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校園欺凌,懲戒關愛需並重(新論)

  根治校園欺凌仍需進一步找到「病灶」,進一步創新教育理念,懲戒失范行為的同時,關愛那些有錯失的孩子

  

  近年來受到社會普遍關注的校園欺凌問題,暴露出一些學校教育管理在公平與質量方面的薄弱之處。不久前,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對教育管理提出更有針對性的策略,可望有效遏制此類事件多發頻發。但若要根治,仍需進一步找到「病灶」,進一步創新教育理念,懲戒失范行為的同時,關愛那些有錯失的孩子。

  心理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認為,人生每個階段都存在心理危機,「自貶自卑」就是青春期心理危機。青少年經歷的這場危機是否嚴重,取決於自我人格確立過程中是否得到周圍人足夠的肯定。如果孩子學業成績不符合家長老師的期望,或者行為有過失,得到的往往是否定性評價甚至某種「傷自尊心」的社會制裁,「自貶自卑」心理就會形成。他們缺乏安全感,因而急切期待結交「死黨」,尋求接納與認同來抵消外部社會排斥所構成的壓力。

  家長、學校越是否定他們,他們就越是需要小圈子給予的心理扶助。為了強化小圈子的凝聚力,他們往往創造出圈子的特有話語體系。統一行動就是一種相互交流的方式,通過一致性的行為,相互確認:我們是一樣的,我們在一起。戴同樣的飾品、唱同樣的歌、一起吃飯逛街……都是以一致性行為表達對群體的歸屬。有時候,由於缺乏正確引導,有些孩子還會通過「幹壞事」來強化內部統一,因為只有刻意做一些「他們」禁止的事情,才能顯示「我們」的存在;如果符合「他們」的規則,那就變成投靠「他們」,背叛了「我們」。可以說,青春期孩子的本能促使他們急切尋求朋輩群體的接納,特別是在自己得不到家庭、學校、社會的關愛之時。

  從這個角度理解,青少年的校園欺凌行為,尤其是集體施暴,是青少年亞文化的一種表達。施暴群體並非與受害人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他們通過實施主流社會不允許的違規行為,才能求得群體成員間的心理認同。以上分析並非為暴力行為辯解,這種亞文化心理對於孩子自身發展以及整個社會都會產生負面作用,必須加以矯正。必要的懲戒措施能夠讓孩子明辨是非,尊重規則,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出台《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可謂正當其時。

  然而,我們還應該找到「病灶」,對症施藥。那些孩子缺乏的「良藥」就是學校、家庭、全社會的接納,是教育者真心的關愛。我們也必須反思當前教育觀念方面的誤區。一些學校、家長唯分數論,動輒祭起「名校」「狀元」「精英」的大旗,目光卻偏離了教育的本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也讓代際溝通越發困難,社交媒體亦強化了青少年「圈子文化」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認識到:必須關愛每個孩子,特別是關愛那些被貼上「差生」「問題學生」標籤的孩子,才能實現十九大報告所要求的「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幫助孩子們度過青春期心理危機,讓他們成為可造之材。

  (作者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副書記)


推薦閱讀:

有一種「痛」你不懂——校園欺凌
官方專項治理校園欺凌:遏制校園暴力如何出招
正視「校園欺凌」,讓孩子遠離暴力
校園欺凌連刷下限令人髮指,必須立即廢除孔孟之道等奴化教育!

TAG:校園 | 關愛 | 校園欺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