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審美中國(十四)怎樣審美:藝術美

【教育讀書】審美中國(十四)怎樣審美:藝術美 文學藝術之具象與抽象眾所周知,在文化中,最偉大的成就是人的語言文字。別的因素消逝、消滅的可能性較大,但語言文字相對說來,存活期較久,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人存在,它也就會一直存在;它具有穩定的特徵,其基本模式(如語法規則和文字等)可以上千年甚至數千年不發生根本的變化,因而對人類文化也具有相應穩定的長期的影響。

在回顧四大文明的語言文字中,我們發現,除阿拉伯文字是較晚誕生的字母文字外,中國文字、西方文字及印度文字最初的源頭都源於象形圖畫文字,只是後來,西方及印度文字及受其影響而衍生的印歐語系諸語言文字都發展成為了字母文字。

那麼,我們自然會想一個問題,在全球化的今天,作為古老的象形文字的載體中國文字與西方為代表的字母文字,數千年來對其各自的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今天對我們的思維方式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差異性呢?

1.具象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國文字的字形。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而到現代繁體、簡體文字,其形狀會讓我們強烈的感到和字母文字大不一樣。我們會注意到漢字的結構是一種方塊形、建築型的結構,是立體的。它的筆劃是上下左右都可以通,各種筆畫幾乎都和某種實物有聯繫,所以它的象形味非常濃。當然,現代漢字的大部分字是形音字,可是它的象形的意味仍然是很濃厚的。漢字最初是由圖畫文字演變成象形文字而來的,因此它保留了若干的象形特點。它不知不覺的總是在誘導我們,使我們把漢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聯繫起來。所以,我們說漢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一個濃縮、一種簡化的形式。

漢字誘導中國文化具備較強的圖畫性,使中國人具備較強的形象感受能力。例如書法藝術是一定要產生的,而中國的詩詞是另一種圖畫性很強的文化現象——寫景詩極為突出。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就是說,王維的詩中有畫意,畫中有詩意。一個漢字就等於一是一幅畫,就是一首詩。它的外形本身看起來就已經是詩了,講究的是一個意境。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漠」對「長河」,一闊一狹,惟「漠」之闊大,更顯「河」之狹長;煙孤且直,見蠻荒之地風靜聲消,寥落無人;日落猶圓,寫胡天邊塞山渺雲稀,殘照如染。孤煙一線,落日一圓,長河婉轉,大漠成片,則直、圓、曲、方,諸形皆備,酷似規寫矩畫而出,此類對稱型視象之構建技巧,可謂奇絕妙絕。這樣的句子一看全是寫景的東西,但是非常的美,每一個中國人一念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就會進入那境界。當然,有沒有欣賞中國詩詞的能力還要看你的呈像能力,看念完這樣一句詩或詞之後,是不是能馬上進入這個境界。你一旦讀到詩人詞人寫了什麼景,就要去玄想這個景。如果只是從語音上覺得聽起來很舒服,形象上沒有進入的話,那就還沒有完全領略到中國詩詞中的「意境美」。

實際上,如果我們從邏輯上推,中國詩詞很多都是沒有什麼邏輯性的。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雞聲」先是從聲音上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去體察遠處的雞聲,實際上不知不覺給予了我們一種空間感。這個雞聲一傳,由雞聲而牽扯到茅店,把我們的視野從時空中一下接起來,然後是茅店上邊的月亮。雞聲茅店月,五個字,全是名詞,沒有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或介詞,詩人就是簡單地把他的詩歌想像力的照相機拍攝下來的圖像經過剪輯排列在我們眼前,就把那種清冷的氣氛一下營造出來了。但接下來的「人跡板橋霜」,在圖像排列方面很獨到。作者所呈現的圖畫順序和我們平時直接觀察到的順序是相反的。由於霜通常是大面積的出現,我們肯定是先看到它。但是詩人卻先不寫霜,他先勾畫人跡。人跡是板橋上的人跡。人跡那麼小,怎麼會一下子先看到?這不要緊,反正詩人就要突出它。這就像一個特寫鏡頭一樣,一下把這個腳印給放大,讓你看到它,然後再擴大你的視線,讓你看到板橋。板橋是更大的一個平面,之後再來描寫霜。詩人把感受的順序顛倒過來了。這方法很像電影的蒙太奇技巧。

