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富蘭民俗博客(252)圖文(48)百年民生
(2011-10-09 22:33:33)[編輯][刪除]
轉載▼
標籤: 民俗 辛亥百年 文明元素 變遷 雜談 | 分類: 媒體雜報 |
百姓衣食住行注入現代文明元素
本文載2011年10月9日《新民晚報》第15版記者呂劍波
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綿亘數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不言而喻。然而,其文化影響更為深遠,從封建舊夢中醒來的中國,自此開始擁抱現代文明。
衣食住行,這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方面。回首百年時光,我們可以發現,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巨變。
如今,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在衣食住行中體會辛亥革命的影響。
中西合璧的中山裝開始流行
辛亥革命終結了傳承千年的服飾等級制度,千百年來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做法被廢棄。
1912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人民一律平等,根據這一原則,臨時參議會討論了男女禮服制式,計3章12條,規定男式分大禮服與長禮服,為西裝和長袍馬褂,女式禮服為上衣下裙,有領。
社會輿論對這一服飾規定褒貶不一,眾說紛紜,因此這一規定也一直未能嚴格執行。
「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腳跟形勢先融化,說道蓮鉤六寸長。」在那個時代,衣著的混亂也正是新舊交替的寫照。
然而,中式服裝與西式服裝的矛盾,開始讓人們無所適從。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中西合璧的中山裝開始流行。
中山裝之所以得名當然是因為其創始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後除了致力於共和制度的締造之外,也關注著移風易俗,並且早就注意到服飾問題。他感到西裝穿著不便,而中國原有的服裝過於陳舊、拖沓,他身體力行致力於新服裝的創製。
據老同盟會員回憶,孫中山認為「穿西服就得用外國的衣料,那樣就要花我們本國的錢,使我們的黃金白銀外流」。後來,他就把華僑中流行的一種學生服的式樣,加上一個翻領,口袋改為四個,這就是中山裝的雛形。
後來又經過了多次的改進,最終形成了平民實用風格的中山裝。
中山裝還寓意三民主義思想: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三粒袖扣,則表達「三民主義」。孫中山先生建立民主共和體制的三民主義理念在服裝上得到完整體現,中山裝成為「革命」在身體空間的象徵符號。
孫中山帶頭穿著中山裝,中山裝成為革命與時尚的象徵,而後中山裝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制服。
正是由於中山裝的簡便、美觀、實用,以後的國民革命軍軍服基本上也採用了中山裝式樣。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軍和以後的八路軍、新四軍、人民解放軍的軍服也都沿用了中山裝的基本樣式。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以中山裝來表達對新時代的熱愛,於是中山裝成為新中國一款標誌性的服裝,甚至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
飲食觀念改變催生出菜市場
傳統的宴席制在辛亥革命後也出現了改良的趨勢。
中國人的人情是吃出來的,傳統的宴席方式是共享一席的聚餐制,遇有喜慶節日,無不大宴賓朋,而一個圓檯面則最能體現民族心理的深層底蘊。
但在西方,流行的則是分食制和自助餐,這種飲食方式,衛生節儉是一個方面,同時也是為了社交的需要。比如自助餐很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表現了西方對個性的要求。
民國建立後,由於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以及自助餐這種飲食方式的傳入,中國知識界興起了改良宴會之風。大家參照中西宴會的規格,組成中西合璧的宴席,中國傳統宴席方式的改變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僕人迎門、侍役拉座、設擺台、置餐具、插牙籤、放餐巾乃至送沙濾水!也有以茶代替的"等一系列西方飲食禮儀,也開始普見於中式菜肴的飲食場所了。
在飲食內容上,民國以後國人在諸如食物的分類和功用、食物的配置、飲食衛生檢查等具體問題上進行探討。
社會飲食觀念開始偏離農業社會崇儉惡奢的模式。過去以菜蔬為常食之品,魚肉則唯陰曆初二、初八、十六和廿三食之的傳統葷素調節習慣,在上海被率先打破,許多人家無葷不食,倡購時鮮的風氣也不再被視為奢侈。
這樣的觀念改變,帶來了菜市場的出現。
在上海,1892年出現了第一個現代性綜合類室內菜市場——「虹口三角地菜場」。到了民國建立後,菜場便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到抗日戰爭之前,上海已有菜市場49處了。
以虹口三角地菜場為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裡每一層都有明確的銷售分工:底層以供應蔬菜為主;二層主要售賣魚肉、罐頭食品、食雜及農副產品等;三層出售點心小吃。由於菜場地處虹口,是日本人聚居區,甚至「每天有從長崎運來的鮮魚、蔬菜上市」。
民居開始西化,有軌電車上路
辛亥以來的百年,中國民居的西化和近代化是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局部裝修、平面布局到造型結構、材料設施逐漸模仿西洋建築的過程。
在北京,出現了所謂「四合院歐化」的新態勢,即在保留傳統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點洋化:簡單的玻璃窗代替菱格子糊紙絹,複雜的搞點外國式柱子、拱券點綴一下。以後,不少四合院房屋布置進一步模仿西式格局,比如把廚房、鍋爐房、配餐室、餐廳布置在一起,內有地板、護牆板、水汀、吊燈,設備則有抽水馬桶、電話等。如此,既保存四合院的傳統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的優點,可謂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而在上海,石庫門建築在辛亥革命後盛行。
