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怎麼傳入中國並且流行起來的?

從公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時期以後,印度佛教逐漸傳播到印度西北地區,並沿著絲綢之路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內地。在裴松之所注《三國志》中,引用了曹魏 時魚豢的《魏略·西戎傳》,其中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經》的記載。所謂《浮屠經》實際就是《佛經》,它主要 講述釋迦牟尼的故事,以及一些佛教的基本教理,但是這部當時口授的佛經未能流傳下來。  現存最早的漢文佛經是《四十二章經》。據東漢 《牟融理惑論》等書記載,傳說漢明帝永平七年(64)時夜夢金人飛行殿廷,於是派遣使者12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永平十年(67),他們同印度僧人迦葉摩 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了經書、佛像,翻譯了《四十二章經》。這部經書由42段短小的佛經組成,因此有關學者考證,它不是直接的譯經,而是一部輯譯多種 經書的「經抄」。漢譯《四十二章經》主要闡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由於它內容質樸平實,在佛教剛剛傳人我國時比較適合佛教初學者的需要,所以在當時社會上 非常流行。《四十二章經》現在流傳三種版本:一是《高麗藏》所收本,它又緣於北宋初年的《開寶藏》;一是北宋真宗時的注釋本,收入明代《永樂南藏》中;還 有一種是宋代守遂的注釋本,流行較廣,明清兩代僧人都給它作過註疏。  東漢末桓帝、靈帝時,西域的佛教僧徒相繼來到我國內地,佛經翻譯 漸盛。漢末傳人的佛教有兩個系統:一是小乘派的安息系統,以安世高為代表,他到洛陽不久就學會了漢語,並開始譯經,共譯佛經30餘部,其中較重要的有《安 般守意經》《陰持人經》,大小《十二門經》等,多為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經典。安世高傳布教義,重在「禪數」之學。「禪」指禪觀,即通過禪定靜慮而領悟佛教 之道,其法多種,其中如「安般守意」法,指有意識地控制氣息出入,守持意念,專心一境;「數」是用數字把佛教中名目繁多的名詞概念歸類論述,從而達到闡述 佛教理論的目的,如四諦、五蘊、八正道、十二因緣、十八界等。這給初學佛教者帶來很大方便,所以安世高傳教很有成效。另一系統是月氏系統,以大乘派的支婁 迦讖為代表。他在中國譯經十餘部,其中確實可考的是《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三部。其所譯佛經數量雖然不多,但卻有很大影響,如《道 行般若經》是反映佛教般若學的較早經典,主要宣揚大乘佛教「諸法性空」「諸法如幻」的思想,在魏晉時曾形成大的研究高潮。其他兩部佛經也都是講大乘禪觀的 經典。又如《般舟三昧經》宣傳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後來凈土思想的流傳實以此為開端。以上代表大小乘佛教的兩個系統,漢末與魏晉時期在中國皆有影響,只是 後來由於大乘佛教的學說更適合中國的社會思想和文化環境,才得到更充分發展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繼續向中國內地傳播,由於統治者的支持,這一時期有大量佛經被翻譯、介紹到中土,並出現了一批成就顯著的佛學家和譯經家。  在西晉武帝太始二年(226)進入內地的竺法護,原是月支國人,因世居敦煌,又稱「敦煌菩薩」。他先後在長安、洛陽等地居住四十餘年,翻譯了《光贊般若經》《賢劫經》《正法華經》等159部、309卷大乘佛教經書。他的翻譯不僅範圍廣、內容豐富,譯文也比較忠實。   後秦弘始三年(401)進入長安的鳩摩羅什,出生於龜茲,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譯經家。他在短短的8年時間內,與弟子們一起譯出了《大品般若經》《法華 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經論,系統地介紹了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據《出三藏記 集》著錄,其譯出經數為35部,384卷。