由上可知,漢字產生的這種視象美重在讓讀者去做圖像感受,在我們的腦海中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具體的形象與意境。那麼,反印歐語係為代表的字母文字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2.抽象

反觀印歐語系的文字,以希臘字母為例,它藉助於腓尼基字母,是全完符號化的。拉丁語、英語、法語、德語,絕大多數印歐語系的文字,現在基本上都是拼音文字。它們完全符號化了,不再具有象漢字那樣的立體結構。相反,它們是流線形的結構,一種平面的彎彎曲曲的文字,缺乏象形意味。這樣一來,會誘導出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效應呢?

首先,這種拼音文字,不可能立刻把這種文字跟外部自然界聯繫起來,因為它已經失掉了人這個主體和外部自然界客體之間息息相通的誘導因素。這種文字儘管把文字的自然性特點抹掉了,但是從另一個方面得到了補償,也就是說,它強調了人的智力運行軌跡。它的書寫形式造成一種迴環勾連,如溪水長流斬不斷的流線效果,容易誘導人們去注重事物的聯繫性。這種狀態與其語法形式共同作用,極大地強化了印歐語系民族對事物的表面邏輯聯繫的感知能力。抽象的書寫符號和語音形式與現實世界脫節,容易迫使印歐語系的民族在更多的場合脫離現實世界來進行抽象的純粹藉助於符號的形而上思考。所以,印歐語系語文具有相對強的人文性。

一般來說,大家會認為說漢語的人文性很強,而印歐語系語文的人人文性不強。其實正好相反,這些字母文字人文性更強,因為它是主要靠人的智力、想像力,盡量不依賴自然界物象的提示。它的人文性主要表現在把人的痕迹,強有力地打在文字上去了,主要用人的能力創造出一種符號出來,把人的思想印上去。人類憑藉自已的智力,創造出一套符號出來,使外部自然界自已的特點消失了。

所以,字母文字更具人文性,而圖畫文字更具自然性;字母文字更加抽象,而圖畫文字更加具體。

3.思維模式

語言文字本身有模塑功能。比方說它能夠模塑出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所以說它具有模塑思維模式的功能。

思維結構和語文結構是互構的。在最初,很難說是先有思維結構還是先有語文結構。語言包括最簡單的發音。文字包括最簡單最原始的圖畫。而圖畫又包括視覺記憶中留下的有關外部世界的圖像和人類自已想像世界中的圖像。人類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一切外部世界現象接觸出生出的色、聲、音、味、觸、意等六象都是人類最初的語文。它們一出現就意味著思維形式本身的形成。在最初,思維形式與語文幾乎沒有界線,但是隨著人的活動行為日益頻繁,六象形式存儲於大腦中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固定,於是思維模式也就逐步固定。功者換句話說,人類對於客觀世界的感知的偏見形式便逐步固定化了。由於語文形式可以通過口、耳、眼、意積累傳播,於是其積澱性成型的趨勢也愈益強化,最終造成確定人類思維模式的主導因素。

從總體上來看,漢語語言文字容易誘導出空間思維邏輯,印歐語系語言文字容易誘導出時間思維邏輯。故西方人容易發展時間思維邏輯,具有單維、單向、定向、確認性強,抽象邏輯思維強等特點;而中國人容易發展出空間思維邏輯,具有多維、多向、非定向、兩可性、形象邏輯等特點。

