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見證歷史(3-3)夏起源地,問鼎中原三大利器!玉、銅、陶
齊家文化的崛起時間正是在馬家窯文化退出的時期。齊家文化以玉器和陶器而聞名,其中玉器文化的突然興盛,似乎毫無預兆。之前馬家窯文化並無深厚的用玉文化,只是作為工具等稍有應用,包括綠松石片狀的使用。但有個現象不能忽視,甘肅青海等地產玉,在石器時代中原地區所用玉,很多都有馬家窯文化所包含區域甘肅和青海的玉料特徵
---仰韶文化早期玉鏟
---廟底溝二期文化玉琮
---陝西龍山文化玉琮
---陶寺文化玉琮
而就如最近學界所認為,甘肅等地玉料也是夏、商、周、漢主要的用料之一。(參看《收藏見證歷史》玉器篇有關黃河流域的內容)
作為仰韶西遷而興起的馬家窯文化,儘管他們並不屬於用玉的文化,但開採玉料並通過黃河及支流運往中原地區的可能性很大。而這也是馬家窯文化和中原地區文化保持長期聯繫的重要機會之一,包括和崇玉的受良渚文化影響的陶寺文化,長期的聯繫有助於了解中原和等待機會。而最終馬家窯文化又回歸中原,建立夏,並開始用玉。
如果說玉石是馬家窯文化回歸中原的利器之一,那陶器和青銅器則是另兩件利器!
陶器作為重要的禮器,傳達了蛙文化,鳥文化及生殖文化等,團結了部族,發展了經濟,大量增加了人口。蟾蜍是五毒之一,夜間行動,善於埋伏和突襲,事實上,圖騰文化對名族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這件青銅刀是中國發現的第一件青銅器,前5000年,馬家窯文化!冶煉技術領先!
三大利器保證了馬家窯文化有足夠的實力問鼎中原!而權利與更多財富是永遠的追求。
齊家文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形成,開採玉石並粗加工,繼而運往中原地區,這很符合邏輯,並且以現在考古發掘情況看,齊家文化玉器是唯一的墓葬外玉器遠多於墓葬內玉器的遠古文化!同時受中原文化影響,齊家貴族開始用玉,這也順理成章!
齊家文化玉器做工較為粗曠,很少有紋飾,造型以璧,琮為主,也有比較精緻器物(可參看《收藏見證歷史》(1-12))。
---齊家璧最多,斑斕多彩的齊家璧做工粗曠,透著深深的古拙之感。
---齊家多璜連璧,這類形式在廟底溝二期和陶寺文化也有發現,璜兩頭各有孔洞,可以以繩連接。這樣的使用方式類似北陰陽營文化和凌家灘文化的雙聯璜,代表了部落的聯合。齊家文化顯然不是孤立的文化,應該有強有力的聯盟,是馬家窯文化?或者就是夏王朝!
---非常經典的齊家玉琮,典型的甘肅透閃石料,由僵皮,糖色和玉肉組成,僵皮里大量牛毛紋。整體造型樸拙大方。
---比較少見的精緻玉琮
事實上齊家玉器基本無紋飾,同時又多是傳統式樣,沒有表達祭祀主題,這在整個文化期比較另類。也許一方面很多玉器是作為粗加工玉材,另一方面應該是對夏(馬家窯文化)的妥協。也不排除一種說法,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的貴族被放逐在此,他們仍然用玉,但不能再通過玉祭祀他們的圖騰!在齊家玉上,我們最大的感受是自然之美,多彩的世界!
齊家的陶器同樣豐富多彩
---齊家文化彩陶。泥質橙黃色陶,紫紅色彩。這是齊家很有特色的泥彩色。
齊家彩陶較少,大多為無紋飾陶。齊家彩陶的特色在橙黃色陶泥,紫紅色彩。且相比馬家窯文化,泥質更細,器型更規整挺拔。而紋飾明顯繼承馬家窯文化馬廠風格,多三角形,矩形網格紋,是蛙圖騰的符號。也有魚圖騰,鳥圖騰等少量形象。
---在寧夏齊家文化,多鳥形泥塑,形象栩栩如生。
很明顯。齊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淵源很深。而齊家文化儘管有一些禮器出土,但大多不能讓人有強烈的圖騰崇拜的感覺!
四壩文化(前3900~3400年)甘肅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區,一直至新疆哈密盆地
---墨玉杖首,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玉斧,通體拋光,光素無紋,無刃,無使用痕迹,應為禮器。
---玉鑿,無使用痕迹。前半部分製作細膩,鑿首未加工。
四壩陶器也多馬家窯文化紋飾。
四壩文化禮器多工具類,非軍事化,在奴隸制開始成為主體的夏時代,這更像是流放勞動的場所。夏流放三苗於三危,也許真的不是傳說!
馬家窯文化的消失,明顯不是被更強大的文化代替,相反,顯示出的是整個黃河上游,中原西部,更似夏的後方。
西南部:
四川盆地寶敦文化(前4500~3700年)成都平原
這是一隻由外遷入的部落,在成都平原八百年,仍然在不停的遷徙。他們是古蜀文化的源頭!
都是由較軟的蛇紋石玉製作,器型有璧,匕,流行於大汶口文化的錐形器等
這更像一隻誤闖入天堂的部落,遠離了外界的喧囂。
東南部:
台灣的卑南文化(參看《收藏見證歷史》(1-8))
同樣遠離了中原大地的震動!
很明顯,在短短的時間內,中國大地上曾經龍飛鳳舞,熱鬧非凡的局面迅速歸於平靜。幾千年部落的精神支柱,圖騰崇拜和祭祀禮儀,在絕大多數土地上嘎然而止。這當然不會是禹會諸侯,開了個大會,就全體同意了!從原始社會的鬆散部落到奴隸制社會的強權轉化在中國大地上是激烈發生的,是靠通過摧毀各個部落的信仰,在短時間內迅速達成的(這只是歷史的短時間),這樣的局面當然不是所謂的部落聯盟,而是切切實實的帝國形成,夏帝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