他所翻譯的佛典,有不少成為後來佛教宗派的經典和理論根據,在中國譯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佛馱跋陀羅也是一位傑出的譯經家,他出生於古印度,東晉義熙四年(408)到達長安,弘傳禪數之學,翻譯佛經。後又到廬山與慧遠合作,到建康與法顯合 作,共同譯經。先後譯出《達摩多羅禪經》《摩訶僧祗律》《大般泥洹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新無量壽經》等13部、125卷。其中所譯《華嚴經》60卷, 以及關於坐禪、持戒的經類,在中國佛教界廣為流傳。  菩提流支,亦譯「菩提留支」,北天竺(今阿富汗一帶)人。據唐《開元釋教錄》記 載,他從北魏武帝永平元年(508)到洛陽從事譯經,至天平二年(535)止,所譯經論共30部、101卷。其中主要有《金剛般若波蜜經》《入楞伽經》 《彌勒菩薩所問經》《無量壽經論》《金剛般若經論》《法華經論》等。  真諦,也譯為「波羅末陀」,是當時又一位傑出的譯經家。真諦為西 天竺優禪尼國(今巴基斯坦一帶)人,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應梁武帝邀請來到南海(今廣州)譯經,先後翻譯了《十七地論》《金光明經》《唯識論》 《攝大乘論》等,較系統地介紹了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特別是所譯《攝大乘論》影響最大,後來南朝學者以此為理論依據,形成了攝論學派。真諦的翻譯,大都保 存佛經的原來面目,文字雖有些艱澀,間或夾雜一些他自己的解釋,但從其師承來說,大體是正確的。  中國譯經史上的翻譯家,除了從印度和 西域來的僧人以外,也有中土的高僧,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譯經家有道安和法顯兩人。道安俗姓衛,祖籍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他不僅是東晉時博學的譯經 家,還是當時最有影響的佛教宣傳者和組織者。道安在組織僧眾宣講佛法的同時,制定了沙門以釋為姓,以及僧尼赴請、禮懺等行儀規範。他晚年在長安主持翻譯了 《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三法度論》《毗曇心論》等10部經書,共180卷、100餘萬字。他還注釋佛經並為佛經作序,對闡明經義及流傳源流發揮了很 大作用。他整理當時所能見到的佛教典籍,編成《綜理眾經目錄》,這是我國佛教史上第一部佛經目錄。法顯俗姓張,山西人,也是東晉時著名的譯經家。他不僅在 中土譯經,還不辭辛苦,西行求法,前後凡15年,遊歷近30國,從印度、斯里蘭卡帶回一批梵文經律。回國後又譯出《大般泥洹經》《摩訶僧祗戒律》等,著有 《歷游天竺記》一卷,記載了遊歷諸國的見聞。  佛教傳入我國後,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廣泛傳播,到了隋唐,正式走向獨立發展時期。特別是唐 代,在統治者的扶持下,佛教寺院經濟不斷發展,僧眾大量增加,具有不同特點的各個宗派都在此期相繼形成。佛教的流行,在唐代呈現出繁興景象。唐代對佛教經 典的全面整理;各宗派對有關經典的深入研究、闡釋和奉行,是此期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唐代對佛經的全面整理,表現在對梵文佛典 的全面收集以及譯經事業的真正成熟。玄奘的西行取法和長安譯經,是唐代整理佛經最重要的事件,也是中國佛教史最輝煌的一頁。他從貞觀三年(629)出發西 游,孤征17年,行程50000里,歷經110餘國,忍受了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印度佛教的最高成就,帶回梵本佛典520夾、657部。回到長安後,玄奘 立即投入譯經工作,先後歷時20餘年,譯出大小乘經律論共75部、1335卷,其譯籍之富空前絕後。玄奘譯經,克服了前人零散抽譯的缺點,注意抓住重點, 對各家學說的來龍去脈作完整的介紹,人們從他的譯籍里可以了解到當時印度佛教的全貌。他既不主張專在取意的意譯文風,又反對詰屈聱牙的直譯文體,由於他通 曉佛典,又精通梵文,所以所譯佛經不僅文意正確,文詞也斐然可觀,後世將他的經譯稱為佛教史上「新譯」階段的開端。繼玄奘之後,又有義凈渡海西行印度,他 帶回梵文佛經近四百部,回長安後譯出56部,230卷。  唐代經玄奘、義凈等人的努力,使中土具備了齊全的佛典梵本,這就為當時譯經事 業的繁榮和中國佛教的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許多重要佛典在唐以前雖有譯本,但或篇幅不全,或文義不備,不能令人滿意,唐代譯家大多致力於重譯佛經,使之益 臻完善。