3.1 中國式思維

中國式思維模式

中國語文容易模塑出一種陰陽互補的思維模式。這種陰陽互補模式是大家熟知的。我們看太極圖,一陰一陽,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它一邊是黑的,一邊是白的,是兩條魚,黑魚和白魚,又稱陰陽魚,頭尾相銜,互相扭結在一起,互相填補而共成一圈。仔細觀摩這幅圖,不難看出它的種種象徵含意:

(1)它的表意是圖畫性的,是視覺哲理。深刻的哲理被凸現在眼前,我們不僅能用心靈理解哲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用眼睛直接看見哲理。這就是視覺型文化所具有的長處;

(2)另一方面這個陰陽魚圓圖並不是固定的,還可以轉動。它一轉動起來,你就能以斷定哪一刻它是陰,哪一刻它是陽,因為它是流變互補的。它依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事態的需要而不斷地變。

從字母來表示,它是A和非A的互補構成:它即可以是A,也可以是非A。

3.2 西方式思維

西方的語言文字容易誘導出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就是說西方人看問題,容易兩極化:要麼是A,要麼是非A,兩者必居其一。

西方式思維模式

西方的思維模式就一定是這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由於它的語言成為當中的語法系統諸如什麼主謂賓定狀補,這些條分縷析的東西太多了,日日夜夜都讓人感覺到事物的歸類特點,所以西方人總容易首先注意到不同的方面而不是同的方面,他們容易把事物對立起來看,這就是簡單地二分法,他們不習慣走中庸之道,所以往往是單向的。

由這兩種思維模式,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中國的歷史總是處於一種不溫不火的發展模式,數千年來變動極小;而西方的歷史卻像是處於驚濤駭浪中一樣,存在一種巨大的波動狀態。

至此,文學藝術就全部結束了。至於這兩種思維模式給整個藝術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我們放到下一篇中去探討。在下一篇中,我們將結合藝術史,特別是中西藝術史來看看為何數千年來,在東西方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發展軌跡,有著不同的追求理念。 對象的展開 VS 生命的守護

在前面的82篇中,我們詳細的對中國、西方、印度及伊斯蘭這四大文明的藝術美進行了了解。在了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儘管東西方都有包括建築、雕塑、繪畫、舞蹈、戲劇、影視、音樂及文學等藝術門類,但是對於每一種門類來說,東西方的發展過程與表現方式並不相同,甚至說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例如:

(1)中國傳統建築比較矮小、注重於在一個水平面上的橫向鋪開;而西方、印度、伊斯蘭的傳統建築則比較高大、注重於在在縱向上的伸展與內部空門的高大或幽暗感;

(2)西方雕塑、繪畫、舞蹈、戲劇重在表現真實的對象,而東方,特別是中印兩大文明的同類藝術,並不要求對對象的真實重現,而是重在傳神寫意;

(3)以西方為代表的字母文字與以中國為代表的圖畫文字,前者以抽象的邏輯思維為特徵,後者以具體的圖像思維為特點。

可以說,所有藝術表現上的差異,其內在的原因,都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如在建築上反映了宗法文化與宗教文化的不同;在雕塑上反映了形象的境象與鏡象;在繪畫上重線條表現還是重色塊表現等等。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從一個比較大的尺度來看待整個藝術史呢?從這樣一個大尺度視角所得到的藝術發展之規律說明了什麼?為何會存在這種內部差異呢?

應該說,只有回答了以上問題,找到了藝術發展的潛在規律,我們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藝術、理解藝術背後那無形的力量。

由於印度文明與伊斯蘭文明或者是資料殘缺、或者是文明存在中斷的現象、或者是存在時間不夠長不具有代表性,故我們在此主要以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這典型代表,看看東西方藝術的發展分別遵循著怎樣的軌跡前行。

1.對象的展開

外貌

我們知道,西方藝術是從古希臘開始的。通過我前面對古希臘藝術的了解,特別是對其雕塑藝術的了解,我們知道這個時期的西方藝術,注意的是對人體的表現,但是很少刻畫人物的面部表情、內在情感及心理狀態。換句話說,古希臘藝術主要表現的,是藝術對象的外在。而在接下來的古羅馬藝術時期,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間,僅僅通過形體來表現一切,通過形體來表現內心世界、情感、思想、個性及精神上的東西。

