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養豬人必看,豬的分娩管理技術十要點!

產房是豬場的生產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豬場成功的關鍵。細節決定成敗,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益求精的做好接產、人工助產、分娩護理等工作,避免濫用縮宮素,並嚴防產後泌乳障礙綜合征(PPDS)。

1 仔細觀察母豬分娩徵兆 

1.1 乳房的變化

母豬在產前15天左右,乳堤隆起,乳房腫脹,由後向前逐漸下垂,臨產期前3天,,中心膨脹發亮,腹底兩側象帶著兩條黃瓜一樣,乳房呈「八」字型分開並挺立,,皮膚緊張,初產母豬的乳頭還發紅髮亮。

1.2 乳汁的變化

當母豬前部乳頭能擠出乳汁時,約在24小時產仔;中間乳頭能擠出乳汁,約在12小時產仔,最後一對奶頭能擠出乳汁時,約4—6小時產仔。

1.3母豬的表現

臨產前母豬陰戶腫大,充血,顏色由紅變紫。母豬出現築巢行為(叼草絮窩)。當表現突然停食,呼吸加快,煩躁不安,時起時卧,頻頻排糞排尿,拉小而軟的屎,每次排尿量小,但次數頻繁等情況,說明當天即將產仔。

在生產實踐中,常以叼草絮窩(距產仔8~16小時),呼吸次數每分鐘大約由25次增加到80次(距產仔4小時左右),尾巴擺動,躺下,四肢伸直(1.5小時以內產仔),用力努責,陰戶流出沾有血液的羊水(20分鐘以內產仔),所有的乳頭能擠出濃稠乳汁,擠時乳汁如水槍似射出,同時陣縮間隔時間漸短等,作為母豬即將產仔的主要癥狀,一旦有分娩徵兆,則應做到人不離豬。

2 詳細記錄分娩持續時間和出生間隔 

  

一天中要對母豬進行多次檢查。母豬分娩持續時間平均為2.5小時(40分鐘—5小時),超過8小時可能是難產。兩仔豬分娩間隔平均為16分鐘(5—30分鐘),如果母豬安靜,仔豬相隔幾分鐘出生,說明產仔正常。相反母豬十分煩躁不安,極度緊張,不斷努責,顯得十分吃力,並且產仔間隔在45分鐘以上,可能是難產,就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產仔間隔越長仔豬就越不健康,早期死亡的危險性就越大。為此,要準確記錄兩頭相鄰仔豬出生間隔的時間。

3 注意做好人工助產 

  

母豬分娩時一般不需要幫助,分娩過程中決定是否需要助產至關重要,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一方面,不需急於助產,因為助產會增加產道感染的危險性;另一方面,如果分娩過程不順利,又沒有及時進行助產,不僅會增加死胎,降低仔豬生活力,而且還會造成母豬死亡。

3.1 怎樣確定母豬是否難產

首先看它是否煩躁、極度緊張、劇烈努責和出生間隔時間大於45分鐘。還要看它的腹部飽滿程度(是否還有仔豬)和它所產仔的數量來確定母豬分娩是否結束。如果出現以下三個方面的跡象可表明為難產。(1)已經順利出生一頭或幾頭仔豬,但母豬不再用力的時間已超過45分鐘。(2)母豬羊水已經流出並不斷努責,但是已超過至少45分鐘還沒有仔豬產出。(3)所有出生仔豬的粘液都已經幹了,但飼養員仍能確定母豬體內有仔豬。

3.2 怎樣正確助產

當確定需要助產時:(1)助產者應用溫水和消毒劑(新潔爾滅、洗必泰等)或肥皂洗母豬的陰戶及周圍的部分,去掉有機物和污物。(2)手和胳膊要戴新的經過消毒的長臂手套並塗上潤滑劑(如液體石蠟),將手捲成錐形,當母豬不努責和產道擴張時胳膊才能進入。如果母豬右側卧,就用右手,反之用左手。(3)將手用力壓,慢慢穿過陰道,進入子宮頸,子宮在骨盆邊緣的正下方。(4)手一進入子宮常可摸到仔豬的頭或後腿,要根據胎位抓住仔豬的後腿或頭或下牙巴慢慢的把仔豬拉出。注意,不要將胎盤和仔豬一起拉出。(5)如果兩隻仔豬在交叉點堵住,先將一隻推回,抓住另一隻拖出。注意,不可將陰門、子宮頸和子宮碰傷。(6)如果胎兒頭部過大,骨盆相對狹窄,用手不易拉出,可用打結的繩子伸進仔豬口中套住下巴幫助拉出。(7)如果通過檢查發現產道內無仔豬,可能是子宮陣縮無力,胎兒仍在子宮角未下來,這時可用催產素,促使子宮肌肉收縮,幫助胎兒儘快出生。要準確掌握劑量,一般注射劑量為30-50單位,筆者試用陰唇內側注射20單位,效果很好,不僅發揮作用快,而且還能節省用量。如果30分鐘仍未見效,可第二次注射催產素。如果仍然沒有仔豬出生,則應驅趕母豬在分娩舍附近活動,可使產道複位以消除分娩障礙,使分娩過程得以順利進行。(8)助產後必須給母豬注射抗菌藥物,防止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無乳或少乳。

