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崗交流別拿「防腐」說事
春節後上班第三天,記者走訪長沙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原本聯繫多年的科室負責人,全都換了「新人」,就連辦公室主任都是「新面孔」。原來,該局已實行大範圍的領導幹部「輪崗交流」,涉及全局69人,比例達25.27%。其中領導幹部31人,一般幹部職工38人。(2月18日《星沙時報》)
在有關方面看來,幹部輪崗交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用人實效;二是可以預防腐敗。但於我而言,只贊成前者,不敢苟同後者,甚至還想奉勸有關方面,別拿「防腐」說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挪活,樹移死。」沒錯,一個人經常吃某種菜,即便是山珍海味,剛開始覺得好吃得很,可要不了多久就會感到食而無味。干工作同樣如此,我剛參加工作時,連續三年在同一崗位上,剛開始滿腔熱情,後來就變得懶散起來,甚至感到厭惡有了「不想干」念頭。身邊不少長時間固守一個崗位的同事亦如此。這樣說看起來有些矯情,但實情就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長期干一樣的工作,總是面對一成不變的業務,面對同一類服務對象,即便工作量不是很大,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職業睏倦,形成思維定勢。的確容易陷入一種懶散、消極、機械的工作循環軌道,工作效率難免會下降。面對新的崗位,既會給人新鮮感,激活基本上固化的思維,無疑會帶來新的精神和幹勁,又有了新的壓力,形成新動力,逼迫幹部學習提高以適應新的工作。因此,幹部輪崗交流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乾部隊伍活力,促進人才資源整合,達到提高用人實效目的不成問題。實質上,也符合用人規律。
至於「防腐」一說,未免想得太天真。腐敗由來已久,成因很複雜,可以說反腐任重道遠,預防腐敗也是難上加難的。想當然不是這樣簡單,也並非輪崗交流就可以做得到。要不然,統統輪崗交流就OK,根本用不著勞精費神反腐。事實也已證明,反腐也好,防腐也罷,均沒有這樣簡單。即便是反腐力度越來越大,仍然還有人前赴後繼。其實,孟德斯鳩早就告訴我們,「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由此可見,預防腐敗的關鍵在於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里。輪崗交流只是一種人事變動舉措,不涉及限權,只不過是換權而已。沒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有人在這個崗位上腐敗,另一個人來只要權力環境依舊同樣會腐敗。而在這個崗位上「躲貓貓」的腐敗分子,帶病換到別的崗位上,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照樣要繼續腐敗。畢竟,貪慾永無止境。「小蒼蠅」變成「大老虎」,邊腐邊升、邊升邊腐便是最好的佐證。
說來說去,輪崗交流在於一個「輪」字,扯不上「防」字。換言之,「防腐」還得從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里做起,不是輪崗交流就可以做到的。所以,幹部輪崗交流應立足著力於提高用人實效,千萬別往「防腐」方面扯,更不能當成防治腐敗的重要手段,以免劍走偏鋒,耽誤或錯過最佳反腐時機。(李萬友)
推薦閱讀:
※新生大學:解決問題需要「溫和的強硬」
※說樂——音樂治療與中醫(學術交流)
※什麼是專業的表達
※母親非常消極悲觀,58歲時做了早期癌症手術後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如何讓她能調整心態樂觀起來?
※學習交流:民間偏方驗方分科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