由外見內

經過了漫長的中世紀世術的蟄伏期後,西方藝術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但是,文藝復興仍然是古典藝術的復興,非常注重形體的表現。在文藝復興時期,一方面繼承了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的造型傳統,但同時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一時期,注重對外部形象的刻畫,但同時也注重通過外部形象來刻畫人的內心世界。

我們可以用蒙娜麗莎這幅名畫與古希臘羅馬雕塑做一比較。西方藝術,正是從蒙娜麗莎開始,面部有表情,有了人文的光輝。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藝術逐漸從僅注重對外部形體的刻畫,開始慢慢發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更值得我們去探尋。也就是說,從文藝復興開始,有了一點表現內心世界的萌芽。

接下來的古典主義在藝術上主要是指對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時代文化的高度認同,將古典時代的品味作為標準,並試圖模仿其風格。在啟蒙運動之後,藝術思潮很快變化,其中最有力的一支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以外部形態為手段,開始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情感與思想。

消然而起的現實主義表面上重視形體的刻畫與寫實,但是實際上是通過對形象的刻畫,反映形象背後的東西(如社會的、文化的、時代的),這一時期是非常強調社會意義,自然要包含人的精神層面的內涵。需要指出的是,現實主義不等於自然主義,這一時期的藝術並未停留在對外部形態的刻畫上。

進入潛意識-形象解體

一切藝術形態都是受到時代觀念支配的。當時代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其理性支配著的。那麼,我們既重視行為更重視行為背後的、支配著他的那樣一種理性、那樣一種觀念、思想等等。當我們的觀念又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認為:決定著我們的行為的不僅僅是我們意識層面的這樣一些東西,如思想、情感,而且更重要的、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的潛意識狀態,那社會就會去追求更為根本性的東西,更會觀注根本性的東西。

現代派,是20世紀以來具有前衛特色、與傳統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流派和思潮的總稱,現代主義講求理性邏輯,實驗探尋,並主張無神論。現代主義實際上是試圖用藝術去表現潛意識世界的一個產物。如在西方繪畫中出現了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野獸派等藝術流派。這是為了表現人的非理性,非邏輯的狀態,如夢境就成為藝術中令人感興趣的主題。

現代藝術的狀態就是「形象解體」。當我們將藝術的觸角進入潛意識層面以後,原來那種形體的完整性就再也不會存在了,因為潛意識本身就是支離破碎的,一切東西進入夢境以後,就容易變形了,在非理性的支配下,對於世界形象的刻畫,就必然分解或者解體。

西方藝術發展之路向

可見,西方藝術之發展,是先表現外貌體態(古希臘古羅馬),再由外見內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接下來進入潛意識層面,最後,形象必然解體。那麼,中華文明之藝術發展,也是遵循著同樣的路向發展的嗎?

2.生命的守護

我們通過前面對中國藝術史的梳理知道,中國藝術並沒有遵循著西方藝術的發展軌跡運行。

外形

在中國藝術上,最開始的時候,也是注重對外形的刻畫,這主要表現在先秦時期的造型藝術中,比如說在銅器、陶器的裝飾紋樣上,具有象徵意味。其圖案性很強,不具有寫實性,象徵色彩很濃。先秦時代的藝術,還不是一種自覺的藝術,而是一種功用的藝術,附著在實用的生活當中,不具有獨立性。

傳神

接下來進入兩漢而至魏晉時期,時代的動蕩是魏晉時代的主要特徵,但是,這個時代的偉大,並未表現在對外的征伐之上,而是恰恰相反。正是從魏晉時期開始,藝術開始有了非常明確的獨立意識。在這一時期,繪畫、書法、音樂、文學等藝術門類開始相繼獨立出現,各種美學理論開始出現。在此一時期美學理論出現了「傳神」這一理論。「傳神理論」的出現,使中國藝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其出現本是對於人物畫而言,不僅要體現一個人的形,形似還不夠,還必須要傳神,要表現出人物內在的特徵。傳神論的出現,可以被看作是中國藝術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對前一個階段的推進與發展。

