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誤區1》54
《冠心病誤區》
心臟病專挑中老年人下手?心臟病偏好男性?肥胖無關心臟病?一旦患上心臟病,健康從此拉警報?儘管醫學發達,治療心臟病的手術和藥物也不斷進步,但仍有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患上心臟病。除了生活緊張造成心臟負荷加重之外,心臟病發生率的增加,與一般人對心臟病的認識,有著種種錯誤觀念密切相關。
一、認識誤區:
誤區1:只有中老年才得心臟病。
雖然冠狀動脈狹窄、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等一些典型癥狀經常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但其根源是在兒童時期。
據醫學界對2~3歲的兒童研究證實,他們大動脈上「脂肪紋理」的多少與日後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是呈正比的。
另一項對死於戰爭和意外事故的年輕人屍體研究表明,他們當中有高達75%的人患有冠狀動脈狹窄。
因此,幫助2歲以上的孩子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練,平衡膳食結構以及維持正常的體重,有助於降低他們將來患心臟病的危險。
誤區2: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患心臟病。
大多數人認為乳腺癌是女性的最大殺手。事實上,婦女患心臟病死亡的可能性比乳腺癌高6—10倍。男人可能在幼年時期首次發病,如胸痛和心力衰竭,但絕經後的婦女更容易發生上述癥狀。所以,無論是男人或是女人都應該警惕心臟病的危害。
每當談到心臟疾病的時候,一般人大都以為婦女比男人的情況好得多,因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對心臟起保護作用。但是,據不久以前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的研究報告,事實並不如此。一般來說,婦女在停經年齡之前,得心臟病的比率比男人低好幾倍。而婦女在大約50歲左右,身體停止製造雌激素之後,得心臟疾病的機率就趕上了男人的得病機率了。
誤區3:一旦患上心臟病,就不可能逆轉。
許多人認為,一旦動脈粥樣硬化就一定會導致冠狀動脈狹窄。其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現代醫學,如冠脈搭橋雖無法根治冠心病,卻有助於控制心臟病的發展。最近10年的20項重大科研發現,平衡的低脂肪膳食、適當的體育活動、降低膽固醇的藥物等,能有效地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使冠心病好轉。
誤區4:冠心病患者晨運好
運動對冠心病人來說,是極為必要的,因為運動有利於促進患者心臟側枝動脈的生長,從而讓血液繼續流向心臟,避免心臟受到損害減輕病情。不過在鍛煉的時間選擇上要慎重。
臨床研究觀察到冠心病患者呈現一些有趣的"時間節律"現象。早晨,雖然體力活動少,但卻是一天中心絞痛發作次數最頻繁、程度最劇烈的時間。
癥狀性和無癥狀性心肌缺血都在覺醒後1~3小時發作最頻繁。
但是變異性心絞痛病人卻在凌晨2~4點發作最頻繁。
上午6~12點是心肌梗塞、胸痛發作的高峰期,
而心原性猝死的高峰時間也在上午7~11點之間,
上午6~9點之間也是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發作頻繁的時間。
美國醫學家曾經調查過4000名有冠心病史的病人,發現上9點鐘冠心病發作的機率要比晚上11時高三倍,換句話說,冠心病上午發病的機率要多於晚上。研究者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早上人體相對缺水,血液的凝結力增加,胰島素分泌過多,加上因上午血壓升高引起的粥樣協脈硬化沉積物及結構的變化,很容易導致必肌梗塞和心絞痛的發作。因此,冠心病人上午最好莫運動,因為運動時人體血液總是流向運動器官,必然使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產生急性缺血,而心肌耗氧量也會增加,極易誘發心肌梗塞和心絞痛。為此,專家建議,冠心病人最好在晚上7-9時鍛煉身體。如果仍想堅持晨練,不妨做些輕微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切忌快速和緊張運動,以免促進冠心病的發作。
誤區5:胸部疼痛時可以忍著,等待疼痛消失。
心前區疼痛是心臟病的早期癥狀,忽視早期癥狀是很危險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趕緊送醫院檢查治療,以防釀成大禍。心臟病早期發作的典型癥狀是:
(1)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的胸前區疼痛;
(2)疼痛放散到雙肩、頸部或雙臂;
(3)胸部不適,並伴隨氣短、輕微的頭痛或噁心。
誤區6:冠心病用藥沒有時間關係
一項關於心血管病發病的時間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發性心臟病的發作,在一天中有兩個高峰:起床後1~2小時和此後的10~12小時,尤以第一個高峰更為明顯。以往人們發現高血壓也有這種雙高峰規律,即早晨7~9點和下午3~5點時血壓升高,以致腦中風在這兩個時間段也呈高發現象。這個規律對於冠心病的治療和用藥有重要指導意義, 要是能在突發高峰到來之前用藥,無疑能減少猝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
