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廣告牌:一樣是失去女兒,這位媽媽比江歌媽媽狠多了
終於看了《三塊廣告牌》,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本片絕對有冠軍相。
首先,它已經橫掃第75屆金球獎。六項提名,四項獲獎。
還有所長個人很膜拜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也拿下了最佳女主。
插播一下: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人稱「科恩嫂」,她老公喬爾·科恩和弟弟伊桑·科恩就是好萊塢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
科恩嫂自己也絕對不差,耶魯高材生不說,演技那是杠杠的。二十多年前就憑《冰血暴》奧斯卡封后。
《三塊廣告牌》為什麼絕對值得你去看?
第一,它肯定是今年奧斯卡大熱門。
第二,它的劇本來自大牛編劇馬丁·麥克唐納,他的《殺手沒有假期》也曾獲奧斯卡最佳劇本提名。
第三,我實在太喜歡科恩嫂在裡面扮演的這位母親了。她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女人的強悍。
科恩嫂在本片里有一張冷峻剛硬的臉,這張臉酷到已經不能用「女漢子」來形容,用「女硬漢」還差不多。感覺「喝最烈的酒,做最鐵的女硬漢」這種slogan很適合她。
能跟著張臉媲美的熒幕史上的女硬漢,恐怕只有《終結者1》里的琳達·漢密爾頓和《男孩不哭》里的希拉里·斯萬克了。
以下內容有劇透,不喜可以繞道。
影片一開始,就帶給我們劇烈的衝突。然後,一個衝突接著一個衝突。
Part
1
憤怒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
美國,密蘇里州,Ebbing小鎮(意為衰落)。
米爾德里德的女兒被人強暴致死,屍體被火燒毀。半年過去了,警局也沒能破案。作為母親,米爾被憤怒和絕望交纏著。
在黑夜裡載著兒子回家,路過高速路口的三塊破爛廣告牌。忽然,她有了靈感。
第二天,高速路口出現了三塊全新的廣告牌:
「強暴致死」
「依然沒有抓到兇手!」
「怎麼回事,威洛比警長?」
至此,米爾德里德正式和當地警局開撕。
本以為這會是一個母親大戰官僚系統的故事。
誰知導演畫風一轉:其實威洛比警長德高望重,根本不壞。而且他已經是胰腺癌晚期,時日無多。
一位母親,孩子被害,當然想讓兇手早日伏法,她沒有錯。
那麼,警局就有錯嗎?被點名的威洛比警長就有錯嗎?
影片在此埋下了伏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禁想起江歌媽媽江秋蓮。
我們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強。這些鋼鐵一般的女人難道是天生的?
現在我明白了,答案是:被逼的。
被很爛的丈夫所逼、被生活所逼、被糟糕的運氣所逼。
你不還手,就被打趴下。
但生活若只剩下燃燒的憤怒,註定要傷人,更傷己。
Part
2
懟天懟地懟世界:憤怒背後的東西
題外話:科恩嫂塑造的米爾德里德這個母親形象,在中國恐怕再過100年也出現不了。
連獲兩個香港金像獎的惠英紅出生於1960年,她說過女演員一過40就很難接到好的角色。
科恩嫂跟我媽同輩,50年代生人。
她演的這位單親媽媽米爾德里德,總穿一身連體工裝,一臉褶子,跟膚白貌美毫無關係,渾身戾氣,牛逼哄哄,罵人動手毫不手軟。
她懟天懟地懟世界,周圍幾乎全是敵人。
豎廣告牌,兒子不理解。為什麼不能翻篇?為什麼要把姐姐死去的慘狀揭開給大家看?