在漢文《大藏經》中,許多重要的經典都有唐代的重譯本,如《瑜伽師地論》《楞伽經》《首楞嚴經》《俱舍論》《大般若經》等等,與前代譯本相比,自 然以唐譯本更為精善。唐代譯經事業的進步,還在於翻譯組織發達完備,國立譯場繼隋之後在唐代規模更大,翻譯人才精萃彙集,分工細密善巧。整個譯經過程,除 主譯之外,還有證義、證文、書字、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梵唄等專人負責的環節,從而保證了翻譯經文的正確和通暢。  隋唐之際,由於佛典的廣泛流傳,中國佛教內部攝取了一些重要經典的思想學說,相繼形成了一些不同觀點的佛教宗派。各家在形成思想和宣講教義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一批重要佛典的研究和傳播,同時也撰著了一批宣傳宗派教義的佛教典籍。例如:   最早產生的天台宗,由智頡在天台山創建。此宗以《法華經》為主要經典,所以又稱法華宗。《法華經》又稱《妙法蓮華經》,此經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切 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為天台宗據以立說。智頡為《法華經》作《法華玄義》20卷、《法華文句》20卷兩部註疏,又根據《法華經》的思想撰寫了《摩訶止 觀》,提出了「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等天台宗的基本學說。  由隋代吉藏所創立的三論宗,因依印度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 的《百論》等三論立宗而命名。吉藏曾為「三論」註疏,並作《三論玄義》,論述三論的概要。三論的中心思想是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也即「一切皆空」的思想。 《中論》開宗明義,則以「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的「八不」,闡發了這種基本的觀點。  由玄奘及其弟子窺基 創立的慈恩宗,又稱「法相宗」或「唯識宗」。此宗奉行的佛典為《瑜伽師地論》。這部經典以玄奘所翻譯的100卷本最為全面詳盡,該書強調客觀世界是人們根 本心識——阿賴耶識所假設的現象,論述禪觀漸次發展過程的精神境界及修行瑜伽禪觀的各種果位。玄奘在此基礎上,還糅譯了大乘唯識宗的經論,編成《成唯識 論》10卷,宣傳唯識宗的思想,即認為不是外境引起人的意識活動,相反,是意識的活動生出類似「外境」的表象。  由法藏創立於武則天時 期的華嚴宗,以推崇闡明《華嚴經》而得名。《華嚴經》漢譯本有多種,各譯本中,以唐代實叉難陀所譯80卷本品目完備,最為流行。該經中心內容是從「法性本 凈」的觀點出發,闡明法界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盡緣起等理論。華嚴宗對《華嚴經》註疏極多,法顯之前的杜順撰有《華嚴五教止觀》一種,智 儼撰有《華嚴搜玄記》等三種,法藏則撰有《華嚴經探玄記》等十種。《華嚴經》及華嚴宗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辨範疇,對後來程朱理學的學說有較大 的影響。  唐代道宣創立的律宗,是一個以研習及傳持戒律為主的宗派。印度的五部律傳到中國有四部,它們是《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 祗律》和《五分律》。律宗以《四分律》為主要依據,《四分律》原是小乘佛教曇無德部的律典,在中國的流傳過程中,被用大乘教義加以解釋。道宣對《四分律》 作了許多註疏和闡發,他的《四分律比丘念注戒本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是律宗教義的主要基礎。  凈 土宗是以「凈土三經」為主要經典而建立起來的宗派,正式奠基者是唐代的道綽和善導。「凈土三經」是《大無量壽經》二卷、《觀無量壽經》一卷、《阿彌陀經》 一卷,這三部經主要是讚美阿彌陀佛的宏大誓願,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美麗以及往生西方凈土的修行方法。其中的《阿彌陀經》簡單易懂,全經僅2000餘 字,凈土教徒把它作為早晚課誦的經典,在一般民眾中影響也較廣。  唐玄宗開兀時期,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先後來到中國,創立了 密宗這一宗派,因此這三人稱為「開元三大士」。