「神」本是人物所有,開始時也本是針對人物畫,但是在繪畫中還存在著花鳥畫、山水畫等非人物畫。傳神理論也被花鳥畫、山水畫所吸引。山水當中有沒有神呢?也有。花鳥當中有沒有神呢?花也用精神、鳥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傳說理論」逐漸就變成了一種普遍的美學命題。

寫意

中國藝術接下來的發展,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在中國的藝術中,又加入了藝術家本身的一些元素。非常強調藝術家本身的元素在藝術作品當中的重要性,這就是「意」,寫意。「寫意」一方面是對象的「神」,另一方面是主體對對象的理解、對對象的趣味、一種關照。也就是在藝術家心裡所形成的一種意象。在唐宋時期逐漸出現了「寫意」理論和現象。

「意」的形象其特徵是「大於形象」。中國藝術的特點是有形象表現,如梅花圖,有梅花的形象。但是,作為中國畫的梅花圖,一定是大於梅花的形象。如換一幅荷花圖,則這幅荷花圖的形象一定是大於荷花的形象本身的。如梅花令人想到「梅花香自苦寒來」,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它象徵著鐵骨錚錚,不屈不饒,幸福吉祥。而荷花更不用說,代表著「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

如此,便產生了中國藝術上極為有名的一個概念:意境。意境就是由藝術家和藝術家所描繪的對象之間的精神互相交融之後而產生的審美意象。因為有藝術家本身的意義融入到其中,所以,他所描繪出來的這樣一個藝術作品形象一定是大於形象本身的。

韻律化

中國藝術從外形、傳神到寫意之後,明清兩代便進入到「韻律化」的階段。那什麼是韻律化呢?

我們知道,所謂「神」是對象內在精神世界的東西,並非指外部的形體。所謂「意」是對象內在精神的品格,但並非指對象的精神品格,而是指藝術家本身的品格。「神」與「形」在以前的藝術表現上,是通過形象、通過一般的表現方式在藝術作品中呈現出來。在元明之後,「神」與「形」慢慢融解到了藝術的形式當中。也就是說,已經不是作為藝術所要表現的內容而存在,而是整個融化為形式,轉化為形式。這就形成了明清時期所謂「大寫意」的藝術,而這種「大寫意」的藝術所強調的是一種筆墨趣味。

所謂「筆墨趣味」就是將之前那些精神性的、趣味性的、審美性的東西轉化為一種形式。不是過分地關注被描繪的對象,而是轉而去關注我們用以描繪對象的筆墨本身。在筆墨本身來展示自身的追求、展示趣味的點。實際上,在其中暗含著的就是「韻律化」。「韻律」是什麼?所謂「韻律」實際上是生命力的一種狀態。生命是有節奏的、有脈動的,有高低起伏,是一種活的狀態。那麼韻律恰好是以藝術的形式來展示我們的生命的律動。

由此一發展軌跡,在中國藝術的發展過程當中最終導向為一種「生命的狀態」。也就是說,中國藝術整體來講,是以生命作為本體,而並非以對象為本體。什麼意思呢?譬如說,我們要畫一幅山水畫、畫一朵花、畫一頭牛、畫一隻雞,其實這些對象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什麼呢?重要的是,在畫這些對象時,要表現出生命力來。要通過藝術創作,表現出生命的狀態。所以,在中國繪畫中,特別是文人畫中,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製作完成。我們在畫「梅蘭竹菊」時也是如此,久畫不厭,就是要表現出藝術家眼中「梅蘭竹菊」們所體現出來的「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的生命狀態。所以,中國繪畫不是慢慢「磨」出來的,而是一揮而就的。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示,是要捕捉生命那一瞬間的表現與狀態。但是,這種生命力是不可能「空空」的展現出來的,而是需要藉助於某種載體,這載體可以是竹、蘭、梅、菊,也可以是山水、花、鳥、牛、馬等。