前夫也因為廣告牌的事情找上門來,一言不合就要動手,要靠兒子拿刀相救;
當地神父來勸她,被她幾句話懟走。
送兒子上學,有人扔飲料在他們的車頭以示抗議,她更狠,下車直接一人給一腳。
牙醫支持警長,本想在她看牙時給點顏色,不想被這位武藝高強的媽反手就給他大拇指鑽了個窟窿。
這麼偏執、這麼無法無天、這麼不計後果。也是沒sei了。
可這種憤怒背後有更沉重的東西在:
家暴的前夫,不幸的婚姻,過於強硬的個性,酗酒的母親和抽大麻的女兒,所有一切都有根源。
女兒出事前,米爾德里德和她大吵了一架。女兒想借母親的車出門。
而這家人已在痛苦中生活了太久,不懂如何好好說話。三個人吵成一團。
女兒負氣摔門而出,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我在路上被強姦!」米爾德里德回敬了一句我也是。
一語成讖。
憤怒的背後,是人性深處的無力感,更是對女兒永遠的自責和內疚。
這是一個孤獨和絕望的母親。明知道所做的一切,也帶不回女兒了。
但她就是要戰鬥到底。
就像江歌的媽媽在網上掀起的輿論狂潮,哪怕引起各種非議,但這就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Part
3
救贖與希望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冷酷、堅硬。後半部分則開始呈現柔軟、希望。
米爾德里德的救贖來自於某個清晨,偶遇的那頭小鹿。她默默地和小鹿對視,相信了轉世和化身,也許那就是女兒的靈魂回來要告訴她什麼。那也是全片中她唯一流露女性溫柔的時刻。
而在這個時候,更大的轉折出現:警長自殺了。
警長彷彿上帝派來的使者,臨死前,還寫了三封信,分別給自己深愛的妻子、魯莽的部下和憤怒的米爾德里德。每一封信都對推動情節有重要力量。
魯莽的部下迪克遜是另一個被憤怒驅動的角色。
警長自殺後,他第一個失控。暴打負責廣告牌公司的小青年,還燒掉了那三塊廣告牌,也因此丟掉了警察的工作。
憤怒的母親vs憤怒的警察,兩位開始火星撞地球了。
一個燒了廣告牌,另一個索性燒了警察局。
你狠,我比你更狠。
但憤怒衍生更多憤怒,暴力製造更多暴力。
唯有以暴制暴才是出路嗎?在暴力面前,沒有人會是贏家。
正如本片的高潮一幕:迪克遜在警局全神貫注讀警長給他的遺言,彷彿受到了天啟,靈魂也得到了凈化;而米爾德里德正在街對面一個接一個向警察局扔燃燒彈。
於此同時,警長的旁白也在告誡迪克遜和觀眾:
怨恨與憤怒不是你做一個大警探的條件,愛才是。
愛讓你冷靜,冷靜讓你思考,思考才會讓你找出答案。
聽起來很雞湯。其實,又何嘗不是每一個在世間受苦的人心知肚明,又無法擺脫的困局。
Part
4
憤怒的方向盤和女性的力量
很多人說,《三塊廣告牌》最後的主題還是走向了原諒和救贖。
畢竟,編劇最後竟然神奇地讓兩個大火藥桶坐在一起,要共同對付一個惡人了。
但我更多地看到了女性的力量。
米爾德里德的女兒死於男性的暴力犯罪,自己曾遭受前夫的家暴。
女性在世界上的命運依舊慘淡和脆弱。
但真正是經歷過暴力,才懂得反抗,懂得抗爭。
米爾德里德在餐廳偶遇前夫的挑釁,並沒有動手,冷靜回擊並震懾住了他。
巧的是,今年也可算是女性元年。
金球獎女星穿全黑,就是為了抗議好萊塢性侵女星的大佬事件。
那些隱藏在黑暗角落裡的,曾被女性忌憚、恐懼的人,紛紛被抖落在了陽光下。
沒錯,憤怒衍生更多憤怒。
是的,憤怒會把你的空氣和生活吞沒。
將它駛向哪裡的方向盤,在你手上。
但這一次,女人可不會輸。
* 作者: 所長,新概念作文大賽出道,碼字多年,熱愛研究育兒、健身、買買買、回春術和撒嬌。歡迎你們來女神事務所找我玩耍。微信公眾號:女神事務所(ID:ladyrichrich)。
推薦閱讀:
※BBC花了600多個小時,「刺繡」了一場世界盃
※優秀的廣告語,你知道怎麼寫么 ?
※廣告語需精選定位
※廣告,就是要你好看(3)
※浪漫滿屋女主角代言的品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