密宗奉行《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和《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等。其中又以《大日經》為主。 《大日經》全經7卷、36品,一品《入真言門住心品》,二品《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為全書綱要。  禪宗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大宗派,也是對 中國文化傳統最有影響的宗派。一般的說法,認為禪宗創始於南北朝時印度僧人達摩,而實際以唐代禪宗南宗的創始人慧能影響最大。禪宗奉行的佛典有《楞伽經》 《金剛經》,而慧能所作的《壇經》則是禪宗思想的代表作。《壇經》內容分兩部分:一是敘述慧能得法傳宗的事迹;一是記載他啟導門徒的言教。後一部分反映了 禪宗的思想,其主要觀點則在於「直見心性」和「頓悟成佛」兩方面。禪宗把一切歸之於心性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相契合,因此禪宗得以長期流傳,而宋 明理學中的程、朱、陸、王諸家也都從禪宗思想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理論學說。  中國的佛教在唐代達到鼎盛,宋元明清幾代,漸入式微。 從佛教各派的流傳來看,宋元兩代愈來愈多的人皈依到禪宗門下,其餘義學各宗逐漸衰落。此後,隨著佛學自上而下逐漸走向民間,簡單易行的凈土宗又日益盛行, 明清兩代不但提倡禪凈一致,而且禪宗也流歸凈土行了。在佛典翻譯方面,除了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重建譯場,譯出五百餘卷經論之後,未見有其他大規模 的譯經活動。宋元明清幾代對於佛教典籍的整理和傳播,主要表現在對佛籍大型叢書——漢文《大藏經》的編纂和刊印。  中國的佛教典籍是伴 隨著佛教的輸入、發展而產生、發展的。歷代中外佛教翻譯家,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翻譯了大量佛經,至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時,漢譯佛經已達2278 部,7064卷之多。僅以漢文《大藏經》現存的翻譯佛經來說,也仍有1520部,5620卷。此外,歷代中國佛學家,也為佛教的傳播編撰了大批註釋佛經的 著作,以及傳布各宗派教義的專著和語錄。這些宣傳佛教教義與思想的經典,是中國佛教流傳發展的根本依據。  中土撰述的佛教史籍  中國的佛教典籍除了宣傳佛教教義的各種經典和著作外,還有大量的佛教史籍,這是在佛教傳人中國後不久由中國佛 學家或佛教徒陸續記載、積累起來的。在現存漢文藏經中,各類佛教史籍則有近百部之多。從體裁形式上看,佛教史籍不僅繼承了一般史籍中的傳記體、紀傳體、編 年體、志乘體、綱目體、目錄體等體裁,還發明了佛教史籍特有的經傳體和燈錄體。體裁多樣、卷帙浩繁的佛教史籍不僅記載了中國佛教的發展歷史,同時也為傳播 佛教思想發揮了作用,是研究中國佛教文化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珍貴史料。  如按體裁來區分,中國佛教史籍的體裁有12種之多。   傳記體是佛教史籍最早產生的體裁,晉代就出現了一些專記僧人行狀的專傳,如季頤的《竺法乘贊傳》、王珉的《高座別傳》、竺法汰的《安法師傳》等,可惜這 些早期傳記因篇幅較短,很多未能保存下來。傳記體佛籍又可分為總傳、類傳和專傳。「總傳」以梁朝釋慧皎的《高僧傳》為早,這部書記載了漢明帝永平十年 (67)至梁天監十八年(520)間的高僧524人。全書體例分譯經、義解、習禪、明律、遺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十種。這種寫作形式為唐代釋道宣的 《續高僧傳》、宋代贊寧的《宋高僧傳》、明代如惺的《明高僧傳》、明河的《補續高僧傳》所繼承。「類傳」則是專記一地一寺或某一宗派、某一類型僧人的傳 記。如梁代張孝秀的《廬山僧傳》,唐代釋道宣的《天台六祖略傳》、明成祖敕撰的《神僧傳》等等。「專傳」的流傳也很多,較有影響的有隋代釋灌頂的《天台智 者大師別傳》、唐代釋彥琮的《法琳別傳》、崔致遠的《法藏和尚傳》,而最為成功的應屬唐代慧立、彥琮合著的《三藏法師傳》。該傳10卷,8萬字,前5卷記 玄奘早年生活及西行求法,後5卷記玄奘歸國譯經的情況。全書資料豐富,行文典雅,堪稱名人譜傳的力作。  南宋宗鑒的《釋門正統》8卷是 現存最早的一部紀傳體佛史,也分本紀、世家、志、列傳、載記等體例。這部書產生於天台宗與禪宗爭奪佛教正統地位之際,作者借修史將天台宗初祖與釋迦牟尼同 列於「本紀」,以示天台宗是「正統相承」於釋迦牟尼的宗派,而將禪宗等其他宗派的祖師置於「載記」,以達到貶斥異宗的目的。