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摘錄 |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一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怡馨小編整理

第一章

自體心理學基本概念概覽

引言

已故的海因茲·科胡特在探索治療一種原本被認為無法治癒的障礙的方法時,對一種更高形式的健康自戀也進行了概念化。

科胡特:

健康自戀是人類各種形式的創造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對自體健康的愛能產生出智慧,使我們能接納自己的局限性,包括必然到來的死亡

將幽默的能力歸因於穩定的自尊

認可了嬰兒期誇大性可能轉化為所有創造力的源泉這一可能性

哭求認可

在埃及《亡靈書》中,詩人面對著時間與存在的奧秘,同時面對著理想化的神,而這神並沒有充分認可詩人,詩人兩次哭號出了自體認可的問題

在科胡特關於自體心理學的模式中,這種自體感受到的狂怒正是其精髓所在。

他認識到當一個人的自尊受到侮辱,並被體驗為無法控制時,個人的自體將會出現破碎。

因此,由失望產生的暴怒被指向了客體,這也暗示了個人可能會從對現實生活的應對中撤出。

自體破碎

自體破碎: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都會體驗到的「我要崩潰了」的感覺。(如一個人在路上與老友不期而遇,當要將她介紹給自己的配偶時卻發現自己忘記了她的姓名)(範圍從輕微的尷尬到折磨人的恐懼和羞恥感)(一個博士生在他的論文答辯會上無法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

那令人焦慮的ˉ恐怖的、完全令人動彈不得的自體破碎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對個體自尊產生侮辱的情境中,甚至包括心理治療的情景。

原發性自戀中沒有「我-你」

原發性自戀:指「心理上的嬰兒狀態」意思:嬰兒對母親及其服務的體驗處於一個沒有「我-你」分別的世界

嬰兒會期望自己能控制母親,就像成年人期望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一樣。

作為父母,我們知道在服務不完美時(如:不得不讓他等待母乳)嬰兒會充滿暴怒,科胡特將暴怒視為一種可以理解的、對於分裂的反應,是自體遭遇無反應環境時的破碎,如動作緩慢的母親,或者甚至是缺席的母親。

誇大性自體

已經成年的病人在治療師身上重複了嬰兒時期與父母的互動:

第一種解決方案:讓嬰兒感到自己是全能的,控制著好的世界

第二種解決方案:將另一個人感知為全能,假設是父母中的一位或是雙親。

每一次對於全能的自體中不停使喚的部分的失望體驗都會引發這種暴怒,特別是,那個不完美的卻未分化的母親。

治療中的表現:因自己需要接受治療而感到羞恥,這對於渴望完美的無意識誇大性自體而言無疑是一個侮辱體驗。

可鼓勵病人發展出以誇大性自體的需求為基礎的健康的抱負心,並且很有可能希望能夠通過現實的體驗得以修正,這就導向了轉換性內化

理想化的父母影響

處理自戀型暴怒的第二個方法:嬰兒嘗試將「絕對的完美和力量注入初始的對象,即成人。以此來維持最初的完美和全能感。

即描述的早期的理想化父母影像,凸顯出理想化與自戀需要的緊密聯繫

當父母不可避免地讓兒童感受到挫折,而這些挫折是可以承受的,兒童就會將他們所欣賞的父母影響中的理想化品質內化。

這些品質與功能於是逐漸通過轉化性內化而不斷被兒童補充。

這種感恰到好處的挫折經歷也有助於馴化和引導誇大性自體劇增的抱負心

治療情境中:當病人再次體驗到治療師如同父親對他的需要不敏感會導致的幻滅感

而當病人體會到治療師共情了他被忽視的感覺,就出現了一種可能性,他可以通過幻想將治療師理想化為一種父母影像,以此來部分滿足他的需要。

鏡映需要

父母對孩子需要的同調包括:安撫、融合、培育以及刺激性的反應,還有父母這一自體客體所代表的更高級的價值觀與理想。

科胡特發現:這些都會被內化為更高形式的自戀基礎,包括創造力、幽默,以及對我們的自我價值與健康抱負的積極接納。

科胡特相信:這種對於積極認可的需要--即被鏡映的需要--對健康自尊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為了有效地發揮自尊功能,還為了達到更高形式的自戀。

共情需要

科胡特指出:共情是一種收集信息和數據的活動,也是成功達到同調的必要前提,共情具有治療性。

在臨床經驗中:共情本身,僅僅是出現了共情,就有有益的、廣泛的治療效果——不僅在臨床設置中是這樣,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

自體客體

自體客體(自體與客體之間沒有連字元「-」):用來表達一個關於自體與客體(即另一個人)關係的、新的、概念化了的觀點,其中自體要麼完全未與他人分化,要麼只分化了一部分。

如果一個孩子足夠幸運,從母親一般的照料者那裡能夠得到一個可靠的、有愛的自體客體,他能為孩子對健康的抱負心的自我接納提供必要的鏡映,那麼類似於脆弱的自尊以及病理性自戀的問題就不太可能出現。

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被證明不值得被理想化,那麼也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問題,這涉及科胡特早期提出的,由雙極自體提供第二次機會的概念,也就是說,以理想化補充或替代抱負心

負面治療反應

強大的「負面治療反應」(弗洛伊德)可能常常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抵禦期望中的自體客體帶來的另一次幻滅,病人深信這種幻滅會造成其脆弱的自體不可逆轉的破碎。

通過對病人的暴怒,以及暴怒背後對於被拋棄的巨大恐懼進行共情,就能培養出病人信任他人的能力,進而能夠把分析師作為一個可靠的自體客體來依靠。

攻擊性是一種分解產物

科胡特;人類的攻擊性並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沒有反應的環境產生的一個分解產物

誇大性自體原本期望能夠完全掌握本應具有反應的環境(如母親),結果返現她沒有共情,甚至威脅到自體的基本需要。

於是兒童體驗到摧毀失靈的自體客體的衝動。但是,他的暴怒喚起了母親的反攻擊,可能轉回到了他自己身上,導致了他產生了自我厭惡和絕望,而這很可能導致強迫性受虐。

未完待續

下一期筆記摘錄: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章

自體心理學視角下的攻擊性


推薦閱讀:

打破自己的牢籠
心理測試:你的內心純潔指數還剩多少?
如何看待蔡康永談到出櫃時失聲痛哭?
有些人反映《俠盜飛車5》過於暴力,這是真的嗎?
怎樣忘掉一個渣男前任?

TAG:心理學 | 心理 | 理論 | 筆記 | 實踐 | 自體心理學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