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痛經方法盤點

經期及行經前後出現明顯下腹部疼痛、墜脹或腰酸痛等不適,影響生活和工作,稱為痛經。中醫學稱「經行腹痛」、「經期腹痛」、「經痛」等。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無盆腔器質性病變,多為功能性痛經,占痛經的90%以上;繼發性痛經是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或宮頸狹窄、宮內異物等所致的痛經。以下僅討論原發性痛經。

  辨證論治

  1.氣滯血瘀

  [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伴乳房脹痛,胸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

  [治法方葯] 理氣行滯,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湯加減。

  2.寒凝血瘀

  [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或月經推後,量少,色黯有塊;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手足欠溫;舌黯苔白,脈沉緊。

  [治法方葯] 溫經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湯加減。

  3.濕熱瘀結

  [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拒按,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經前加劇;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經色黯紅,質稠或夾較多黏液;平時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熱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方葯] 清熱除濕,化瘀止痛。清熱調血湯加減。

  4.氣血虛弱

  [證候]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不適;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法方葯] 益氣養血,調經止痛。八珍益母湯加減。

  5.肝腎不足

  [證候] 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酸痛;經色淡黯,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質淡紅,苔薄,脈沉細。

  [治法方葯] 滋腎養肝止痛。調肝湯加減。

  經驗方

  1.溫經散寒湯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 12克,白朮12克,紫石英20克,胡蘆巴6克,五靈脂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葉6克。

  [適應證] 寒凝血瘀之痛經。經前或經時小腹擰痛或抽痛。涼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下同)。

  2.熱性痛經方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生地黃12克,紅藤30克,敗醬草20克,川楝子10克,炒五靈脂12克,炙乳香、沒藥各5克。

  [適應證] 氣滯熱郁之痛經。經行腹痛,往往於經行第一天腹痛甚劇,或見血塊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3.化膜湯

  [藥物組成] 血竭末(另吞)3克,生蒲黃(包煎)15克,五靈脂10克,生山楂9克,劉寄奴12克,青皮6克,赤芍9克,大黃炭、炮姜炭各4.5克,參三七末(分吞)3克。

  [適應證] 膜樣痛經。

  4.痛經湯

  [藥物組成] 鉤藤15克,牡丹皮、丹參、赤芍、五靈脂各10克,肉桂(後下)5克,廣木香6~9克,延胡索12~15克,川斷、杜仲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10克。

  5.調經止痛湯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9克,香附12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枸杞子15克。

  [適應證] 少女痛經。

  適宜技術

  針灸推拿

  1.體針

  (1)以合谷;三陰交為主穴,留針15~20分鐘,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夾血塊者加血海;濕邪重者加陰陵泉、太沖、行間;肝鬱者加太沖、氣海、內關;氣血虛弱者加足三里、脾俞、血海;肝腎不足者加關元、肝俞、腎俞。經期每日一次,非經期每周2~3次,連用3個周期。

  (2)取穴:中極、關元、三陰交、太沖、合谷。重刺激用瀉法,寒證加灸,留針15分鐘。

  (3)取穴:中極、地機、次?。氣滯血瘀者加太沖、血海;寒凝胞中者加水道、關元;濕熱下注者加曲泉、陽陵泉;氣血虛弱者加脾俞、足三里;肝腎虛損者加腎俞、肝俞、足三里。實證用瀉法,虛證用平補平瀉法。

  (4)取穴:17椎下、l棘突下。針法:直刺 1.5寸左右,留針15~20分鐘。

  2.電針

  可選中極、關元、三陰交、血海、地機、足三里等穴。針刺得氣後,接上電針治療儀,通以疏密波或連續波,電量以中度刺激為宜,每次通電約15~30分鐘,每日1~2次。於經前3日施治,至疼痛緩解為止。

  3.耳針

  (1)取穴:子宮、交感、皮質下、內分泌、腎。手法:刺後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可間隔做慢而有力的順向捻轉幾次。

  (2)取穴:內生殖器、內分泌、緣中、神門、艇角。配穴:交感、肝、腎、皮質下。針法:於經前一周開始治療,每日一次,每次一側耳穴,兩耳交替,治療至月經乾淨。

  4.灸法

  取關元、氣海、曲骨、上?、三陰交,每次取3穴,於經前3日用艾條溫和灸,每穴施灸2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治療,4日為一個療程,適用於各型痛經。