《釋門正統》的身土志、弟子 志、塔廟志、護法志、利生志、順俗志、興衰志、斥偽志等八志,充分反映了佛教史書的特色。在宗鑒成書之後不過30年,天台宗僧人志磐又撰成另一部紀傳體佛 史,他的《佛祖統紀》54卷,在前書基礎上增加了大量材料,徵引教內外典籍近200種,使之內容更為豐富。《佛祖統紀》的九志,也是此書中分量最大、最具 特色的內容。該書在體例上還比前書增設了「歷代傳教表」「佛祖世系表」兩個史表,增強了史書的直觀印象。  佛教編年史首創於南末沙門祖 琇撰的《隆興佛教編年通論》,該書28卷、附錄1卷,所記佛教史實始於漢明帝永平八年(65),終於五代後周顯德四年(957),共893年。較為重要的 編年體佛教史籍還有南宋本覺編集的《釋氏通鑒》12卷,此書記載自周昭王甲寅迄後周恭帝庚中間共1930年的佛教史實,採取每年必錄的體例,有佛事則記, 無佛事則僅標甲子、年號。全書採用佛、儒、道典籍103種,凡引用史料皆註明出處,不同記載則用注文辨析考證。元代釋念常又撰有《佛祖歷代通載》22卷, 此書有關佛教史實雖多抄自《景德傳燈錄》和《隆興佛教編年通論》,但在編撰體例上也有特點,記事以世俗歷史為經,以佛事為緯,不僅反映了佛教史實,而且對 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也都有明了的交代。此外,元代覺岸的《釋氏稽古略》、熙仲的《釋氏資鑒》也是較有價值的編年體佛籍。  志乘體 佛教史籍包括一地之志、一山之志和一寺之志。現存最早且最著名的佛教地誌是北魏楊街之所作的《洛陽伽藍記》五卷。洛陽自東漢明帝建白馬寺始,到北魏時寺廟 曾多達1367所。《洛陽伽藍記》從城內到城外,以東西南北中等方位分五卷記述了一些重要寺廟的地理位置、寺內的布局和文物、寺廟的興廢和有關人物事迹。 唐代的《大唐京寺錄傳》和明代的《吳都法乘》也屬於這類佛教地誌。較早的佛教山志是唐代慧祥所作的《古清涼傳》五卷,專記五台山佛教史實,包括寺廟興廢和 有關人物故事。關於五台山佛教勝地的記載,還有宋代的《廣清涼傳》和《續清涼傳》,以及明代鎮澄所作的《清涼山志》。佛教寺志以明清為多,清代德介的《天 童寺志》頗能反映這類寺志的情況。該書10卷,分山川、建置、先賢、感典、雲蹤、法要、塔象、表貽、轄麗、余考等十考,詳細記載寺廟創建與沿革、文物與詩 賦、歷代住持及雲遊高僧的事迹,包括歷代帝王對天台寺的封敕和寺廟的莊園經濟等,具有各方面的史料價值。  佛教史籍中的「經傳體」和 「燈錄體」是佛史獨創的體裁。經傳體佛史專記某一佛經的傳習源流。影響較大的有唐代慧禪的《弘贊法華經》、法藏的《華嚴經傳記》、僧祥的《法華經傳記》。 以僧祥的《法華經傳記》10卷為例,可知經傳體佛籍一般記載該經的部類卷帙、隱顯經過、傳譯年代、派生經典、有關論注、諸師序記以及僧俗因講解、諷誦、詠 讀、書寫、聽聞此經而獲感應的事迹。這類經傳,對於了解佛經的內容卷帙及授受源流等狀況有較高的文獻價值,但其中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感應事迹則用處不大。 後來出現的一些感應記、持驗記等,如宋代的《法華經顯應錄》、明代的《法華經感應略記》和《金光明經感應記》、清代的《觀音經持驗記》和《金剛經持驗記》 等,都是對經傳體中感應內容的發揮。  燈錄體佛籍是禪宗歷代傳法世系的記載。「燈錄」是介於「僧傳」與「語錄」之間的一種體裁,與僧傳 相比,它偏重於記言,主要內容記載了傳法的機緣語錄及贊、偈、箴、頌等思想材料。與語錄相比,它又是按照傳承世系來編排全書體例的,除記言外,它還記載傳 主的生卒、師承、世壽、僧臘和謚、塔等情況。禪宗傳法世系的記載可上溯到唐代惠矩的《寶林傳》,五代後梁惟勁的《續寶林傳》及南唐靜、筠兩人的《祖堂 集》。真正的燈錄始於宋代道原的《梁德傳燈錄》30卷,該書記禪宗世系源流共52世,1701人。《梁德傳燈錄》引出的續作有:北宋李遵勖的《天聖廣燈 錄》30卷、惟白的《建中靖國續燈錄》30卷、南宋悟明的《聯燈會要》30卷、正受的《嘉泰普燈錄》30卷。以上「五燈」共150餘卷,內容多有重複。於 是南宋普濟刪繁就簡,將它們合編為《五燈會元》20卷。《五燈會元》出現後,前5種燈史漸少流通。元、明、清三代陸續有多種燈錄問世,甚至還出現了地方性 燈錄,如《錦江禪燈》《黔南會燈錄》,以及專記俗弟子的《居士分燈錄》等。各類燈史為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保存了許多原始資料。  遊記類 佛教史籍是古代高僧對於求法或遊歷所見所聞的真實記載。這類著作尤以西行求法的遊記影響更大,如東晉法顯的《歷游天竺記》1卷,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 12卷和義凈的《南海寄歸內法傳》4卷。