不起阿爾卑斯山,就在最近的距離找個山包帶孩子爬爬,這不是什麼難事吧?
最後說的帶孩子爬山,就是所謂的親子。
但親子,有個短線功利取向——通過建立家庭共同人格,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接受父母身上的最優品質。
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信奉終生教育的父母,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完美的教育。
推薦閱讀:
※一碗面,害了一個孩子,卻驚醒全國無數父母!
※給孩子一個家規,勝過一份家產!
※女人為家為孩子到底能改變多少
※為什麼一看到孩子哭就想制止?你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