4 避免濫用催產素 

通常,當母豬分娩過程較慢時,有的飼養員或初學獸醫人員,為求快速分娩,喜歡用「催產素」(縮宮素)來催產。值得注意的是催產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適應症的,不能濫用,更不能超劑量使用,如果使用不當,不僅催產不成,反而會造成胎兒窒息而死,母豬子宮破裂而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實仔豬出生慢的原因很多:(1)產道里有一頭大的仔豬,而骨盆腔又相對狹窄。(尤其是初產母豬或過於肥胖的或雙肌臀品種豬)(2)同時有兩頭仔豬出生,堵在交叉部。(3)胎位不正。(4)已分娩很長時間,母豬虛弱,子宮陣縮無力。(5)產房中溫度過高或冬季生煤爐造成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高,舍內氨氣過量等。

如果出現分娩較慢的問題,不去認真分析和檢查產道,而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注射催產素,弊多利少。輕者,造成胎兒與胎盤過早分離,或在分娩前臍帶斷裂,使仔豬失去氧氣供應,胎兒窒息死亡;重者,如果骨盆狹窄,胎兒過大,胎位不正(橫位),母豬會造成子宮破裂。

那麼,究竟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催產素呢?(1)在仔豬出生1-2頭後,估計母豬骨盆大小正常,胎兒大小適度,胎位正常,從產道娩出是沒問題的,但子宮收縮無力,母豬長時間有努責而不能產出仔豬時(間隔時間超過45分鐘以上)可考慮使用催產素,使子宮增強收縮力促使胎兒娩出。(2)在人工助產的情況下,進入產道的仔豬已被掏出,估計還有仔豬在子宮角未下來時可使用。(3)胎衣不下。產仔1-3小時即可排出胎衣,若3小時以後,仍沒有排出則稱為胎衣不下,可注射催產素,2小時後可重複注射一次。

5 認真做好分娩護理

 

5.1 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母豬體表,尤其是乳房、外陰及臀部,檢查乳頭是否被「乳塞」堵住,並清除之。同時將所有乳頭頭幾滴奶擠掉。

5.2 仔豬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凈。當仔豬裹在胎衣里,先出一個大水泡時,就要儘快撕破胎衣,把仔豬從胎衣中取出來;當胎膜蓋住鼻子和嘴時,要及時把胎膜從仔豬鼻子和嘴上扳開,並用抹布將豬體身上的羊水擦乾或在豬體上塗一層騰駿「潔體鍵」或「密斯陀」。

5.3 搞好「假死」胎兒救助。「假死」,是指心臟仍有跳動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產程過長,羊水嗆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無法正常喘氣。為此,首先要用毛巾將口鼻部粘液擦乾淨,然後進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幾種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豬後腿,右手有節奏輕輕拍打其胸部,使粘液從肺中排出。二是讓仔豬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覆進行,直到出現叫聲和呼吸為止(屈伸動作應與豬的呼吸頻率相近,每分鐘約50~60次)。

6 先捋臍帶血後斷臍 

先將臍帶內的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其方法是:一手緊捏臍帶末端,另一手自臍帶末端向仔豬體內捋動,每秒一次,不要間斷,等臍動脈停止跳動時,距仔豬腹部4指處,用拇指甲鈍性掐斷臍帶,並在斷端處塗上5%碘酊(不要塗2%的人用碘酊)再在臍帶上塗布「潔體鍵」或「密斯陀」,有利用於乾燥。注意,如無臍帶出血,不要結紮,因結紮臍帶後,斷端滲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臍帶乾燥,反而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另外,要及時斷臍,否則臍帶拖之地面,很容易被蹄踏踩而誘發「臍疝」。

7 吃好初乳 

眾所周知,人類胎兒是通過母體胎盤獲得免疫球蛋白(一種抗病蛋白)。母體血液循環系統中的抗體能自由穿過胎膜進入胎兒體內,由母體的抗病能力和類型來保護出生的胎兒。而豬的胎盤(6層)是上皮絨毛膜型的,這種胎盤阻止母豬抗體通過胎盤直接傳遞給胎兒,新生仔豬出生時沒有抵抗病原體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豬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後從母豬初乳那裡獲得的,被稱為被動免疫。仔豬必須在出生後12小時內吃到含抗體豐富的初乳,尤其是頭6小時內更重要,這是因為此時初乳中不僅抗體水平高(免疫球蛋白多,在4-6小時後很快下降),而且此時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經過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仔豬出生後對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僅可持續12-18小時,18小時後,免疫球蛋白必須分解後才能吸收進血液,所以要儘快吃初乳。飼餵初乳6次可使仔豬獲得充分的免疫保護。