法顯的《歷游天竺記》記述他西行求法,遊歷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的所見所聞,所記年代和事實簡明準確,是研究古代中 亞、南亞各國史地、風俗、宗教的重要著作。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不僅是佛教遊記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該書詳細介紹了印度各 地的風土人情和宗教盛衰。近代印度等國的考古學者根據此書記載,對當地的古城、古剎和石窟遺迹進行探查發掘,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該書不僅是研究中西交通史 的寶貴史料,也是研究中國西北史地的重要依據。義凈的《南海寄歸內法傳》,是他在旅行途中於南海寶利佛逝託人帶回的一部著作。此書以記述印度和南海諸國僧 人的日常行儀法式為主,也帶述了當地的佛教部派、寺院制度及一般的社會風俗。以上幾部遊記均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受到各國學者的高度重視。   佛經目錄是佛教史籍的重要著作,它們不僅反映了各個時期佛經的流傳情況,在我國目錄學史上也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第一部有確鑿編纂年代的佛經目錄是東晉武 帝寧康二年(374)釋道安所編的《綜理眾經目錄》,其中所載經典有六十餘種,這部目錄雖無抄本傳世,但對歷代影響深遠。現有最早的佛籍目錄是梁代僧枯的 《出三藏記集》15卷,是記集中土所出翻譯經、律、論的佛籍總目錄。全書體制分撰緣起、銓名錄、總經序、述列傳等四部分。此後各代皆撰有佛籍目錄,較著名 的如隋代費長房的《開皇三寶錄》(又稱《歷代三寶記》)、唐代釋道宣的《大唐內典錄》和釋智升撰《開元釋教錄》、明代釋智旭的《閱藏知津》等。其中最重要 的是釋智升撰的《開元釋教錄》20卷,該書分總錄、別錄兩大部分,總錄十卷為「總括群經錄」,以譯人為主,著錄了由漢至唐所譯出的諸經書目,並有譯人小 傳;別錄十卷為「別分乘藏錄」,以經書為主,著錄各種有譯有本和有譯無本的大小乘經、律、論。別錄的最後兩卷稱「人藏錄」,是智升撰搜集、整理的存經目 錄,其收佛籍1076部,5048卷,分作480帙。唐代「會昌廢佛」之後,佛籍流散,人們紛紛以《開元釋教錄·入藏錄》來整理本地佛經,使得這一「入藏 錄」成為全國性的標準目錄。晚唐五代乃至宋、遼編纂大藏經,都是以此「入藏錄」作為依據的。因此《開元釋教錄》對於研究古代大藏經的情況至為重要。其對諸 經闕漏訛誤的考訂也有極高價值。  佛教史籍除了以上提及各種之外,還有綱目類佛籍,如明代朱世恩的《佛祖綱目》,清代紀蔭的《宗統編 年》、徐昌治的《高僧摘要》等。有筆記類佛籍,如唐代《冥報記》《釋門自鏡錄》,宋代《林間錄》《羅湖野錄》,明代《山庵雜錄》,清代《現果隨錄》等。有 類書類佛籍,如唐代道世的《法苑珠林》,宋代道誠的《釋氏要覽》等。有文集類佛籍,如梁代僧枯的《弘明集》、唐代道宣的《廣弘明集》等。中國佛教史籍保存 了大量佛教史和文化史的寶貴資料,近人陳垣先生的《中國佛教史籍概論》是研究佛教史籍的開創性論著。  漢文《大藏經》的編纂刊行   佛教經典主要包括經、律、論三大部分,又稱為「三藏」。「經」是釋迦牟尼宣講的教義,「律」是釋迦牟尼為弟子所訂的日常行為規範,「論」是由佛弟子們闡 述理論的著作。《大藏經》在古代稱為「一切經」,是將印度、西域傳譯到中土的大小乘經、律、論及中華撰述的各類佛經章疏、各類佛教論著、各類佛教史籍彙編 而成的大型叢書。在雕版印刷未曾發明的漢至隋唐時代,一切經都靠手寫流傳,因此寫經之風大盛,出現了以抄經為生的行業。據統計,自陳朝武帝下令抄寫「一切 經」十二藏起至唐高宗顯慶時西明寺寫「一切經」止(即557~661),皇室和民間寫經多達八百多藏,二百餘萬卷,惜現存已微乎其微。到九世紀,才有佛典 單經的刻本,現存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王階所刻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較早又首尾完整的成熟雕印品。  由於佛經翻譯數量漸增,中 華撰著的佛籍也有了積累,東晉以後則產生了許多著錄佛教典籍的佛籍目錄。隨著佛籍目錄的發達,各地開始依據一些佛籍目錄整理彙集佛經,形成互不統一的《大 藏經》。唐代智舁的《開元釋教錄》博採各家經錄的優點,考訂佛經,編定了較為完整準確的經錄。唐武宗「會昌廢佛」的浪潮過去後,各地陸續以《開元釋教錄》 來恢複本地、本寺的《大藏經》,這就客觀上使各地《大藏經》的內容逐漸趨向統一。