  5.針灸合用

  (1)選穴:中極、三陰交(雙)、地機(雙);配穴:夾血塊者加血海(雙);濕邪重者加陰陵泉(雙);肝鬱者加太沖(雙);氣血虛者加足三里(雙);肝腎虛損者加關元。先予針刺得氣後留針15~20分鐘,其間,除太沖外,余穴均用溫針灸兩壯。

  (2)以氣海、三陰交、脾俞、肝俞、關元、中極為主穴,以地機、合谷、血海、行間、次?穴、照海為配穴。每次取主、配穴各兩個,在經前2~3天開始針灸,然後再針灸2~3次為一個療程;每次加灸關元、中極穴。

  6.推拿

  以氣海、關元、中極、氣沖、公孫、三陰交、次醪、命門為基本穴位,辨證取穴為八?、肝俞、膈俞、地機、曲泉、脾俞、胃俞、腎俞至命門一線,手法用一指禪、揉、摩、擦、拿等,平均治療20~30分鐘。

  藥物穴位注射

  1.取三陰交(雙),採用當歸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常規消毒,進針得氣後,回抽無血,每穴注入藥液一毫升。氣滯血瘀可配太沖;寒濕凝滯配內關;氣血虛弱配足三里;肝腎不足配內關。

  2.取雙側三陰交、內關穴,隔日注射一次,每次每穴位注射5%當歸注射液一毫升,共4毫升。於月經前後10天內使用。適用於血虛、血瘀型痛經。

  耳穴療法

  取耳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子宮、卵巢,於月經來前3~5天,用王不留行籽或小磁珠壓穴,每天按揉數次,調和氣血以止痛;疼痛較重者可用埋針法。氣滯血瘀可加肝、神門;痰濕凝滯加三焦、腹;氣血虛弱加心、脾;肝腎虧損加肝、腎。

  敷臍療法

  1.神闕為沖任經氣匯聚之地,且滲透力強。可選用當歸、川芎、吳茱萸等研為細末,加白酒和凡士林調為糊狀,於經前3天敷臍部,經至敷關元穴,可疏通經絡,祛寒止痛。

  2.山楂、乳香、沒藥、葛根、穿山甲、川厚朴各100克,白芍150克,甘草、桂枝各30克,細辛揮髮油、雞矢藤揮髮油、冰片各適量。製法:先將山楂、葛根、白芍、甘草水煎兩次,煎液濃縮成稠狀,混入溶於95%乙醇溶液的乳香、沒藥液,烘乾後與穿山甲、川厚朴、桂枝共研細末,再加入適量的細辛揮髮油、雞矢藤揮髮油、冰片,充分混合,過100目篩,貯藏備用。經前3~5天用溫水洗擦臍部後,取上藥0.2~0.25克,氣滯血瘀者用食醋調糊,寒濕凝滯者用薑汁或酒調糊。敷於臍中,外用膠布固定。待經來痛止或經期第3天去葯,適用各種痛經。

  熱熨法

  1.食鹽、蔥白各250克,生薑125克。上藥共炒熱,裝布袋熨下腹部,葯涼後可再炒熱再熨,每日數次,每次30分鐘。適用於虛寒為主的痛經。

  2.香附12克,延胡10克,桂枝8克,官桂8克,木香6克,雞血藤20克。氣滯血瘀型加桃仁12克,赤芍10克;寒濕凝滯型加茴香12克,蒲黃6克。製法:將藥物搗爛、炒熱後外敷貼丹田穴(氣滯血瘀加關元、命門穴;寒濕凝滯加八?、肚臍),以不燙皮膚為度,葯涼後可炒熱再敷。

  3.艾葉60克,食鹽30克。熨熱後敷貼關元穴。

  發皰法

  月經前10天,以底徑一厘米之艾炷一枚置附片中心,點燃後置中極穴上,艾炷燃盡更換。如過熱病人難以忍受,將附片提起數秒後再放下,至灸處皮膚紅暈直徑達5厘米以上、中央微泛白透明時停用,敷以消毒敷料,膠布固定。數小時後灸處即起水皰,由小而大,直徑可達1~2厘米,水皰待自行吸收。適用於虛寒性痛經。

推薦閱讀:

痛經,中醫西醫大PK
痛經的十個食療方
2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 )一
痛經不能吃什麼 6類食物會加重痛楚
痛經,別跑!這次我要用食療打敗你!

TAG:中醫 | 方法 | 盤點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