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楓:有一個國家房價永遠震蕩上漲
其一是全國房價。1987年全國商品房均價為408元/平方米,2016年前三季度為7625元/平方米。從年度來看,只有1999年和2008年微跌,其他年份皆上漲,只是漲幅有差異。兩個時期,房價漲幅較大。第一個時期是1992年至1993年。當時全國商品房很少,商品房價格在1992年和1993年(上漲30%)的大漲,主要原因是海南、北海等南方局部地區地價房價暴漲,出現大泡沫,從而拉高了全國均價。1993年6月朱總調控之後,泡沫破滅,房價持續大跌,大量地產商與個別金融機構破產,爛尾樓遍地。馮侖、潘石屹消息靈通,提前逃離海南,保住了第一桶金。
第二個房價高漲時期是2004年至2009年(剔除08年)。在這一時期,很多國內外學者專家看空樓市。但這一時間的房價高漲,受到兩個因素的支持:一是98年房改之後住房需求爆發;二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出口爆增、經濟高增長、居民收入高增長。因此,這一時期,全國與絕大部分城市,房價基本無泡沫。大量經濟學者、財評人,集體誤判中國樓市。然而,須要關注的是:由於08年四季度和09年四萬億刺激與貨幣大放水,2009年全國房價大漲,其中個別城市投資投機過度、房價漲幅過大,並且延續至2010年,於是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房價泡沫,突出體現在兩個地級城市:溫州和鄂爾多斯。其二是70大中城市房價。影響房價走勢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人口、城鎮化、經濟增速、居民收入、貨幣信貸政策、財稅政策、地產調控政策、房屋建設量、住宅需求量等、美國加息會傳遞到房價變化中。這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指數環比變化圖。由國家統計局每月公布,總體上能比較好的反映價格走勢,環比是指這個月比上個月,環比為正,意味著房價正在上漲,環比為負,則房價下跌。按照易居的研究顯示,這70個城市,基本上代表了全國一二三城市房價的總體走勢。這個房價指數的變化,如果以年度區間來看,頗有規律。房價劃分為五個區間,凡是超過1%時,說明房價過熱,必有緊縮型調控出現,抑制高房價;凡是跌幅超過0.2%時,說明房價過冷,必有刺激性政策出台,穩定樓市。
過去十年,經歷了七個房地產短周期,房價上漲了四波,下跌了三波。三個房價環比漲幅最高點,也就是房價最熱的那個月份。第一個,2007年9月,峰值為1.5%。第二個,2010年1月,峰值為1.4%。第三個,2013年3月,峰值為1.1%。第四個,2016年9月,峰值為1.8%。三個房價環比漲幅最低點,也就是房價最冷的那個月份。第一個,2008年12月,下跌0.5%。第二個,2012年3月,下跌0.3%。第三個2014年8月,下跌1.2%。從大趨勢上看,短周期的房價上漲的峰值,下一個比上一個大;房價下跌的谷值,下一個比上一個大。這說明中國房價確實呈強比弱互聯的趨勢。
這側證:中國樓市黃金十年沒有結束,離白銀時代還早。2014年5月至今2015年4月,70城房價連續下跌了12個月。今年5月房價「上拐」,保持上漲至今,最新的11月數據是上漲0.2%。易居研究院對一二三線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得知,11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增幅分別為0.1%、0.4%和0.8%,而10月份分別為0.5%、1.3%和0.9%。三類城市增幅均有收窄,其中二線城市最明顯。按此趨勢,預計12月份一線城市的房價環比就會由漲轉跌,二線城市滯後兩三個月也會趨跌。但二線城市分化嚴重,那些房價沒有大漲的城市,政策沒有收緊,未來半年左右,房價還會維持上漲態勢。三線城市估計還能在上漲區間維持半年左右,畢竟國家仍在支持三四線城市去庫存。
上圖是過去十年的70城房價指數走勢。基本特徵是:房價大漲小跌,短周期波動,振蕩式向上。2006年小漲,07年大漲,08年前三季度高位振蕩微漲,08年四季度至09年一季度小跌,09年二季度至2010年一季度大漲,2010年二季度盤整(主要是國十條太嚴厲),2010年下半年小漲,2011年上半年高位振蕩,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下跌,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一季度大漲,2014年二季至2015年一季度下跌,跌幅為近十年最大,2015年二季度至年底企穩並小漲,2016年至今大漲。2015年以來的這輪房價上漲,漲至2017年三季度見頂後,其累計幅度,將是過去十年最大的一次。在過去15年當中經濟增速最快的是2007年,當年的全國GDP名義增速高達23%,但是全國房價漲幅只有15%。在金融危機以後的09年,GDP名義增速僅為9%,但是當年的全國房價漲幅高達23%,創下歷史最高漲幅,源於當年10萬億的信貸投放,當年M2和存款增速均高達28%。這意味著中國的房價主要是流動性驅動、而非經濟驅動。在中國,房價漲幅與GDP名義增速的走勢並不一致。全國新房價格的年均漲幅為8.3%,同期GDP名義增速為13.4%,全國經濟增速遠超同期房價漲幅。真正和中國房價走勢高度相關的是貨幣指標,無論是廣義貨幣M2增速,還是全國總存款增速,其走勢都和全國房價走勢高度一致。
過去十年,股市回報不及樓市,回顧2006年,中國的家庭支出中,儲蓄所佔比例最高,為31.27%。買房支出占第二位,為27.77%。保險支出占第三位,達24.12%。證券投資只佔5.25%。可見十年之前,多數老百姓選擇將相當一部分多餘的資金用來儲蓄。過去的十年,房地產市場一躍而起成為最有升值空間的市場,黃金時代悄然而臨。大調查顯示,2006年,北京平均房價是7375元/平方米,上海則是7039元/平方米。根據2016年的數據,十年來北京房價總體上漲380%、年均上漲17.5%;上海房價總體上漲384.6%、年均上漲17.6%。大調查結果顯示,2015到2016年度中國百姓最關注的三大領域中:第一是收入,第二是養老,第三是醫療。 免責聲明:博主所發內容不構成買賣股票依據。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新浪財經網站提供此互動平台不代表認可其觀點。新浪財經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財等非法業務。有私下進行收費諮詢或推銷其他產品服務,屬於非法個人行為,與新浪財經無關,請各位網友務必不要上當受騙! 查看博主原文>> 0
轉載 喜歡 10 閱讀(8113)┊ 評論(10)┊ 收藏(1) ┊轉載(1) ┊ 喜歡▼ ┊列印┊舉報
推薦閱讀:
※租房可以落戶了,那麼剛需還會選擇買房嗎?
※任志強再論房價 開發商的囤地「反周期」
※誰想要扼制住房價的「咽喉」?
※一戰兩地王福州變天!鼓樓房價4萬 倉山沖2.5萬 就在明年?
※任志強憑什麼堅稱房價還得漲