尤其是有人利用《開元釋教錄》的「入藏錄」編成了《開元釋教錄略出》一 目,把當時已經流傳的佛籍編集為5048卷,採用《千字文》548字順序編號,每字一帙(或稱函),每帙約收佛籍10卷,共編548帙,使人便於尋檢,這 就具備了漢文《大藏經》的規模,為以後雕印《大藏經》所遵循。  漢文《大藏經》整藏的雕版印刷,始於北宋開寶年間敕命在四川成都雕刻而 後運到開封印刷的《開寶藏》。此藏始刻於開寶四年(971),完成於太平興國八年(983),雕版13萬塊。《開寶藏》以《開元釋教錄·入藏錄》為依據, 編為480帙,5048卷。《開寶藏》刻成後,經過不斷修訂,增人新譯本,先後出現了三個不同的版本,即宋端拱二年(989)到咸平年間 (998~1003)校訂的「咸平修訂本」;天禧初年(1017)校訂的「天禧修訂本」;熙寧四年(1071)校訂的「熙寧修訂本」。可惜至今全藏各本已 佚,僅有極少數零卷。《開寶藏》刻成後,手寫佛經逐漸減少,私人或寺院募刻的風氣漸開。據佛教文獻記載,宋、元、明、清,朝野所刻《大藏經》共有20餘 次。大致有:  《契丹藏》,又名《遼藏》。約於遼景福年間(1031~1032)開雕,清寧九年(1063)完工。它在《開寶藏》天禧 修訂本的基礎上增入了當時流行於北方的經論譯本。此經已經失傳,但存於北京郊區的《房山石經》中有遼太平七年(1027)至保大元年(1121)所刻大量 石經,即是《契丹藏》的部分復刻石本。1974年在山西應縣木塔內陸續發現了一批《契丹藏》殘卷,它是研究遼代佛史和文化狀況的重要文獻。  《崇寧經》又名《福州東禪院本大藏經》。由該寺住持沖真發起勸募雕印。宋元豐三年(1080)至崇寧三年(1104)刻成。全藏580函,1140部,6108卷。現全藏已佚,僅有少數零本存於日本。  《毗盧藏》,又名《福州開元寺本大藏經》。由該寺僧人發起勸募刻印,於北宋頤和二年(1112)至南宋紹興二年(1151)完成。全藏595函,1451部,6132卷。此藏已不傳世,僅存零本。  《圓覺藏》,又名《湖州思溪圓覺禪院大藏經》。由北宋末年至南宋紹興二年(1132)刻成。由密州觀察使致仕王永從全家發願捐助,僧人梵凈、宗鑒、懷深等負責勸募雕造。全藏548函,1435部,5480卷。  《資福藏》,又稱《安吉州思溪法寶福禪寺大藏經》。開雕年月不詳,南宋淳熙二年(1175)刻成。全藏599函,1499部,5949卷。   《趙城藏》,又稱《趙城金藏》,因1933年首次在山西趙城縣霍山廣勝寺發現而名。此藏是金代由民間勸募雕造的,發起人為潞州崔進的女兒崔法珍。金大定 十三年(1173)刻成。原刻版式基本上依《開寶藏》刊刻,金末元初,該藏版片因戰火而有所損,元太宗八年曾由耶律楚材發起補雕。趙城廣勝寺發現的《趙城 藏》計4957卷。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軍曾想搶走此藏,後經中共山西省委派游擊隊搶救,得到保護。1949年,這部藏經被護送至北京圖書館,當時不少卷冊 毀損不堪,幾乎難以修復。在國內一批高級工藝師的努力下,經13年精心修補,終於恢復了原貌。在《開寶藏》《契丹藏》亡佚的情況下,由於《趙城藏》保存了 《開寶藏》的原貌,吸收了《契丹藏》的優點,因此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935年,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和北京三時學會曾影印其中罕見佛典46部,題為《宋藏 遺珍》,裝成120冊發行。  《磧砂藏》,又稱《平江府磧砂延聖院大藏經》或《延聖寺藏》,南宋紹定四年(1231)在平江磧砂(在今 江蘇吳縣)延聖寺由僧人勸募開雕,後因寺院火災和南宋垂亡,刻事中斷。元大德元年(1297)接續雕刻,至治二年(1322)最後完成。先後歷時90餘 年。全藏共591函,1532部,6362卷。1935年上海影印磧砂版大藏經會以方冊本將此藏影印500部,每部60函,593冊。   《普寧藏》,又稱《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大藏經》。元至元十四年(1277)至二十七年(1290)刻成,計558函,1430部,6004 四卷。《普寧藏》的主體部分是依據《圓覺藏》復刻的,但版式略小於《圓覺藏》,刻工精美,有元代風格,是現存較為齊全的元刻大藏經。   《洪武南藏》,明代最早的官刻本,故又稱《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至三十一年(1398)在南京敬山寺刻成,全藏678函,1600 部,7000多卷。永樂六年(1408)敬山寺火災,版片全部焚毀,印本也很少流傳。1934年曾在四川省崇慶縣上古寺發現僅存孤本,已有殘缺,並有部分 抄補本及坊刻本夾雜在內。  《永樂南藏》,通稱《明南藏》或《南藏》。