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發布《扶老指南》引熱議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抽屜
9月6日,中國衛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對跌倒的老人,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如老人意識清楚,救助者應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應立即護送老人到醫院或打急救電話。此消息經新華社播發後迅速被國內媒體廣泛轉載,也於互聯網、平面媒體激起熱議。有人認為指南的發布不合時宜:「一本技術指導,只能解決『怎麼扶』。而眼下,『該不該扶』才是討論的核心。較之跌倒的老人,失衡的道德更需要被扶起」;也有人說:「衛生部確實是在做好事。這個指南與道德問題無關,人家只是在給大眾普及救助常識」。衛生部官員也出面解釋,「《指南》的制定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在最近才完成,遂向社會公布,與近期社會事件無關。」為幫助網民朋友全面了解社會各界觀點,選舉與治理網收集整理了各方觀點,與網民朋友分享辨析。一、「並無不妥」論。新京報發表評論認為,從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許雲鶴案,老人跌倒是否應該扶起,不斷引發道德爭議,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衛生部強調出台這樣的技術指導「與社會事件無關」,但不少人還是把這兩件事「湊」在了一起。評論指出,衛生部此舉並無不妥。一直以來,關於老人跌倒話題的討論,有人將道德批判和技術專業的追問混為一談,甚至用道德批評替代了對技術專業的追問。其實,道德和技術並不矛盾,幫助跌倒的老人,既需道德自覺,也需技術指南。解決道德問題,可以避免「老人跌倒無人幫」的困境,而多一些「扶跌倒老人技術指南」這樣的科學知識,同樣能讓更多的人放棄恐懼心理,敢於伸出援手。或許,面對老人跌倒,很多人並不是擔心扶起會被對方反咬一口,真正擔心的,是老人身體的特殊性,他們多身弱體衰,疾病纏身,一跤跌倒很容易引發意外的傷害,此時,倘若僅憑著一腔熱腸施以援手,則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導致老人受到二度傷害。對此,衛生部的「技術指南」無疑顯現出了其價值,它從醫學的角度歸納了老人跌倒後可能引發的傷害後果,並給出了不同情況下的解決辦法,如此實用的指南,有利於改變人們在面對老人跌倒後束手無策的尷尬,通過制度規範的引導,幫助人們擺脫畏懼行善的心理。最近的上海手術室火災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當事故發生後,輿論大多批評醫護人員臨陣脫逃。可是,最終的調查結果,卻非人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原來當時手術室失火後,醫護人員面臨著兩難:不搬離病人,病人會有生命危險;若要搬離病人,因為手術床是固定的,必須去除病人的呼吸機,採用簡易呼吸器,這勢必會讓大量有毒氣體進入病人體內,病人也有生命危險。因此,在追問醫德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追問,為什麼醫護人員會陷入「兩難」,這背後有著怎樣的制度性因素?如果醫院的各種應急保障制度和設備到位,比如病房安裝有淋浴器可以滅火、手術床可以移動、有備用電源,病人可以被安全地轉移,醫護人員還會成為「醫跑跑」嗎?扶不扶跌倒的老人,成了兩難;救不救失火手術室的病人,也成了兩難,而這背後,道德其實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找到那些技術和制度的不足並改進,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路徑。這往往是被很多「道德批判」所淹沒的問題。當然,話說回來,考慮到技術性的因素,並不是說公民的道德自覺就不重要。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幫扶跌倒的老人,但是,給120、110打個電話總該會吧?道德自覺和技術知識雙雙具備,或許倒地無人幫扶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傷害預防室副主任段蕾蕾參與了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南的制訂工作,在接受專訪時,段蕾蕾表示,包括《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在內的4種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南,其制訂都遵循了嚴格的起草、論證程序,整個過程歷時兩年,可謂縝密而慎重。「技術指南的前提是,所有人跌倒都應該去幫扶,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指南談的是技術問題,不應變成倫理問題。」她表示,此次發布的預防指南,針對的是各地的專業衛生救助人士,衛生部門也將陸續對他們開展培訓,同時,將來爭取將傷害干預的內容,擴展到公民的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等服務中去。另據透露,除了已經發布的上述四項傷害干預技術指南外,衛生部門還將根據不同年齡段人群受到不同的傷害問題,陸續推出其他的技術指南。二、「潑冷水」論。新華網發表署名文章稱,《技術指南》給道德熱情潑了一盆冷水。筆者開始懷疑人們對「彭宇案」以及「彭宇案」翻版的質疑,比如那位許雲鶴,現在看來被許雲鶴扶起的老太,是翻越護欄自己摔倒還是被許雲鶴駕車撞倒都已無關緊要,問題是老太太的受傷與許雲鶴有了直接關係,法院完全有理由認定老太太的受傷是因為許雲鶴的攙扶所致,是因為許雲鶴沒有掌握攙扶的技術才導致了老太太的受傷住院,判罰許雲鶴支付10萬元醫療費已是相當的「從輕」,沒有追究攙扶者的刑事責任已經體現了法律的仁慈,還有那位開大巴停車,主動過去扶起騎車摔倒的司機,有監控錄像證明司機扶起的老太太,司機肯定也不具備扶起老年人的技術,老人雖然誣陷司機駕車撞人,但現在看來,不掌握扶起老人的技術而貿然去扶,這和開車撞人沒什麼區別。