專家們指出,要是能在高峰到來之前用藥,無疑能減少猝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此,專家們提出了一種生物節律健康法,認為早起早睡,生活規律,能有效地降低這種危險因素。與此同時,還可配合藥物治療。通常服用的治療心血管病的藥物,在服後24小時左右才能達到有效治療濃度。因此,一天一次的藥物應在早晨6點服用,一天兩次的應在早晨6點和下午3點服用,一天三次的應在早晨6點、中午12點、下午5點服用。這樣就有可能抑制雙高峰的出現,減少猝發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
根據冠心病發作的這種雙高峰規律,冠心病患者的鍛煉也需「撥誤反正」,應將傳統的晨練改為晚9時鍛煉。有些人的心臟病突發就是因晨練不當所致。晚9時鍛煉一方面避開了發病的高峰期,另一方面還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發病隱患。冠心病患者的鍛煉應適度,早起後可散散步,做做操,晚鍛煉時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項目進行,時間約40分鐘左右,但必須遵循在鍛煉中和鍛煉後無明顯不適感的原則。病情較重的患者,鍛煉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誤區7:一旦患上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註定要下降。
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威爾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當時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艾森豪威爾威爾威爾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有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誤區8:肥胖與心臟病無關
事實上,超過標準體重20%的人患心臟疾病的危險性比普通人高2倍。肥胖可與其它能夠引起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相互影響,加重心臟病的癥狀。因此,肥胖不單純是外表問題,它會對心血管健康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肥胖者要想不得心臟病必須從減肥做起。
誤區9:無高血脂的人不易患冠心病
血脂高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而無高血脂的人呢?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些冠心病人雖無高脂血症,但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降低,由於它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其不足可以說明這種人清除動脈壁中膽固醇的能力較差,所以也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附:血脂正常值:
血清總膽固醇(Tch):2.8~6.0mmol/l(110~230mg/dl)
血清甘油三酯(TG):0.23~1.24mmol/l(20~110mg/dl)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0.78~2.2mmol/l(30.2~85.1mg/dl) 女0.86 ~2.0mmol/l(33.2~77.3mg/dl)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56~5.76mmol/l(60~221mg/dl
二、治療誤區:
誤區10:冠心病診斷不會錯誤。
據了解,在許多地方醫院,似是而非的癥狀,但凡年輕人便診斷為心肌炎,年老者就是冠心病。其實,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患的只是心臟神經官能症。造成這一情況,有醫生的原因,也有患者自身的原因。
診斷冠心病最有效的辦法首先是仔細問診;對於無法確診或有懷疑的病人,可先行運動試驗,若運動試驗為陽性,應採用冠狀動脈造影(簡稱冠造)。「由於冠造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可以直觀心臟血管狹窄的情況,所以可說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嚴曉偉副主任這樣介紹。據悉,國家二級醫院一般都可以進行這項檢查,但一些衛生站、衛生所可能就不具備這種條件了。
一個人總以為自己有某種大病,這種主觀概念帶來的消極影響不言而喻。那麼,當你在了解了上述情況後,也許你該趕緊去條件好的大醫院好好檢查一次,沒準兒你的「冠心病』;就是一例「冤假錯案」呢!
推薦閱讀:
※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冠心病患者要重視心肌微循環保護
※冠心病食療方大全
※效方治療冠心病 5
※非動脈粥樣硬化性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