明永樂十年(1412)至十五年(1417)刻成,全藏636 函,1610部,6331卷。基本上為《洪武南藏》的復刻本,但編次有所改動。萬曆年間,又添刻了《永樂北藏》的續刻部分41函,36部,410卷,隨同 原印本一起流通。傳世本流傳較廣。  《永樂北藏》,通稱《北藏》。明永樂十九年(1421)至正統五年(1440)在北京刻成。全藏636函,1620部,6361卷。萬曆十二年(1584)又續刻各宗著述41函,36部,410卷併入,傳世本不如《南藏》多見。   《嘉興藏》,又名《經山藏》。明末清初私版藏經。明萬曆十七年(1589)在山西五台山開刻,後又遷至浙江餘杭經山續刻,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嘉 興楞嚴寺完成。全藏分《正藏》《續藏》《又續藏》3部分,共352函,2140部,12600卷。康熙十六年又抽去《續藏》《又續藏》共9函,存343 函,2090部。《嘉興藏》改變歷代藏經折裝本的傳統,採用方冊本裝幀。每卷末頁刻有施刻人的施刻原文及寫、校、刻工姓名和雕版時間地點、用工銀兩等,對 研究明清社會經濟有一定價值。  《龍藏》,全稱《乾隆版大藏經》。清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十三年(1738)在北京以明《永樂 北藏》為底本刻印,但內容較《水樂北藏》略有增減。全藏724函,1669部,7168卷。完工後曾印刷100部,1935年又曾印刷22部。《龍藏》版 片共雕刻79036塊,雖略有殘損,至今基本完好,是我國歷代木刻藏經中唯一尚存的版片。  除此以外,近年來又陸續發現了幾種失傳多年 的大藏經。其中如:1979年為山西省寧武縣文化館收藏的《萬曆藏》,現存660函,1563部,5997卷;1982年發現的《武林藏》,僅殘存17 卷;1982年12月發現的《元代官刻本大藏經》,僅殘存32卷等等。以上為木刻版本藏經,另外還有刻在石版上的經典,舉世聞名的北京《房山石經》就是刻 在一塊塊石板上的大藏經。  近代以來,又有一些鉛印的漢文《大藏經》出現,例如:  《頻伽藏》,全名《頻伽精舍校刊 大藏經》。1913年由上海頻伽精舍以日本的《弘教藏》為底本,刪去部分日本著述和原頁上的校勘注,用活字排印。全藏裝為40函,414冊,收經、律、論 1916部,8416卷。該藏校勘較粗疏,錯誤較多,但有《總目》1冊,便於檢索;《總目》中每一題目附有《資福藏》《普寧藏》《嘉興藏》《龍藏》和《高 麗藏》的千字文編次,有利對照。  《普慧藏》,上海普慧大藏經刊印會私版鉛印。該會由盛普慧出資,成立於1943年,原以彙集南北諸經、校正前代印本漏誤、訂正歷代譯名同異、搜集各藏遺佚為目的。但後來只印出100冊,流傳不廣。紙型現仍藏於南京。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大藏經》1982年,我國成立了中華大藏經編輯局,開始編輯並陸續出版最新的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簡稱《中華藏》。 《中華大藏經》編輯的漢文《大藏經》擬分為三編,第一編為歷代漢文藏經所收之編有千字文編號的經典,第二編為歷代漢文藏經所收之未編有千字文編號的經典, 各擬收錄2000餘部,1萬餘卷。第三編為新編入藏,準備採集歷代大藏經未收經典及近現代新出現的佛教著譯。這項工作的開展,對於佛教典籍的整理和研究, 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漢文《大藏經》以它的豐富內容和宏編巨制,以它版本的眾多及歷史的久遠而聞名世界。世界上現存的各類佛教典 籍雖然為數眾多,但自成系統且具代表性的僅有巴利語《大藏經》、藏文《大藏經》和漢文《大藏經》三大體系。梵本佛經固然十分重要,但現存已不成系統,在上 述三大佛藏中,漢文《大藏經》規模最大,資料也最為全面,它的編輯和印行不僅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光輝業績,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偉大壯舉,其文化價值必將在國 際範圍內不斷引起重視,並在人類重建新文化的進程中大放異彩。
推薦閱讀:

炎琥寧聯合西米替丁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療效
我的人品好,爸媽沒煩惱(改篇的2012流行語)
國外最流行的四維人格測試,准得可怕!丨午休
今年流行的丸子頭,趙麗穎鄭爽楊冪竟都輸給了她?
思思豆的流行語錄

TAG:中國 | 佛教 | 流行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