我們一點也不懷疑衛生部公布的這些《指南》,完全是從技術上對各種受害人的施救進行技術指導,與道德誠信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筆者之所以展開這樣的聯想,套用某人的一句名言,的確是衛生部在「不恰當」的時間發布了極容易讓人誤讀的《指南》,這樣的《指南》確實能給人們普及必要的干預常識,提醒人們在面對老人倒地之後,辨明情況進行正確的救助,但是,選擇發布的時間卻值得玩味,人們正在為老人倒地無人敢扶,熱議拯救道德之時,衛生部卻公布了這些《指南》,讓人想不「誤讀」、不「聯想」都難。京華時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說,衛生部此時推出這項意在減少意外傷亡的「指南」,不光引來許多嘲諷,還可能讓「扶老」者動作更遲疑,冷漠者更振振有詞。「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是個偽命題,並不值得探討。從道德層面說,幾乎沒有人對路遇傷病者應及時施以援手持否定意見。糾結只在於,扶了之後,會不會有讓人不能承受的後果?誰家無老人,誰人不變老?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的中國社會,面對著一連串「見老不救」的冷漠事件,顯得格外脆弱。 這樣的社會心理糾結和焦慮,源於確乎存在的個別「碰瓷」謀生群體、普遍缺少誠信的社會基礎,以及司法機關在彭宇案、許雲鶴案中「疑罪從有」的斷案思路。評論認為,路遇危難伸手相助,原本屬於道德範疇。但在今天,人們更多寄望於法律能在懲惡揚善、保護主流價值觀念與社會道德基礎方面有更大作為。「彭宇案」、許雲鶴案卻恰好相反,充當了一次道德衰退潮流的最大推手。如今,相比於衛生部的「怎麼扶」,眼下心理已過度敏感和脆弱的人們恐怕更期待司法機關能夠堅定地表達對於「扶」的支持,告訴整個社會:如果身邊有老人跌倒,不要猶豫,不要吝惜伸出你的手。對弱勢群體的傾斜,畢竟要以遵守法律、維護社會正常運行秩序為底線。三、「法制扶持」論。新華網發表署名評論稱,光有《技術指南》還不夠,還需要其他配套措施,從而降低老人跌倒的社會風險。如今,公眾懼怕攙扶跌倒的老人,主要是擔心被無端訛上,造成精神和金錢的雙重損失。所以,如果只做技術上的指導,卻不解決公眾的後顧之憂,那麼人們仍然會心存顧忌,不敢去攙扶跌倒老人。這就需要修改司法裁決程序,建立社會救助基金,當找不到事故責任人時,解決老人的醫療費用和生活補償,為公眾見義勇為的行為托底。早報也持相同觀點,在「|最高法也該出台『扶老人法律指南』」的評論中,作者指出,很顯然,衛生部發布的只是醫學技術指南:告訴大家不要急於扶起老人,要分不同病情處理,比如有外傷、出血的,應立即止血;有嘔吐,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並及時清理,保證呼吸通暢。這個醫學指南,無法緩解公眾對扶助老人的心理糾結、法律焦慮——看到老人倒地,到底該不該救?對此,作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的最高人民法院,應發布一個「扶老人法律指南」——釐清救助者、被救助者的法律責任,讓行善者吃顆定心丸。評論認為,「扶老人」的全民危機始於2007年南京法院對「彭宇案」的判決。在「彭宇案」之前,並非沒有助人者被誣惹上官司的,但只是個別無良者的個人行為,公眾還是相信法律,相信有講理的地方。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當年南京法院的那個「從常理分析」——如果彭宇沒有撞人就不會去救助老太,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公民間的救助行為,也把司法裁判變得「不講理」——原告不需要對侵害事件舉證,搞「有罪推定」,破壞公眾對公正、善良的價值認同,引發了公眾恐慌。誠如培根所說: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決其惡果甚於十次犯罪,因為犯罪只是弄髒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決卻弄髒了水源。評論分析稱,如果法院嚴格執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不向所謂「弱勢群體」做有悖法律的妥協,那麼救人者被誣反要賠償巨款的案件,就不會發生。然而,「彭宇案」的負面影響卻久久未能消散,相反還得到強化,甚至有家長以此給寶寶進行「法律風險」教育。其中原因何在?原因在於司法機關,特別是最高法至今沒有拿出具體措施,消除此案負面影響,讓公眾對見義勇為「脫敏」。評論認為,解鈴還需系鈴人,心病還需心藥治。法院判決代表國家公信,是一種極具權威的社會評價,對公眾行為有極強的指引作用。即使「彭宇案」只是孤例,但這樣的判決只要有一起還沒得到充分糾正——就足以影響公眾對行善的風險評估,讓善良人被迫選擇冷漠。評論最後呼籲,法律應保護善良者。4年前的「彭宇案」模糊了法律的是非觀,如今公眾特別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一個「扶老人法律指南」,以繩愆糾謬,釐清法律,匡扶正義。註:彙編參考文章《 扶跌倒老人需「道德」,也需「技術」》,新京報,作者為本社評論;《技術指南》給道德熱情潑了一盆冷水 》,南方網,作者為朱永華;《最需要的「扶老指南」不是技術》,京華時報,作者為姜泓冰;《最高法也該出台「扶老人法律指南」 》,早報網,作者為沈彬。
推薦閱讀:
※自製鄉巴佬鹵鵪鶉蛋,乾淨衛生好吃,再也不用去超市買咯!
※易筋經(衛生部版)練功要領
※市疾控中心呼籲重視預防做好個人衛生
※十條笑話:突然衛生間的門打開了,岳父衝出來抬手就給我了一巴掌
※衛生部發布「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五點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