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門:《說文解字》該怎麼用?
《說文解字》已成為學篆刻必備書籍,這一點,沒有爭議,但《說文解字》在手,很多時候,一些入門的印友,買來《說文解字》之後,大部分時間是放在書架上,不用,或者偶爾查某個字時才用到。今天就說說這個事兒:到底《說文解字》該怎麼用?
一、再補充說說《說文解字》是本什麼書。
《說文解字》是一本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許慎編,創稿於漢和帝永元十年(公元100年),距今已1900多年。
許慎給書起名字時,把漢字中的獨體字,比如,木、石、火、水等,稱作「文」;而合體字比如江、流、枝、煙等,稱作「字」。許慎的原話是:「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繁衍。於是,這本書就叫《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以小篆為正篆,其他文字都叫「重文」,也就是異體字,那麼問題來了,啥是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就是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覺得天下的文字得統一一下,於是找來了李斯等人,對全天下的文字進行了統一,這次統一,以秦系文字為基礎,所謂的秦篆其實就是秦系文字規範後的文字,全國都要用這種文字。
小篆比大篆要簡明,條理性也強,且美觀易識,對漢字的統一、規範化、系統化起了重要作用,要不就說秦始皇很厲害呢,至少,我們現在用的文字,是他老人家規範出來的。
再接著說《說文解字》,這本書分15卷,正文14卷,敘目1卷,全書共收正字9353個,重文1163個,所以我們說的《說文解字》的9353個字,是不包括重文的。
《說文解字》還有一項重大貢獻,就是首創了部首編排法,他確定了540個部,將這9353個字歸入到540個部中。從「一」部開始到「亥部結束,同部字的第一個字就是部首。在編排上,每部主要依據三個原則:
第一文字在應用上的意思屬於好的、善的列在前面,屬於貶義的不好的意思列在後面;第二,屬於專用名詞的列在前面,屬於普通事物名詞的列在後面;第三,義類相近的序次在一起,以便尋檢,正文部分重點在字形的分析。
對每個字先說解其意義,次說形體,後說讀音,把每個字剖析得清清楚楚。
《說文解字》的原本早已失傳,現存最早的版本是中唐時期的版本,在日本,有188字。還有一個唐宋之間的殘本,只存有12字,也在日本。我們現在用的版本,大都是宋太宗雍熙3年,就是公元986年由國子監雕版印刷的版本,由徐鉉校訂的版本,我們叫他「大徐本」,這個版本把許慎的15卷每一卷又分成上下兩卷,成了30卷,又增加了19個正篆,新附了402個經常用的字,叫新附字。這個版本到了明末,毛晉又翻印稱為「汲古閣本」,到了清嘉慶14年,孫星衍又出了一個版本,叫「平津館本」,到了同治12年,陳昌治又把「平津館本」改成一篆一行,使用更加方便。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手頭上用的《說文解字》都是在「大徐本」的基礎上流傳下來的,共收錄正篆9421個,重文1279個,比東漢許慎最初的版本,字多了一些。
二、為什麼要用《說文解字》。
對於篆刻來說,我們現在所刻的元朱文印(或者叫圓朱文,細朱文印)的入印文字,大部分都是小篆,可見小篆很重要,比如,你要學陳巨來,那小篆就要過關。但這還不算所有的原因。
(陳巨來 雙江閣)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必須學好篆書書法。我們平常所說的篆刻,大意指的就是以篆字鐫刻於印章之上的一門藝術,現在很多人也用其他字體入印,但篆字印章還是占絕大多數的。要想學好篆刻,學篆書是極其重要的基礎。
學篆書,是要掌握篆字的字形、源流以及入印篆字的變化規律。篆刻中我們所說到的篆法,就是對字的外形、結構、線條進行有目的的結合所刻印章的印材、材料形狀、刻制的內容等進行有目的的變通;篆刻中我們所說的章法,是要構思篆書的形體、空間變化在印章中實現;最後我們說的刀法,其實,也很大程度地在奏刀過程中,會跟隨篆書的筆意進行適當的調整。也就是說,篆法、章法、刀法全部離不開篆書。
而要學習篆書,當然以小篆入手為最好。
前面說了,小篆易識、條理、美觀,比較金文、秦篆、漢篆等各種篆體文字都更適合學習篆書。因為那些篆體字或古文字,要不就是太不容易辨識了,要不就是太不規範了,要不就是字數太少,很多字找不到,無法入印表達我們想要的內容。
既然小篆是我們學習篆書的最佳選擇,《說文解字》又是最權威的小篆字典,你還有別的選擇嗎?
三、怎麼用《說文解字》。
我們已經確定要用《說文解字》解決我們篆刻學習中的篆書問題了。接下來就是怎麼用。
1、從部首開始。《說文解字》字再多,也只有540個部首。我們要學習的小篆,大部分是「字」,不是「文」,即大部分是合體字,而這些合體字,大都以部首組成,那麼我們找到這540個部首,全部記下來,就解決了很多組合字的寫法問題,當然,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我們再去查某個字時,很容易在《說文解字》中找到它,不過,現在的新版本里都附有拼音檢字,方便多了。
2、從常用字開始,漢字雖然那麼多,但常用的漢字也只有2000-3000個,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我們日常用的到的字,大概不到《說文解字》的三分之一。熟記這些常用字,大部分的印面我們都能解讀了,大部分的篆書作品也不至於讀不通了。我們日常的仿作,創作也大都從常用字開始。
3、《說文解字》的不足。《說文解字》里的檢字表都是舊字形,許多偏旁的筆畫數量與現在我們通用的文字不符,比如,「並」字,《說文解字》是8畫,現在是6畫,「走之旁」,《說文解字》是4畫,現在是3畫。還有一些字《說文解字》里乾脆找不到,怎麼辦,找找其他工具書,比如《增篆康熙字典》,如果有條件就備一個,大部分漢字都能找到了,是很好的《說文解字》的補充。
4、學習「六書」造字法。關於六書,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過,大家找來看看所謂的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分別是什麼意思,然後就大致對漢字的構成過成有一個大致的理解,甚至很容易知道某個字的寫法。這當然屬於文字學部分的學科內容,但做為一個篆刻學習者,還是有必要了解的。《說文解字》上的小篆也大都是從「六書」角度去解讀的,了解「六書」,實在大有好處。
(秦詔版)
(秦權)
5、讀秦篆、讀印譜。上一篇文章寫趙之謙,趙之謙有「印外求印」的創造,他就是把那些秦刻石、秦兵符、詔版、秦權、瓦當、錢幣各種各樣的文字都研究個遍,使他的印風大異前人,並創出新路,我們應當向他學習;而印譜中的小篆,特別是著名印家的小篆,不但可以作為字典,有時也可以借鑒其篆法和章法,實在大有用途,前面寫過文章,專說「讀印」的好處,這裡不再多說,需要補充的是,讀到這些印章文字或金石文字時,要結合《說文解字》加以對照,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這對於掌握小篆的書寫規律,提高章法、篆法水平,大有助益。
總而言之,《說文解字》是篆刻學習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書,也是要放在枕邊案頭隨手就能拿在手裡翻讀的工具書,不能簡單地把它當成字典,還要把它當成故事書、教課書,從讀《說文解字》中學到知識,學習文字掌故,了解中國文字歷史,掌握漢字篆書的書寫規律。
(【老李刻堂】之62,圖片來自網路)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說文解字》《卷一》《艸部》00273「菊」
※《說文解字》概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人 從 眾
※我喜歡與許慎的《說文解字》鬥鬥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