8 收集好初乳 

在分娩時和分娩後1小時內,初乳很容易排出。為了保護吃不到初乳的仔豬,應在分娩過程中用人用的「吸奶器」立即收集母豬的初乳(每個乳頭收集的奶不應超過5毫升),每頭母豬可收集到60毫升,足夠供3-4頭仔豬使用(每公斤體重15毫升)。

人用吸奶器的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要取下吸球(吸球不可煮),將吸奶罩清洗乾淨,並放入水中煮沸消毒1~2分鐘,晾乾備用。(2)用乾淨紗布及溫開水擦試乳頭,看有無「乳塞」堵住乳頭並清除之。(3)將吸球壓癟,罩口對準乳房按緊,吸奶罩突出部分朝下,慢慢放鬆手指,即可吸出乳汁,可反覆進行。吸出的乳汁可用注射器吸入其他容器內保存備用,使用時應避免將乳汁吸進吸球。(4)用一手擠壓乳房,另一手操作吸奶器,可提高吸出效率。初乳可冷凍保存,當初生仔豬需要初乳時,可以從冰箱中取出,在37℃溫水(不要熱水)中解凍。收集初乳的工作目前仍被很多豬場所忽視,不吃初乳的仔豬僅靠吃牛奶是養不活的,尤其是患由2型圓環病毒引起的「抖抖病」仔豬,因顫抖、嘴唇含不住奶頭無法吃奶常被餓死。只要能進食40-60毫升初乳(每小時灌一次,每次灌10-20毫升,連灌3~4次),將能提供足夠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有條件連灌5~6次更好)。再灌牛奶等替代物,連喂5-6天,患病仔豬將慢慢自行吃奶而康復。

9 防壓、防寒、防飢餓、搞好寄養、注射鐵製劑

初生仔豬,最危險的時期是生後的頭2-3天,多數被凍死、餓死或壓死,約有60%~80%的斷奶前死亡發生在這個關鍵時期。如果在生後前幾個小時加強對仔豬進行護理,就能救活許多後來可能會死亡的仔豬,尤其是弱仔。關鍵是防壓,防寒冷,防飢餓,有的小豬被擠壓而造成肝破裂,肋骨骨折,穿透肺臟。有的弱仔因吃不到奶而患低血糖被餓死。為此要採取適當措施降低因這些特殊原因而導致的死亡。如將仔豬放在有紅外線加熱燈的保溫箱內,幫助體重低於0.9公斤的弱仔儘快吃上初乳,應將他們放在單獨的乳頭下面,以利於吃奶,如果得不到及時護理,遇到寒冷的天氣,仔豬將在三天內死亡。還要為無乳或少乳母豬所產仔豬儘早找「奶媽」寄養。寄養必須確保吃足初乳,寄強不寄弱,且應在生後24~48小時內寄養,並用2%來蘇兒噴洒寄養母豬及被寄養仔豬,或在仔豬身上塗抹代養母豬的尿液。為防止缺鐵性貧血,可於出生後3天注射騰駿「血豐」(10%右旋糖酐鐵復方注射液)或三晶牌「牲血素」lml(不要注射過早,否則不易吸收),用9號20毫米針頭頸部或股內側肌肉注射,對弱仔可於10天後再注射一次。

10 嚴防產後泌乳障礙綜合征(PPDS) 

應牢固樹立「養重於防,防重於治」的理念,克服和糾正PPDS發生的各種致病因素。要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繳,要保證充足飲水,防止便秘。產後立即或最遲8小時內,肌注抗生素。如青黴素400~600萬單位+鏈黴素200~300萬單位,2次/日,連用2天;或一次肌注輝瑞「易速達」(頭孢噻呋晶體注射液)或得米先(長效土霉素)10~20ml;,也可肌注施美芬(2.5%頭孢喹諾注射液)10ml或頭孢正清(2.5%頭孢喹肟注射液)10~20ml,1次/日,連用2天。

來源:畜牧人論壇


推薦閱讀:

如何管理員工
必修課|產房母豬的產前管理(值得收藏)
健康管理:睡覺是一種養生
領導者vs 管理者的區別 (隨筆 丁敏 v2017.12.19)
如何體現時間管理對減壓有作用?

TAG:管理 | 分娩 | 技術 | 原創 | 養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