20世紀20年代,石庫門佔據了當時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石庫門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坡屋頂常帶有老虎窗,紅磚外牆,弄口有中國傳統式牌樓,外牆採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二樓有出挑的陽台,總體布局採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
和民居近代化一起出現的,還有交通的近代化。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營運,這可以說是上海最早的軌道交通。這條從靜安寺始發至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的有軌電車線路雖然只有6.04公里,但它書寫了上海城市交通的傳奇。同年5月6日,法租界第一條有軌電車2路電車也正式運營,起始站是十六鋪,同年7月延伸至徐家匯,全長8.5公里。
到了辛亥革命前夕,法商有軌電車已行駛於華界老西門至斜橋等地段,並企圖自十六鋪擴展到華界外馬路董家渡一帶,被中國當局拒絕。
1913年2月,上海華商電車公司成立,著手電筒車工程的籌建,同年8月11日,華商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營業,起點站是小東門,終點站為高昌廟,全長4.97公里。
到1927年底,上海市區有軌電車線路達到22條,其中英商11條,法商7條,華商4條。
由市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車軌和穿梭其上的有軌電車,不僅給上海人帶來了行路之便,也傳遞著都市生活快速的節奏。
【上海印跡】
作為中國最早的國際化大都市,辛亥革命時期的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數千年來的封建禮教枷鎖一朝打破,女子服裝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的景象。而這裡面最有代表性的,非改良旗袍莫屬。
●旗袍式樣不斷變
旗袍式樣的變化經過千家萬手,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革。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
在具體式樣上,西方服飾對旗袍影響最大。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
先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漸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就穿起沒有領子的旗袍。
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因此,到20世紀30年代,旗袍已完全脫離了原來的形式,演變成一種風格新穎獨特,既保持了中國民族特色,又吸收了西方服飾優點,充滿著中西合璧時代氣息的新式服裝了。
●腰身也越做越窄
在名媛淑女彙集的大上海,旗袍成為海派文化的突出符號。在保存至今的上海舊月份牌上,旗袍美女們精緻玲瓏、開放活潑的形象呼之欲出。同時,旗袍也變得越發精緻和華美,滾邊、鈕扣也別具一格,而且大抵由手工製作。旗袍的腰身也越做越窄,完全貼身,將全身的曲線充分顯露於外,青布旗袍最為當時上海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仿效,幾乎成為20世紀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
【專家評述】
辛亥革命之前,中國一直處於封建專制主義的皇權統治下。1644年滿清入關,統治中原。那時的愚民政策封閉了中國人的思維感官,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才華。
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給處於昏睡狀態的中國人以極為強烈的刺激。辛亥革命的爆發,推翻了封建專制獨裁統治,辛亥百年的風風雨雨,使古老的中國邁進了現代社會的門檻。從社會風俗變遷的角度看,西方物質文明,諸如電燈、電報、電話、電器、火車、汽車……一大批西洋器物,雖然在辛亥革命之前已經傳播,但主要是在辛亥百年為中國廣大民眾所接受和認同的。它使晚清時代的風尚變遷走上了一條與傳統不同的道路,即風俗的演變不再沿著傳統的軌跡循環往複,而是朝著求新求變的新的趨向發展。
西方文化中的先進的東西,同樣是整個人類的財富,為什麼要拒國門之外而拒絕和排斥呢?辛亥百年,就是中華民族在各個方面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借鑒、改造和融合的結果,同時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也在借鑒與改造,旗袍在上海的演變就是明證。中華民族在衣食住行、生產交通等各個層面的一系列變革,自然也會引起每一個中國人對於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等諸多方面的思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變革,所以,我們可以說,辛亥百年來社會生活和民俗變遷是在吸收和揚棄的過程中,按照中國人民自身的生活邏輯不斷地發展和演變的。
仲富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
本文參考《老鏡頭——中國百年風物與民俗過眼錄》(仲富蘭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特此感謝。
原載2011年10月9日《新民晚報》第15版
仲富蘭
2011年10月10日於上海
推薦閱讀:
※七夕節民俗掃描:被賦予愛情美滿心靈手巧兩涵義
※賈鵬芳為什麼要到日本發展?
※民俗專家:重陽也曾是「女兒節」
※是否存在越往南越迷信的現象?如果存在,原因是什麼?
※「子母哏」的說法從何而來?是否有什麼書籍介紹子母哏的淵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