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心理學實驗,影響了兒童教育一百年
初始實驗最早的「棉花糖」實驗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上世紀60、70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歲的孩子參與實驗。研究人員把他們帶進房間,房間里放著一顆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自己有事情要離開一會兒,如果他回來的時候,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那麼就可以得到一顆額外的棉花糖作為獎勵,如果吃掉了,則沒有獎勵。結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14年後,工作人員找到當年實驗中沒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後續調查,他們發現,那些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現都比別的孩子好。TED演講:棉花糖實驗進階版實驗其實,「棉花糖」實驗還有一個進階版。後來,羅徹斯特大學教授 Celeste Kidd,重做了這個實驗。不過,在「棉花糖」實驗之前,她將孩子分成A、B兩組,同時讓孩子們和她的同事一起畫畫,旁邊放了一盒用過的蠟筆。一位同事會告訴孩子們,「可以現在使用舊蠟筆,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蠟筆」。幾分鐘後,A組的同事拿著新蠟筆回來了;而B組的同事空手回來,和孩子們道歉地說,「對不起,我記錯了,其實沒有新蠟筆了。」之後,同樣的情況又重複一遍,這次是許諾有新的貼紙,同樣,A組孩子得到了新貼紙,而B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經過這兩次前期的「熱身」後,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實驗。結果非常令人震驚,A組(也就是成人兩次都兌現承諾的那組)的孩子通過測試的比例要比B組的孩子高出四倍。實驗說明什麼?不可否認,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但在進階版的實驗里,大人的不同行為也成了兩組孩子自控力表現的重要參考。當孩子身處一個信守諾言的環境,即使再小的事答應了孩子就會做到,那孩子也更願意自控;可如果他們身處「出爾反爾,連哄帶騙」的環境,那孩子就會失去對環境的信任,自然不會考慮自控的問題。作為孩子周圍環境最關鍵的主導因素,相信家長、老師們會更明白這個進階版「棉花糖」實驗的意義。二、小阿爾伯特實驗關鍵詞:引導、影響心理學關於恐懼的成因和克服有不少實驗,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小阿爾伯特實驗」。
實驗過程1920年,早期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華生及其助手進行了心理學史上著名的一次實驗。該實驗揭示了在一個名叫阿爾伯特的小男孩身上是如何形成對恐懼的條件反應的。阿爾伯特只有9個月大的時候,工作人員把一隻小白鼠放在他身邊,起初他完全不害怕。可是,當有人用鎚子在他腦後敲響一根鋼軌發出巨響時,他猛地一顫,躲閃著露出了害怕的神態。兩個月後,工作人員又開始實驗。當小白鼠放在阿爾伯特的面前,他依然不怕,並伸出手去抓它。就在他的手在碰到小白鼠時,腦後又響起了敲擊鋼軌的巨響,他猛地一躍,向前撲倒,把臉埋了起來。又進行了幾次實驗後,阿爾伯特對小白鼠真的形成了恐懼條件反應。而更進一步的實驗顯示,他對其它毛乎乎的東西也產生了恐懼:兔子、狗、皮大衣、絨毛玩具娃娃。最終,即使沒有任何鋼軌敲擊的聲音,他對小白鼠和其他毛乎乎的東西都會感到害怕。華生認為,我們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繫,再根據條件反射原理加以強化,使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起牢固的關係,那麼就可以預測、控制和改變人的行為。實驗說明什麼?強化很重要。想像一下日常生活的情境,如果家長對一件正常的事反應過激,久而久之,孩子對日常瑣事、小困難等的處理方式也會受到影響。三、波波玩偶實驗(不倒翁實驗)關鍵詞:榜樣示範波波玩偶實驗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於1961年進行的關於攻擊性暴力行為研究的一個重要實驗。
實驗過程班杜拉讓斯坦福大學幼兒園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觀看一位成人(榜樣)毆打一個波波玩偶。控制組、第一實驗組和第二實驗組各包括24名兒童,分別觀看攻擊性行為,以及觀看非攻擊性行為。第一實驗組和第二實驗組再按性別再次分組。然後再分別觀看同性榜樣和異性榜樣。每個兒童都被分別帶到一間房間里,其中一個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圖片,另一個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兒童首先待在一個角落獨自玩小玩具或圖片。10分鐘後,他們將進入三種不同的實驗情境:實驗組一:24名兒童觀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隨機分配給12名兒童)對「波波玩偶」實行暴力行為——用鎚子敲,以及把玩偶拋到空中,嘴裡發出「砰、嘣」的聲音。