中國繪畫畫什麼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藉助於對象展現出生命的狀態,生命的狀態是否被展現出來,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藝術發展之路向

那麼從中國藝術從表現外形,到對內在精神與意境的表現,直至韻律化的過程來看,中國藝術的過程實際上是不斷使建築、雕塑、繪畫、音樂等所有藝術作品不斷地具有活力的一個過程。就好像我們在養一枝花、一株植物那樣,使其生機勃勃。從裝飾性的繪畫、非常抽象的形的繪畫,然後不斷地注入「神」、又注入「意」,最後使其進入到「韻律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

3.兩種模式

應該說,通過對中西方藝術路向的梳理,我們會發現,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展模式。描述出這樣一種過程並不難,難的是要進一步對其做出解釋。那麼,我們要深入的問一下,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不同呢?這,就需要涉及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了。人,有一種解讀世界的本能,不能的文化存在著不同的解讀模式。

3.1 西方文明—展開

在西方文明中,特別是科學,我們知道西方文化對於世界的解讀模式是一種「構成性」的。也就是說,西方人認為整個世界是由較小的元素構成的,較小的元素又由更小的元素構成,更小的元素再由分子構成,直至最後,他們發現世界最小的單元是「原子」。這種模式,從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形成了。

同樣,對於藝術來說,在古希臘時代,柏拉圖就曾說過「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摹仿」。如此,與西方科學的發展一路並行的藝術,自然會對科學視野下的「現實世界」進行「摹仿」。科學的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打開來看」的過程,打開得越深,就代表對事物了解得越透徹。藝術也是一樣。當科學技術比較原始、比較落後的時候,他們關注的是對現實世界中很明顯能感受得到的對象的外部進行刻畫。當文藝復興解放了人性之後,對人體結構的解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開始關注人的內在世界,由此也開始了自外而內的摹仿。當潛意識被發現以後,自然又要對他們認為更深層次的潛意識層面進行摹仿了。

與原子構成理論相符合的藝術摹仿,是遵循著「打開來看」的方式來進行的。先是表面,然後把人體解剖來看,然後再將人體「打開」,進入到其意識層面去。所以,這種路向必然會將對象越割越小,最後終至於解體。就像西方交響樂中的奏鳴曲式那樣:先是呈現部,然後是展開部,最後是再現部。

西方藝術的發展軌跡,是其「天人二分」世界觀的藝術表現形式。遵循著對「對象展開」的方式進行的,是西方理性與科學的產物,也是他們解讀世界的模式。就像科學家想知道物體的內在結構到底是什麼一樣,藝術家們也要通過藝術的手法展示出對象,本著從外到內,從肉體到精神這樣一種順序。

3.2 中華文明—生成

在中華文明對世界的解讀中,不是「組合論」。中華文化不認為這個世界是先有原子,原子組合成分子,分子再組合成小的物質,然後一步步組合成為世界。中華文化解讀世界是依賴於「金木水火土」等五行,認為世界是由五行構成。但這五行並不能分割,不能獨立存在。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缺一不可,是一個整體。

這樣一種模式說明什麼呢?說明中國文化是從一個整體出發,而這個整體是一個有機體,它不可以分解。為什麼不可以分解?因為有機體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東西是不可以分解的。如此,在中國文化中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整體,都是一個生命力,是不可分割的。我們所見之對象,只不過是另一個主體,而不是像西方那樣將對象看到是客體。換句話說,「我」這個主體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有意志、有思想、有個性的存在物。而不是將「我」之外的對象看成是被動的客體。如此,在中國文化之中,可以將一塊石頭看成是有「靈性」的,一個樹樁看成是有「靈性」的,一顆小草也被看成是有人格化的對象,一切事物都成為有生命的整體,與「我」這個主體是不可分割的。