實驗組二:24名兒童觀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隨機分配給12名兒童)安靜地擺弄玩具,完全忽視波波玩偶。對照組:24名兒童在房間中時,成人完全不出現。實驗結果:1. 觀看暴力行為的實驗組一中的兒童,模仿性暴力行為的水平遠遠高於觀看非暴力行為的實驗組二以及對照組。2. 男孩比女孩更願意模仿同性榜樣,女孩模仿女性榜樣的證據不明顯。3. 男孩模仿肢體暴力的行為多於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模仿語言暴力的程度差別不明顯。4. 榜樣為男性時,女孩在模仿階段會表現出更多肢體暴力;榜樣為女性時,女孩在模仿階段則表現出較多語言暴力。實驗說明什麼?榜樣的示範力量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四、羅森塔爾效應(「醜小鴨」實驗)關鍵詞:激勵、讚許羅森塔爾實驗是心理學歷史上有關期望和信心對人的影響最著名的實驗。
實驗過程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們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實驗說明什麼?著名心理學家傑絲·雷爾評論說:「稱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敏於躲避別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卻吝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對於孩子,家長、老師的讚許和對他們真切的期望,或許能成為令他們努力向上源源不斷的動力。五、定位速效實驗關鍵詞:明確目標、反饋、效率「定位速效實驗」解釋了按計劃工作、目的明確、效率增高的現象。實驗過程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三組,前去 10公里外的村莊。甲組學生不知道村莊有多遠,只跟著導遊走,剛走二三公里,就有學生叫苦,走到一半學生開始抱怨,情緒低落而且開始散亂,最後潰不成軍。乙組學生僅知道距離目的地10公里,中途沒有路牌,只跟著嚮導走,走了多遠還剩多遠一概不知。於是,不到一半路程,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來越慢。丙組學生不僅知道距離,還能不時看到路牌,上面寫有里程,走了多遠還剩多遠都非常清楚。結果,這組學生全程精神飽滿,沒人叫苦。實驗結果可想而知,丙組最快,乙組次之,甲組最慢。實驗說明什麼?實驗說明,學習結果的及時了解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強化作用,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同。學生及時掌握學習成績對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反饋越及時效果越好。六、紫格尼克效應關鍵詞:心理張力人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某個行為單位,如:把遊戲打通關,讀完一本書,學好一門語言等,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張力」。而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實驗過程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紫格尼克做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她給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業,如讀小說、製作泥人、做算術題、看圖作文等,讓孩子們完成其中部分作業,而另一些作業則在進行到一半時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幾小時後,紫格尼克要求孩子們回憶所做作業的細節,結果發現,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記住尚未完成的作業,而對已經完成的作業則印象模糊,甚至不記得了。實驗說明什麼?如果用一網路流行語來形容,就是:高考前,咱也是文言文、英語、政史地、數理化都門清的「學霸」,高考後沒幾天,就變成了「文盲」。「心理張力」可以使人經常處於「適度緊張」狀態,從而保持積極的心態。在了解紫格尼克效應之後,家長、孩子可以進行創造性的運用,培養孩子靈活的 「心理張力」。但也不要追求完美,以免張力過強,產生負面效應。對於「心理張力」過強的孩子,家長、老師可以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放鬆下來,不必追求完美。 孩子們成長的秘密還有很多,上述幾個心理學實驗所描述的問題、揭示的現象也只是冰山一角。不過,相信家長、老師們在了解過後,再看待孩子的任何行為,會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在此,小蒲也想回到這篇文章開頭的地方說一句心裡話:祝福孩子們完美,比要求他們完美更合適。
推薦閱讀:
※重點大學的學生如何看待掛靠自己學校的二本/三本獨立學院的學生?
※談談快樂教育 快樂成長
※那些口口聲聲報復父母的是什麼人?
※為什麼父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五招讓孩子成為老師「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