那麼,這樣一種看世界的眼光,對藝術會產生何種影響呢?因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主體,那麼它就有自已的精神,無論是無生命的石頭、水流、雲,還是有生命的草、樹,都是有生命的、有靈性的。這就是中國的藝術家在面對著自已所要表現的對象的時候,他是將其看作是一有生命的整體來對待的。於是,這便形成了中國藝術獨特的個性,就是將對象的生活越來越好的表現出來。

最早的時候,我們還沒有觸及到這種韻律狀態,圖案性的、裝飾性的、象徵性的紋樣;然後,逐步發展到這個事物是有「神」的,精神,「傳神」階段就是將精神發掘出來;「神」對於表現對象來說,還只是表現的一個層面,還有「意」的層面也需要表現。也就是說,一個對象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對象與「我」處於一種關係當中,所以它的意義、它的感覺、它的風格實際上是由「我」所發現,「我」所領悟到的,在這其中存在著主體的功能,這就是「寫意」。寫意寫的不旦是對象當中的一種「意」,更是審美主體「意」施加本身所發現的、所賦予的意義。最後,就是要將我們所要表現的東西使其徹底的韻律化,也就是赤裸裸的表現為一種生命力狀態。因為它是生命體,所以要還原其生命狀態。

《太白行吟圖》局部

就像我們要藝術地表現一個人,我們去表現他的精神、他的氣質,這當然可以,但是,這還不夠徹底。徹底要到什麼情況呢?在他的藝術形象當中無處不體現他的生命的律動。如上面這幅《太白行吟圖》,畫的是李白。但這幅畫並沒有採用「傳神」理論,如果是那樣的話,李白的眼睛應該是與我們對視的,而採用一個側面的身影,採用筆墨趣味簡單的用毛筆勾勒出他的身形。圖中無一處不在表現李白那浪漫、飄逸而隨性而為的生命活力。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正是由於中西方解讀世界的方式不同(中國「天人合一」,西方「天人相分」),才造成了西方不斷的向內拓展、向深層次(人物畫),呈現出一種對象的展開路向,這是與其文化的自然觀有著密切聯繫的,我們可以通過科學來考察;而中國則走向了韻律化的道路,而韻律化本身就是生命力狀態的呈示,這也是與中國文化將任何事物當成一個有生命的整體來看待是有關係的。

正是由於中西方解讀世界的方式不同,才造成了西方藝術是以「展開」的方式發展,而中國藝術是以「生成」的方式進行:

(1)展開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將事物內在的結構展現出來,就像在科學當中有分析,在醫學當中有解剖一樣。一個事物內在到底是什麼?需要打開來看看,看看其內在的結構。一層結構不足的展示的時候,就再進一步的展開,這就是展開的方式。

(2)生成的方式就是將零散的事物生成一個整體,還要表現出它的精神,還要表現出它的意境,最後使其事物韻律化,體現出生命活力。

到此,我們通過對藝術史的整體分析,並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內在特質,從宏觀上把握住了數千年來東西方文化的發展軌跡。通過本篇的分析,我們可以說:

藝術是哲學的外延,哲學是藝術的內涵。

那麼寫到這裡,《審美中國》系列「藝術美」部分就全部結束了。但是,整個《審美中國》系列還沒有完成,在11月份我們將進入最後一部分——「審美人生」,在那個部分中,我們將從社會、自然、藝術回歸到我們自身,看看怎樣的人生才是審美的人生?審美的人生對我們有著怎樣的啟迪。


推薦閱讀:

命運掌握在讀書人自己手裡
【教育讀書】古代詩歌鑒賞七法
讀書文摘(芳草青青)
讀要點學習法-讀書方法
財富不是惟一標準(讀書管見)

TAG:教育 | 中國 | 藝術 | 審美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